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红蜡烛》学案第二课时(精品)
- 格式:pdf
- 大小:35.99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7红蜡烛语文A版这个童话讲的什么事呢?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1.自主学习。
(1)自己读文,画出本课要认的14个字,标出自然段。
(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有生字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2.小组学习。
3.反馈练习。
(1)课件出示生字及词语,开火车读,小组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间评价。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感悟,重点突破。
1.抓住人物语言进行朗读感悟。
课件出示猴子的话,指导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体会。
(1)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危险!危险!不能离它太近,会炸的!”(2)师生评读,读出猴子的心情,并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3)分角色再小组中读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全班交流评价。
3.抓住人物动作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默读第5、6、7自然段,画出描写他们动作的词语,想想什么意思。
(2)自选一个小动物,读出它的表现。
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
(3)再完整地读读这三个自然段,看看插图,想想别的小动物的动作、表情,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整体感悟。
完整地读读课文,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你最喜欢哪个动物呢?四.拓展实践,训练想象。
想一想:当大家知道原来是一枝蜡烛后,他们又会说什么呢?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2.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三.指导书写。
四.《红蜡烛》多有意思啊,给爸爸妈妈讲一讲。
板书设计:红蜡烛小心翼翼、你推我搡、一步一步、光转悠……危险!危险!静悄悄地发出柔和的亮光——原来是……。
《红蜡烛》教学设计《红蜡烛》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童话,将自己感悟到的语气读出来,培育同学阅读技能。
3、培育同学思辨技能,鼓舞同学发表独立见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 个生字,会写% 个字,培育同学良好的写字习惯。
2、利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指导同学朗读,引导同学多角度思索,鼓舞同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教学预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小动物头饰。
四、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
师:今日,我们学习一篇特别有趣的童话故事,请同学们读读课题———红蜡烛。
随即指导生字:蜡烛。
怎样记住它们?课件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这个童话讲的什么事呢?告知我们什么道理呢?请小伙伴们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
1、自主学习。
〔1〕自己读文,画出本课要认的!' 个生字,标出自然段。
〔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有生字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2、小组学习。
〔1〕同桌分自然段轮番读课文,相互听、评,留意把课文读正确。
〔2〕遇到读不准的地方,两人多读几遍。
〔3〕相互当小老师,出示小卡片检查生字认读。
3、反馈练习。
〔1〕课件出示!' 个生字及词语,指名开火车认读、小组竞赛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书,同学间评价。
〔3〕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感悟,重点突破。
1、抓住人物语言进行朗读感悟。
课件出示猴子的话,指导同学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体会。
〔1〕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危急!危急!不能离它太近,会炸的!”〔2〕师生评读,读出猴子的心情,并鼓舞同学读出自己的体会。
〔3〕分角色在小组中表演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全班沟通评价,要能说出自己为什么这样说,这样演。
2、抓住人物动作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默读自然段,画出描写他们动作的词语,想想什么意思。
〔2〕自选一个小动物,读出它的表现。
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
红蜡烛教学目标:1.认识14个字,会写8个字。
2.练习讲童话故事,学习编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词,学习编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认读本课的生字并学会书写。
师:同学们,《红蜡烛》这个童话故事可有意思了,大家想不想很快读完它?成为我们今天的“故事大王”?生:想。
师:对呀,读熟了,就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了!你看,这么多字宝宝正等着我们认识他们呢!大家互相合作就能很快认识他们了,哪个小组将成为“识字冠军队”呢?有什么窍门吗?请各小组的组长说说看。
小组长1:先读生字读音,再读圈有生字的句子,就能很快记住生字读音。
小组长2:读读音的时候,小组里四个人每人读一遍,其他三个同学要帮忙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师:对,同学们既要自己认真读,还要当好听众,成为同学的好帮手。
那怎样认字比较快呢?生:先把生字根据结构分类,这样记起来比较容易。
师:对,老师有个建议,各小组把生字分类以后,可以两人一组,一组记左右结构的字,一组记上下结构的字,最后再记其它的字。
小组同学发言的时候,你有不同意见要提出来。
师:现在我们开始学习这课的生字。
(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师到各小组指导合作学习。
)第二组的学习情况小组长:我们把生字拼读一遍,我先读。
请你们认真听,等会儿纠正我读错的读音。
(其他同学认真听)组员:都对了。
小组长:请青云和昭杰读,青云先读,读完昭杰读。
小组长:昭杰,“柔”的音序是“R”不是“L”,请跟我读:“柔”。
昭杰:“柔”,谢谢!小组长:现在请明文读。
青云:明文,请注意“烛、炸、处、绍”都是翘舌音,请跟我读。
明文:“烛、炸、处、绍”,谢谢你!师:还有一个字跟“柔”字一样,音序也是“R”。
小组长:现在,我们一起读带生字的句子,我们按顺序轮流读。
师:组长,先让小组同学划出这些句子。
其他同学读的时候,自己一定要看自己划的句子,并握着笔。
这样,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划的对不对,还能准确圈出同学读错的地方。
(小组轮流读带生字的句子)师:看来各小组都学完了,现在请各组长汇报小组学习中最易读错的字。
《红蜡烛》学案2
一、学习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并能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
2.体会动物们既好奇想尝试又害怕的心理,从而明白做事要勇敢尝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能读懂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感悟课文,明白做事要勇敢尝试。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读完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想象一下,当小动物们发现这只是一根红蜡烛之后会有什么反应?为这个故事编写一个结局。
四、参考资料
花炮,也称“烟花”,我国是烟花爆竹的故乡。
在黑火药问世的隋、唐时期,有人把黑火药装入竹筒,利用火线点然使之爆炸,这就是早期的竹筒爆竹。
人们在燃放爆竹时,常发现爆竹顶部有喷火现象,受此启发,制造出了喷花,即早期的烟花。
到了宋代,我国烟花爆竹产品的品种繁多,并且具有烟、火、光、声等不同的效果。
南宋时期国内已开始举办多种大型烟花晚会,当时的许多烟花爆竹制作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红蜡烛》习题——第二课时一、基础题1.组词。
闹( ) 散( ) 勇( ) 悠( ) 炸( ) 险( ) 签( ) 柔( ) 钻( ) 缩( )2.照例子写词语。
静悄悄仔仔细细二、综合题读一读,写一写,并选择喜欢的词语造句。
你推我攘小心翼翼欢声笑语热热闹闹安安静静三、提高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海边今天,爸爸和我一起到大海边玩。
我在沙滩上走来走去,身后留下一串串脚印。
浪花一波一波地打在脚上,我都快要站不住了。
浪花一朵一朵在海面上开放,美丽极了。
我还看到一群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真是有趣呀!爸爸说:“大海是船儿的道路。
”我说:“大海是鱼儿的家。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小鱼一( )浪花一( )脚印一( )杜鹃一( )工厂一( )山沟2.把短句括号里的词语,准确地加进句子,使它变成长句。
例:海浪打在脚上。
(哗啦哗啦地)海浪哗啦哗啦地打在脚上。
(1)小鱼游来游去。
(摇头摆尾地)(2)浪花蹦蹦跳跳。
(在海面上雪白的一排排)3.大海是什么?照样子,写句子。
例:大海是船儿的道路。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热闹分散勇敢悠长炸弹危险签定柔软钻研缩小2.灰蒙蒙火辣辣空荡荡齐刷刷笑嘻嘻顶呱呱臭烘烘泪汪汪慢腾腾亮晶晶二、综合题上课了,同学们你推我攘的跑进了教室,热热闹闹的操场顿时安安静静了。
三、提高题1.条朵串只家个2.(1)小鱼摇头摆尾地游来游去。
(2)一排排雪白的浪花在海面上蹦蹦跳跳。
3.大海是鱼儿生活的摇篮。
《红蜡烛》资料花炮的介绍也称“烟花”,我国是烟花爆竹的故乡。
在黑火药问世的隋、唐时期,有人把黑火药装入竹筒,利用火线点然使之爆炸,这就是早期的竹筒爆竹。
人们在燃放爆竹时,常发现爆竹顶部有喷火现象,受此启发,制造出了喷花,即早期的烟花。
到了宋代,我国烟花爆竹产品的品种繁多,并且具有烟、火、光、声等不同的效果。
南宋时期国内已开始举办多种大型烟花晚会,当时的许多烟花爆竹制作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爆竹起源:最早的“爆竹”,是火烧竹子所发出的爆裂声《荆楚岁时记》载:“燃火投竹,爆破有声,能辟恶魔”最早记载: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最早记叙了把硝石、硫磺、含炭物质混合在一起创造火药的“硫磺伏火法”。
传说孙思邈曾隐居浏阳。
浏阳城东历来有“孙隐崖”、“洗药桥”等地名,有“升冲观”(前两年重修)。
如今还新建有“思邈公园”。
花炮始祖:唐初,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李畋(生于公元601年)为驱除瘟疫,将火药装在竹筒中,用引线点燃起爆,发出更大的响声和浓烈烟雾,驱散山岚瘴气。
这是“装硝爆竹”的雏形。
李畋因此被奉为“花炮始祖”。
花炮的传说:独脚山鬼。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
以竹著火中,火扑哗有声,而上悔惮远去”。
这是关于鞭炮的前身——爆竹的神话故事。
所以,鞭炮有的地方又叫爆竹。
李畋先师。
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李世民有个宰相叫魏征。
据说,魏征权力很大,“日管人间,夜辖阴曹”。
一次,一个叫八河都总管泾河龙王的,犯了天条,被判死罪。
玉帝命魏征去执行斩刑。
当时正值炎热夏季的子夜,魏征昏昏入睡后,突然全身大汗淋淋,原来是他正在斩杀犯了天条的罪龙,被累出汗来的。
正在这时,李世民用扇子对着魏征连扇三扇。
这么一扇,风助魏征,终于帮助他斩杀了罪龙。
于是,罪龙的阴魂怪罪李世民,经常兴风作案,扰的李世民坐卧不安,夜夜不得安宁。
朝廷只得派大将秦叔宝、尉迟恭守护李世民的寝宫,才算平安无事。
《红蜡烛》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4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感悟到的语气读出来,培养朗读能力。
3、练习讲童话故事,学习编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词,学习编童话故事。
教学方法:游戏法、竞赛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童话故事,同学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课文吗?那我们今天继续学习27课《红蜡烛》。
2、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画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准字音,学生评价。
3、画出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组词、说话。
4、小老师上台教读生字,扩词。
教师正音。
5、教师带读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三、送生字宝宝回家,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
1、齐读生字、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2、游戏巩固生字:火眼金睛游戏、找朋友游戏。
3、学习词语库:1)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理解词义。
重点指导“小心翼翼”、“你推我搡”。
3)在这一课里你还积累了哪些好词?●二、精读、品读课文。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正音。
2、品读课文。
第三课时●一、分角色表演课文。
●二、讲讲《红蜡烛》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一字开花”游戏。
3、仔细观察生字,发现生字书写的特点。
注意指导:火字旁的书写以及“处”的书写。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写。
5、进行组词练习。
《红烛》优秀教案.docx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红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红烛》是一首描绘蜡烛的诗歌,通过描绘蜡烛的形态、光芒和燃烧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红烛》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蜡烛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讨论法和欣赏法进行教学。
3.2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新课,向学生介绍《红烛》的作者和背景。
Step 2:让学生朗读《红烛》,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Step 3:引导学生分析蜡烛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情感。
Step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红烛》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红烛》文本、多媒体教学设备。
5.2 参考资料关于《红烛》的解读、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等相关资料。
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光明、生命等主题的理解。
6.2 活动步骤Step 1:向学生发放诗歌创作任务单。
Step 2:引导学生参考《红烛》的结构、韵律等进行创作。
Step 3: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诗歌创作,互相交流分享。
Step 4:教师对学生的诗歌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课堂氛围等方面。
7.2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以便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第八章:教学计划调整8.1 调整原因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可能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红蜡烛》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动物们好奇、想尝试又害怕的心理。
学重教点体会不同动物点蜡烛时的心理。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动物点蜡烛时的心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苹果,用摘苹果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3)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地阅读了课文,知道了小猴子捡的是红蜡烛,可是小动物们开始知道吗?他们又是怎样点蜡烛的呢?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课文。
(4)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复习课文,提出问题。
1.朗读本课词语时,开始读的速度可慢一些,以认读生字为主。
2.有一天,小猴子拾到一个像花炮一样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3.播放课件,带着疑问看动画和听读课文,再次熟悉课文内容。
(二)朗读感悟。
1.朗读课文,读后在小组内讨论:课文可以分成几件事?可以在文中画出关键词句。
⑴自读课文,认真思考。
⑵小组讨论,老师加入小组去指导。
⑶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捡、看、点。
)2.分别说说这几件事是在哪几自然段讲述的。
(三)问题切入。
1.同学们读了课文后,知道动物们是怎么发现炮竹是红蜡烛的吗?2.你认为哪件事最精彩,你就读哪部分,然后把这部分讲给同桌听,还可以找几个同伴演一演。
3.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根据学生回答作适当板书。
4.你觉得课文中哪个动物描写得最生动,找出相关段落或句子读一读。
三、练习1.请你帮生字朋友按部首找到它们的家。
(连线)蜡烛炸胆朋火虫月2.照样子,写词语。
还有一些词语也和“静悄悄”一样,你能把它们写下来吗?四、总结这篇课文讲的是猴子在山下见到一个像花炮一样的东西,准备晚上点花炮,乌龟和黄鼠狼都不敢点,只有野猪最勇敢,把花炮点着了。
原来,它不是花炮,而是一支红蜡烛。
五、作业1.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动物,为什么?你还想对其他动物说些什么呢?2.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3.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看谁讲得好。
《二年级语文人教版课本【语文A版二上第27课《红蜡烛》教案】》摘要:《红蜡烛》是语版二年级上册七单元课,三、学习生,四、即兴表演《红蜡烛》是语版二年级上册七单元课课讲了非常生动童话故事只猴子捡到红色像花炮样东西心翼翼地带回山上山林里动物谁都不敢生怕己被炸着野猪勇敢地着了结没有爆炸原是枝红蜡烛故事生动离奇非常适合儿童只是课比较长容比较多学生理比较困难因教师教学可采用多种方法学课也可以分组分部分学习课教学目标、会认生会写8参照“我词语库”由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兴趣和习惯、正确、流利地朗课将己感悟到语气出培养学生朗能力3、体会动物们既奇想尝试又害怕心理从而教育学生做事要勇敢尝试教学重、会认生会写8、有感情地朗课体会动物们奇、想尝试又害怕心理教学难体会不动物蜡烛心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几种动物头饰课安排课初课准音通句子了课识记生写生二课细课体会不动物蜡烛心理分角色排演课剧完成课练习教学程课、导入新课、老师谈话朋友你们玩花炮吗?请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学生由回答)、质疑导入有天猴子拾到像花炮样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3、学生带着疑问初课完回答老师板出课题二、初学课识记生整体感知、课根据拼音准音通句子如有不通地方多几遍、标出段序把带有生词语圈出主识词3、离开拼音你还认识这些生词吗?(出示多媒体课件用开火车游戏认生、生词巩固识)、整体感知课容⑴轮流—8然段要准音通句子如有错误老师或学及纠正⑵边听边想课讲是什么事? 三、学习生、出示要写生准音、分析形形近比较并用己喜欢方法识记形3、练习组词造句学会运用、指导写⑴观察形结构和各部分田格所占位置练习描红⑵老师重指导“处”是半包围结构三笔“捺”要写得平而长⑶学生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四、检评价结束课堂二课、复习导入、出示生苹用摘苹游戏复习巩固生、出示带生句子测3、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地了课知道了猴子捡是红蜡烛可是动物们开始知道吗?他们又是怎样蜡烛呢?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课、老师板课题学生题质疑二、品理、播放课件带着疑问看动画和听课再次熟悉课容、朗课组讨论课可以分成几件事?可以画出关键词句⑴课认真思考⑵组讨论老师加入组指导⑶学生汇报老师板(捡、看、)3、分别说说这几件事是哪几然段讲述、你认哪件事精彩你就哪部分然把这部分讲给桌听还可以几伴演演5、检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回答作适当板6、你觉得课哪动物描写得生动出相关段落或句子三、通理指导朗、二然段抓住动物奇又害怕心理、“花炮”部分抓住动物动作和心理出动物们害怕、胆语气3、有感情地朗课(可以分组可以指名也可以开火车……) 四、即兴表演、分角色戴头饰表演“花炮”情景、集体评价五、拓展延伸、你喜欢课哪动物什么?你还想对其他动物说些什么呢?、你了课知道了些什么?3、把这故事讲给别人听看谁讲得、参照词语库主积累词语并用两词造句从而学会运用附板设计红蜡烛捡心翼翼(害怕)看你推我搡往退乌龟刚刚……就……黄鼠狼光……就…… (胆) 钻捂不敢睁野猪跑 (勇敢)。
————————精选资料,欢迎阅读下载————————红蜡烛教学目标:1.认识14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感悟到的语气读出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练习讲童话故事,学习编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词,学习编童话故事。
教学方法:游戏法、竞赛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童话故事,同学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课文吗?那我们今天继续学习27课《红蜡烛》。
2.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画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准字音,学生评价。
3.画出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组词、说话。
4.小老师上台教读生字,扩词。
教师正音。
5.教师带读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三、送生字宝宝回家,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
1.齐读生字、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2.游戏巩固生字:火眼金睛游戏、找朋友游戏。
3.学习词语库:1)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理解词义。
重点指导“小心翼翼”、“你推我搡”。
3)在这一课里你还积累了哪些好词?二、精读、品读课文。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正音。
2.品读课文。
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发表见解,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利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指导学生的朗读。
如写乌龟和黄鼠狼的表情和动作的句子,教师要抓住他们的动作特征,进行朗读感悟。
————————精选资料,欢迎阅读下载————————。
《红蜡烛》教案《红蜡烛》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蜡烛》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蜡烛》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勇于实践,从实践中去弄清事实真相。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感悟到的语气读出来,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感悟到的语气读出来,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挂图、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课文。
1、自主学习。
①自己读文,标出自然段。
②借助拼音读课文,反复读句子。
2、小组学习。
同桌分段读课文,互相听、评,把课文读正确。
3、反馈练习。
①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正音。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感悟,重点突破。
1、抓住人物语言进行朗读感悟。
①自己先试着读:“危险!危险!不能离它太近,会炸的!”②师生评读,读出猴子的心情,并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2、抓住人物动作有感情地朗读。
①自己默读5、6、7自然段,画出描写他们动作的词语,想想什么意思。
②自选一个小动物,读表现。
③汇报交流,读出感受,说见解。
指导:小乌龟:“只好、刚刚、再也不敢”读出害怕、胆小。
黄鼠狼:“光绕着花炮转悠,就是不敢去点火。
”也很害怕、胆小。
野猪:“跑上前去,把那家伙点着了。
”感悟野猪非常勇敢。
④再完整地读读这三个自然段,看看课文挂图,想想别的小动物的动作、表情,读感受。
四、整体感悟。
完整地读读课文,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五、分角色表演课文。
学生们戴着动物头饰,把课文演绎出来。
六、拓展实践,训练想象。
想一想:当大家知道原来是一支红蜡烛后,他们会说什么?七、总结。
《红蜡烛》教案2教学目标:1.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认读课文中圈出来的会认字6个,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并能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
《红蜡烛》学案2
一、学习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并能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
2.体会动物们既好奇想尝试又害怕的心理,从而明白做事要勇敢尝试。
2、重点难点
1.重点:能读懂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感悟课文,明白做事要勇敢尝试。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读完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想象一下,当小动物们发现这只是一根红蜡烛之后会有什么反应?为这个故事编写一个结局。
四、参考资料
花炮,也称“烟花”,我国是烟花爆竹的故乡。
在黑火药问世的隋、唐时期,有人把黑火药装入竹筒,利用火线点然使之爆炸,这就是早期的竹筒爆竹。
人们在燃放爆竹时,常发现爆竹顶部有喷火现象,受此启发,制造出了喷花,即早期的烟花。
到了宋代,我国烟花爆竹产品的品种繁多,并且具有烟、火、光、声等不同的效果。
南宋时期国内已开始举办多种大型烟花晚会,当时的许多烟花爆竹制作技术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