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文本教学提纲
- 格式:pdf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28
峨眉山旅游战略分析引言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被誉为中国佛教名山,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之一。
峨眉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峨眉山面临着提升旅游业发展的机会和挑战。
本文将对峨眉山的旅游战略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1. 峨眉山的优势峨眉山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具有以下优势:1.1 自然风光丰富多样峨眉山地处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地貌景观。
其山势险峻,植被茂密,瀑布奇观和云海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自然风光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2. 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峨眉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之一。
峨眉山的建筑、雕刻、壁画等文化遗产,以及寺庙、道观等历史遗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为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吸引力。
2. 峨眉山的挑战峨眉山在发展旅游业时面临一些挑战,包括:2.1. 交通不便峨眉山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是游客到访的一大障碍。
现有的交通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
因此,改善交通设施是发展峨眉山旅游业的首要任务之一。
2.2. 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峨眉山的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游客反映在峨眉山旅游过程中遇到了价格不透明、导游服务粗糙、环境脏乱等问题。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吸引更多游客的关键。
3. 发展策略3.1. 改善交通设施为了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需要加大对峨眉山周边交通设施的投资。
这包括修建新的道路、扩大公交车线路、增加停车场等。
同时,应优化交通规划,提高交通运营效率,以便更好地服务游客。
3.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其专业素质;•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维护,保持景区环境整洁,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优化价格体系,建立透明的价格机制,避免价格欺诈和不合理涨价现象。
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修编目的:为适应峨眉山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后,对其保护、展示、利用和管理新的更高要求,促进峨眉山风景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佛教圣地,对峨眉山总体规划进行修订编制。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
2、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3、国家《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消防法》、《土地法》、《水法》等国家法规。
4、《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九七九年,《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九九三年。
5、《峨眉山——乐山大佛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文本》。
第三条指导思想:以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针,以保护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为核心,更深层次地展示峨眉山自然和佛教文化景观,树立风景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形象,加强保护,强化管理,发展旅游,促进风景区持续健康地发展,确立其全国知名风景名胜区、四川省风景环境中心地位。
第四条规划原则:总原则:“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1、严格执行世界遗产保护公约,保护峨眉山景观和环境不受任何破坏,使峨眉山完整地保存下去。
2、进一步发掘新的景观和现有景观的潜力,深层次地展示峨眉山特色,使游人有新鲜感。
3、综合利用峨眉山资源优势,科学把握各类用地的利用方向,合理确定景观贫乏区的开发强度,谨慎确定有关开发性项目。
4、处理好景区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的矛盾,将农民生活出路问题纳入总体规划统一考虑,保持风景区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
5、加强管理规划,探索高效、统一的具有地方执法和行政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第五条规划期限:近期规划为2003年——2010年;远期规划为2011年——2020年。
第六条修编规划的重点l、通过对峨眉山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景观资源充分挖掘重新认识、评价,结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的要求,论证确定风景区性质、职能、容量和规模,重点确定风景区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
目录第一章现状与背景 (1)一、项目背景 (1)二、资源条件 (1)三、优势条件分析 (2)(一)区域旅游资源条件 (2)(二)区位优势条件 (2)(三)客源市场条件 (2)(四)地理区位条件 (3)(五)相关支撑条件 (3)四、存在问题 (3)五、规划重点 (3)第二章总体规划 (4)一、规划总则 (4)(一)指导文件 (4)(二)规划范围 (4)(三)规划面积 (4)(四)规划原则 (4)(五)风景区的性质 (4)(六)发展目标 (5)(七)规划期限 (5)二、分区、结构与布局 (5)(一)规划分区 (5)(二)规划结构 (6)(三)规划布局 (6)三、环境容量预测 (7)(一)xx湖片区容量预测 (7)(二)xx山片区容量预测 (7)四、人口规模预测 (7)(一)外来游人 (7)(二)服务职工(由直接服务人员和间接服务人员组成) (8)(三)当地居民 (8)五、客源市场定位 (8)(一)国内市场 (8)(二)海外市场 (9)第三章专项规划 (9)一、保护培育规划 (9)(一)风景保护现状 (9)(二)风景保护原则和目标 (9)(三)风景保护范围 (9)(四)风景保护的分级 (9)(五)风景保护措施 (10)(六)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11)二、风景游赏规划 (11)(一)规划原则 (11)(二)风景游赏主题意境构思 (11)(三)游赏项目组织 (12)(四)风景单元组织 (12)(五)游线组织 (14)三、旅游设施规划 (15)(一)布局原则 (15)(二)旅游设施分类 (15)(三)床位规模与配置 (15)(四)旅游设施与旅游基地分级配置 (15)四、植被抚育与绿化规划 (17)(一)规划原则 (17)(二)绿化规划布局 (17)五、地利用规划 (19)(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19)(二)规划基本原则 (19)(三)土地利用规划 (19)六、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20)(一)现状概况 (20)(二)规划原则 (20)(三)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20)第四章基础工程规划 (21)一、道路交通规划 (21)(一)规划原则 (21)(二)对外交通规划 (21)(三)风景区内部道路规划 (21)(四)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22)(五)水上航运规划 (22)二、给排水工程规划 (23)(一)规划原则 (23)(二)给水工程规划 (23)(三)排水工程规划 (23)三、电力电讯规划 (24)(一)规划原则 (24)(二)电力工程规划 (24)(三)电信工程规划 (24)四、防灾工程规划 (25)(一)规划原则 (25)(二)防洪排洪规划 (25)(三)防火规划 (25)(四)防工程地质灾害规划 (25)规划图纸1.区域网络图2.综合现状图3.总体布局图4.游赏组织图5.道路交通图第一章现状与背景一、项目背景xx风景名胜区地处xx省北部,位涉xx、xx两县。
峨眉山市高桥镇总体规划(2018-2035)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9年第一章总则一、规划原则(一)景城统筹、城乡统筹、全域规划风景区发展与镇域整体发展紧密衔接,镇域内各村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村镇之间在空间布局、产业互补、设施共享等方面的协调,达到整体效益最优,实现互相促进、共同奔向小康的奋斗目标。
(二)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科学布局以保护生态和保证安全为前提,在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的条件下,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受损生态资源,尊重客观自然基础,对生产力、人口和场镇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建设用地和人口。
(三)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突出特色要注重保护地方历史遗存,尊重和弘扬地方文化,强调地域文化特质,把地域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自然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体现和发扬地方的特色。
二、规划期限依据峨眉山市总体规划要求,确定本次高桥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与峨眉山市城总体规划一致。
确定为: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5年。
三、规划范围本次镇总体规划分为两个层次:镇村体系规划和城镇规划。
(一)镇域镇村体系规划范围镇域镇村体系规划范围即为镇域范围,面积共计约75平方公里,包括14个村,一个集镇(高桥镇)。
(二)城镇规划范围依据峨眉山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市规划区范围,合理确定高桥镇城镇规划区范围。
至远期2035年城镇规划范围约21.66平方公里(包括中兴社区、万槽村、福田村、张沟村、高桥村、余村村、高桥村),其中集镇建设用地总面积约 3.45平方公里。
第二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一、定位及目标(一)规划定位整体定位:峨眉风景区新门户、人文生态旅游体验区(二)规划目标紧抓峨眉山市建设“绿水青山典范城市”契机,依据峨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对高桥镇的战略要求,依托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充分发挥临江河、老街古镇及山水田园资源,将高桥打造成为风景区重要旅游服务基地及山、水、田、城融合的生态人文景区。
峨眉之旅策划书模板3篇篇一《峨眉之旅策划书模板》一、活动主题“领略峨眉风光,探索自然奥秘”二、活动背景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本次活动旨在让参与者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领略峨眉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一个放松身心、增进友谊的机会。
三、活动目的1. 让参与者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感受峨眉山的美丽和神奇。
2. 增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凝聚力。
3. 丰富参与者的课余生活,提供一个愉悦身心的平台。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六、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员]七、活动流程1. 前期准备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
收集峨眉山的相关资料,制作活动手册,为参与者提供参考。
预订活动所需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
准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和急救药品,确保活动的安全性。
宣传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
2. 活动当天集合与出发在指定地点集合,乘坐大巴前往峨眉山。
车上进行简单的活动介绍和安全须知讲解。
登山与游览抵达峨眉山后,开始登山之旅。
沿途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参观寺庙,了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到达山顶,俯瞰山下美景,拍照留念。
午餐与休息在适当的地方休息,享用午餐。
自由活动时间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继续探索周边景点或休息放松。
集合与返程下午按时集合,乘坐大巴返回出发地。
组织参与者分享活动体验和感受。
整理活动照片和视频,制作纪念相册或视频,与大家分享。
八、活动预算1. 交通费用:[具体金额]2. 住宿费用:[具体金额]3. 餐饮费用:[具体金额]4. 门票费用:[具体金额]5.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总预算:[具体金额]九、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听从组织者的安排,不得擅自离队。
2. 注意安全,避免在陡峭的山路行走时奔跑或推挤。
3. 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爱护峨眉山的自然环境。
乐佛大山景区规划方案第一条规划目的为适应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对乐山大佛风景区保护、展示、利用和管理新的更高要求,促进乐山大佛风景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乐山大佛风景区进行总体规划编制。
第二条规划依据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
2、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3、国家《文物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消防法》、《土地法》、《水法》等国家法规。
4、《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8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
5、《峨眉山——乐山大佛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文本》(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第三条指导思想以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针,以保护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为核心,对风景区内有碍世界遗产的设施及单位进行逐步搬迁,以更好地展示乐山大佛风景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树立风景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形象,加强文物与景观保护,强化风景区管理与经营,促进风景区持续健康地发展。
第四条规划原则总原则:“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1、严格执行世界遗产保护公约,保护乐山大佛风景区的景观和环境不受任何破坏,对风景区内现有的有碍景观的设施逐步清理出去,使乐山大佛及其环境完整地保存下去。
2、综合利用乐山大佛风景区资源优势,科学把握各类用地的利用方向,合理确定风景区的开发强度,谨慎确定有关开发性项目。
3、处理好风景区保护与居民生产生活的矛盾,将区内居民生活与风景区规划统一考虑,保持风景区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
4、作好风景区用地调整,对风景区无关占地单位、企业逐步限期搬迁,恢复为风景游览用地性质。
5、加强规划管理,探索高效、统一的具有行政和执法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基于SWOT法浅析景区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以峨眉山景区为例作者:王业凯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3年第8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愈发强烈。
当各景区开发文化资源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因此关于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显得更加重要。
峨眉山是全国知名的风景名胜,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本文重在以此景区为例,引出一些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思考。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对旅游者具有长久吸引力的是旅游风景区特色的景观和文化,和自然景观相比,文化起着灵魂的作用。
同时,若不能有效开发景区资源,而使得景区资源在不经意间遭到破坏的话,对整个景区的文化旅游也是一种伤害。
因此,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在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影响。
一、峨眉山景区旅游资源介绍峨眉山是全国知名的风景名胜,其旅游景区近年来在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上成效卓著,以下分别从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四方面来简要介绍其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内容。
(一)优势分析峨眉山在中国各大名山中具有独特的优点:雄秀兼备。
正如唐代李白所叹“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宋代诗人范成大则概括为“秀甲天下”。
峨眉山管理部门在充分认识到这两大特色后,以此为突破口,充分打造峨眉山的秀美风景,使之成为景区吸引人的一大理由。
而峨眉山在开发路线时,考虑到以特色吸引人,分别划以冷线的连绵山峰与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林区和热线的金顶体验游。
冷线路以游客步行上山为主,沿途的原始森林保护区可以让人将城市的尘嚣与繁杂一洗而尽,热线路则主要为时间紧凑的游客准备,平稳的盘山公路带着游客由下而上感受到了不同气候带的自然生态变化。
(二)劣势分析峨眉山是国家5A级景区,但景区的管理远不如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等四川省内5A级景区管理成熟。
主要表现在:一、允许私家车开入景区,增加了景区的环境保护压力,同时更增加了景区车辆、人流量的负荷,使得本来就举世闻名、人满为患的景区在游人稍多的双休日,就已不堪重负,堵车的情况时有发生;二、允许村民在景区山道上自行贩卖小商品,使得峨眉山这一本来文化底蕴非常厚重的景区,商业化异常严重,村民一味地向游客兜售小商品,更有甚者见游客不买便大肆刁难,使得游人游兴大减;三、景区缺乏足够的垃圾清运人员,在景区内随处可见的垃圾,以及野生猴吃剩的蕉皮、花生壳,严重影响了景区形象。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大纲(暂行)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第二条规划范围与面积第三条风景名胜区性质与资源特色第四条规划期限第二章保护规划第五条资源分级保护第六条资源分类保护第七条建设控制管理第八条生态环境保护第三章游赏规划第九条游客容量第十条特色景观与展示第十一条景区规划第四章设施规划第十二条道路交通规划第十三条游览设施规划第十四条基础工程规划第五章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第十五条居民点调控类型第十六条居民点调控措施第六章相关规划协调第十七条城市规划协调(含外围区域保护协调)第十八条土地利用规划协调第十九条其他相关规划和管理规定协调第七章近期规划实施第二十条近期实施重点附表表1-1风景名胜资源类型表表2-1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表3-1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图纸目录(暂行)图0-1 区位关系图图0-2 综合现状图图0-3 规划总图图1-1 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界线坐标图图2-1 分级保护规划图图3-1 游赏规划图图4-1 道路交通规划图图4-2 游览设施规划图图5-1 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图图6-1 城市发展协调规划图图6-2 土地利用规划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大纲(暂行)第一章关于规划总则的说明一、规划范围与面积(一)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范围与面积(二)风景名胜区范围调整说明(涉及范围调整的编制)二、风景名胜区性质与资源特色(一)风景名胜区性质(二)风景名胜资源特征(三)风景名胜资源类型与评价三、规划期限四、规划目标(一)总目标(二)分项目标第二章关于保护规划的说明一、资源分级保护(一)一级保护区(核心景区—严格禁止建设范围)(二)二级保护区(严格限制建设范围)(三)三级保护区(限制建设范围)二、资源分类保护三、建设控制管理(一)分区设施控制管理(二)分区活动控制管理四、生态环境保护第三章关于游赏规划的说明一、游客容量二、特色景观与展示(一)特色景观类型与展示主题(二)解说展示场所与方式三、景区规划第四章关于设施规划的说明一、道路交通规划(一)对外道路交通规划(二)内部道路交通规划(三)交通设施规划(四)道路及交通设施控制要求二、游览设施规划(一)游览设施布局与分级配置(二)游览设施建设控制引导(三)床位规模控制与分布三、基础工程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二)排水工程规划(三)供电工程规划(四)电信工程规划(五)环卫设施规划(六)综合防灾规划第五章关于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的说明一、居民社会现状二、居民点调控(一)调控类型(二)调控措施三、经济发展引导第六章关于相关规划协调的说明一、城市规划协调(含外围区域保护协调)(不涉及城市规划区域的,不编制此项内容)二、土地利用规划协调三、其他相关规划和管理规定协调(一)生态环境保护(二)水资源保护(三)林地和特定区域保护(四)文物保护(五)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六)旅游管理第七章关于近期规划实施的说明一、近期实施重点二、近期建设内容(一)近期景区建设(二)近期保护利用项目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要求(暂行)为了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成果,提高总体规划编制水平,强化执行和监督,对总体规划编制提出以下要求:一、总体要求(一)总体规划一般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三部分内容。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适应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对乐山大佛风景区保护、展示、利用和管理新的更高要求,促进乐山大佛风景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乐山大佛风景区进行总体规划编制。
第二条规划依据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
2、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3、国家《文物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消防法》、《土地法》、《水法》等国家法规。
4、《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8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
5、《峨眉山——乐山大佛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文本》(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第三条指导思想以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针,以保护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为核心,对风景区内有碍世界遗产的设施及单位进行逐步搬迁,以更好地展示乐山大佛风景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树立风景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形象,加强文物与景观保护,强化风景区管理与经营,促进风景区持续健康地发展。
第四条规划原则总原则:“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1、严格执行世界遗产保护公约,保护乐山大佛风景区的景观和环境不受任何破坏,对风景区内现有的有碍景观的设施逐步清理出去,使乐山大佛及其环境完整地保存下去。
2、综合利用乐山大佛风景区资源优势,科学把握各类用地的利用方向,合理确定风景区的开发强度,谨慎确定有关开发性项目。
3、处理好风景区保护与居民生产生活的矛盾,将区内居民生活与风景区规划统一考虑,保持风景区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
4、作好风景区用地调整,对风景区无关占地单位、企业逐步限期搬迁,恢复为风景游览用地性质。
5、加强规划管理,探索高效、统一的具有行政和执法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教案目录
教务处制日期:2014年 4月 21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
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教务处制日期:2014年 4月 28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
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附页:
教务处制日期:2014年 5月 5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
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教务处制日期:2014年 5月 12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
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附页:
教务处制日期:201 4年 5月 19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
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教务处制日期:2014年 5 月 26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
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教务处制日期:2014年 6 月 2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
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附页:
教务处制日期:2014年 6 月 9 日注明:1.此教案供平时教学检查、期末教学资料存档使用;
2.每讲填写一份,学期期末统一交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提交教务处。
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