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光学基本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914.00 KB
- 文档页数:14
初中物理总复习《专题复习》作图专题中考作图大约占5—7分。
通常是光学、力学、电学各一题。
(一)光学部分1、能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决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问题。
2、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成像特点,作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3、能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相应的光路图。
4、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二)电学部分1、能根据所给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以及由所给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会正确连接家庭电路。
3、会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以及给螺线管供电电源的正负极,能根据要求绕制合适的螺线管。
(三)力学部分1、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2、能画出共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3、会分析滑轮组,并能画出绳子绕法。
实验专题中考实验题的分值一般在19分左右,总体上来说这部分考题的难度不是很大。
从考查内容上可分为声学实验、光学实验、热学实验、力学实验、电学实验。
从考查方式上可分为操作式实验考查和探究式实验考查主要内容:一、声学实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探究)二、光学实验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与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实验探究(探究)2、作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三、热学实验1、温度的测量(操作)2、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探究)四、电学实验1、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操作)2、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3、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探究)4、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安全用电(探究)5、电磁相互作用(探究)6、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7、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探究)五、力学实验1、固体和液体质量以及密度的测量(操作)2、力的测量(操作)3、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操作)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探究)5、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探究)6、压强概念(探究)7、浮力的实验探究(探究)8、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探究(探究)9、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探究)计算专题中考计算题大约占13分左右,通常是两题,考查内容涉及力学、电学、热学的计算。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6类中考作图问题》一、光学作图的理论依据1.光沿直线传播①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②利用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公理。
2.光的反射定律内容(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路是可逆的。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②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③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在平面镜里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⑤像和物“左右相反”.4.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甲所示);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乙所示)。
(4)光路是可逆的。
5.透镜作图的依据就是熟练掌握透镜的三条基本光路(1)凸透镜(如图):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过焦点。
3)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此外,过两倍焦距处的光线折射光线过两倍焦距处。
(2)凹透镜(如图):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3)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6.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
A.心中要强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的基础知识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大小正倒虚实无限远v=f 极小光斑测焦距u>2f 2f>v>f 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u=f 无限远获平行光源和测焦距u<f 同侧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3)倒立的都是实像、正立的都是虚像;(4)当u>v时,像是缩小的;反之,像是放大的;(5)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和像都增大;反之,物距增大,像和像距都减小。
专题03光学实验一、平面镜成像实验:1.实验器材:平板玻璃(透明)、两支相同的蜡烛、白纸、刻度尺、笔;2.实验环境:光线暗一点;3.注意事项:玻璃板垂直桌面、玻璃板薄一点;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5.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1)正立的、等大的、虚像;(2)像、物分居平面镜两侧;(3)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u=v;(4)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5)物体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靠近的速度大小相等;(6)注意: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位置、形状,以及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无关。
6.平面镜成像实验考点总结:(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能重合;(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6)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8)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9)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10)观察A蜡烛的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反射各成一个像;这两个像的间距为两倍玻璃板的距离;实验应该选用较薄的玻璃板,这是为了使玻璃板两个面反射成的像尽量重叠,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11)多次进行实验的目的:寻找普遍规律。
【例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一、力学1. 基本概念- 质量和密度- 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力的合成与分解2. 运动的描述- 速度与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3. 牛顿运动定律- 惯性定律-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作用与反作用4. 功、能和功率- 功的概念和计算-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5.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 滑轮系统- 斜面的原理和应用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 热量的传递方式- 比热容和热值2. 热膨胀与热收缩- 热膨胀的原理- 常见物质的热膨胀系数3. 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蒸发和凝结- 沸腾和凝固三、光学1. 光的反射- 平面镜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凹面镜和凸面镜2.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 透镜的成像原理- 透镜的分类和特点3. 光的色散- 色散现象- 光谱的形成四、电学1. 静电学- 电荷的性质- 库仑定律- 电场和电场线2. 电流与电路- 电流的形成- 电路的基本组成 - 串联和并联电路3. 欧姆定律- 电阻的概念- 欧姆定律的应用 - 电阻的串并联4. 电能与电功率- 电能的计算- 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和电能的关系五、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产生机制 - 声波的传播介质 - 声速的影响因素2. 声音的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3. 声的利用- 声音传递信息- 声音传递能量请根据以上概要在Word文档中创建文档,并按照实际文档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您可以添加或删除部分内容以适应具体的教学大纲或考试要求。
记得在文档中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并保持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一、物理学概述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和属性的学科。
物理学主要研究物理现象和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
其研究范围包括宇宙的起源、物质的本质、运动的规律、能量的传递等方面。
二、物理学基本概念1. 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指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演绎等一系列系统、有条理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界现象的科学方法。
2. 物理量:物理量是观测到的基本物理特征。
如长度、质量、时间、速度等。
3. 单位:单位是用来度量物理量的标准量。
如米、千克、秒、米/秒。
4. 误差:误差是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5. 精度: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精度越高,误差就越小。
6. 灵敏度:灵敏度是指测量仪器对物理量变化的响应程度。
三、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1. 运动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
2. 运动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3. 运动图像: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加速度-时间图。
4. 运动方程:平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竖直自由落体运动。
5. 运动规律的应用:合力分解、摩擦力、动能定理、势能定理、机械能守恒。
四、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及其变化的学问。
它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
1. 力: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力、张力等。
2.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3. 牛顿力学: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平衡力、功和功率、动量与动量守恒。
五、光学光学是研究光学现象和光的性质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光的发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及其规律。
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
初中物理中考[光学]专题2光学-知识点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和规律。
在初中物理中,光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介绍光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光的传播方式:光传播的方式有直线传播和曲线传播两种。
在均匀介质中,光直线传播,而在不均匀介质中,由于光速变化,光线曲线传播。
2.光的反射:光线在光滑的表面上发生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之间的折射率之比呈正比。
4.光的色散:光线经过折射时,会进行色散,即不同波长的光在折射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曲。
这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
5.光的干涉:当两束相干光线相遇时,会产生干涉现象。
根据干涉的性质,可以分为构 interference sm技术事漫漫和析干涉。
构干涉是由两条或多条光线叠加产生的干涉图样,如等厚线和等厚环。
析干涉是由一个光源通过不同路径到达观察点产生的干涉图样,如牛顿环。
6.光的衍射:光通过小孔或细缝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根据衍射的性质,可以分为菲涅耳衍射和菲涅耳-柯西衍射两种。
菲涅耳衍射是衍射角小于入射角的衍射现象,菲涅耳-柯西衍射是衍射角大于入射角的衍射现象。
7.光的偏振:光波的振动方向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偏振。
根据偏振的方式,光可以分为自然光、偏振光和偏振镜。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光学的主要知识点。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应用到解题中。
此外,实验也是学习光学的重要方式,同学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光学现象和规律,加深对光学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学好光学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同学们应该多做题,多思考,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光学水平。
光学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实用的学科,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喜欢上光学,探索光学世界的奥秘。
微专题4-1 光学三大现象辨析知识·解读一、光的直线传播②影子不是像,它是光射不到的一个阴暗区。
②在小孔成像中,物体通过小孔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只跟物体的形状相似,与孔的形状无关。
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1)定义:光从一种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到原来物质中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说明: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发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发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说明:①法线不是光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②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反射光线垂直返回,入射角、反射角均为0°。
②光路的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③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光路的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说明:当光从光速大的介质斜射入光速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注意: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这是折射现象的一种特殊情况。
2、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现象: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②筷子在水中的“折射”现象;③海市蜃楼;④叉鱼时对准看到鱼的下方。
(2)说明:分析光的折射现象时,可以根据光的折射规律,通过作图的方式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但在分析时,一定要搞清光的传播方向,即光线从什么介质斜射入什么介质中;再利用相应的折射规律作图分析。
微专题:光学基础练习2024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第一:考点解读(知识点填空)知识点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_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按获取方式可将光源分成_______光源和__________光源2.规律:光在__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现象: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影子、日食、月食都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应用:激光准直、站队看齐、射击瞄准等5.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______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知识点2: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1)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被__________回原介质中的现象(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①光屏的作用:显示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何验证三线是否共面:将反射光所在的一半光屏向后折,观察能否看到反射光线③当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到反射面时,必会逆着原来的入射方向反射出去,说明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 的;(3)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_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两侧;③反射角_________入射角;2. 两种反射漫反射镜面反射条件反射面_______反射面________图示反射特点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向着_________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___________只能在反射光的方向上看到物体,且物体看起来视觉特征能从各个方向___________明亮、刺眼能否成像不能成像能成像相同点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知识点3: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1)成像原理如图所示,光源S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过平面镜________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视觉,我们感到光好像是从图中S′处射来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虚像(2)探究过程①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②用薄玻璃板的原因是厚玻璃板会出现_____个像;③玻璃板要与水平面,否则找不到像;④用两支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知识点4: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的________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内——三线共面(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两侧——两线分居(3)当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________折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_____(4)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_________(5)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_________3.折射现象池底变浅、海市蜃楼等如:从池底A点来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光是从A′点射来的,A′点就是A点的变_______(填“高”或“低”)的虚像知识点5: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2.实验结论色散现象说明:(1)白光是由________混合而成的,白光______单色光;(2)不同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3.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____、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____、蓝4.物体的颜色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______色光,黑色物体________所有色光知识点6:看不见的光1.光谱:太阳通过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青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2.红外线(1)定义:我们把红光之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2)红外线的特点:热作用强;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强.(3)应用①根据热效应:医用红外热像仪、红外温度计、红外夜视仪、红外线加热.②根据穿透性强:遥控器、红外远程遥感.3.紫外线(1)定义:光谱中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2)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①能杀死微生物,用来灭菌在医院里经常用紫外线杀菌;②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假;③紫外线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注意】(1)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______.(2)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就会_______.第二:课堂重点一、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其颜色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显色原理:同色光透过→人眼,异色光吸收——同色透过,异色吸收注意:无色透明物体可以透过所有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