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搭配(二) 搭配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15
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搭配(二)》。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教学环节、进行课后反思六方面进行下面的说课。
不对的地方请领导和老师指正。
一、说教材《搭配(二)》这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例2。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中学习了搭配(一)已经有一点初步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所以,这节课重在逐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并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建立一个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具有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着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找出简单事物的搭配方法。
难点:有序搭配。
四、说教法学法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学法:通过观察、操作、展示、交流、优化等过程,让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过程,发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教法:利用直观教学实物、多媒体课件演示为手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规划,共涉计五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用学生熟悉的小红帽这首歌中的情境去给外婆送蛋糕,引出怎样搭配早餐?通过摆实物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操作感悟,自主搭配。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数学广角搭配(二)”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并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感受搭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搭配,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搭配,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让学生学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搭配,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穿衣搭配实例,让学生感受搭配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数学广角搭配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并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学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搭配。
3.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搭配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互动环节(10分钟)分组进行搭配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小明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他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2)老师要为同学们准备午餐,有米饭、面条、炒菜和水果四种食物,每位同学可以选择其中两种食物,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答案:(1)3×2=6(种)(2)3×2=6(种)2. 请举例说明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运用搭配知识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排列组合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对搭配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小题3分,共24分)1.用0,3,6,9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是(),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现将5个粽子分给3个人,每人至少分1个,共有()种不同的分法。
3.【新情境】妈妈买了一个调料盒(如图),要把盐、白砂糖、胡椒粉、辣椒粉放在不同格里。
如果最左边的一格里放盐,那么一共有()种不同的放法。
4.用偏旁部首“氵”和“讠”与“舌”“十”“每”能组成()个不同的汉字。
5.甲、乙、丙、丁4个人参加同学聚会,每两人握一次手,共握()次手。
6.小猫、小熊和小兔进行赛车比赛,会出现()种不同的比赛结果。
(不考虑并列)7.有5枝不同的鲜花,选2枝插在一个花瓶里,有()种不同的插法。
8.从小兔家到小鹿家一共有()条路可以走。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8分)1.从1,2,3,4中选一个数字作分子,从5,6,7中选一个数字作分母,可以组成()个分数。
A.7B.8C.122.如图,左右拉动上下两个横向卡片可以组成()个不同的词语(上方卡片上的字放在前面)。
A.3B.6C.93.三(2)班有天天、龙龙、华华、同同四名同学参加4×100米接力赛,龙龙的冲刺能力最强,老师已经把他定在第四棒,这次接力赛共有()种不同的排法。
A.6B.7C.34.蓝蓝有1张50元人民币,3张20元人民币,6张10元人民币,她要取出正好90元钱买一件衣服,一共有()种不同的取法。
A.4B.5C.65.某商场举行套圈活动,套中各个奖品获得的积分如图所示。
聪聪套中两次,获得的积分不可能...是()分。
6分9分7分A.12B.13C.176.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
如果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三人排成一行拍照,那么一共有()种站法。
A.3B.6C.9三、动手操作,我能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四讲数学广角—搭配(二)提高篇知识点一.解决搭配问题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1)一一列举法:按一定的顺序将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再数一数一共列了多少种,就有多少种方法。
(2)连线法:按一定的顺序把要搭配的事物两两连线,再数一数连了多少条线,就有多少种方法。
典例精讲考点1:列举法解决搭配问题【典例1】(2020秋•济南期末)今年“国庆七日长假”,陆老师想参加“千岛湖双日游”,哪两天去呢,陆老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A.5种B.6种C.4种【典例2】(2020秋•登封市期中)小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5张。
如果要买一本20元的书,有几种恰好付给20元的方式?()A.1种B.2种C.3种D.4种【典例3】(2020秋•富裕县期末)小欣一家三口到影楼照全家福,摄影师有()种排列方法.A.3B.1C.6考点2:连线法解决搭配问题【典例1】(2019秋•府谷县期末)如图,娜娜要从摩天轮经过石山到水上乐园,一共有( )条路可以走.A.3B.5C.6D.9【典例2】(2019秋•深圳期末)麦当劳新推出了下午茶套餐,一种饮料可以搭配一种小食,请你用连线或画图等方法列出下面的饮料和小食一共有几种套餐搭配方法?一共有种套餐搭配方法.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20秋•德江县期末)用2、6、0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个。
A.2B.4C.62.(2019•岳阳模拟)有一把磨损严重的直尺,能看清的只有5个刻度(如图),那么,用这把直尺能量出()种不同的长度.A.4B.6C.9D.113.(2016秋•曹县期中)小华从学校到少年宫有2条路线,从少年宫到公园有3条路线,那么小华从学校到公园一共有()条路线可以走.A.3B.4C.5D.6二.填空题4.(2020秋•德江县期末)用2、4、6三个数可以写出个不同的两位数。
5.(2020•泰安)用写有1、2、3、4的四张数字卡片可以摆出个不同的四位数.6.(2019春•晋州市校级期末)用0、3、6可以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小数,最大的是,最小的数是.7.(2019•莘县)有三把锁和三把钥匙,现在用三把钥匙去打开三把锁,最多要试次.8.(2019•长沙县)在一块并排10垄的田地中,选择2垄种植A、B两种作物,每种作物种植一垄.为有利于作物生长,要求A、B两种作物的间隔不小于6垄,则不同的选垄种植方法有种.9.(2018•岳麓区)有长度分别是1cm、2cm、3cm…9cm的小木棒各1根,用它们中的若干根围成正方形,共有种不同的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第八单元----搭配(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
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说教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课堂反思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及学生学情分析在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
”因此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学习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更为复杂排列组合问题。
并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初步培养起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并且,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学习相关知识,排列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为学生今后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本节课我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简单的计算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使学生在探知新知的过程中,感知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数学学习热情。
这样的目标设计,更多的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体验,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概念灌输的教学模式,更多体现了教材对数学广角这一新增内容的编写意义。
《数学广角——搭配(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数学广角——搭配(二)》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数学广角——搭配(二)》的核心知识点展开,具体包括:1. 基础练习:通过填空、选择等形式,巩固学生对搭配基本概念的理解,如数字的搭配、图形的组合等。
2. 实践操作:设计一系列搭配问题,如服装搭配、数字组合等,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搭配的技巧和方法。
3. 拓展延伸:提供一些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旅游路线、安排日程等。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果,特提出以下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性。
2. 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合作探究:对于拓展延伸部分,可采取小组合作形式,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 规范书写: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整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作业过程,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合作。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同学互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培养评价能力。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整能力。
五、作业反馈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特制定以下作业反馈机制:1. 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标注和指导。
2.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形式,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3. 鼓励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和困惑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加强学习交流和互动。
重难点突破建议
“数学广角——搭配(二)”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因而在教学中要多注意抓住并把握好适合学生发展的有利素材。
1.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儿童节到了,穿什么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如何选择游览的路线等等。
2.注重学习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本单元的内容活动性和操作性较强,要尽可能的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排出不同的三位数,比赛场次问题等,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采用一一列举、连线等方法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3.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能力。
每种活动结束后,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活动前质疑:怎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4.注意教学语言的表述,把握好教学目标。
教学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
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表达、交流即可,使学生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单元结构图及课时
安排。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数学广角—搭配(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包括相同物品的搭配和不同物品的搭配。
我们将学习如何用图像和数字表示搭配情况,并解决一些实际的搭配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图像和数字表示搭配情况。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搭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搭配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如水果、衣物等,以及一些卡片,上面印有不同物品的图片和名称。
我还准备了一些练习题,以供学生们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如水果、衣物等,并提问:“你们能将这些物品进行搭配吗?”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
2. 讲解:接着,我会向学生们讲解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并用卡片展示不同物品的搭配情况。
我会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搭配的方法。
3. 实践:然后,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些卡片,尝试将卡片上的物品进行搭配。
我会鼓励学生们用图像和数字记录搭配情况。
5. 练习:然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学广角—搭配(二)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用图像和数字表示搭配情况解决实际的搭配问题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衣物:上衣、裤子、鞋子答案:水果搭配:苹果 + 香蕉、苹果 + 橙子、香蕉 + 橙子衣物搭配:上衣 + 裤子、上衣 + 鞋子、裤子 + 鞋子小明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他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小华有4个苹果和3个香蕉,她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答案:小明的搭配方式:3 × 2 = 6种小华的搭配方式:4 × 3 = 12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搭配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掌握了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
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搭配(二)》。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教学环节、进行课后反思六方面进行下面的说课。
不对的地方请领导和老师指正。
一、说教材《搭配(二)》这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例2。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中学习了搭配(一)已经有一点初步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所以,这节课重在逐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并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建立一个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具有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着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找出简单事物的搭配方法。
难点:有序搭配。
四、说教法学法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学法:通过观察、操作、展示、交流、优化等过程,让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过程,发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教法:利用直观教学实物、多媒体课件演示为手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规划,共涉计五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用学生熟悉的小红帽这首歌中的情境去给外婆送蛋糕,引出怎样搭配早餐?通过摆实物让学生感受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操作感悟,自主搭配。
《数学广角——搭配(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数学广角——搭配(二)》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搭配。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复习旧知:回顾之前学习的搭配知识,如数字的组合、图形的拼组等。
2. 基础练习:通过简单的题目,如数字的组合搭配、图形的组合搭配等,让学生熟练掌握搭配的基本方法。
3.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具有实际背景的搭配问题,如服装的搭配、餐点的选择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创意作业: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一个与搭配有关的创意作品,可以是图形、图案或实物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果,特提出以下要求:1. 按时完成: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不得拖延。
2. 认真审题:学生需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避免因理解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3. 规范答题:学生需按照规范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答题,字迹要工整,答案要清晰。
4. 独立思考: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应独立思考,尽量自己解决问题,如遇到困难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5. 创意独特:在完成创意作业时,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独特、有新意的作品。
四、作业评价为确保作业的及时反馈和有效评价,采取以下评价方式:1. 教师评价:教师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分和评价意见。
2.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需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评,并相互交流、评价,以取长补短。
3. 结果与过程并重: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也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思路。
4. 鼓励与激励: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特制定以下反馈措施:1.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