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苏联解体 1.原因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的弊端。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失败。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2.概况: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3.影响: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的瓦解,加速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进 程。
知识点4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九下P87—90] 2022版课标要求: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 事,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 行的斗争。
3.资本主义进行内部调整,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变革,走向整体联合(欧共 体→欧盟)。 4.资本主义外部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跨国公 司)。 5.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国家”)建立。
史论论述
观点:团结合作才能互利共赢。 论述: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盟,欧盟成员国之 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了欧洲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 国力逐渐增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加 强团结与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综上所述,在政治格局多极化与经济全 球化大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发展,只有团结合作才能互利共赢。
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三、古巴革命: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最终推翻了美国 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四、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 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 权。
重点难点·提能力
核心知识·构体系
单元特征 (1)政治:①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②西欧各国逐渐走向联合,努力 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 (2)经济: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