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酮及安全须知

丙酮及安全须知

丙酮及安全须知
丙酮及安全须知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丙酮及安全须知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6 页

丙酮及安全须知

简介:

丙酮,CH3COCH3,分子量58.08,密度:在25℃时比重0.788,熔点:-94℃,沸点:56.48℃,闪点:-17.78℃(闭杯),又名二甲基甲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极限参数:自燃点:465℃爆炸极限:2.6%~12.8%最大爆炸压力:87.3牛/平方厘米最易引燃浓度:4.5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浓度:6.3%最小引燃能量:1.15毫焦(当4.97%浓度时)燃烧热值:1792千焦/摩尔(液体,25℃)蒸气压:53.33千帕(39.5℃)。

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异丙醇法、异丙苯法、发酵法、乙炔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丙酮是制备苯酚的副产品,是异丙苯氧化后的产物之一。该技术目前主要的专利生产商有KelloggBrownRoot公司、三井化学公司和UOP公司。

Solutia公司开发了一种用氮氧化物氧化苯生产苯酚的技术,但是

第 2 页共 6 页

该公司去年取消了采用该工艺建厂的计划,因为采用该项技术毛利水平太低。日本的研究人员最近还开发了一种采用铕-钛催化剂以苯为原料的一步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的生产工艺。

丙酮,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毒性:

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1、吸入:浓度在500ppm以下无影响,500~1000ppm之间会刺激鼻、喉,1000ppm时可致头痛并有头晕出现。2000~10000ppm时可产生头晕、醉感、倦睡、恶心和呕吐,高浓度导致失去知觉、昏迷和死亡。

2、眼睛接触;浓度在500ppm会产生刺激,1000ppm会有轻度、暂时性刺激。液体会产生中毒刺激。

3、皮肤刺激:液体会有轻度刺激,通过完好的皮肤吸收造成的危险很小。

口服;对喉和胃有刺激作用,服进大量会产生和吸入相同的症状。

4、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红肿和皲裂,每天3小时吸入浓度为1000ppm的蒸气,在7~15年会刺激工人鼻腔,使之眩晕、乏力。高浓

第 3 页共 6 页

度蒸气会影响肾和肝的功能。

消防:

高度易燃性,有严重火灾危险,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在室温下蒸气与空气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用干粉、抗溶泡沫灭火剂、卤素灭火剂或二氧化碳来灭火。用水来冷却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并驱散丙酮蒸气。

人身防护:

1、吸入:如蒸气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极限时,应佩带合适的呼吸器。

2、皮肤:如果需要,应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适的材料是丁基橡胶。在直接工作的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3、眼睛:戴化学放溅眼镜,必要时可佩带面罩。

急救:

1、吸入:脱离丙酮产生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

2、眼睛接触:眼睑张开,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眼约10分钟。

3、皮肤接触: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10分钟。

4、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饮水约250ml。

5、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

储藏与运输:

将丙酮储藏于密封的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优良好通风的地方,远离热源、火源和有禁忌的物质。所有容器都应放在地面上。160公斤/桶或槽车

第 4 页共 6 页

安全与处理:

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防护服装和呼吸器。移去热源和火源。应停止或减少泄露。用黄沙或其他吸收物吸收液体。废料可在被批准的溶剂焚炉中烧掉或在被指定的地方作深埋处理,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第 5 页共 6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6 页共6 页

氦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氦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氦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氦,压缩气体 Helium ,compressde 化学名称: 氦 分子式:He 代名称:氦气,气态氦 企业名称: 产品信息(查询电话): 氦纯度≥99.999% 暴露极限: OSHA:未建立 AGIH: 简单窒息剂 NIOSH :未建立 紧急情况综述 氦气存储在高压气瓶内,是一种无毒、 无色、无嗅,

过分暴露造成的病状恶化:无 致癌性:未被NTP、OSHA及IARC列为致癌或潜在致癌物。 警告 任何故意吸入氦气以图改变发音效果的尝试都是极端危险的,并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吸入:将由于缺氧窒息人员移到空气清新处。若受难者已停止呼吸,立即采用人工呼吸。若呼吸困难,则输氧,并迅速进行医务处理。 眼接触:不适用 皮肤接触:不适用 闪点:自然点:燃烧极限: 不适用不可燃不可燃

灭火剂:氦不可燃且不燃。使用适合其周围燃烧物质的灭火材料。 有害燃烧产物:无 特殊灭火指导:氦是一种简单的窒息剂,如果可能,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从火场移走钢瓶或用水冷却。营救人员需用自给式呼吸器。 异常火灾和爆炸危害:当气瓶处于高温或有火的环境中会迅速排放或激烈爆炸。大部分气瓶设计了温度升高时的泄压装置.由于热量的作用气瓶内压力会上升,如果泄压装置失灵会引起钢瓶爆炸。 将所有人员撤离泄漏区域,使该区域加强通风,检测氧气含量。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自给式呼吸器)。若从钢瓶内泄漏或从阀门泄漏,请拨打气体公司的应急电话。若泄漏来自用户系统,关掉钢瓶阀门,在修复前一定要泄压。 储存:在通风良好、安全且不受天气影响的地方直

丙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酮(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丙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 中文名称:阿西通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249 CAS No.:67-64-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丙酮 67-6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因足量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1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

(3)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

实验三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曼尼希(Mannich)反应制备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掌握曼尼希(Mannich)碱的制备方法; (2)熟悉有机碱化合物的性质。 二、化学反应式 三、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四、主要试剂及数量:

五、操作步骤: (1)仪器的安装: ①在250毫升锥形瓶上安装球形冷凝管。采用电热套加热。 ②在内置有250mL茄形瓶上,安装蒸馏头,依次连接直形冷凝管、双支真空接收管和茄形瓶。采用集热式磁力搅拌器搅拌并加热。 (2)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的制备:在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苯丙酮、多聚甲醛、二甲胺盐酸盐、75 mL乙醇和2 mL盐酸(1),回流5小时。将反应液转移至250mL茄形瓶中,沸水浴加热,常压蒸馏大部分乙醇(2)(3),稍降温后,用水泵减压蒸尽剩余的乙醇。冷却,溶液将有白色结晶析出,抽滤,滤饼用无水丙酮洗涤(4),压干。产物(5)在真空干燥器里干燥至恒重称重,计算产量和产率(6)。 本实验约需12学时。 六、注意事项 (1)加入2mL盐酸回流一个小时后,若多聚甲醛没有全部解聚,可以再加入1mL盐酸,以促进其解聚;反应初期加热温度不要过高,回流的速度应缓慢,防止甲醛解聚过快而造成挥发。 (2)蒸馏乙醇时,用沸水浴为宜,可防止温度过高,使产物分解。 (3)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易溶于水,因此应注意无水操作。 (4)无水丙酮洗涤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的目的主要是除去没有反应的苯丙酮。 (5)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干燥前有机溶剂残留量约为50%。 (6)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乙醚溶液的制备: 【原理】 【方法】 将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置于烧杯中,加入20 mL水溶解。滴加20%氢氧化钠溶液至pH>12。用乙醚萃取,每次25mL,共3次,合并乙醚萃取

硅烷偶联剂kh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硅烷偶联剂KH-55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硅烷偶联剂KH-550 化学品英文名称:?Silanc Coupling?Agcm KH-550? 中文名称2: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γ-氨丙基-乙氧基硅烷? 含量:≥97% CAS No. 919-3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和粘膜组织有腐蚀性。该物质和水或湿气接触时会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眼睛:接触液体或蒸汽可能导致眼睛疼痛、红肿和烧伤 皮肤:可能导致疼痛、红肿和皮肤烧伤 吸入:吸入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烧灼感,咳嗽,咽喉痛 食入:误食可能导致消化道刺激、烧灼感和灼伤。吞咽有害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就医。移除受污染衣物和鞋子。擦去后用水和肥皂清洗至少15分钟。化学烧伤必须由医生及时处理。衣物和鞋子再次使用前应彻底清洗。 眼睛接触:立即就医。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反复提起上下眼睑。如果可行,检查并移除隐形眼镜。化学烧伤必须由医生及时处理。 吸入:立即就医。移至通风良好处。患者应注意保暖和休息。如果出现呼吸停止、呼吸困难和呼吸不规则,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进行人工呼吸或给予氧气。如果患者失去意识,将其处于复原体位,立即就医。保持气道畅通。放松患者紧束的衣物,如衣领、领带、皮带或腰带。食入:立即就医。切勿催吐。如果患者清醒,漱口后饮用足量的清水。患者应注意保暖和休息。如果患者失去意识,切勿从口腔给其服用任何物品。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液体。和水反应生成乙醇 有害燃烧产物:碳氧化物、碳氢化物、氦氧化物、二氧化硅 灭火方法:砂、专用粉末和合适的泡沫,严禁灭火剂接触容器内容物。禁用含水灭火剂,禁用水。可以用水雾冷却暴露于火场中的容器。禁止让水进入容器 特殊的灭火方法:如果发生火灾,及时疏散和隔离人群。在不危及人员安全情况下,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灭火。在不危及人员安全情况下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时应处于上风处,以避免接触有害蒸汽和有毒分解产物。采取措施避免该物质和灭火的流出物进入溪流或供水系统。

最新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丙酮;二甲(基)酮;阿西通;2-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acetone;Dimethyl ketone 推荐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限制用途:无资料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67-64-1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2,皮肤腐蚀/刺激-2,急性毒性-经口-4,对水环境的危害-长期4,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

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砂土灭火。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 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 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 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丙酮99.5%67-64-1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盐酸苯海索

盐酸苯海索的合成 1 化学反应式 C CH 3 O (CH 2O)n + + HN HCl HCl 25C H 2C O H 2C N HCl Cl 2 (CH 3CH 2)2O MgCl (CH 3CH 2)2O C H 2C H 2C N HCl OMgCl H 2O H +C H 2C H 2C N HCl OH 2 化学药品与仪器 哌啶(17.4mL ,0.177mol ),95%乙醇(80mL),浓盐酸(16mL),苯乙酮(8.8mL ,0.075mol), 多聚甲醛(3.8 g ,0.125mol),氯代环己烷(11.24g),镁屑(2.05g),碘(少量),无水乙醚(30mL),活性炭 250mL 三口烧瓶,磁力加热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器,氯化钙干燥管,氯化氢气体吸收装置,旋转蒸发仪,减压抽滤装置,恒压滴液漏斗 3 实验步骤 (1) 哌啶盐酸盐的制备 在附有磁力加热搅拌器、滴液漏斗、回流冷接管(上端附有氯化氢气体吸收装置) 的250 mL 三口烧瓶中加入17.4mL 哌啶[1]、30 mL 95%乙醇,搅拌下加入浓盐酸约16 mL ,慢慢滴加,至反应掖pH2左右。然后减压蒸去乙醇和水至反应物呈糊状,停止蒸馏,冷却到室温,抽滤,滤饼于60℃干燥,得白色结晶约l0g ,m.p. 240℃以上。 (2)β-哌啶苯丙酮盐酸盐的制备 在附有磁力加热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250mL 三口烧瓶依次加入8.8mL 苯乙酮[2] ,18mL 95%乙醇、9.1 g 哌啶盐酸盐及3.8 g 多聚甲醛[3]和浓盐酸0.25mL ,搅匀后,加热至80~85℃回流搅拌约3h(反应结束时,反应液中不应有多聚甲醛颗粒存在)。反应毕,冰水浴冷却,减压过滤,滤饼用95%乙醇洗涤2~3次,每次约5 mL ,至洗出被呈近中性。滤饼于60℃干燥至恒重,得白色鳞片状结晶12g 。m.p.195~199℃。 (3)盐酸苯海索的制备 在附有磁力加热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冷凝管上端装有氯化钙干操管)和滴掖漏斗的250mL 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2.05 g 镁屑、15 mL 无水乙醚[4]和碘一小粒,将11.24g 氯代环己烷[5]与无水乙醚15mL 的混和液由滴液漏斗先摘入20~30滴,慢慢搅拌(别将反应物搅至瓶壁上),缓慢加热(水浴温度不超过40℃)至微沸[6],碘的颜色逐渐退去,反应物呈乳灰色浑浊状,此时表示反应开始[7],慢慢滴加剩余的氯代环己烷与无水乙醚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以控制正常回流为准。加完后继续搅拌回流30min 至镁屑全部消失(表示反应已达终点)。随后用冷水浴冷却反应瓶,搅拌下分三次加入哌啶苯丙酮盐酸盐,再搅拌加热回流2h 。然后冷却

最新整理氦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知识讲解

氦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氦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helium 1.3中文名称2: 1.4 分子式:He 1.5 分子量:4.0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无资料 2.2 含量:高纯≥99.999%;一级≥99.995%;二级≥99.99%。 2.3 CAS No. 7440-5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2.2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3.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3.3 健康危害:本品为惰性气体,高浓度时可使氧分压降低而有窒息危险。当空气中氦浓度增高时,患者先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出现疲倦无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无资料 4.2 眼睛接触:无资料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4 食入:无意义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2 有害燃烧产物:无 5.3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一定不要拉、滚动或滑动钢瓶。用合适的手推车来移动钢瓶,不要试图抓住气瓶的盖子来拎起它。保证气瓶在使用的全过程中为固定状态。用一个减压调节阀或独立的控制阀安全地从气瓶内释放气体。用单向阀来防止倒流。不要加热气瓶以使压力和排出量加大。当钢瓶联结到制程时漫漫小心地打开钢瓶阀。如果使用者在操作气瓶阀时有困难,需停止使用,并与供应商联系。不可将工具(如:扳手,螺丝刀,橇棍等)插入阀盖内。否则会损坏阀并引起泄漏,应使用可调式环状链式扳手(StrapWrench)来打开过紧的瓶盖。确实使用实瓶、使用中、残瓶的标签以分辨钢瓶的使用状况。为避免空气进入钢瓶内请勿完全用尽气体,用毕后请使用扭力扳手将阀出口盖(PLUG)锁回去。 于局限空间需特别注意此种气体的使用 7.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最新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最新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丙酮;二甲(基)酮;阿西通;2-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acetone;Dimethyl ketone 推荐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限制用途:无资料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67-64-1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2,皮肤腐蚀/刺激-2,急性毒性-经口-4,对水环境的危害-长期4,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 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 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 上撤离。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灭火。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 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 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 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丙酮99.5%67-64-1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及安全标签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SDS 编号: 产品名称:丙酮版本: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e 本产品推荐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 国家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2,皮肤腐蚀/刺激-2,急性毒性-经口-4, 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3,对水环境的危害- 长期慢性4,吸入危害-2,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吞咽有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 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长期持续的有害影响; 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 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抗溶性泡沫、二 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保持容器密封。 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 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 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 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三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丙酮%67-64-1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定

某分公司 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本公司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硫酸、盐酸、丙酮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具有腐蚀、易制毒等特性,并在贮运和使用过程潜伏着极大事故隐患的化学物品。为了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范公司对硫酸、盐酸等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储存、废弃等环节的管理行为,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建立易制毒品使用、储存规定。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易制毒化学品品安全管理。 三、责任者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第一责任人。安全部、技术部仓库、生产部中心化验室使用部门。 四、程序 1、使用、储存易制毒化学品,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分公司成立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管理小组,总经理任组长,主管安全副总经理、安全部部长任副组长,安全部负责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 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了解有关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管理法规,了解本企业易制毒化学品的基本知识,使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易制毒化

学品管理的各项规定。有关人员应严格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好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工作。 3、储存管理人员负责易制毒化学品的保管工作,应当熟悉易制毒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严格执行易制毒化学品存储和出入库制度,做到出入库记录完整、记录台账清晰、账物必须相符。要经常检查易制毒化学品的存放和安全设施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 4、生产部中心化验室负责易制毒化学品领取和配制工作,要妥善保管易制毒化学品,建有“易制毒化学品领取记录”和“易制毒化学品配制记录”,严格执行各项规定。 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 a、分析操作工应认真学习易制毒化学品的知识,掌握危险物品的安全防护知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b、根据需要,易制毒化学品必须单独设库。性质相抵触的生产备料不得放在同一区域,必须隔离清楚。安全部定期对易制毒化学品仓房保管员、中心化验室、使用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c、盛装腐蚀性物品的容器应认真选择,具有氧化性、酸性类物品不能与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燃烧物品装,酸类物品严禁与氰化物相遇。 d、使用易制毒化学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措施有:①、配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具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持完好。

氦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氦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1部分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氦,压缩气体 Helium,compressde 化学名称:氦分子式:He 代名称:氦气,气态氦 企业名称: 产品信息(查询电话): 第2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 氦纯度≥99.999% 暴露极限: OSHA:未建立 AGIH:简单窒息剂NIOSH:未建立 第3部分危害概述 紧急情况综述 氦气存储在高压气瓶内,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嗅,不可燃的气体。当空气中氦含量过高而使氧含量低于<19.5%时,会导致快速窒息,它比空气轻,可能会聚集在高处及天花板周围。这时需给救援人员配备自给式呼吸器(SCBA)。 急性潜在健康影响: 吸入:简单的窒息剂。氦是无毒气体,但它会置换出空气中的氧而引起窒息。缺氧会引起严重的伤害或死亡。 眼接触:无不良影响 皮肤接触:无不良影响 暴露资料:无 侵入途径:吸入 损害器官:无 影响结果:窒息 症状:若人员处于含氧量在19.5%以下的空气中,会引起眩晕、疲倦、恶心、呕吐、唾液过多,反应迟钝,失去知觉甚至死亡。若人员处于含有8-10%或更少的含氧量的空气中,将会很快无任何先兆地失去知觉,失去自我救护及的能力。 过分暴露造成的病状恶化:无 致癌性:未被NTP、OSHA及IARC列为致癌或潜在致癌物。 警告 任何故意吸入氦气以图改变发音效果的尝试都是极端危险的,并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吸入:将由于缺氧窒息人员移到空气清新处。若受难者已停止呼吸,立即采用人工呼吸。若呼吸困难,则输氧,并迅速进行医务处理。 眼接触:不适用 皮肤接触:不适用 闪点:自然点:燃烧极限: 不适用不可燃不可燃 灭火剂:氦不可燃且不燃。使用适合其周围燃烧物质的灭火材料。 有害燃烧产物:无 特殊灭火指导:氦是一种简单的窒息剂,如果可能,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从火场移走钢瓶或用水冷却。营救人员需用自给式呼吸器。 异常火灾和爆炸危害:当气瓶处于高温或有火的环境中会迅速排放或激烈爆炸。大部分气瓶设计了温度升高时的泄压装置.由于热量的作用气瓶内压力会上升,如果泄压装置失灵会引起钢瓶爆炸。 将所有人员撤离泄漏区域,使该区域加强通风,检测氧气含量。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自给式呼吸器)。若从钢瓶内泄漏或从阀门泄漏,请拨打气体公司的应急电话。若泄漏来自用户系统,关掉钢瓶阀门,在修复前一定要泄压。 储存:在通风良好、安全且不受天气影响的地方直立存储,存储温度不可高于125F(52C),存储区域内不应有可燃性材料并远离频繁出入处和紧急出口。没有盐或其他腐蚀性材料存在。对于还未使用的气瓶应保护好阀盖和输出阀的密封完好,将空瓶与满瓶分开存放。避免过量存储和存储时间过长。使用先进先出系统,保持良好的存储记录。 使用:一定不要拉、滚动或滑动钢瓶。用合适的手推车来移动容器,不要试图抓住气瓶的盖子来拎起它。保证气瓶在使用的全过程中为固定状态.用一个减压调节阀安或独立的控制阀安全地从气瓶内释放气体。用单向阀来防止倒流。不要加热气瓶以使压力和排出量加大。如果使用者在操作气瓶阀时有困难,需停止使用,并与供应商联系。不可将工具(如扳手,螺丝刀,撬棍等)插入阀盖内。否则会损坏阀并引起泄漏。使用可调节的带扳手来打开过紧或生锈的阀盖。 它与所有的普通材料都是相容的。管线和设备的设计要满足压力的需要。 特殊要求:要根据美国压缩气体协会的规定储存和使用压缩气体.(电话 703-412-0900)手册CGA P-1钢瓶中的压缩气体的安全处理.当地对存储或使用可能规定要有特殊设备。 注意:使用者一定要意识到氦气浓度升高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在有些空间。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丙酮;二甲(基)酮;阿西通;2-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acetone;Dimethyl ketone 推荐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限制用途:无资料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67-64-1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2,皮肤腐蚀/刺激-2,急性毒性-经口-4,对水环境的危害-长期4,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 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 火。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 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 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一氯丙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一氯丙酮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 修订日期:2013 年11 月26 日SDS 编号:1002 最初编制日期:2007 年11 月20 日版本:2.1 第1 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一氯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chloroacetone 企业名称:乐平市中盛化工 企业地址:省乐平市塔山工业园二路 邮编: 333300 传真:0 联系:0;0 电子地址:qiufeng0576hotmail. 企业应急:09(24h);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是染料、催泪剂、合成药物和农药的重要原料。

第2 部分危险性概述 1、紧急情况概述: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和催泪性。在日光的作用下分解而生成催泪性极强的气体,是一种催泪性毒剂。误服与皮肤接触、吸入会中毒。 2、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 急性毒性-经皮,类别2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2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 3、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会中毒;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一次接触致器官损害;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皮肤接触致死; 吸入致死; 防说明: ·预防措施: ——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且勿操作。——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型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保持容器密闭。 ——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 ——避免吸入。 ——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呼吸防护器具。 ——妊娠、哺乳期间避免接触。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SDS 编号: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不能接触。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应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如食入,立即就医。禁止催吐。 ——如吸入,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持有利于呼吸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 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阿西通 CAS No.:67-64-1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 58.08 推荐及限制用途:丙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于生产环氧树脂,聚碳酸酯,有机玻璃,医药,农药等。亦是良好溶剂,用于涂料、黏结剂、钢瓶乙炔等。 丙酮也用作稀释剂,清洗剂,萃取剂。还是制造醋酐、双丙酮醇、氯仿、碘仿、环氧树脂、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重要原料。在无烟火药、赛璐珞、醋酸纤维、喷漆等工业中用作溶剂。在油脂等工业中用作提取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和化学危害:丙酮属于第 3.1类低闪点易制毒易燃化学品,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丙酮的危险类别(GHS):丙酮属于第3.1易制毒化学品

警示词:危险易燃液体 防范措施 .远离火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采用防静电措施,容器及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保持通风。 .穿戴防静电服装、一般防护手套、护眼面罩 .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影响: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丙酮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主要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α-甲胺基苯丙酮合成工艺与机理

一:α-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得简介: 中文名:α—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阿尔法-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 英文名: 1-Propanone,2-(methylamino)—1—phenyl—,hydrochloride (1:1) 别名:1-Propanone,2—(methylamino)-1—phenyl—, hydrochloride 1-Propanone,2—(methylamino)-1-phenyl-, hydrochloride, dl-Ephedrone hydrochloride 2-(methylamino)-1-phenylpropan-1-one hydrochloride (1:1)分子式:C10H14ClNO 分子量: 199、67726 CAS号:49656—78—2 α-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简称MAK).a-甲胺基苯丙酮盐酸盐就就是2—甲胺基苯丙酮盐酸盐(2-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就就是邻甲胺基苯丙酮盐酸盐。

价格:2500元/公斤 性质描述: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 用途:抗抑郁药氟西汀中间体。 二:α—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得合成工艺:以α—溴代苯丙酮为原料进行甲胺化反应.在5000ml得三口烧瓶中,加入90ml甲苯溶液与α-溴代苯丙酮400克、将烧瓶装上搅拌,温度计,升温到80-85度。在烧瓶另一口装恒压滴液漏斗,恒压滴液漏斗内装10%甲胺水溶液960ml、(其中40%溶液100ml加100ml水得10%甲胺水,甲胺化反应中,改用甲胺水代替甲胺盐或甲胺气体,使反应温度降低,条件温与.),水浴温度恒温,在80—85℃,开动搅拌,搅拌速度控制为90-100转/分,缓慢滴加甲胺,温度控制在80度,时间大约90分钟。甲胺加入后,在恒压滴液漏斗内装用450克碱配置得15%得溶液(450g+水2550ml),烧碱不要放多了。 安装好装上回流装置。升温加热回流,温度开始在85度,随甲胺减少,温度提高到88度,加毕反应24小时,停止加热,冷至零下

丙酮及安全须知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丙酮及安全须知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6 页

丙酮及安全须知 简介: 丙酮,CH3COCH3,分子量58.08,密度:在25℃时比重0.788,熔点:-94℃,沸点:56.48℃,闪点:-17.78℃(闭杯),又名二甲基甲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极限参数:自燃点:465℃爆炸极限:2.6%~12.8%最大爆炸压力:87.3牛/平方厘米最易引燃浓度:4.5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浓度:6.3%最小引燃能量:1.15毫焦(当4.97%浓度时)燃烧热值:1792千焦/摩尔(液体,25℃)蒸气压:53.33千帕(39.5℃)。 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异丙醇法、异丙苯法、发酵法、乙炔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丙酮是制备苯酚的副产品,是异丙苯氧化后的产物之一。该技术目前主要的专利生产商有KelloggBrownRoot公司、三井化学公司和UOP公司。 Solutia公司开发了一种用氮氧化物氧化苯生产苯酚的技术,但是 第 2 页共 6 页

盐酸丙酮法测环氧值

盐酸丙酮法测环氧值 每100克样品中环氧乙烷基中氧的含量称为环氧值。 本标准适用于环氧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 1.仪器 具塞磨口三角锥形瓶:250毫升; 容量瓶:1000毫升; 碱式滴定管:50毫升,分度0.01毫升。 2.试剂和溶液 盐酸(GB 622—77):分析纯,比重1.18; 丙酮(GD 686—78):分析纯; 氢氧化钠(GB 629—81):分析纯,0.15 N标准溶液: 95%乙醇(GB 679—80); 酚酞(HGB 3039—59); 甲酚红(邻位甲酚磺钛) (HGB 3084—59); 百里香酚蓝(HG 3—1223—79); 盐酸—丙酮溶液:取盐酸1份,丙酮40份(体积计)混合,密闭贮存于玻璃瓶中,备用(现配现用)。 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克溶于100毫升乙醇。 混合指示液: (1)0.1%甲酚红溶液:精确称取甲酚红100毫克(准确至0.0002克),加0.1N氢氧化钠26毫升,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2)0.1%百里香酚蓝溶液:精确称取百里香酚蓝100毫克(准确至0.0002克),加0.01N氢氧化钠22毫升,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取0.1%甲酚红溶液10毫升,加0.1%百里香酚蓝溶液30毫升,混合均匀。以0.01N氢氧化钠及0.01N盐酸溶液调至中性(混合指示剂约在pH值9.8时变色)。 3.测定步骤 精确称取试样约0.5~1克(准确至0.0002克),置于250毫升具塞磨口三角锥形瓶中,精确加入盐酸-丙酮溶液20毫升,密塞,摇匀后放置暗处,静止30分钟,加入混合指示液5滴,用0.15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蓝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4.计算 环氧值X按下式计算; 式中:V——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1——试样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2——试样中测定酸值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盐酸硫酸丙酮危险化学品基本参数

危险化学品消防注意事项 盐酸:HCl无机酸CAS号67-64-1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输氧。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理化特性: 熔点(℃)-114.8(纯) 沸点(℃)108.6(20%) 相对密度(水=1)1.20 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燃烧产物:氯化氢 废弃处置: 焚烧法处置。 硫酸:H2SO4‘CAS号7664-93-9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输氧。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理化特性: 熔点(℃)10.5 沸点(℃)330.0

氦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氦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 明书m s d s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氦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氦 化学品英文名称:helium?? 中文名称2: 分子式:He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无资料 含量:高纯≥%;一级≥%;二级≥%。 CAS No. 7440-5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惰性气体,高浓度时可使氧分压降低而有窒息危险。当空气中氦浓度增高时,患者先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出现疲倦无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无资料 眼睛接触:无资料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无意义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无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一定不要拉、滚动或滑?动钢瓶。用合适的手推车来移动钢瓶,不要试图抓住气瓶的盖子来拎起它。保证气瓶在使用的全过程中为固定状态。用一个减压调节阀或独立的控制阀安全地从气瓶内释放气体。用单向阀来防止倒流。不要加热气瓶以使压力和排出量加大。当钢瓶联结到制程时漫漫小心地打开钢瓶阀。如果使用者在操作气瓶阀时有困难,需停止使用,并与供应商联系。不可将工具(?如:扳手,螺丝刀,橇棍等)插入阀盖内。否则会损坏阀并引起泄漏,应使用可调式环状链式扳手(StrapWrench)来打开过紧的瓶盖。确实使用实瓶、使用中、残瓶的标签以分辨钢瓶的使用状况。为避免空气进入钢瓶内请勿完全用尽气体,用毕后请使用扭力扳手将阀出口盖(PLUG)锁回去。? 于局限空间需特别注意此种气体的使用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阿西通 CAS No.:67-64-1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 58.08 推荐及限制用途:丙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于生产环氧树脂,聚碳酸酯,有机玻璃,医药,农药等。亦是良好溶剂,用于涂料、黏结剂、钢瓶乙炔等。 丙酮也用作稀释剂,清洗剂,萃取剂。还是制造醋酐、双丙酮醇、氯仿、碘仿、环氧树脂、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重要原料。在无烟火药、赛璐珞、醋酸纤维、喷漆等工业中用作溶剂。在油脂等工业中用作提取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和化学危害:丙酮属于第3.1类低闪点易制毒易燃化学品,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丙酮的危险类别(GHS):丙酮属于第3.1易制毒化学品 警示词:危险易燃液体 防范措施

.远离火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采用防静电措施,容器及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保持通风。 .穿戴防静电服装、一般防护手套、护眼面罩 .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影响: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丙酮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主要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