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玄学派诗歌形成的历史背景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世纪的英国充满动荡和不安,以弥尔顿为代表的清教诗歌忠实记录了这一剧变时期的社会情况。除此之外,17世纪还存在着一个极富特色的诗歌流派——玄学派诗歌(Metaphysical Poetry)。

发端于16世纪末,勃兴于17世纪初的玄学派诗歌,内容复杂,多写信仰和情感上的苦闷、焦虑和思索,充满紧张的情绪,深刻反映了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思想与资本主义初期黑暗、冷酷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在创作手法上,玄学派诗歌强调理性与激情结合,大量运用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悖论,意象出人意料,诗歌构思新奇,充满独特的哲理思辨。这些在西方诗艺中被称为“巧智”(wit)的手法给玄学派诗歌带来了一种“严肃的与幽默的,幻想的与平凡的因素相平衡”的怪诞效果。

正是因为这些怪诞效果,使得玄学派诗歌在20世纪之前倍受冷遇和攻击,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视其为“异端”。但是,随着20世纪现代派诗歌的崛起,英美诗坛巨匠给予玄学派诗歌以高度评价,确立了它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玄学派诗歌研究的重新提及,反映了文学批评对诗歌创作审美情趣的一种转变。

文本的意象组合

意象是构成诗歌境界的基本要素。意象在西方被称为“image”。image来源于西方的叙事文学传统,侧重于“形似”之象,具有简洁和说理的特性。简洁,并不意味着意象在诗歌中只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诗歌境界的呈现靠的就是意象的组合。意象进入作品后,由于组接的方式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意义。玄学派诗歌的呈现的是“玄”的诗歌境界,源于它自身独特的意象组合,使整个艺术实体显现出全新的美感意蕴。

(一)点面式意象组合

运用点面式意象组合的诗歌,往往是在全诗中穿插一个或几个关键的意象,起到以点带面的核心作用,从而凸现诗意的境界。如安德鲁·马韦尔《爱的定义》一诗:

虚伪的爱恰似那条斜线,

总能从各个角度致意问好,

而我们的爱却是平行线,

永远延伸,却绝不相交……

诗人所要表达的完美的爱情必然分离永不相交的主题,全都凝结于“平行线”这一意象中,抽象的命题却充满具体可感的形象,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使全诗境界获得了哲理性的升华。

再如,约翰·多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临别:莫伤悲》:

即便是两个,也好比是

圆规的一双脚紧固相连;

你的灵魂,那定脚,坚定不移,

但另一脚移动,它也旋转。

虽然它居坐在中心,

但另一个在外远游时,

它便俯身倾听它的足音,

那一个回到家,它便把腰挺直。

你对我就会如此,我必得

像另一只脚,环行奔走;

你的坚定使我的圆画得正确,

使我能回到起始之处。

圆规自此成为英国诗歌史上最著名的意象之一。女方是圆心脚,男方是圆周脚,倾斜着身子围绕中心打转,暗示着坚贞不渝相爱的情侣。圆规两脚紧紧相连,象征着即使离别,双方

也都心心相印,精神融合。据有的注者考证,圆规是坚贞的象征,圆是完美的象征,这是古已有之的。作者并没有生搬硬套现成的东西,而是展开一系列连贯、合乎逻辑的联想,赋予意象新的意蕴。但这一意象曾引起一些论者(如塞缪尔·约翰逊)的非议,他们认为机械、精密的圆规所具有的死板特性与浪漫、甜美的爱情是不相称的。不过,这个意象表达的内涵却非常的深刻、非常贴切,一对情侣的离合关系以圆规作比,“冷静理智的色调”体现一种“情到深处的凝重”,的确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感受。

(二)比兴式意象组合

“比兴”本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所用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朱熹说是“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可以针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渲染,使语言形象化,表现事物更加生动、具体。“兴”是寄托,即“托事于物”,朱熹称之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使用了“兴”的手法,所起的连缀作用能让“似不相干的表象推移转换成为同一思想情感的载体”。在西方诗歌中,隐喻和象征是普遍使用的丰富意象内涵的手段,类似“比”的手法。至于“比兴式”的意象组合,以约翰·多恩的《歌》为例:

去去,去捕捉一颗流逝的星,

去去,去叫蔓陀萝花根妊娠。

告诉我,逝去华年何处追寻,

告诉我,是谁劈开魔鬼的蹄筋。

告诉我,怎样听懂美人鱼的歌声,

怎样阻止嫉妒者的毒刺伤人。

告诉我

哪个方向吹来的风,

能教一颗诚实的心,

更受到世人的尊敬。

……

你最后会发誓赌咒,

世间没有人既美又贞洁。

……

我还没有动身去,

两三个男人,已被她抛弃。

《歌》这首诗的起句相当突兀,犹如天马行空,信笔写来。开头用了两句祈愿语,所祈求的是人类不可能办到的:如何捕捉流逝的星?如何让蔓陀萝妊娠生子?后面又接连提出五种疑问,内容显得荒诞,故弄玄虚。通观全诗,《歌》的主旨是针对当时歌颂爱情的诗歌泛滥成灾,提出的对真挚、纯洁爱情的深切怀疑。主题平常,而意象组合却很奇特,起句颇似“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比兴手法。“比兴”式的意象组合能使诗的内蕴进一步引伸。西方的诗歌“比兴式”的结构比较少见,但十分重视人生及自然现象的哲理思考或宗教理念的升华,因此比兴式意象组合加强了玄学派诗歌哲理思辩特色的发挥。

(三)演绎推理式意象组合

西方诗学重视展现事件或情感的过程,诗歌创作多采用演绎式的结构,在众多叙事诗乃至大多数抒情诗中随处可见。英国人向来以求实、理性著称,在诗歌领域里,英国诗歌的深刻性也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玄学派诗歌将诗学传统与民族心理融汇,诗歌意象的组合采取纵深演绎的方式,表现出意象层次分明,感情变化强烈,节奏感急促而顺畅的嬗变过程。安德鲁·马韦尔的不朽之作《给他娇羞的女友》就是最好的典范:

我们如有足够的天地和时间,

你这娇羞,小姐,就算不得什么罪愆。

我们可以坐下来,考虑向哪方

去散步,消磨这漫长的恋爱时光。

你可以在印度的恒河岸边

寻找红宝石,我可以在亨柏之畔

望潮哀叹。我可以在洪水

未到之前十年,爱上了你,

你也可以拒绝,如果你高兴,

直到犹太人皈依基督正宗。

我的植物般的爱情可以发展,

发展得比那些帝国还寥廓,还缓慢。

……

但是在我背后我总听到

时间的战车插翅飞奔,逼近了;

而在那前方,在我们面前,却展现

一片永恒的沙漠,寥阔、无垠。

……

因此啊,趁那青春的光彩还留驻

在你的玉肤,像那清晨的露珠。

趁你的灵魂从你全身的毛孔

还肯于喷吐热情,像烈火的汹涌,

让我们趁此可能的时机戏耍吧,

像一对食肉的猛禽一样嬉狎,

与其受时间慢吞吞地咀嚼而枯调,

不如把我们的时间立刻吞掉。

让我们把我们全身的气力,把所有

我们的甜蜜的爱情糅成一球,

通过粗暴的撕打把我们的欢乐

从生活的两扇铁门中间扯过。

这样,我们虽不能使我们的太阳

停止不动,却能让它奔忙。

《致他娇羞的女友》第一诗节是以青年劝说心爱的姑娘不要娇羞,尽快接受他的爱情。如果时空允许,那么她的娇羞也不算罪愆;第二诗节叙述光阴似箭,姑娘的美貌同求爱者的歌声将不复存在,诗人因此在诗末得出结论:趁我们还年轻,应尽可能地去享受生命的乐趣。诗歌传达出的是一个极简单的主题,但又把《圣经》里的洪水、遥远的印度、历史上的大帝国等具有象征性的意象扯了进来,从创世纪写到世界末日,意象的纵深演绎与诗歌意图之间严重失衡,从而造成强烈的反讽效果,更显哲理性。

(四)并置悖论式意象组合

“并置”是指两个(或多个)对应成分——如段落、句子、词语和意象的组合;“悖论”是指“表面上不合理而实际上合理的陈述”。并置悖论式意象组合在玄学派诗歌中使用比较突出,它的特点是将词义上、感情上对立的意象组合成具有强烈对立统一效果的组合体。意象组合表面的对立,反映的是深层意义上的不同情感相互碰撞、交叉最终融合而产生的情感张力。试看约翰·多恩的《圣骨》一诗:

当人们重新掘起我的坟,

去取乐某些二流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