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思维导图学习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21 MB
- 文档页数:8
民族关系跨入①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社会②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主义社会社会③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各民①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族共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族地区的农村也推广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同繁民族经济荣③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发展很快,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外交事业国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地削弱了环境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形成了一个世界体系新的亚、非、拉美许多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格局中国人民革命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世界人民建国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另起炉灶”独立自主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基本方针“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就参加亚非会议(1954年)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20世纪60 美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年代外交环境恶化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大国沙文主义使中苏关系恶化20世纪外交有重大突破和转机,转变的关键是中中美关系的逐渐缓和70年代1971年10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外交发展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友好互助关系①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十一届三中②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全会后外交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政策的调整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⑤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
人民版历史必修1~3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高考考点梳理】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
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 手工业的发展(3) 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 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文学成就(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2) 罗马法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世界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新航路的开辟(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 《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
近代科学技术(1) 经典力学(2) 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1840 至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 辛亥革命(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 思想解放的潮流(1) 维新思想(2) 新文化运动(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世界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 俄国十月革命(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斯大林模式"(4)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1929 至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 罗斯福新政(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840——1949)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主要特征:屈辱与反抗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陷入侵略与反抗1林则徐虎门销烟2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抗3邓世昌命捐黄海4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1840——1919)学技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救亡图存近代化的探索学制度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开始: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1、国民革命时期1、黄埔军校(第一次合作)(1924-1927) 2、北伐战争1、南昌起义2、土地革命时期2、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937)3、井冈山会师(第一次分裂4、长征(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转折点)十年内战)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19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1919——1949)3、抗日战争时期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1945)3、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1937)(第二次合作) ①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4 抗战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③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百团大战、重庆谈判:《双十协定》2、内战爆发: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3、揭开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4、解放战争时期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1945-1949)4主力决战②淮海战役奠定解放长(第二次分裂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三年内战) ③平津战役解放华北(1949 ---------至今)筹备: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1950---1953 )巩固土地改革(1950----1952)新中国的成立并政治:三大改造(1953--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经济: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1949----1956)民主法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失误教训: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规律,(1956----1966)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
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1、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对其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
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非常有助于人们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或关键环节。
2、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的制作是非常灵活的,没有很多严格的限制原
则,其关键点在于能够体现制作者自己的思考特征和制作目标,并发展其思考能力和提高其思考水平通过运用“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人的思考能力。
3、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甚至是教师的学习能力
4、只要有一定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的人都可以学会运用世界近代史思维导图,一个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他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水平,挖掘出自己的思考潜力。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全六册)一、导图概述历史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它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
本套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全六册)涵盖了初中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
每册导图均由专业的历史教育专家精心设计,以简洁明了的图表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导图特点1. 系统性强:本套导图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将各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2. 重点突出:导图通过不同颜色、字体、字号等方式,突出历史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考点,帮助学生抓住学习关键。
3. 图文并茂:导图采用丰富的图片、图表等视觉元素,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记忆效果。
4. 灵活实用:导图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如添加笔记、标注重点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使用方法1. 预习:在上课前,学生可以通过导图预习课程内容,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重点知识。
2. 复习:在课后,学生可以利用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3. 备考:在考试前,学生可以借助导图快速梳理和回顾历史知识,提高备考效率。
4. 研究性学习:导图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历史问题,拓展知识视野。
四、适用人群五、导图展示1. 中国古代史导图:以时间为轴,展示从夏朝到清朝的历史发展脉络。
2. 重要历史事件:如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重要事件。
3. 历史人物:如孔子、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康熙帝等。
4. 历史现象:如百家争鸣、丝绸之路、科举制度、郑和下西洋等。
通过本套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全六册),学生可以轻松掌握初中历史课程的核心内容,提高学习效果,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导图创新点1. 互动性:导图设计了互动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完成导图中的问题、讨论历史事件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