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
- 格式:ppt
- 大小:755.50 KB
- 文档页数:22
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定价法
利润=收入-成本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结论】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此时的价格为最优销售价格。
【提示】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边际利润等于0,这时利润最大(注意不是利润等于0)。
在
边际利润大于0的情况下,边际利润最小时利润最大,此时的销售价格是最优价格。
教材讲得过于简略,而且涉及高等数学才有的导数。
我们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下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和利润之关的关系。
边际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给企业带来的结果。
比如,边际收入就是每多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
边际成本、边际利润的含义相同(注意,边际利润是每多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利润,和企业的利润一定区别开)。
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四者之间的关系:企业在原产量的基础上,加大工作量,这样,
刚开始时,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这个应该好理解,比如一学生原来考60分,那努力
一下,考到70分,取得的成绩大于努力的程度),这时,企业的利润会随产量的增加而
增大。
企业再增加产量,在临界点,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这时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
(比如这个学生,再很努力一下,增加的分数和其努力程度达到一致,这时分数达到分)如果企业再增加产量,边际成本增加,这时就会出现边际收入增加的幅度小于边
际成本增加的幅度,原因是企业的资源被充分利用了,再增加产量那结果就和付出不对等
了(比如,成绩已达分了,再努力学习,也不能增加分数)。
这时,企业的利润反而会下降。
可见,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边际利润等于0,这时利润最大。
这就是教
材上这一段的原理。
什么是“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1、边际成本:每多生产出一单位的产品,所需要花费的成本2、边际利益(收益?):每多销售出一单位的产品,所带来的收益例:你做馒头,你做第一个馒头要花成本5角,你做2个馒头要花成本8角,第一个馒头的边际成本就是5角,第二个的边际成本就是3角。
你每个馒头卖7角,则第一个馒头的边际收益是2角,第二个的边际收益是4角3、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
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的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
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
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
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
例如,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50元。
若生产101个时,其总成本5 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
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
因为,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总固定成本就会递增。
由此可见影响边际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产量超过一定限度(生产能力)后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总固定费用的阶段性增加。
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
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
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边际成本的作用: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边际收益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利润等于边际成本。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的产量变化都不会影响价格水平,需求弹性对个别厂商来说是无限的,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于价格。
计算公式公式:MR=△TR/△Q边际收益=总收益的变化量/销售量的变化量边际收益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边际收益的计算公式代理人的边际收益边际收益=售价-变动成本总边际收益(Total Marginal Contribution ,TCM)等于总销售收入(Total Revenue,TR or Sales)减去总变动成本(Total Variable Cost,TVC,TC):总边际收益= 总销售收入−总变动成本单位边际收益(Unit Marginal Contribution ,C)等于单位销售收入(Unit Revenue or Price,P)减去单位成本(Unit Variable Cost,V):单位边际收益= 单位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边际收益率(Marginal Contribution Ratio)是反映销售收入后所得到的利益比率,比率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计算:边际收益率= 总边际收益/总销售收入= 单位边际收益/单位销售收入边际收益(MR)=P(1-1/Ed)情形这一部分收入可以用来补偿生产中的固定成本,甚至超过固定成本,为企业带来利润,边际收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当销售收入低于保本点时,收益不足以补偿固定成本。
当销售收入等于保本点时,收益刚好补偿固定成本。
当销售收入高于保本点时,收益除补偿固定成本外,产生利润。
3农业收益过低,这正是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症结所在。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农业的收益问题。
价格理论中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是价格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边际成本指的是增加一单位产品或生产一个额外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而边际收益则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或生产一个额外单位所带来的收益。
在经济学中,这两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市场定价和决策制定过程中。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与总成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递增的曲线。
在开始生产的阶段,边际成本较低,因为固定成本(如设备和人力资源)已经发生。
然而,当生产量逐渐增加时,边际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要生产更多的产品,必须增加更多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和能源等。
边际成本对于企业的定价决策非常重要。
企业希望以最高的价格销售产品,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然而,如果企业将产品价格定得太高,会导致销售量的下降,因为消费者不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到边际成本,以确定最佳的价格。
当产品的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可能会选择降低价格,以增加销售量,而当产品的边际成本低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可能会选择提高价格,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是增量效应的体现,即增加一单位产品或生产一个额外单位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边际收益可以是经济上的,也可以是非经济上的。
在市场中,边际收益通常与需求弹性相关。
需求弹性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对产品数量的反应程度。
如果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影响较小,那么边际收益可能较高,因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获得更高的利润。
边际收益在企业的决策制定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企业希望通过生产额外单位产品来获得额外的利润。
然而,当边际收益递减时,企业的利润增长也会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生产额外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小,而与此同时,边际成本却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选择停止生产额外单位产品,以避免利润的下降。
价格理论中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不仅局限于企业的决策制定过程中,也适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需要考虑到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边际收入曲线方程的关系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曲线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
企业决策和市场分析中起着关键作用。
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
单位产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而边际收入则是指销售一个额外单位
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的生产决策和市场定
价具有重要影响。
边际成本通常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的,因为随着生产规模
的扩大,企业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生产额外的产品,如劳动力、原材料等。
边际收入曲线通常是向下倾斜的,因为通常情况下,企业必须降低价格来销售更多的产品,这意味着额外销售的产品所
获得的收入会逐渐减少。
在竞争市场中,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的关系对企业决策具有重
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达到最优
产量水平,因为这时企业生产的最后一个单位产品的成本刚好等于
它所带来的收入,这样可以最大化利润。
因此,边际成本和边际收
入的关系对企业的产量决策和定价策略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的关系也与市场结构密切相关。
在
垄断市场中,边际收入曲线会下降得更快,因为垄断企业必须降低价格来销售更多的产品;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收入曲线通常是水平的,因为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销售任意数量的产品。
总之,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曲线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决策和市场分析具有重要影响,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制定最优的生产和定价策略。
边际利润(marginal profit)相关知识什么是边际利润?边际利润是反映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能为企业增加的收益。
销售单价扣除边际成本即为边际利润,边际利润是指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利润。
企业的经营收益减去会计成本,所得到的就是会计利润。
按照我国的财会制度,有销售利润、利润总额及税后利润等概念。
销售利润是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和各种流转税及附加费后的余额;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盈亏的总额;税后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扣除应交所得税后的利润。
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为:边际利润(M)=销售收入(S)-变动成本(V)边际利润率是指边际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即U=M/S=(S-V)/S=1-V/S销售利润= 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中:产品销售净额= 产品销售总额—(销货退回+ 销货折扣与折让)利润总额= 销售利润+ 投资净收益+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税后利润= 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综上所述,边际利润首先用来补偿固定费用,补偿固定费用后若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
否则,企业就无收益或亏损。
边际利润的运用产品的边际利润就是企业的实现利润。
因此,边际利润的概念有以下几个用途:A、决定企业生产的某一产品是否应该停产。
只要亏损产品存在边际利润(即它的销售收入大于其变动成本),就应应该继续生产。
B、判断企业产品结构是否合理。
如果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均有边际利润,则说明企业的产品结构基本上合理。
C、停止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要以其他产品增产所带来的边际利润大于停产产品的边际利润为前提。
边际利润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的大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边际利润=边际收入一边际成本式中的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是指在原产销量基础上,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销量所引起的收入变动额和成本变动额。
注:边际成本: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认识边际效益从边际利润到边际成本的分析认识边际效益:从边际利润到边际成本的分析边际效益是一种经济学概念,用于描述当某一决策或行动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在经济学中,边际指的是单位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变化。
一、边际利润的概念及分析边际利润是指企业在生产或经营过程中,从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额外利润。
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了解边际利润非常重要。
通过边际利润的分析,企业可以优化生产和经营策略。
当边际利润为正时,企业应该进一步增加产量或扩张服务范围。
而当边际利润为负时,则需要考虑减少产量或缩小服务范围,以避免进一步亏损。
边际利润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作出决策,例如确定产品定价、增加产量、推出新产品或服务等。
通过对边际利润的评估,企业可以更加明智地进行资源配置和经营决策。
二、边际成本的概念及分析边际成本是指生产或经营过程中,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额外成本。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边际成本同样非常重要。
通过边际成本的分析,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
边际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不同产量或服务水平下的成本变化情况。
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增加产量或服务可以带来额外的利润。
然而,一旦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增加产量或服务将不再划算。
通过计算边际成本,企业可以找到最佳的生产或经营规模,并避免浪费资源。
同时,边际成本分析也可以帮助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时考虑到生产或经营的额外成本。
三、边际效益的重要性边际效益是在边际利润和边际成本之间的比较,它帮助企业决策制定过程中判断是否值得继续增加产量或服务。
通过边际效益的分析,企业能够优化资源的分配,确保收入最大化。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准确评估边际效益可以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并取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边际效益还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投资决策中,边际效益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判断是否应该进一步投入资金和资源,并衡量预期回报是否超过边际成本。
结论边际效益是企业决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对边际利润和边际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优化资源分配、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曲线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曲线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边际成本指的是生产或消费的一单位增量所需要的额外成本,而边际收益则表示生产或消费的一单位增量所能产生的额外收益。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曲线是指随着生产或消费的不断增加,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关系所呈现的曲线。
边际成本曲线通常是上升的,因为每增加一单位的生产或消费,所需要的成本会逐渐增加。
而边际收益曲线则通常是下降的,因为随着生产或消费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的生产或消费所能带来的额外收益会逐渐减少。
在经济学中,最优的生产或消费水平通常是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点上。
这个点被称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点,或者称为最优点。
在这个点上,生产或消费的增加不再创造额外的利润,因为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而进一步增加生产或消费的成本将超过所能获得的额外收益。
因此,了解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分析生产和消费的决策,以及在市场上定价的决策。
同时,这些曲线也有助于企业了解其生产和消费的最优点,以便更好地管理资源和提高效率。
- 1 -。
电厂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
摘要:
1.电厂边际利润的定义与意义
2.电厂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
3.边际利润在电厂运营中的应用
4.结论
正文:
电厂边际利润的定义与意义:
边际利润是指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每增加一个单位电能所产生的额外利润。
它可以反映电厂在生产规模变化时,收益的变化情况。
对于电厂来说,边际利润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可以帮助电厂确定最优的生产规模,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电厂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
电厂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为:边际利润= 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
其中,边际收入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电能所引起的收入变动额;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电能所引起的成本变动额。
边际利润在电厂运营中的应用:
在实际运营中,电厂可以通过计算边际利润,来确定最优的生产规模。
当边际利润大于零时,说明电厂增加生产规模可以带来额外的利润,电厂应当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当边际利润小于零时,说明电厂增加生产规模会导致利润下降,电厂应当减少生产规模。
通过这样的方式,电厂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结论:
总的来说,边际利润是电厂运营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可以帮助电厂确定最优的生产规模,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边际利润率的计算公式边际利润率是一个在经济和商业领域中挺重要的概念,它能帮助企业或者决策者更好地理解业务的盈利情况。
咱先来说说啥是边际利润率。
简单来讲,边际利润率就是新增一单位产品或者服务带来的利润与新增收入的比值。
它反映了每多卖一个产品或者提供一项服务,企业能多赚多少钱。
边际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呢,是这样的:边际利润率 = (边际利润 ÷销售收入)× 100% 。
这里的边际利润就是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比如说,有个卖文具的小店。
老板发现,每多卖一支笔,能多赚 2块钱,而这支笔卖 10 块钱。
那这多卖一支笔的边际利润就是 2 块,销售收入是 10 块。
按照公式一算,边际利润率就是(2 ÷ 10)× 100% = 20% 。
这就意味着每多卖 10 块钱的笔,就能多赚 2 块钱的利润。
再举个例子,有个小工厂生产玩具车。
生产一辆玩具车,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啥的变动成本加起来是 50 块,卖出去一辆能卖 80 块。
那每多生产一辆玩具车的边际利润就是 80 - 50 = 30 块,销售收入是 80 块。
边际利润率就是(30 ÷ 80)× 100% = 37.5% 。
知道了边际利润率有啥用呢?用处可大了!企业可以用它来决定要不要多生产或者多销售产品。
要是边际利润率高,那多生产多卖就有利可图;要是低,可能就得再考虑考虑了。
我之前认识一个开小超市的朋友,他一开始啥也不懂,进货都是凭感觉。
后来学了边际利润率这玩意,仔细算了算各种商品的边际利润。
他发现有些零食虽然卖得好,但边际利润率不高;而有些日用品,卖得不算多,但边际利润率挺不错。
然后他就调整了进货策略,多进那些边际利润率高的日用品,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利润还真提高了不少。
对于企业制定价格策略也有帮助。
如果边际利润率高,价格上就可以更灵活,适当搞点促销活动啥的,吸引更多顾客;要是边际利润率低,就得谨慎定价,不然可能就亏了。
边际收益怎么算
边际收益怎么算
边际收益的计算公式是:边际收益=售价-变动成本。
边际收益
是一个常用的经济术语,是指多销售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最终销售一个单位的产品所获得的投资回报。
以上就是边际收益怎么算相关内容。
什么是边际收益
边际收入是指单位产品销售额增加的收入,即单位产品销售额最终获得的收入。
这可能是正值或负值。
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此时,边际利润等于零,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制造商的生产变化都不会影响价格水平。
个别制造商的需求灵活性是无限的。
总收入随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边际收入等于平均收入和价格。
1。
什么是边际利润介绍 边际利润是反映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能为企业增加的收益。
那么你对边际利润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边际利润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什么是边际利润 边际利润指产品的销售收⼊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边际利润是反映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能为企业增加的收益。
边际利润指产品的销售收⼊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边际利润是反映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能为企业增加的收益。
销售单价扣除边际成本即为边际利润,边际利润是指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利润。
企业的经营收益减去会计成本,所得到的就是会计利润。
按照中国的财会制度,有销售利润、利润总额及税后利润等概念。
销售利润是销售收⼊扣除成本、费⽤和各种流转税及附加费后的余额;利润总额是企业在⼀定时期内实现盈亏的总额;税后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扣除应交所得税后的利润。
边际利润计算公式 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为:边际利润(M)=销售收⼊(S)-变动成本(V) n边际利润=总利润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n边际利润=边际收⼊-边际成本 边际利润率是指边际利润与销售收⼊的⽐率, 即 U=M/S=(S-V)/S=1-V/S 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 —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及附加—销售费⽤—管理费⽤—财务费⽤ 其中:产品销售净额 = 产品销售总额 —(销货退回+ 销货折扣与折让)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 投资净收益 +营业外收⼊—营业外⽀出 税后利润=利润总额— 应交所得税 综上所述,边际利润⾸先⽤来补偿固定费⽤,补偿固定费⽤后若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
否则,企业就⽆收益或亏损。
边际利润的运⽤ 产品的边际利润就是企业的实现利润。
因此,边际利润的概念有以下⼏个⽤途: A、决定企业⽣产的某⼀产品是否应该停产。
只要亏损产品存在边际利润(即它的销售收⼊⼤于其变动成本),就应该继续⽣产。
B、判断企业产品结构是否合理。
如果企业⽣产的所有产品均有边际利润,则说明企业的产品结构基本上合理。
边际成本怎么算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就是当利润为0状态时的销售收入和成本。
如某公司固定费用10000元、产品售价10元/件、成本为5元/件。
则:边际收入为:10000/(10-5)×10=2000件×10元=20000元。
边际成本为:2000件×5元=10000元。
这时:边际成本+固定费用=边际收入边际贡献率,本列为(10-5)/10=50%边际成本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
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的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
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
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
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
例如,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50元。
若生产101个时,其总成本5 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
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
因为,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总固定成本就会递增。
由此可见影响边际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产量超过一定限度(生产能力)后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总固定费用的阶段性增加。
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
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
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什么是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
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的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
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1)开始时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2)达到最低点后,便随着产量的增加迅速上升(3)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平均总成本(AT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边际成本(MC)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是高于平均总成本曲线。
就是说,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时,边际成本必定小于平均总成本。
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上升时,边际成本必定大于平均总成本。
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
边际成本的经济意义:边际成本法作为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依靠估计、假定和预测来计算单位成本,生产成本仅包括变动成本,这样可以准确反映企业在实务上是如何发生的;与完全成本法相比,销售量与利润直接相关,更能准确反映实际利润的多少。
由于固定成本与产量增减无关,在现有固定成本最大产量范围内增减产决策时,不必考虑固定成本因素,对决策者是非常有用的;以边际成本法计算的成本及所编制的会计报告比用完全成本法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