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7.81 MB
- 文档页数:13
第1课古代埃及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第3课古代印度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第8课西欧庄园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11课古代日本
第 12 课阿拉伯帝国
第 13 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第15课探寻新航路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 21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 21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完整word版)九年级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doc九年级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概述本文档旨在为九年级学生制作一份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
本导图将以时间为线索,分别介绍中国近代史的不同时期和重要事件,并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关键信息。
一、晚清时期 (1840-1911)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时期的中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
1.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力量弱小,被迫割地赔款。
2. 甲午战争 (1894-1895): 日本战胜中国,意味着中国在东亚的霸权地位岌岌可危。
3. 戊戌变法 (1898): 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因内忧外患未能成功。
二、辛亥革命 (191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
1. 辛亥革命爆发: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的革命,标志着中国进入近代化的新时代。
2. 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清朝统治。
三、民国时期 (1912-1949)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经历了政治、军事和社会变革。
1. ___与军阀混战: 民国初年,___控制力薄弱,各地军阀割据,导致国家分裂。
2. 发展民主与科技: 民国时期,中国开始推行近代民主制度,并在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3. 抗日战争 (1937-1945): 中国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民族精神得到了彰显。
四、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 中共在中国大陆建立了新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2. 建设社会主义: 近代史中的中国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
3. 改革开放 (1978): 中国启动经济改革开放,逐渐摆脱封闭的经济体制。
五、现代化进程与挑战中国迎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走向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农业建立租地农场手工业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集中劳动、雇佣关系、分工合作、产品面向市场文艺复兴背景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意大利保留大量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的便利了文化的传播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性质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马可·波罗行记》的刺激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商路条件地圆说的流行、指南针的应用、造船技术的进步西、葡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探险精神航海活动1487—1488年 迪亚士 发现非洲好望角1492年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1519—1522 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 航行影响积极欧洲大西洋延安工商业繁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城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消极殖民扩张从此开始,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早期殖民掠夺葡萄牙在亚非拉建立殖民据点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国荷兰“海上马车夫”法国在北美、亚非建立法属殖民地英国建立日不落帝国三角贸易影响积极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消极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九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九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新西方史观的兴起与信仰 一、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兴起 1. 人文主义的理念和特点 2. 文艺复兴的起源和表现 3. 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二、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 1. 宗教改革的起因和主要内容 2. 五百年来的宗教改革和分裂 3. 宗教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三、启蒙运动和近代科学革命 1. 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内容 2. 近代科学革命的起源和发展 3. 近代科学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四、新西方史观的兴起 1. 过去的历史观和现代史观的区别 2. 新西方史观的主要特征和意义 3. 新西方史观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命运与改革 一、近代西学东渐与太平天国运动 1. 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和意义 2.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特点 3.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和教训 二、洋务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1. 洋务运动的背景和成就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和目标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和经验 三、百年执政困局与五四运动 1. 清朝统治的困局和原因 2. 维新、改良和革命的尝试和失败 3.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四、国共内战与新中国成立 1. 国共内战的原因和过程 2.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成就 3. 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单元: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亚洲国家的振兴 一、二战前的国际政治格局和各国政策 1. 一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危机 2. 轴心国崛起与各国的政策 3. 二战爆发前的形势和趋势 二、二战的爆发和全球战争 1. 二战的爆发和原因 2. 全球战争的规模和影响 3. 二战的胜利和出路 三、战后国际体系的重建与亚洲国家的振兴 1. 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秩序的重建 2.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3. 亚洲国家的发展道路和经验 四、世界多极化与中国的崛起 1. 冷战结束和世界多极化趋势 2. 中国崛起的原因和过程 3. 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和展望 结语: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关联及其启示 1. 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2. 历史的启示和历史的前瞻性 3. 历史在现代社会的功能和作用。
九年级世界近代史发展线索图
高潮后
文艺复兴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美国南北战争
(14-16世纪)思想文化基础↗(1775-1783)(1776.7.4)高潮后(
二
促进了资本主义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拿破仑帝国俄国1861
————→
的产生和发展↘(1789.7.14-1794)(1789.8)高潮后(1804-1814)扩大日本明治维新
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查理二世复辟———→《权利法案》 (1868) 革命↓(15-16世纪物质基础(1640-1688)(1660.5)(1689)(19世纪70年代)
三角贸易
(300多年)(葡、西、法、英)
积累资金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扩大市场(18世纪60年代)(1836=1848)(1848)(1871.3-5)第一次世界大战
殖民掠夺(英国→印度)
↓(17世纪)(1914.7—1918.11)↗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章西女王(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殖民抗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8世纪末19世纪初—1826年)————玻利瓦尔(南美解放者)——圣马丁重点内容:“五一二”(五个国家:英、美、法、俄、日;一次世界大战;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