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嵌线工艺1.ppt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24
学习┃看电机绕组展开图,掌握绕组嵌线工艺看电机绕组展开图,学习绕组嵌线工艺第三节、三相单层交叉式绕组嵌线工艺单层交叉式绕组由线圈数和节距不相同的两种线圈组构成,同一组线圈的形状、几何尺寸和节距均相同,各线圈组的端部互相交叉。
交叉式绕组由两大一小线圈交叉布置。
单层交叉式绕组线圈端部连线较短,有利于节省材料,并且省铜。
广泛用于q>1的且为奇数的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图3是三相4极36槽的单层交叉式绕组展开图。
每极每相槽数为3,线圈节距两个:一个是1—9,一个是1—8。
图3展开图上面一行数字表示嵌线顺序,下面一行数字表示线槽序号。
由图可以看出每一相由6个线圈组成,其中两个小线圈,节距为1—8,4个大线圈组成两组,节距为1—9。
线圈的下层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左边)依次嵌在槽1、2、4、7、8、10、13、14、16、19、20……内,上层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右边)依次嵌在槽29、30、33、35、36、3、5、6……内。
每一个上层边都压着三个下层边,如嵌在槽29、30的上层边压着嵌在槽31、32、34的下层边,由此可见,此种嵌线方法吊把线圈为3把。
嵌线的步骤仍然是按次序先嵌下层边,后嵌上层边;最后嵌吊起的3把线圈的上层边。
具体的嵌线次序如下:(1)选好第一槽位置,靠近机座出线口。
(2)嵌槽1、2(U相两个大线圈的下层边,引出线头U1),上层边吊起(吊把线圈)。
(3)空一槽3,嵌槽4(W相小线圈的下层边,引出线头W2),上层边吊起(吊把线圈)(4)再空两槽5、6,嵌槽7、8(V相大线圈的下层边,引出线头V1),上层边按照节距1—9压着槽1、2、4三个下层边分别嵌入槽35、36。
(5)再空一槽9,嵌槽10(U相小线圈的下层边,U相大、小线圈的连接方式是上层边与上层边相连,下层边与下层边相连),上层边按节距1—8压着槽4、7、8三个下层边嵌入槽3。
(6)再空两槽11、12,嵌槽13、14(W相大线圈的下层边,W相大、小线圈的连接方式是上层边与上层边相连,下层边与下层边相连),上层边按照节距1—9压着槽7、8、10三个下层边分别嵌入槽5、6。
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关键特殊过程——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一、目的:电机生产过程中根据以往经验而知,嵌线过程工艺为影响电机质量的关键过程,特此制订本守则目的为提高电机质量和成品率提高。
二、工艺守则:1、嵌线前的操作(1)放置槽绝缘,槽绝缘纸按设计尺寸将两边反折,反折长度为(ez+0.5)(cm)(如不采用揩口式槽绝缘则免此工序)然后将绝缘纸纵向揩成“U”形插入槽中。
(2)嵌线电机的放置较小的定子由单人操作,这时定子应横向舟稍偏斜一点放置,偏斜度大小,要便于两手分别从两端进入铁心内腔操作为便。
(3)如槽位置的选定原则,电动机定子出线盒端应在操作者的右手一则,1号槽的位置应在嵌线后的引出线位于出口两侧分布,并使之最短。
(4)线圈组的放置,工作台要清扫干净,待嵌的丝圈组放在电机的左手侧(单人操作),线圈组的放置方向是引线端向着电机铁心,并使第1个挂线的全匝数线圈叠放在最上面,其余线圈依连绕的先后顺序叠放,嵌线时要将每个线圈向电机方向翻转。
三、嵌线操作的通用规则与手法:1、线圈的捏扁:(1)缩宽用两手的姆指导和食指分别抓压线圈直线转角部位,使线圈宽度压缩到进入子内腔时不致碰铁心。
对于节距大的线圈,则将线圈横着并垂直于台面,用双手向下压缩线圈。
(2)扭转把欲嵌线圈的下层边扎线解开,左手大姆指和食指捍住直线边靠转角部分,同样用右手指捏住上层边相应部位,将两边同向扭转。
(3)捏扁将右手移到下层边与左手配合,尽量将下层直线边靠转角处捏扁,然后左手不动,右手指边捏边向下滑动。
使下边层梳理成扁平的一排形状,如扁度不够可多梳理几次。
2、下层边(或沉边)的嵌入法:右手将捏扁后的有效边后端倾斜靠向铁心端面槽口,左手从定子另一端伸入接住线圈,双手把有效边靠左段尽量压入槽口内,然后左手慢慢向左拉动,右手一面防止槽口导线骨出,一面梳理后边的导线,边移边压,来回扯动,使全部导线嵌入槽内。
导线嵌入后,用骨线板将槽内导线单向梳理顺直。
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1. 引言电机嵌线接线工艺是电机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电机嵌线接线质量,提高电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制定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确保电机嵌线接线工作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使得电机的嵌线接线工艺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2. 接线材料•电机嵌线接线所使用的线缆材料应符合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其导电性能、耐温性能和绝缘性能良好。
•线缆应检查无损坏、变形或腐蚀等现象。
3. 接线工具•接线工具应保持整洁、完好,无损坏情况。
•工具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4. 接线标准4.1. 接线步骤1.将电机与电源断开连接,并确保电机处于停机状态。
2.根据电气图纸的要求,将电机绕组的每个端子与终端台相对应的连接。
3.采用正确的接线方法,确保不同极性的线路、信号与电源线路的正确连接。
4.使用压接工具进行线缆与终端台的连接,确保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
4.2. 绝缘处理1.确保线缆裸露的金属部分经过绝缘处理,避免直接接触到终端台或其他导体。
2.使用绝缘套管、绝缘胶带等材料进行绝缘处理,确保线缆与终端台之间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5. 接线质量控制1.在每次接线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
2.检查线缆与终端台的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现象。
3.检查接线部位的绝缘处理是否完好,无裸露的金属部分。
6. 安全注意事项1.在接线操作中,应戴好工作手套和护目镜,确保人身安全。
2.当接线操作涉及到高压电源时,应切断电源,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7. 总结本文档规定了电机嵌线接线工艺的规范要求,包括接线材料的选择、接线工具的使用、接线标准、绝缘处理、接线质量控制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电机的嵌线接线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要求,提高电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学习┃看电机绕组展开图,掌握绕组嵌线工艺看电机绕组展开图,学习绕组嵌线工艺第一节、三相单层链式绕组嵌线工艺单层链式绕组由形状、几何尺寸和节距相同的线圈连接而成,整个外形如长链。
链式绕组的每个线圈节距相等并且制造方便;线圈端部连线较短并且省铜。
主要用于q=2的4、6、8极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图1是三相4极24槽单层链式绕组展开图。
每极每相槽数为2,线圈节距为1—6。
图1展开图上面一行数字表示嵌线顺序,下面一行数字表示线槽序号。
由图可以看出每一相都有4个线圈。
每一个线圈都有两个边,通常我们把先下的那一个边称为下层边,例如本例中的奇数槽里下的那一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左边),都是下层边;后下的那一边称为上层边,例如本例中的偶数槽里下的那一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右边),都是上层边。
每一个上层边都压着两个下层边,例如本例中的6槽里下的上层边压着5槽、3槽下的下层边,由此可见,单层链式绕组嵌线时一定要吊起两把线圈最后下,即吊把线圈2把。
嵌线步骤是按次序先嵌下层边,后嵌上层边;最后嵌吊起的两把线圈的上层边。
具体的嵌线顺序如下:(1)选好第一槽位置,靠近机座出线口。
(2)嵌槽1(U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吊起。
(3)空一槽24,嵌23槽(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吊起。
(4)再空一槽22,嵌21槽(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按节距1—6压着1槽、23槽的下层边嵌入槽2。
(5)再空一槽20,嵌入19槽(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按节距1—6压着23槽、21槽下层边嵌入24槽。
此线圈与本相第一个线圈的连接关系是上层边与上层边相连或下层边与下层边相连,即尾、尾或首、首相连。
(6)以后W、V相按空一槽嵌入一槽的次序,轮流将U、W、V 三相的4个线圈嵌完。
最后把吊把线圈两把嵌入,至此整个绕组全部嵌完。
单层链式绕组的嵌线规律是:嵌1槽,空1槽,吊2把线圈。
简称为“嵌1空1吊2”。
按此种方法嵌线,同相线圈之间的过桥线可不截断,连接时要注意翻把,使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
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散线电机定子的嵌线操作工艺。
2工艺准备2.1工艺工具准备:工作台,吊车,胶皮捶,打棒,剪刀,压线板,划线刀,推刀等常用工具。
2.2材料准备:槽底绝缘,层间绝缘,相间绝缘,槽楔,绝缘包扎带(棉布带和无碱玻璃丝带),涤纶护套玻璃绳(或蜡绑绳),及线圈元件。
2.1将定子稳固地吊放在工作台上,用枕木垫牢。
2.2熟悉施工图纸或原始记录的嵌线数据。
2.3检查铁芯槽口是否有毛刺及槽底吹风清理检查。
2.4安放槽底绝缘并按图标记槽号。
3工艺过程3.1嵌放第一个元件下层边时,将上线边临时放置在相应节距槽内的上层部位3.1.1 为了防止嵌线时线圈发生错乱,嵌线时,需将线圈整理平整,把所要嵌的线圈捻成薄片状,一手将导线一根一根的推入槽内,另一手从定子腔另一侧将导线拉入线槽。
若有小部分导线压不进槽里,可用划线板插入槽口,沿着槽的方向边划边压的把导线一根根的压入槽内。
划时划线板必须从槽的一端一直划至另一端,并且必须使所划导线全根嵌入槽后,在划其余的导线。
不能随意乱划或局部嵌压。
以免几根导线产生交叉,轧在槽口无法嵌入。
3.1.2当底层嵌入之后将层间绝缘纸折成U型,U口向下插入槽中。
3.1.3线圈的一边嵌在槽里以后,线圈的另一边仍旧留在槽外。
把第二个线圈放在相邻的槽内,它的另一边仍旧留在槽外,依次进行。
3.2当底层元件嵌至超过一个节距2-3个槽后开始复槽,将上层边嵌入对应槽内,3.2.1复槽时先用压线板在槽内空压一次,为的是将底部元件按压到槽底,然后将上层变用划线刀分多次划入槽内,当线打交叉时切勿强行划入。
3.2.2 当全部铜线划入之后用推刀将槽口多余绝缘纸去除,然后用压线板将槽口内部绝缘纸左右对折,最后将槽楔推入槽内。
3.2.3在复槽后绕组端部两侧放置D型相间绝缘,直线边向里圆弧边向外,将打棒放置绕组端部弧形处,用皮锤敲打打棒使端部向下凹陷,以便下一个单元复槽,切勿敲击用力过猛。
异步电动机绕组嵌线工艺异步电动机绕组嵌线工艺三、嵌线工艺(一)嵌线方法1.首先要注意线圈的引出线端,应嵌放在机壳的出线孔一侧。
为了嵌线方便和防止出差错,一般嵌线时习惯上要面向机座出线孔的对面。
线圈由定子膛的右面向左嵌入,引出线留在右面。
2.嵌线时,应将线圈宽度捎压缩,先嵌靠身体一侧的线圈有效边。
单层绕组应使先下的一边外侧导线扭在下面,用手把线圈尽量捏扁,将捏扁线圈的左端从槽口右侧倾斜着嵌进槽里,此时左手在定子的另一端接住,逐渐向左移动,轻轻地来回拉动,尽可能地将线圈一次拉入槽内。
3.未拉入的导线可用划线板划入槽内,要使槽内导线平整服贴,不能太乱和交叉太多,应使线圈两端伸出铁心长度相等。
4.当槽内部分导线有凸起或槽满率较高时,可把压线板从槽的一端插入,用小锤轻敲压线板背部,边敲边移,把槽内导线压实压平,盖上槽盖绝缘打入槽锲。
槽锲不能劈裂、歪斜或高出铁心表面。
5.为了使暂不嵌入线圈的另一有效边,不影响其他线圈边的嵌线,可用线绳将其绑在膛内吊起来,或用破布等暂时垫起,此把线圈称为吊把或起把。
6.起把后的另一有效边,其嵌线方法是把线圈边的右端先嵌入槽口,然后用划线板从右向左把导线逐渐划入槽内。
7.嵌单层绕组时,端部相间绝缘应剪成半圆形随嵌随加,也可以待端部整形后塞入。
相间绝缘必须与槽绝缘相接,并重叠大约2毫米左右。
端部整形后,相间绝缘应修剪整齐,比线圈端部长出5毫米左右为宜。
8.绕组全部嵌完后,须对绕组端部进行一次整形,用橡皮锤或用手锤垫竹板或木板轻敲绕组端部,使绕组两端呈喇叭口形,避免安装时绕组与转子相碰,同时也有利于通风散热。
(二)嵌线规律确定第一个槽位置时,应考虑使嵌完线后,引线对称地位于出线孔的两侧,最好是从出线孔的对面引过来,单层绕组的嵌线顺序,一般习惯都是后退进行。
例:二十四槽单层链式绕组嵌线规律是“嵌一空一吊二”三十六槽单层交叉链式绕组嵌线规律是“嵌二空一、嵌一空二吊三”。
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1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2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3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4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5 —10三相24槽4极电动机的单链(短节距)绕组展开图相绕组的安置和连接方法与u 相是一样的,只不过的首端相对第一相绕组的首端依次移过l20的电角度,即移过一个极距的从第6号线槽引出,移过一个极距的2/3,也就是相绕组的首端W 1应从第2号线槽内引出,V 相绕组的首端w 相绕组的各线圈的连接方向应与另外两相绕组相反,这样可使三根首尾端引出线比较集中,便于和电动机接线板连接。
线圈与线圈的连接方法有反串联和顺串联两种。
当每相绕组中线圈组的数目等于电动机磁极数时,每相绕组中各线圈之问的连接次序就是首端接首端,尾端接尾端,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7 (a ) (b )3—15三相24槽4极电动机的单链绕组嵌线程序示意图.空一个槽(7号槽)暂时不下线,再将第二个线圈的一个有效边嵌入槽样,线圈二的另一个有效边要等线圈十二的一个有效边嵌入槽4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图3-l6嵌线示意图3—17封槽口④端部相间绝缘。
线圈端部、每个极相端之间必须加垫绝缘物。
根据绕组端部的形状,可将相问绝缘纸剪裁成三角形等形状,高出端部导线约5~8mm,插入相邻的两个绕组之间,下端与槽绝缘接触,把两相绕组完全隔开。
电机嵌线作业操作说明1.准备1)在铁心上敲上钢印号,要求能明显识别。
2)修整槽绝缘高度,使其平整、高度基本一致。
3)把层间绝缘、相间绝缘按需要的尺寸裁剪成一定的形状。
4)引接线按要求套上绝缘套管,热保护按要求与引接线连接并焊接牢固,焊接处套好绝缘套管。
5)把嵌线用的工具、原材料放在合适的位置。
2.嵌线工艺及注意事项1)取一定子铁心放于元宝中,槽绝缘纸均匀分布于铁心两端,按图要求取线圈、留好空槽位,把第一个线圈用手将导线的一边疏散开,用手指将导线捻成一个扁片,从定子槽的左端轻轻顺入绝缘纸中,再顺势将导线轻轻地从槽口左端拉入槽内。
若一次拉入有困难,可将槽外的导线理好放平,再用划棒把导线一根一根地划入槽内。
2)嵌线时要细心。
嵌好一个线圈后要检查一下,看其位置是否正确,然后,再嵌下一个线圈。
导线要放在绝缘纸内,若把导线放在绝缘纸与定子槽的中间,将会造成线圈接地或短路。
注意,不能过于用力把线圈的两端向下按,以免定子槽的端口将导线绝缘层划破。
3)压导线。
嵌完线圈,如槽内导线太满,可用压棒沿定子槽来回地压几次,将导线压紧,以便能将槽楔顺利打入槽口,但一定注意不可猛撬。
如果是双层线圈,则当下层线圈嵌完以后,用压棒压在线圈上,用小锤轻轻敲打,将嵌在槽内的线敲打紧凑,再垫好层间绝缘纸,为下一步嵌放上层线圈做好准备。
端部槽口转角处,往往容易凸起,使线嵌不进去,可用塞棒垫着轻轻敲打至平整为止。
4)封槽口。
嵌完后,用小剪刀将高于槽口5mm以上的绝缘纸剪去。
用塞棒将留下的5mm绝缘纸分别向左或向右划入槽内。
将槽楔一端插入槽口,压在绝缘纸上,用小锤轻轻敲入。
5)端部初步整形。
为了不影响通风散热,同时又使转子容易装入定子内膛,必须对绕组端部进行整形,形成外大里小的喇叭口。
整形方法:用手按压绕组端部的内侧和外侧,或用木榔头锤敲打置于绕组上的敲棒(竹片),严禁损伤导线漆膜和绝缘材料,使绝缘性能下降,以致发生短路故障。
6)端部相间绝缘。
单相电机嵌线方法
单相电机的嵌线方法有两种:分相嵌线法和电容器启动嵌线法。
1. 分相嵌线法:根据电机的特性,将单相电机的绕组分为主绕组和辅助绕组两部分,主绕组接在电源上,辅助绕组通过电容器和起动开关连接在主绕组上。
具体步骤如下:
- 将电机的两个端子T1和T2与电源的相位线分别连接。
- 在主绕组的两端加一个电容器,其中一个端子连接在T1上,另一个端子连接在T2上,起动开关与电容器并联连接。
- 将辅助绕组的第三个端子T3与T1或T2中的一个端子连接。
- 启动时,打开起动开关,通过电容器产生一个相位差,使
得主绕组产生旋转磁场,从而启动电机。
2. 电容器启动嵌线法:这种方法与分相嵌线法相似,但是只有一个绕组,使用一个电容器来产生起动电流。
具体步骤如下: - 将电机的两个端子T1和T2与电源的相位线分别连接。
- 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容器,其中一个端子连接在T1上,另一个端子连接在T2上。
- 启动时,电容器会产生一个相位差,使得电机产生旋转磁场,从而启动电机。
这两种嵌线方法可以根据电机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