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 丙酮 乙醇的GC定量分析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血液中酒精含量仪器成套方案
顶空GC定量分析的最早应用就是1964年报道的测定血液中乙醇浓度,经多次改进后,这个方法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主要用来测试酒兵种驾车司机血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的浓度。
我公司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的检测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B/T 105-1995),并参与国外同类检测方法而开发的顶空气相色谱法、对血液中的10个组分进行分析,其中定量分析乙醇、甲醇、正丙醇、定性分析乙醛、丙酮等7种物质,本方案检测方法先进,仪器配置合理,操作简单,适合各级公安部门,医院司法鉴定中心配备。
序号保留时间名称
1、 3.341 乙醛
2、 5.417 甲醇
3、 5.873 丙醇
4、 7.464 乙醇
5、 9.217 异丙醇
6、 10.349 叔丁醇
7、 11.671 正丙醇
8、 15.062 异丙醇
9、 16.427 正丁醇
10、 20.219 异戊醇
分析条件:
北京华盛谱信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和销售专业的色谱仪及配件。
实验报告单仪器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四气相色谱测定甲醇、乙醇含量学号:姓名:专业:实验日期: 2014.04.17 实验教师:评分等级:【实验目的】学习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并熟悉色谱仪器的操作掌握色谱法保留时间定性和内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氢火焰检测器的基本原理【实验原理】是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部分(1)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速控制和测量(2)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汽化室(将液体样品瞬间汽化为蒸气)(3)色谱柱和柱温:包括恒温控制装置(将多组分样品分离为单个)(4)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器,控温装置(5)记录系统:包括放大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工作站【仪器试剂】仪器:气相色谱仪(恒信仪器)全套试剂:甲醇、乙醇混合溶液【实验内容】1.打开稳定电源。
调节供气装置氢、氮气、空气发生装置;2.调节分流阀使分流流量为实验所需的流量0.1MPa;3.打开空气、氮气开关阀,调节空气、氮气流量为适当值0.4MPa;4.设置柱箱、检测器、注样、辅助为95℃,200℃,200℃,150℃进行实验操作; 5点火。
调节空气阀至示数为0.01,点火以后恢复至0.05:6.打开色谱工作站,设定相关参数;7.仪器稳定后即可进样分析,取样后快速注入;8.峰记录与处理,微机化后自动获得积分面积、高、保留时间等数据;9.实验结束后关闭氢、氮、空气发生器,待柱温降到室温后关闭色谱仪。
【数据记录与处理】02468102468Y /m VX/min谱图文件: C:\N2010\OrgData111314231xq\某样品\某样品_峰序 组分名 保留时间[min] 峰高[uV] 峰面积[uV*s] 峰面积% 含量[%] 峰类型 1 2.346 3073 16645 39.51937 39.51937 BV2 2.508 5441 25473 60.48063 60.48063 VB--- 总计 ------- 8514 42118 100.00000 100.00000 ---甲醇、乙醇含量分别为39.52%、60.48%。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甲醇中乙醇的含量摘要:通过进行实验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甲醇当中的微量乙醇含量,应用外标法进行定量。
研究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平均回收率99.6%,检出限为0.06mg/L,将研究采用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GC)对比国家标准填充柱色谱内标法(GB338-2004)显示检测的整体结果更佳。
该方法的精密度较高,适用于对工业甲醇中的乙醇进行测定。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工业甲醇;微量乙醇;含量测定当前对于工业甲醇的下游产品在不断地被开发,广大用户对于工业甲醇当中的乙醇含量控制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越来越高。
当前,甲醇当中的微量乙醇分析主要是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本研究主要以采用气相色谱法当中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GC)进行测定,通过外标法定量对工业甲醇当中的微量乙醇进行分析。
研究的试验显示,该气相色谱外标法在测定甲醇当中的微量乙醇相对快速、简便,同时检出限较低,且分离的效果高等。
具体试验内容如下文。
1试验资料1.1仪器与试剂气相色谱仪选用美国生产的VarianGC-3380型气相色谱仪,同时配有氢火焰离子的化检测器、1041型进样器以及色谱处理工作站等相关的色谱检测仪器。
试剂主要选择甲醇、进口甲醇(即乙醇的含量≤10*10-6)以及乙醇(C.P.)等。
1.2色谱条件设置色谱柱应用由北京明尼克公司生产的AT.SE-30型石英毛细管色谱柱(50m*0.53mm*1.0μm),将柱温控制为60℃,同时要求汽化室的温度以及检测器的温度设置为150℃,对于尾吹气(N2)的流量控制为25mL/min,对于空气流量控制为300mL/min,对于H2的流量控制为30mL/min,对于色谱柱的流量控制为2.1mL/ min,1.0μL进样量。
1.3配制标准溶液精密称取0.5mL乙醇注入到已干燥的100mL容量瓶當中,结合瓶重进行准确的称量,同时应用甲醇将乙醇稀释至容量瓶刻度线,以配置5000mg/L乙醇的储备液。
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
生物样品(如血液和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可按照以下步
骤进行:
1. 样品预处理:将生物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
常见的前处理方法包括稀释、固相萃取或液液萃取等。
前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干扰物、浓缩目标物或改变样品的特性以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
2. 顶空采样:将预处理过的样品装入顶空采样瓶中,并用适当的方法(如注射针头或顶空装置)将顶空气相抽取到顶空瓶中。
顶空瓶中的气相是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浓缩形式。
3. 色谱条件设置:使用气相色谱仪,设置适当的色谱柱和色谱条件。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型号和尺寸,并设置适当的流速、温度梯度和检测器等参数。
常见的色谱柱选择包括毛细管柱、PTV柱或毛细管柱等。
4. 校准曲线制备:制备合适浓度范围的标准品,含有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等目标化合物。
使用适当的浓度梯度进行稀释,并进行质量浓度的准确测定。
5. 检测分析:将顶空采样瓶插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样品的分析。
通过峰的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与校准曲线进行比较,定量分析样品中各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6. 数据处理:根据样品中各目标化合物的峰面积和校准曲线,计算出其对应的浓度。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根据不同的样品性质和实验室条件进行适当改进和调整。
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实验安全规范,注意仪器的操作规程。
酒类中的甲醇含量化学分析方法酒类中的甲醇含量是酒类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甲醇是一种有毒物质,摄入过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甚至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确定酒类中甲醇的含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酒类中甲醇含量化学分析方法。
1.气相色谱法(GC法)气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酒类中甲醇含量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仪分离和定量分析酒样中的甲醇。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适量的酒样,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内标物(例如丙酮或氯仿)。
(2)将混合物加热,使其蒸发为气体。
(3)将蒸发后的气体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酒类中甲醇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甲醇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1)取适量的酒样,以乙腈等有机溶剂稀释。
(2)将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离分析。
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甲醇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中的特定吸收峰从而定量分析甲醇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适量的酒样,制备成透明的样品薄膜。
(2)将样品薄膜放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中,进行光谱扫描。
(3)通过与标准品光谱比对,计算甲醇的含量。
4.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甲醇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耦合在一起,通过气相色谱进行样品分离,质谱进行样品分析和定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适量的酒样,利用气相色谱进行分离。
(2)将分离后的样品通过质谱进行分析和定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为一些常用的甲醇含量测定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分析要求综合考虑。
此外,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需要严格控制分析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例如标准品的选取和校准、样品的制备和处理等。
关于气相色谱法测定气体中甲醇含量数据分析摘要甲醇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广泛的用途,但甲醇为较高毒性的物质,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醇可引起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结肠脑瘤、细胞核基因突变,甚至引起白血病等。
加之国内外许多生产和使用甲醇的企业不可避免地向空气中排放甲醇,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
因此,必须对一些使用甲醇的工作场所进行检测,从而保证从业人员的健康,本文介绍了一种顶空毛细管色谱法分析气体污染物中甲醇含量。
关键词甲醇;气相色谱法;测定;气体1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即用气体作为移动相的色谱法。
根据所用固定相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固定相是固体的,称为气固色谱法;固定相是液体的则称为气液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简称GC)是色谱法的一种。
色谱法中有两个相,一个相是流动相,另一个相是固定相。
如果用液体作流动相,就叫液相色谱,用气体作流动相,就叫气相色谱。
测定空气中微量甲醇的方法已有过报道,但多是采用分光比色法,而采用气相色谱法较少,特别是采用液体标样标定气体中甲醇含量则更少。
分光比色法采样时间较长,试样需要化学处理,操作烦琐。
本方法采用porapak Q柱、FID检测器,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平均相對误差<2%,该方法省力、省时,操作时间短,试样不需处理,分析一个试样只需15min,灵敏度高,最小检测量为1125×10-8g。
由于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排除了常规气体干扰,有机物质C1、C2、C3在甲醇前面出峰,C4以上在甲醇后面出峰,有机烃对甲醇也无干扰。
本方法分析速度快、准确,操作简便,经现场实际检测,可用于安全动火分析[1]。
2 试验方法2.1 仪器及试剂主要仪器:GIRDEL3000色谱仪;试剂:异丙醇(不含甲醇),甲醇(色谱纯)。
2.2 色谱柱的选择为了选择最佳分离条件,采用FFAP柱、PEG1500柱、porapak Q柱三种分析柱,对饱和烃、甲醇、乙醇、苯、甲苯、丙酮进行了保留时间的测定,试验证明,porapak Q柱对分析空气中甲醇含量是比较理想的。
实验报告单仪器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四气相色谱测定甲醇、乙醇含量学号:姓名:专业:实验日期: 2014.04.17 实验教师:评分等级:【实验目的】学习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并熟悉色谱仪器的操作掌握色谱法保留时间定性和内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氢火焰检测器的基本原理【实验原理】是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部分(1)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速控制和测量(2)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汽化室(将液体样品瞬间汽化为蒸气)(3)色谱柱和柱温:包括恒温控制装置(将多组分样品分离为单个)(4)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器,控温装置(5)记录系统:包括放大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工作站【仪器试剂】仪器:气相色谱仪(恒信仪器)全套试剂:甲醇、乙醇混合溶液【实验内容】1.打开稳定电源。
调节供气装置氢、氮气、空气发生装置;2.调节分流阀使分流流量为实验所需的流量0.1MPa;3.打开空气、氮气开关阀,调节空气、氮气流量为适当值0.4MPa;4.设置柱箱、检测器、注样、辅助为95℃,200℃,200℃,150℃进行实验操作; 5点火。
调节空气阀至示数为0.01,点火以后恢复至0.05:6.打开色谱工作站,设定相关参数;7.仪器稳定后即可进样分析,取样后快速注入;8.峰记录与处理,微机化后自动获得积分面积、高、保留时间等数据;9.实验结束后关闭氢、氮、空气发生器,待柱温降到室温后关闭色谱仪。
【数据记录与处理】02468102468Y /m VX/min谱图文件: C:\N2010\OrgData111314231xq\某样品\某样品_峰序 组分名 保留时间[min] 峰高[uV] 峰面积[uV*s] 峰面积% 含量[%] 峰类型 1 2.346 3073 16645 39.51937 39.51937 BV2 2.508 5441 25473 60.48063 60.48063 VB--- 总计 ------- 8514 42118 100.00000 100.00000 ---甲醇、乙醇含量分别为39.52%、60.48%。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酒精中甲醇含量酒精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合物。
它常被用作溶剂、消毒剂,以及制备其他化学品的原料。
然而,某些酒精类型中可能含有有害的甲醇。
甲醇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摄入或大量摄入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准确测定酒精中甲醇的含量至关重要。
为了测定某种酒精中甲醇的含量,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称为气相色谱法的化学实验方法。
这种方法是基于不同成分在色谱管中运动速度的差异,通过检测其分离出的峰来确定甲醇的含量。
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有:某种酒精样本、色谱柱、色谱仪、注射器、气源等。
首先,我们需要将某种酒精样本注入色谱柱中。
色谱柱是由一种特殊的填料填充而成的,具有不同成分吸附能力的填料会将样本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开来。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色谱柱连接到色谱仪上,并确定适当的检测参数。
当色谱仪开始工作时,样本中的成分会逐渐从色谱柱中释放出来,并进入色谱管中。
在色谱管中,不同成分会以不同的速度移动,最终到达检测器处。
甲醇的峰会在特定的时间点出现,并由检测器检测到。
根据甲醇峰的大小和形状,我们可以确定样本中甲醇的含量。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待测样本与已知含量的甲醇进行比较,通过计算相对峰面积或峰高来估算甲醇的浓度。
在进行这个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样本准备:确保待测样本的纯度和稳定性,避免其它杂质的干扰。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小心操作,防止样本的损失或污染。
2. 仪器校准:在开始实验前,确保色谱仪的正常工作,并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试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3. 安全措施:由于甲醇具有毒性,实验时需要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并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以避免对实验人员的伤害。
通过这种气相色谱法测定某种酒精中甲醇的含量,我们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这对于保障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使用酒精产品的安全至关重要。
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酒精样本的甲醇含量分析。
综上所述,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某种酒精中甲醇的含量是一种准确可靠的化学实验方法。
第三季度学习内容一、理论基础知识:1.什么叫标准滴定溶液?它的单位是什么?标准滴定溶液是用于滴定分析中测定未知物含量的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简称标准溶液。
它的单位是摩尔每升,即mol/L2.什么是平行样测定?为什么要进行平行样测定?平行样测定是在同样条件下同一仪器同时连续测定标样和样品。
进行平行样测定是为了减少温度、仪器、器皿等带来的系统误差,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3.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峰面积为什么要用校正因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用校正因子?当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含量时,由于不同组分在同一检测器上产生的响应值不同,所以不同组分的峰面积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为了进行定量计算,就需引入定量校正因子,以某组分的峰面积作标准,把其他组分的峰面积按此标准校正,经校正后,就可对不同组分的峰面积进行比较,因而可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已知标准组分的峰面积及含量也知道所求组分的峰面积,求所求组分的含量时可以不用校正因子。
二、实践技能学习内容:1.甲醇沸程的分析1.温度计的位置与使用主温度计温度范围:50~70℃分刻度是0.1℃辅温度计温度范围:0~50℃分刻度是1℃2.蒸馏设备安装及流速控制使温度计和蒸馏瓶的轴线重合,且使温度计水银球的中间泡上端最细部分与蒸馏瓶支管内壁的下边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辅助温度计附在主温度计上,并使其水银球位于在沸点时主温度计露出塞上部分的水银柱高度的二分之一处。
将蒸馏瓶固定在紧靠耐热隔板孔圈的位置上,其支管用塞子与冷凝管上端紧密连接,且使支管插入冷凝管约25mm;并在同一中心线上。
异径量筒不需干燥直接放在冷凝管下端作为接收器且冷凝管末端进入量筒的长度不得少于25mm,也不低于100ml刻度线。
流速约为3~4ml/min计算公式:T1=ta+∆t1+∆t2+K[101.3+(P-∆P1)] 式中:T1---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温度,℃ta---实验时观察到的初馏点(干点),℃∆t1---主温度计的校正值,℃∆t2---主温度计水银柱露出塞上部分的校正值,℃K---实验物质的沸点随压力的变化率,℃/KPaP---实验地点观察的大气压KPa∆P1---室温换算到0℃时的气压校正值KPa其中∆t2=0.00016h(ta-t2)0.00016---水银的视膨胀系数h---主温度计露出塞上部分的高度,以度数的数值表示t2---辅助温度计的读数,℃2.循环水中有机磷分析1.总磷分析原理,各试剂的作用原理:在酸性溶液中,用过硫酸钾作分解剂,将聚磷酸盐和有机磷转换成正磷酸盐,正磷酸盐与钼酸铵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还原成磷钼蓝,在71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其吸光度。
甲醇丙酮乙醇的G C定量分析摘要:目的:建立法莫替丁中甲醇、丙酮和乙醇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 P-W a x;柱温:50℃保持3m i n,以20℃/m i n升温至120℃保持4m i n;载气为氮气;检测器为F I D;外标法计算含量。
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测得各溶剂线性均良好(r=0.9996~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6%,98.16%和98.04%,R S D分别为1.34%, 1.21%和0.94%;甲醇、丙酮和乙醇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4%、0.002%和0.004%;3批样品中上述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
结论: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本品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
关键词:法莫替丁;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有机溶剂残留量药物中的残留溶剂是指在原料药或赋型剂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有机挥发性化合物。
由于残留溶剂不仅没有疗效,还可能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故所有的有机溶剂应尽可能除去。
为了保护患者免受药物中残留有机溶剂的伤害,需对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有机溶剂残留量进行测定。
法莫替丁为组胺H2受体阻滞药,对胃酸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反流性食管炎以及胃泌素瘤。
由于合成本品过程中使用甲醇等有机溶剂,故有可能会残留在产品中,本文参考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法莫替丁项下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法,以毛细管柱代替填充柱,同时测定法莫替丁中甲醇、丙酮和乙醇残留量,结果表明本法分离度高、灵敏、准确且简便。
1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药美国惠普公司H P5890型气相色谱仪,甲醇、丙酮、乙醇及二甲基甲酰胺(D M F)均为分析纯试剂。
法莫替丁自制样品(批号200302001、200302002、200302003),法莫替丁市售品(郑州瑞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30203)。
分析方法精甲醇的分析方法如下。
〔1〕密度用密度计测定。
〔2〕蒸馏量在支管蒸馏烧瓶中蒸处甲醇蒸汽,冷凝后盛于异径量筒中。
〔3〕醛铜含量在250mL碘量瓶中,参加30mL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用移液管参加25mL L碘标准溶液,在冰水浴中冷却至2~5℃,放置5min,用移液管参加25mL甲醇试样,溶液温度约保持在2~5℃,在暗处放置10 min以后,参加31mL 1mol/L 硫酸溶液,继续保持溶液温度在2~5℃约2min,用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后,加约2mL淀粉指示液,再滴定至蓝色刚刚消去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
〔4〕高锰酸钾实验在100mL容量瓶中,参加4mL L盐酸标准溶液及 %甲基橙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标准溶液,有效期为一周。
取12mL标准液于25mL比色管中作为色标准。
用移液管量取10mL甲醇试样于另一支25mL比色管中,将两只比色管一起放入恒温水浴中,水浴的液面较比色管内液面高出10~2021。
调节式样的温度至〔15±1〕℃后,向试样管中参加2mL %的高锰酸钾溶液,混匀,并保持在〔15±1〕℃。
记录从参加高锰酸钾溶液开始,到试样颜色与标准溶液相同为止的时间,即为高锰酸钾实验的时间。
〔5〕水溶性①测定原理。
甲醇中含有烃烷、烯烃、高级醇等水溶性差的杂质,利用水溶性的差异,相对测定这类杂质的含量。
②测定方法。
取10mL甲醇试样注入比色管中,再注入30mL 水混匀,放置30min后,与另一只参加40mL水的比色管,在黑色背景下轴向观察甲醇试样与水一样澄清为优等品。
〔6〕沸程①测定原理。
根据甲醇及其杂质沸点的不同,利用蒸馏法进行分馏,在0℃,时,测定其初馏点和干点〔将测得的温度校正到标准状况下的温度〕。
初馏点和干点之间的温度即是被侧甲醇的沸程,甲醇纯度越高,沸点越稳定,沸程越短,它是反映甲醇纯度的一个方面。
初馏点:在规定条件下进行蒸馏时,从冷凝器末端滴下第一滴液体的温度。
一、目的1、了解GC分离(离子火焰检测法)的基本原理2、了解GC气相色谱的操作和定性分析方法3、掌握内标法或者外标法定量分析的实际操作方法二、原理试液经微量注射器加入样品室汽化(不能汽化的样品原则上不能进行GC的分析),在毛细色谱柱中,经过精馏塔板分离的原理,不同沸点的物质出毛细柱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沸点低的物质先出,每一个峰代表一种物质。
外标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样品的浓度和对应的色谱峰面积成正比,依此绘制标准曲线法。
由未知样的峰面积,对照标准曲线,可以对未知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测定样品量少的液体易挥发样品。
内标法:由于受每次进样量和进样速度的影响,外标法受进样体积的影响较大。
若采用内标法,则可以消除每次进样的系统误差影响。
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待测组分的纯物质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然后在等体积的这些标准溶液中分别加入浓度相同的内标物,混合后进行色谱分析。
以待测组分的浓度为横坐标,待测组分与内标物峰面积(或峰高)的比率为纵坐标建立标准曲线(或线性方程)。
在分析未知样品时,分别加入与绘制标准曲线时同样体积的样品溶液和同样浓度的内标物,用样品与内标物峰面积(或峰高)的比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被测组分的浓度或用线形方程计算。
三、实验仪器岛津GC2014C,该仪器可以定量调节的参数有柱温、检测器温度、气化室温度、持续升温测试。
其它不能够大量调节的参数:分流比、氮气流速。
色谱柱为中性偏非极性柱。
色谱柱分离条件35 deg C, 4 degC/min to 63 deg C四、仪器试剂:正戊醇、正丁醇、乙醇,均为分析纯。
五、实验步骤1、系列标准溶液及相应的GC分析条件按照表1分别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已配好)。
表1标准溶液,用乙醇定容至10ml2、GC开机顺序:开氮气→开GC电源→升温→开氢气和空气点火→打开软件→查看基线→准备测样;关机则顺序反之。
3、GC分析,注射0.1ul样品(每次注射样品前后都要用丙酮溶剂清洗微量注射器若干次直到确保冲洗干净;进样前保证样品针筒中没有气泡)。
甲醇丙酮乙醇的G C
定量分析
摘要:目的:建立法莫替丁中甲醇、丙酮和乙醇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 P-W a x;柱温:50℃保持3m i n,以20℃/m i n升温至120℃保持4m i n;载气为氮气;检测器为
F I D;外标法计算含量。
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测得各溶剂线性均良好(r=0.9996~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6%,98.16%和98.04%,R S D分别为1.34%, 1.21%和0.94%;甲醇、丙酮和乙醇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4%、0.002%和0.004%;3批样品中上述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
结论: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本品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
关键词:法莫替丁;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有机溶剂残留量
药物中的残留溶剂是指在原料药或赋型剂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有机挥发性化合物。
由于残留溶剂不仅没有疗效,还可能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故所有的有机溶剂应尽可能除去。
为了保护患者免受药物中残留有机溶剂的伤害,需对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有机溶剂残留量进行测定。
法莫替丁为组胺H2受体阻滞药,对胃酸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反流性食管炎以及胃泌素瘤。
由于合成本品过程中使用甲醇等有机溶剂,故有可能会残留在产品中,本文参考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法莫替丁项下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法,以毛细管柱代替填充柱,同时测定法莫替丁中甲醇、丙酮和乙醇残留量,结果表明本法分离度高、灵敏、准确且简便。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药
美国惠普公司H P5890型气相色谱仪,甲醇、丙酮、乙醇及二甲基甲酰胺(D M F)均为分析纯试剂。
法莫替丁自制样品(批号200302001、200302002、200302003),法莫替丁市售品(郑州瑞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30203)。
1.2色谱条件
色谱柱:H P-W a x(键合聚乙二醇,30m×0.32m m×0.50μm);柱温:50℃保持3m i n,以20℃/m i n升温至120℃保持4m i n;检测室温度:200℃;进样温度:200℃;载气:氮气;柱头压:68.95k P a;F D I 检测器;顶空进样0.5m L。
1.3溶液配制
对照溶液:称取299.8m g甲醇、500.2m g丙酮、499.6m g乙醇于100m L容量瓶中,加D M F稀释至刻度,为对照贮备溶液,每1m L含2.998m g甲醇、5.002m g丙酮、4.996m g乙醇。
依次取0.2、
0.4、0.6、0.8、1.0m L对照贮备溶液
分别至10m L容量瓶中,加D M F稀释至刻度,制得系列浓度的对照溶液,每1m L含甲醇60.0、120、180、240、300μg;丙酮100、200、300、400、500μg;乙醇100、200、300、400、
500μg。
供试品溶液:称取2g供试品于20m L容量瓶中,加D M F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测定:精密量取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m L,分别置于25m L顶空瓶中,在80℃的恒温箱中加热30m i n,取顶空气0.5m L进样。
2结果与讨论
2.1专属性试验
取甲醇、丙酮和乙醇依次进样,记录保留时间作为定性指标。
色谱图中各成分峰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2.577m i n、1.913m i m和
3.048m i n,各成分峰之间峰分离度良好。
2.2线性范围
取系列浓度的对照溶液(每1m L含甲醇60.0、120、180、240、300μg;丙酮100、200、300、400、500μg;乙醇100、200、300、400、500μg)依次进样,记录峰面积。
将峰面积对浓度进行回归,得回归方程。
2.3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定法莫替丁样品(批号200302001)约0.5g,精密加入中浓度对照品溶液10m L,混匀,进样
0.5m L,计算甲醇、丙酮和乙醇的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7.86%,98.16%和98.04%,R S D分别为
1.34%,1.21%和0.94%,表明方法准确可靠。
2.4精密度试验
取中浓度的对照溶液(每1m L含甲醇180μg、丙酮300μg和乙醇300μg)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
甲醇、丙酮和乙醇峰面积的R S D分别为1.91%、1.34%和0.93%(n=6),表明精密度良好。
2.5最低检测限
以信噪比3∶1(S/N=3)计算,甲醇、丙酮和乙醇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4%、0.002%和0.004%,
根据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协调会(简称I C H)对药品中限制使用溶剂残留限量规定为甲醇≤0.3%,丙
酮和乙醇≤0.5%,表明本方法的检测灵敏度符合要求。
2.6样品测定结果
取自制样品3批(批号200302001、200302002、200302003)及上市品1批,依法测定,用标准曲线
回归方程计算甲醇、丙酮和乙醇的残留量,结果表明,3批自制样品及1批上市品中甲醇、丙酮和乙醇
3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均符合I C H规定;自制样品所采用的合成工艺和技术路线与上市品有所不同,因此3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也不同,自制样品采用乙醇作为精制溶剂,故只检出乙醇;上市品则未检出乙醇,而甲醇和丙酮有一定的残留。
3讨论与小结
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法莫替丁中甲醇的G C检查方法采用填充柱,本法采用毛细管柱法,由于毛
细管柱法的分离度好,且顶空进样与溶液法直接进样相比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小的优点,因此用于同时
测定药物中的甲醇、丙酮、乙醇残留量,效果令人满意。
D M F由于溶解性好,对药物和甲醇、丙酮、乙醇均有较好的溶解能力,因此,本法选用D M F作溶剂。
所建立的甲醇、丙酮和乙醇残留量的G C检查方法,经方法学检验是准确可靠的,可用于法莫替丁中甲醇、丙酮和乙醇残留量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