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多恩诗歌《别离辞.莫悲伤》赏析[权威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别离辞,莫悲伤约翰邓恩(john dunn,1572~1631 ),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为ts艾略特特别推崇,于其中布罗茨基和这位久远年代的异国诗人.曾在欧洲大陆游历。
也曾是宫廷中潇洒倜傥、前途无量的绅士。
1598年,他被任命为伊丽莎白宫廷中最重要的一位爵士的私人秘书。
他的仕途似乎一片光明。
邓恩也能够逢迎那些达官贵人。
但是1601年,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
他与一位17岁少女秘密结婚,由此毁了自己的大好仕途。
a valediction: forbidding mourning别离辞:莫悲伤as virtuous men pass mildly away 正如贤人安然辞世and whisper to their souls to go 轻声呼唤灵魂离去whilst some of their sad friends do say 悲伤的有人或伤逝now his breath goes, and some say no 叹其气绝魂离,亦又说不然so let me melt, and make no noise 就让我们悄然别离,不要喧哗no tear-floods, nor sigh-tempests move 不要泪涌如潮,不要凄声叹息they were profanation of our joys 那是对我们欢乐的亵渎to tell the laity of our love 向俗人宣示我们的爱moving of the earth brings harms and fears 地动带来伤害与恐惧men reckon what it did, and meant 人们推其为断其义but trepidation of the spheres 而天体运转震动,威力虽大though greater far, is innocent 却对什么都没损伤dull sublunary lovers love 乏味的烦情俗爱-whose soul is sense- cannot admit 建立在感官之上,无法承受of absense, cause it doth remove 别离,因为别离the things which elemented it 使爱的根基破碎支离but we by a love so much refined 但我和你拥有如此纯洁的爱though ourselves know not what it is 连我们都无法理解inter-assured of the mind 心心相印、相许careless,eyes,lips and hands to miss 岂在乎眼、唇和手的交融our two souls therefore, which are one 我们俩的灵魂合而为一tought i must go, endure not yet 我纵须远离a breach, but an expansion 非违爱诺,实是延展like gold aery thinness beat 宛若黄金锤炼成轻飘韧箔if there be two, they are two so 若我们的灵魂一分为二as stiff twin compasses are two 应如坚定的圆规般thy suol, the fied foot, makes no show 你的心灵是定脚,坚守不移to move, but doth, if the other do 但另一只脚起步,你便随之旋转and though it in the centre sit 尽管一直端坐中央yet, when the other far doth roam 但当另一只脚四周漫游it leans, and hearkens after it 它亦会侧身,细听周详and grows erect, when that comes home 待它归来,便挺直如旧such wilt thou be to me, who must 这便是你之于我,我一直like the other foot, obliquely run 如同那另一只脚,侧身转圈thy firmness makes my circle just 你的坚贞使我的轨迹浑圆and makes me end where it begun 也让我的漫游在起跑线终止。
Seven Interpretations of John Donne's Poem A Valediction: Forbidding Mourning 作者: 李正栓;刘姣
作者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出版物刊名: 外国语文
页码: 27-3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邓恩;玄学派诗歌;《告别辞;莫悲伤》;七种解读
摘要:约翰·邓恩的《告别辞:莫悲伤》是英国玄学派经典之作.该诗意象奇特,比喻形象,内涵丰富,夺人心魄,深层意义难以掘尽.其最大价值在于它适用于多种理论解读.对于该诗的认知因各家诗学观点不同而异.由于视角不同,形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形式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现代主义、生态主义、人文主义和新批评都对此有可话说,并且各有道理,都对邓恩诗歌解读注入新鲜活力,开阔读者视野,还能启发各种认知诗学在诗歌解读方面的创新与使用.。
奇妙的圆规,永恒的爱情——解读约翰多恩《别离词:节哀》李开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6(0)S1
【摘要】多恩无意创立玄学诗派,而其诗风被同时代诗人仿效,玄学诗派则颇为壮观;虽然其诗在十八、十九世纪被浪漫主义诗歌潮流淹没,但是二十世纪初又重见天日,成为英美现代主义潮流的先声。
多恩才智机敏,诗风奇特,长于思辨,多用巧智。
《别离词:节哀》是玄学诗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该诗通过突兀的想象,奇特的意象和新颖巧妙的奇喻表现了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总页数】2页(P179-179)
【关键词】玄学诗;奇喻;《别离词:节哀》
【作者】李开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1
【相关文献】
1.浅析邓恩《告别辞:节哀》中的圆规双脚 [J], 李佳宏
2.析约翰·邓恩的《别离辞·节哀》中的韵律与隐喻 [J], 胡荣欣;王树利
3.浅析约翰·邓恩的《别离辞·节哀》中的韵律与隐喻 [J], 王潇
4.浅析约翰·邓恩的《别离辞·节哀》中的韵律与隐喻 [J], 王潇
5.浅析约翰·邓恩的《别离辞·节哀》中的韵律与隐喻 [J], 王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离别的别离辞,莫悲伤A Valediction: Forbidding Mourning别离辞:莫悲伤As virtuous men pass mildly away正如贤人安然辞世And whisper to their souls to go轻声呼唤灵魂离去Whilst some of their sad friends do say悲伤的有人或伤逝"Now his breath goes," and some say "no"叹其气绝魂离,亦又说不然So let me melt, and make no noise就让我们悄然别离,不要喧哗No tear-floods, nor sigh-tempests move不要泪涌如潮,不要凄声叹息They were profanation of our joys那是对我们欢乐的亵渎To tell the laity of our love向俗人宣示我们的爱Moving of the earth brings harms and fears 地动带来伤害与恐惧Men reckon what it did, and meant人们推其为断其义But trepidation of the spheres而天体运转震动,威力虽大Though greater far, is innocent却对什么都没损伤Dull sublunary lovers' love乏味的烦情俗爱-whose soul is sense- cannot admit建立在感官之上,无法承受Of absense, 'cause it doth remove别离,因为别离The things which elemented it使爱的根基破碎支离But we by a love so much refined但我和你拥有如此纯洁的爱Though ourselves know not what it is连我们都无法理解Inter-assured of the mind心心相印、相许Careless,eyes,lips and hands to miss岂在乎眼、唇和手的交融Our two souls therefore, which are one我们俩的灵魂合而为一Tought I must go, endure not yet我纵须远离A breach, but an expansion非违爱诺,实是延展Like gold aery thinness beat宛若黄金锤炼成轻飘韧箔If there be two, they are two so若我们的灵魂一分为二As stiff twin compasses are two应如坚定的圆规般Thy suol, the fied foot, makes no show 你的心灵是定脚,坚守不移To move, but doth, if the other do但另一只脚起步,你便随之旋转And though it in the centre sit尽管一直端坐中央Yet, when the other far doth roam但当另一只脚四周漫游It leans, and hearkens after it它亦会侧身,细听周详And grows erect, when that comes home 待它归来,便挺直如旧Such wilt thou be to me, who must这便是你之于我,我一直Like the other foot, obliquely run如同那另一只脚,侧身转圈Thy firmness makes my circle just你的坚贞使我的轨迹浑圆And makes me end where it begun也让我的漫游在起跑线终止。
同为赠别诗,情境各不同--约翰多恩的《别离辞:莫伤悲》和
柳永的《雨霖铃》的对比
欧荣
【期刊名称】《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18)001
【摘要】约翰·多恩的<别离辞: 莫伤悲>和柳永的<雨霖铃>分别是英国诗歌和中国诗歌中描写爱人离别的千古绝唱, 同是赠别诗, 但读来却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文章拟从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两首诗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和诗人写作手法的差异等角度对这它们进行比较分析.
【总页数】4页(P80-82,85)
【作者】欧荣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宁波,31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4
【相关文献】
1.约翰·邓恩诗歌《别离辞·莫伤悲》中的精神之爱 [J], 张秀芝;
2.别离诗《告别辞:莫悲伤》与《雨霖铃》情感差异原因探析 [J], 关宁
3.永世不别"雨霖铃"——柳永《雨霖铃》简析 [J], 王卫红
4.晓风残月杨柳岸且把《雨霖铃》斟唱——深读细品柳永《雨霖铃》给予高中诗
词教学的启示 [J], 杨莹
5.情韵至美别离至伤--柳永《雨霖铃》特色赏析 [J], 苏国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邓恩诗《告别辞:莫悲伤》的韵律与奇思妙想赵晓曼;关宁【摘要】以《告别辞:莫悲伤》的第一节、第三节和在第八节为例,探讨该诗的韵律,分析其诗歌语言的魅力,然后探讨诗中出现的奇思妙想,该诗通过突兀的想象,奇特的意象和新颖巧妙的比喻,表现了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对诗歌思想与主题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6)003【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约翰·邓恩;《告别辞·莫悲伤》;韵律;奇思妙想【作者】赵晓曼;关宁【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561.072在英国诗歌史中,约翰·邓恩被称为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
其创作的诗歌摈弃了伊丽莎白时期绮丽华美的诗风和虚饰过多、无病呻吟的倾向,开创了玄学派心思缜密、逻辑严谨、注重思辨、充满奇思妙喻的诗歌特色。
爱情、宗教和死亡是邓恩的诗歌主题。
邓恩的诗风别具一格,他的经典代表作是《告别辞:莫悲伤》。
本文通过分析邓恩《告别辞:莫悲伤》的韵律、思想表达及该作品的艺术特色使读者感受邓恩诗歌的魅力。
英语诗歌的韵律成分包括重音、音长、停顿、语速、高音、音域等因素。
这些成分具有明显的区别意义的功能,能直接表达作者或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和诗歌的思想主题,因而,具有极强的表意功能和文体功能。
英语诗歌充分利用语言的韵律成分表达思想和情感。
笔者主要从节奏、音长和停顿上理解和阐释英语诗歌的韵律,以《告别辞:莫悲伤》的第一节、第三节和在第八节为例。
在下列诗歌中,“ˊ”表示重读,“ˇ”表示非重读。
第一节诗歌分析:在第一节中,诗行大致为八音节四音步。
第一行以抑扬格开始,感情低沉平稳,第三个音步为扬扬格,/maɪl/和最后一个音节/weɪ/都包含双元音,双元音或长元音可以使诗歌节奏放慢,产生缓慢悠长或凄凉、沉重的效果。
从英美新批评视角解读约翰多恩的《别离辞莫悲伤》
娄德欣;李晓岚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初崛起的新的文艺理论.它和俄国形式主义一样,重视对作品文本的批评,是文本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兰色姆认为玄学派诗歌最能反映新批评的特点.拟利用悖论、反讽等新批评的操作方法来解读约翰·多恩的代表诗作<别离辞·莫悲伤>.
【总页数】1页(P134)
【作者】娄德欣;李晓岚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约翰·邓恩《别离辞:莫悲伤》中的奇思妙喻探析 [J], 张科峰
2.从约翰·多恩的《别离辞·莫悲伤》看玄学派诗歌的艺术特色 [J], 籍晓红
3.魅力永存的诗坛奇葩——玄学派大师约翰·多恩诗歌《别离辞·莫悲伤》赏析 [J], 胡艳
4.同为赠别诗,情境各不同--约翰·多恩的《别离辞: 莫伤悲》和柳永的《雨霖铃》的对比 [J], 欧荣
5.约翰·多恩诗歌《告别辞:莫悲伤》中的奇喻 [J], 李锁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别离与情爱的哲学思辨——评诗歌《别离辞·莫伤悲》中的精神爱情之美作者:陈鼎斌, Cheng Dingbin作者单位: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广东,广州,510725刊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9,11(4)被引用次数:1次1.欧荣同为赠别诗,情境各不同--约翰@多恩的<别离辞@莫伤悲>和柳永的<雨霖铃>的对比[期刊论文]-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01)2.李菡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爱情诗歌中的意象群赏析[期刊论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02)3.王冬燕论约翰@多恩艳情诗中的张力[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4.李正栓约翰@多恩诗歌中的非个人化张力 20035.孟志明约翰@多恩与杜甫的离别诗比较[期刊论文]-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6.张晓伟诗歌《别离辞:节哀》赏析 20067.傅浩爱情的玄学--约翰@多恩诗<临别赠语@莫伤悲>赏析 1996(03)8.曹军;祖恩华浅析约翰@邓恩玄学诗中齐喻的哲学意味[期刊论文]-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05)9.胡家峦圆规:'终止在出发的地点'--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宇宙观管窥 2006(03)10.宴奎爱的见证--评多恩<别离辞@节哀>中的'圆'[期刊论文]-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1.申军.魏琳论邓恩诗歌《别离辞:莫伤悲》的玄学风格[期刊论文]-中州大学学报2008,25(3)2.吴湘毅.黄泽锐.Wu Xiangyi.Huang Zerui论邓恩爱情诗《别离辞·莫伤悲》中的玄想比喻[期刊论文]-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3(3)3.陈媛媛.Chen Yuanyuan论英诗《别离辞·莫伤悲》圆美意境的关联性[期刊论文]-语文学刊2011(7)4.匡荣《别离辞:节哀》中的陌生化[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5.韩凌.武惠多恩《别离辞:节哀》中的意象[期刊论文]-华章2007(7)6.欧荣.OU Rong同为赠别诗,情境各不同--约翰·多恩的《别离辞: 莫伤悲》和柳永的《雨霖铃》的对比[期刊论文]-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1)7.李妍妍玄学奇喻中爱的表达——邓恩名诗《别离辞·莫伤悲》赏析[期刊论文]-陕西教育(高教)2010(6)8.李菡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爱情诗歌中的意象群赏析[期刊论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2)9.刘富丽.Liu Fuli邓恩《别离辞·节哀》圆意象的隐喻意义[期刊论文]-台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10.刘朝晖论多恩爱情诗歌中的空间意象[期刊论文]-华章2007(3)1.张锦峰多恩诗歌意象的张力阐释[期刊论文]-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4)本文链接:/Periodical_nmgnydxxb-shkxb200904140.aspx。
第五次作业第八小组陈幼儿约翰·邓恩的《临别慰语:莫悲伤》赏析A Valediction: Forbidding Mourning.by John DonneAs virtuous men pass mildly away,And whisper to their souls to go,Whilst some of their sad friends do say,'Now his breath goes,' and some say, 'No.'So let us melt, and make no noise,No tear-floods, nor sigh-tempests move ;'Twere profanation of our joysTo tell the laity our love.Moving of th' earth brings harms and fears ;Men reckon what it did, and meant ;But trepidation of the spheres,Though greater far, is innocent.Dull sublunary lovers' love—Whose soul is sense—cannot admitOf absence, 'cause it doth removeThe thing which elemented it.But we by a love so much refined,That ourselves know not what it is,Inter-assurèd of the mind,Care less, eyes, lips and hands to miss.Our two souls therefore, which are one,Though I must go, endure not yetA breach, but an expansion,Like gold to aery thinness beat.If they be two, they are two soAs stiff twin compasses are two ;Thy soul, the fix'd foot, makes no show To move, but doth, if th' other do. And though it in the centre sit,Yet, when the other far doth roam,It leans, and hearkens after it,And grows erect, as that comes home. Such wilt thou be to me, who must, Like th' other foot, obliquely run ;Thy firmness makes my circle just, And makes me end where I begun. 《别离辞:节哀》约翰.罗恩正如德高人逝世很安然,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走,悲伤的朋友们聚在旁边,有的说断气了,有的说没有。
A Valediction: Forbidding Mourning(别离辞:莫悲伤)As virtuous men pass mildly away, And whisper to their souls, to go, Whilst some of their sad friends do say, "The breath goes now," and some say, "No:"正如德高人逝世很安然,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走,悲伤的朋友们聚在旁边,有的说断气了,有的说没有。
So let us melt, and make no noise,No tear-floods, nor sigh-tempests move; Twere profanation of our joysTo tell the laity our love.让我们化了,一声也不作,泪浪也不翻,叹风也不兴;那是亵渎我们的欢乐——要是对俗人讲我们的爱情。
Moving of th' earth brings harms and fears;Men reckon what it did, and meant;But trepidation of the spheres,Though greater far, is innocent.地动会带来灾害和惊恐,人们估计它干什么,要怎样,可是那些天体的震动,虽然大得多,什么也不伤。
Dull sublunary lovers' love(Whose soul is sense) cannot admit Absence, because it doth removeThose things which elemented it.世俗的男女彼此的相好,(他们的灵魂是官能)就最忌别离,因为那就会取消组成爱恋的那一套东西。
But we by a love so much refin'd,That ourselves know not what it is, Inter-assured of the mind,Care less, eyes, lips, and hands to miss.我们被爱情提炼得纯净,自己都不知道存什么念头互相在心灵上得到了保证,再不愁碰不到眼睛、嘴和手。
约翰.多恩诗歌《别离辞.莫悲伤》赏析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约翰·多恩才智机敏,诗风奇特,长于思辨,多用巧智。本文首先探讨了多恩的生平对其诗歌特点形成的影响,接着对其代表作即玄学诗的经典诗歌《别离辞·莫悲伤》进行了分析,该诗通过突兀的想象,奇特的意象和新颖巧妙的奇喻表现了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以此来欣赏其作为诗坛奇葩的永恒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约翰·多恩;《别离辞·莫悲伤》;奇喻;意象 作者简介:张文杰,女, 河北师范大学09级硕士研究生,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典籍英译。 []:I106[]:A []:1002-2139(2012)-07-0029-02 在英国的诗歌史中,约翰·多恩是17世纪玄学诗歌中的代表人物之一。约翰·多恩的诗歌摈弃了伊丽莎白时代后期的绮丽浮华的特点,创造了有别于同时代诗歌的写作风格。多恩从欧洲那些大陆诗人里受到启发,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创造诗歌的风格:对戏剧性的主题思想,通过具有学术化的比喻以及浓缩且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意象来完成对其的描述。多恩对于生活以及世界的哲学性思考主要是来源于那些看似无关,牵强且无多大关联的奇喻和类比。本文旨在通过对多恩生平的综合阐述来分析他独特诗风的成因。多恩的诗风别具一格,意象非常丰富。他的典型代表作就是《别离辞·莫悲伤》。本文通过分析多恩的诗歌创作背景、写作特点以及该作品中的意象和奇喻,来感受多恩的艺术魅力。 一、约翰·多恩的生平对成就其诗风的影响 运用独具一格的比喻以及奇特的意象,融合具有深度的辩证思维及唯美细腻的感情于一体是玄学派诗歌的写作特点。在18-19世纪,玄学派诗歌由于取喻奇特怪诞,深奥难懂,过于思辨化和学究气较浓一直被人们所忽视。20世纪初,新批评理论开始推崇玄学派的诗歌风格, 认为他们的诗歌把情感以及思想完美融合在一起,并且想象力丰富,具有极强的艺术独创性,因此玄学派的诗歌可以被称为英语诗歌里的最高峰。 出生于伦敦富有的商人家庭的多恩,曾在剑桥和牛津两所著名学校就读,但是由于信仰天主教而没有获取任何学位。虽然从他父亲那里继承到一笔钱,却远不够维持经济独立。多恩不善于经商,只能寻求另一途径以立足于世,因此不得不依靠他自身的智慧与学识,情趣与勇敢,以及他人的恩惠。他不但阅读了很多的神学和医学方面的著作,还涉猎了广泛的法律和古典书籍,这也是在写作中显示他卓越的学识、巧妙的机智以及幽默的原因。 他曾周游于欧洲大陆,曾经也是宫廷中一名极具前途的绅士。1598年,多恩成为宫廷中最有地位的一位爵士的私人秘书,他能够巧妙的迎合那些宫廷中的达官贵人,这一切使得他的仕途貌似更加光明。1601年成为多恩人生的巨大转折点。与一位17岁少女秘密结婚毁了他的光明仕途。纵然二人的婚姻很美满,多恩的那些上层朋友们却一直耿耿于怀,不肯原谅他。那些爵士不但解除多恩的秘书一职,还命人逮捕并拘禁了他。在出狱以后,由于一直没有比较稳定的职业而穷困潦倒。在中年以后,多恩不得不选择皈依国教并出任了教职。 多恩出生在富有并且信奉天主教的家庭,虽然早年受到了那些世俗文化的影响,生活比较放荡,但是却很有抱负。但是英国推崇国教,作为天主教徒的他要想立足于社会并取得一定的地位,也只好仰仗迎合国教权贵,因此他内心非常困惑和迷惘。在玄学派诗歌中几乎都充斥着怀疑气氛,这正表明了对维多利亚和爱德华两朝的温情以及庸俗道德观念的不满,顺应了诗人们追求另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和表现方式的要求。在早年,多恩创作了很多世俗诗歌,其中有很多的爱情诗,在后期开始创作了宗教诗歌。这些诗歌不但有关于内心世界的奇想,还对肉欲进行的分析。多恩在诗歌语言风格方面摈弃了传统的诗歌格律,采用口头对话的方式颇具口语化的节奏呈现给读者,把读者看做他的情人、熟人、评论人或敌人。他也会偶尔采用十四行诗的写作形式,但读者对他过于浓缩简短的语言时常感到茫然,即便这样,诗歌的读者仍会觉察到藏于诗行后面的才智和思辨。 二、约翰·多恩诗歌代表作《别离辞·莫悲伤》的赏析 《别离辞·节哀》是诗人多恩于1611年冬随其恩主罗伯特·特鲁里爵士(Sir Robert Drury)赴法国之前写给他深爱的妻子安妮·莫尔(Anne More)的。多恩在离开前就已经产生了不祥的预感,在其离开之后,多恩的妻子Anne产下了一个死胎,真的应验了他的不祥预感。《别离辞·莫伤悲》这首诗共有九个诗节,每节包含了四行,采用的韵律格式是a b a b,并且每行都运用了四音步抑扬格的写法。这首诗与以往多恩创作的艳情诗歌不同,以严肃的口吻写作,具有深沉的情感。它是多恩极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在 17世纪玄学派中也堪称名作。 这首诗的第一、二节呈现了一组死亡的画面。该诗的第一节给人的感觉就很突兀,通常人们认为爱情诗多会与月夜、玫瑰等这些美好的意象相关联,然而在这首诗里却先写到了死亡,给读者展现出两种类型的人对于死亡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德高的人,他们对死亡看得很淡,推崇灵魂的安然;另一种是世俗的人,他们对死亡非常惶恐,只关注肉体存在与否。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死别”实际上是来暗喻“生离”。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对十分恩爱的夫妻而言,生离的痛苦与死别无异。在第二节中,强调了诗人与妻子两人爱情是神圣的,他们不愿意看到离别时充斥哭泣和悲伤,不愿让神圣的爱情遭受世俗玷污。这里面,“泪浪”和“叹风”运用了彼特拉克式的暗喻,虽然文字读起来浅显易懂,但是内容浓缩,仍令人耳目一新。 这首诗的第三节,把地面上的 “地动”和太空中天体的“震动”进行了对比。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天动学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天体运行轨道有九圈。 “trepidation”指的是九重天或者第八重天的运行发生的变化,影响到里面的几重天才导致了春分秋分发生差错。多恩强调了他们的离别与世俗之人不同,把分别比喻成天体的偏移,这样就会让人感到神秘、重大,与凡人不同。 从诗歌的第四、五、六节可以感受到多恩推崇柏拉图式的爱情,它崇尚彼此灵魂的契合一致,却不重肉体层面的爱。他认为灵魂一旦契合一致,就会产生心灵上的契约,即使夫妻分开,精神也仍为一体,而离开的一方只是作为另外一方的延伸。多恩把他与妻子的爱情比作黄金正是利用其具有延伸性的特质,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即使外显突兀。 诗中最后三节里面的“圆规”意象是他最著名的比喻,后世的批评家和诗人提到玄学诗人运用的意象时,经常会引用到这一比喻。诗中,多恩把夫妻两个人比作圆规的两个脚,男方为动脚,女方为定脚。男方开始转动时,女方会随其前倾,且随之旋转。这个比喻巧妙地把夫妻双方相互支撑,相互理解并忠诚于对方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诗人提出“圆规”意象的同时给我们也展现了“圆”的意象,“圆”在文艺复兴时期代表的通常是圆满, 所以“你坚定,我的圆圈也会准”展现的就是多恩夫妻二人之间默契的爱情。只有定脚坚定,另外一只脚才能画出完整的圆。在“圆规”的意象里面,定脚指的是女人对丈夫的忠贞,诗人就是通过忠贞给予的力量来画出完整的圆。这个比喻就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多恩对妻子的担心、关切以及忠告。 综上所述,“conceit”指的就是说理多于抒情,把不同的意象、典故、思想融合在一起。敏捷的思维活动和宗教的热忱、爱的激情融为一体。因此多恩的爱情诗歌不崇尚辞藻的修饰,且非常刚健有力,富于口语化,具有喜剧性而不是婉转柔情。 三、结束语 《别离辞·莫伤悲》这首诗是约翰·多恩的爱情诗歌代表作,具有高度浓缩的意象和奇特的比喻,使得该诗风格别具一格。通过科学的意象、理性的思维以及缜密的推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多恩喜欢用奇特的比喻,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他的诗风别具特色,意象丰富多彩,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通过深层次的分析表述情感, 运用白描的手法以及口语化的用词展现强烈的情感,而不采用常见的抒情性语言来直接表白。这样的表述更能产生令人震撼的效果,更加情浓意切,久久难忘。 上文就是从多恩的诗歌创作背景,写作特点及其代表作《别离辞·莫悲伤》的赏析等方面对约翰·多恩进行的比较粗浅的分析。他的背后必定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和广袤的想象空间。“他的那路诗不是唯一可读的诗,但在那路诗里他是最可读的人。” 约翰·邓恩正是凭借他别具一格的诗风,才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股力量,他势必对后世产生永恒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白锡汉.邓恩诗歌创作探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57. [2]、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 [3]、胡家峦.英语诗歌精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王佐良.英国诗史[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7.
阅读相关报告总结文档:浅谈作文教学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故事》和《朋友忑勒马科斯》中体现出的喜剧美 《孟子》中“义”的多维性含义 华裔美国文学回译的特殊性 浅谈韩国语形容词后缀派生 试论象征主义手法在《狂人日记》中的运用 浅析句型「サ変動詞連用形・に行く」的使用范围 The Grammaticalizition Change 寻找真正的存在 副名组合的语用考察 巧舌如簧 驰骋“话场” 愤怒的麦子 与命运言和 浅议社火及社火脸谱的渊源 论《庄子.齐物论》中的“莫若以明”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蝴蝶君》中的运用 陕北地域对路遥《人生》的影响 探寻心灵的栖息之所 吉本芭娜娜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论文中心】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