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 压强和浮力 考点跟踪突破 18
- 格式:doc
- 大小:190.00 KB
- 文档页数:8
考点跟踪突破18个性阅读一、(2015·济宁)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石崖上的枣树刘成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
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
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
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
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
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
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
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
“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
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
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
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
”后来我们真的去了。
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
初中浮力压强知识点总结那么浮力和压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而浮力是物体受到的推力。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浮力产生的原因决定了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浮力的来源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支持力,而支持力的大小就是浮力。
而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支持力是由于液体或者气体的分子相互挤压而产生的,所以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支持力就是由分子对物体施加的压力所决定的。
因而浮力与液体或气体的压强有关。
古代希腊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就发现了浸泡在水中的物体受的浮力跟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重量相等。
这就导致了浮力公式的提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液体所支持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这个公式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为F=Vρg,其中F表示浮力的大小,V表示物体的体积,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浮力跟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所以,根据浮力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是由物体的体积决定的;而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也就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浮力也就越小。
除了这些基础的知识以外,浮力还有一些应用。
比如说潜水艇就是利用浮力的原理来调节深度的。
当潜水艇要下潜的时候就会往船体中充入一些水,这样船就会密度增大,从而浮力减小,让潜水艇下沉。
而当潜水艇要上浮的时候就会把水排出,这样浮力就会增大,从而让潜水艇上浮。
总的来说,浮力是一种液体或者气体对物体的支持力,它的大小和方向由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液体或气体决定。
浮力和压强之间是有直接关系的,浮力的大小有体积和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决定。
而浮力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比如潜水艇就是利用了浮力的原理。
所以对浮力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难点突破学霸笔记(超级全面)一、压强1.定义: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压强的公式为P=F/A,其中F表示力,A表示面积,P表示压强。
2.压强的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1Pa等于1N/m²,常用的压强单位还有兆帕(MPa)和千帕(kPa)。
3.压强与力和面积的关系:压强和力成正比,与面积成反比。
即压强增大,力增大或面积减小;压强减小,力减小或面积增大。
4.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压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或变形,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建筑工程、机械制造、物体测量等。
二、浮力1.定义: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入液体或气体中所占体积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2.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ρVg来计算,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或气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排入液体或气体中所占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3.浮力的性质:a.浮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液体或气体的表面。
b.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排列位置有关。
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入液体或气体中时,浮力变大;当物体离开液体或气体时,浮力变小或消失。
c.浮力越大的物体,沉入液体的深度越小。
4.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a.船只的浮力可以支撑船只的重量,使其浮在水面上。
b.潜水时使用氧气瓶可以增加体积,从而增加浮力,帮助潜水员浮在水面上。
c.气球的浮力可使其浮在空中。
三、难点突破1.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难点。
要理解和掌握这个关系,可以通过练习一些例题进行巩固。
例如:一个重量为200N的木块放在面积为2m²的水平地板上,求木块对地板的压强。
解答:根据压强的定义和公式,可以得到P=F/A=200N/2m²=100Pa。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压强和力、面积关系的理解。
2.浮力的计算是另一个难点。
在计算浮力时,学生需要理解和应用密度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公式F=ρVg。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432000)湖北省孝感市楚环中学魏科民一、考点热点指津1《压强》这部分是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内容之一。
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占的比例都很大。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对压力方向的理解、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探究、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其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一些现象和实例等。
2考点命题形式非常广泛。
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说理解释、实验探究及计算题。
对一般基础性知识的考查大多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一些现象和实例则多以说理题的形式出现。
由于压强这部分知识综合性强,易与浮力、密度、机械功等知识联系起来,所以,与这些知识相联系的综合题多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甚至有些地区把他作为压轴题。
3近年来,由于中考命题非常注重同学们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考查。
对本节知识内容的考查有以下几大热点:⑴加强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涉及这种形式考查的内容包括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气体压强大小与体积、温度、质量关系探究等。
⑵注重运用数学图像、图表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涉及这方面内容的考查将会是今后中考试题中的一大亮点。
⑶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或规律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典型例题透视例1:(04年吉林)在图1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答案: C 。
透视:本题主要考查对压力方向的理解。
因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受力面垂直,且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
A 图虽方向与物体表面垂直,但力的作用点不在物体受力面上,所以A 图不对;B 图中力的方向与水平地面垂直,但不是与受力面垂直,所以B 图也不对;对于D 图,因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不存在物体之间的相互挤压,所以不是压力;只有C图才正确显示了压力。
例2:(04年上海市)小王同学双脚与地面的面积为4×10-2m 2,请根据图2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⑴小王同学的重力;⑵小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⑶小王同学背着重力为40牛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压强与浮力高频考点总结一、压强1、压力压强的变化经典例题:如图2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的液体A 和B ,已知A 液体的密度小于B 液体的质量。
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A 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B 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是(无液体溢出) ( )A.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A 、BB.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A 、BC.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A 、BD.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A 、B2、压力压强的计算经典例题:图钉尖端的面积是0.3毫米2,钉帽的面积是1.5厘米2。
用9牛顿的力垂直于墙壁按这只图钉,试求:(1)钉帽受到的压力和压强?(2)墙壁受到的压力和压强?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经典例题:下列情况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鞋底刻有花纹.B .图钉尖进入墙时要用力按.C .钢轨下面铺上枕木.D .用钝了的刀,磨磨刀口可以变锋利了.图2 A B4、液压与液重的关系经典例题: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盐水、水和酒精,它们液面的高度相同,其中烧杯底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A、盛盐水的烧杯B、盛水的烧杯C、盛酒精的烧杯D、三者一样大5、液片模型经典例题:6、大气压的相关现象经典例题:小雨和妈妈从沈阳去西藏旅游。
返程那天,小雨将已喝了半瓶的矿泉水瓶盖儿拧紧,然后放到旅行箱中带上火车。
回到家,小雨惊奇地发现塑料矿泉水瓶变瘪了,这是因为西藏地区比沈阳地区的大气压变填“高”或“低”)。
6、托里拆利实验的细节经典例题:某同学自制的一支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A、水银槽内水银过多 B、玻璃管太粗C、玻璃管内有空气进入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二、浮力1、浮力的简单计算经典例题:一个重29.4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问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若再加19.6N的力竖直向下按木块,木块刚好被按没水中,则木块的密度为多大?2、比较浮力大小经典例题: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静止在液体中如图8所示,关于三个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B.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C. 三个球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D. 三个球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3、漂浮物体的问题经典例题:4、浮力的应用经典例题: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向海里,收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不变”),轮船(填“上升一些”“下降一些”“吃水深度不变”)。
1.(2012台州)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
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2.(2011义乌)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p甲>p乙 B.p甲<p乙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2012杭州)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下图所示)。
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4.(2011金华、丽水)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实验,获得下表数据:序号液体深度/厘米橡皮膜朝向压强计液面高度差/厘米1 水 5 朝上 4.82 酒精 5 朝上 3.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 )A.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5.(2011绍兴)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探究实验。
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6.(2011温州)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
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7.(2011绍兴)小敏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实验(所用弹簧秤的单位是牛),先后用弹簧秤测物块在空气中和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的重。
学业考试专题辅导:压强和浮力[中考目标聚焦]课标解读考点盘点命题预测1. 了解压强的概念及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 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和实际应用-----连通器。
3. 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测量方法、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 压强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即压强的计算。
5、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大气压的存在和产生的现象。
6、浮力产生的原因、方向、计算、及浮力的应用。
7、探究大气压强的大小和那些因素有关,大气压的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
1. 压力、压强、压强的大小。
2.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液体压强的计算4. 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强的大小和计算。
5、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6、浮力7、浮力的应用。
1. 近几年中考题的趋势主要把本章知识于实际生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各种现象,并找出规律。
2. 重点考察:压强知识,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存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3. 大部分中考试卷的压轴题经常是浮力、压强知识和其他知识点的综合题。
4. 本部分主要题型是:填空、选择、试验探究、计算且所占分值较重。
课前热身练习1、(08年杭州市)下列做法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 B.缝衣针做得很细C.注射器针尖做得很尖 D.菜刀的刀刃磨得很锋利[答案] A.[点拨] 关键是记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熟悉实际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实际应用。
2、(08年安徽)青藏铁路建成后.乘高原列车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与普通列车相比,高原列车内还配有供氧系统和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高原上()A.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小B.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大C.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大D.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小[答案] A.[点拨] 大气压强和空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3、(07年潍坊市)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采用“和谐号”动车组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道太近很可能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答案] D.[点拨] 熟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圆的基本性质一、选择题1.(2015·某某)如图,在⊙O 中,直径CD⊥弦A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B )A .AC =AB B .∠C =12∠BOD C .∠C =∠B D .∠A =∠BOD,第1题图) ,第2题图)2.(2015·某某)如图,⊙O 为△ABC 的外接圆,∠A =72°,则∠BCO 的度数为( B )A .15°B .18°C .20°D .28°3.(2016·创新题)如图,已知∠BAC = 30°, BC =2,则⊙O 的直径是( C )A .2B .2C .22D .4,第3题图) ,第4题图)4.(2015·某某)如图,在⊙O 中,弦AC∥半径OB ,∠BOC =50°,则∠OAB 的度数为( A )A .25°B .50°C .60°D .30°5.(2015·贵港)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CD ︵=DE ︵,∠COD =34°,则∠AEO 的度数是( A )A .51°B .56°C .68°D . 78°,第5题图) ,第6题图)6.(2016·创新题)如图是以△ABC 的边AB 为直径的半圆O ,点C 恰好在半圆上,cos ∠ACD =35,BC =4,则AC 的长为( D )A .1B .203C .3D .1637.(2015·潍坊模拟)图中的五个半圆,邻近的两半圆相切,两只小虫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从A 点到B 点,甲虫沿ADA 1,A 1EA 2,A 2FA 3,A 3GB 路线爬行,乙虫沿ACB 路线爬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A .甲先到B 点 B .乙先到B 点C .甲、乙同时到BD .无法确定,第7题图) ,第8题图)8.(2015·某某)如图,AB 是⊙O 的直径,AB =8,点M 在⊙O 上,∠MAB =20°,N 是弧MB 的中点,P 是直径AB 上的一动点.若MN =1,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 B )A .4B .5C .6D .7二、填空题9.(2015·某某)如图,AB 为⊙O 的弦,⊙O 的半径为5,OC ⊥AB 于点D ,交⊙O 于点C ,且CD =1,则弦AB 的长是__6__.,第9题图) ,第10题图)10.(2015·某某)如图,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半径为1的⊙O 在格点上,则∠AED 的正切值为__12__.11.(2015·东营)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排水管道的截面直径是1 m ,其中水面的宽AB 为0.8 m ,则排水管内水的深度为____m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2.(2014·某某)如图,半径为6 cm 的⊙O 中,C ,D 为直径AB 的三等分点,点E ,F 分别在AB 两侧的半圆上,∠BCE =∠BDF =60°,连接AE ,BF ,则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611__cm 2.点拨:如图作△DBF 的轴对称图形△CAG ,作AM⊥CG,ON ⊥CE ,∵△DBF 的轴对称图形为△CAG,由于C ,D 为直径AB 的三等分点,∴△ACG ≌△BDF ,∴∠ACG =∠BDF=60°,∵∠ECB =60°,∴G ,C ,E 三点共线,∵AM ⊥CG ,ON ⊥CE ,∴AM ∥ON ,∴AM ON =ACOC,在Rt △ONC 中,∠O =60°,∴ON =sin ∠O ·OC =32·OC,∵OC =13OA =2,∴ON =32×2=3,∴AM =23,∵ON ⊥GE ,∴NE =GN =12GE ,连接OE ,在Rt △ONE 中,NE =OE 2-ON 2=62-(3)2=33,∴GE =2NE =233,∴S △AGE =12GE·AM=12×233×23=611,∴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11三、解答题13.(2015·某某模拟)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5,CB =12,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过A ,C ,D 三点的圆O 与斜边AB 交于点E ,连接DE.(1)求证:AC =AE ; (2)求AD 的长.解:(1)∵∠ACB=90°,且∠ACB 为圆O 的圆周角,∴AD 为圆O 的直径,∴∠AED =90°,又AD 是△ABC 的∠BAC 的平分线,∴∠CAD =∠EAD,∴CD =DE ,在Rt △ACD 和Rt △AED 中,⎩⎪⎨⎪⎧CD =ED ,AD =AD ,∴Rt △ACD ≌Rt △AED ,∴AC =AE (2)∵△ABC 为直角三角形,且AC =5,CB =12,∴根据勾股定理得AB =52+122=13,由(1)得到∠AED=90°,则有∠BED=90°,设CD =DE =x ,则DB =BC -CD =12-x ,EB =AB -AE =AB -AC =13-5=8,在Rt △BE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 2=BE 2+ED 2,即(12-x)2=x 2+82,解得x =103,∴CD =103,又AC =5,△ACD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得AD =AC 2+CD 2=513314.(2015·某某模拟)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中,BA =BC ,以AB 为直径作圆,交BC 于点E ,圆心为O.在EB 上截取ED =EC ,连接AD 并延长,交⊙O 于点F ,连接OE ,EF.(1)试判断△AC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证:∠ADE=∠OEF.解:(1)△ACD 是等腰三角形,连接AE ,∵AB 是⊙O 的直径,∴∠AED =90°,∴AE ⊥CD ,∵CE =ED ,∴AC =AD ,∴△ACD 是等腰三角形 (2)∵∠ADE=∠DEF+∠F,∠OEF =∠OED+∠DEF,而∠OED=∠B,∠B =∠F ,∴∠ADE =∠OEF15.(2015·某某)如图,以△ABC 的一边AB 为直径的半圆与其它两边AC ,BC 的交点分别为D ,E ,且DE ︵=BE ︵.(1)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已知半圆的半径为5,BC =12,求sin ∠ABD 的值.解:(1)△ABC 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连接AE ,∵DE ︵=BE ︵,∴∠DAE =∠BAE,即AE 平分∠BAC,∵AB 为直径,∴∠AEB =90°,∴AE ⊥BC ,∴△ABC 为等腰三角形(2)∵△ABC 为等腰三角形,AE ⊥BC ,∴BE =CE =12BC =12×12=6,在Rt △ABE 中,∵AB=10,BE =6,∴AE =102-62=8,∵AB 为直径,∴∠ADB =90°,∴12AE·BC =12BD·AC,∴BD =8×1210=485,在Rt △ABD 中,∵AB =10,BD =485,∴AD =AB 2-BD 2=145,∴sin ∠ABD=AD AB =14510=725。
浮力和压强中考复习知识点加习题带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浮力和压强中考复习知识点加习题带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浮力和压强中考复习知识点加习题带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浮力和压强复习教案学科:物理中考要求1、掌握浮力、液体压强的特点2、会利用公式计算浮力和液体的压强3、灵活掌握浮力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4、掌握连通器的原理以及应用、掌握浮力实验测量方法。
知识点睛一、浮力1.概念:浸在液体(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气体)对它向上的托力.2.浮力的方向:__竖直向上_.3.阿基米德原理:(1)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 , 大小等于__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__.(2)公式:F 浮=G 排=___ρ液gV 排__.4.物体浮沉的条件:(1)受力分析法(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当_F 浮>G 物_时,物体上浮;当__ F 浮G 物_时,物体下沉;当_ F 浮=G 物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2)比较密度法:当_ρ液〉ρ物_时,物体上浮;当_ρ液=ρ物_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当_ρ液〈ρ物_时,物体下沉.5.求浮力大小的方法:(1)称量法:F 浮=G-F。
(G 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压力差法:F浮=F 向上-F 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或F 浮=ρ液gV 排.(4)二力平衡法:F 浮=G 物.(适合漂浮、悬浮状态)二、浮力的应用1.轮船: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_排开水的体积_从而_增大浮力__,使其漂浮在水面上2.潜水艇: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排水来改变__自重__,从而实现上浮、悬浮或下潜.3.气球和飞艇:其气囊中充的是密度__小于_空气的气体,因而能够升空;改变气囊中气体的_体积_来改变气球和飞艇受到的浮力大小,从而实现升降.4.密度计:测定__液体密度_的仪器,在液体中处在漂浮状态,同一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__浮力相同,密度计_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_,该液体_密度越小_.物体浸在液体里,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跟该物体的密度无关.三、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例题精讲1.流体:气体、液体都可以流动,它们统称为流体.2.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_流速越大__的位置_压强越小_,__流速越小__的位置_压强越大_. 3.飞机的升力: 飞机飞行时,在__相同时间__内,机翼上方的气流通过的__路程长__,因而_速度大_,它对机翼的__压强小_;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小,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 的 压 强 较 大 . 机翼上 下表面的 _压强差__ 产生向上的___升力___.飞机的升力不是飞机受到的浮力.【例 1】(2011 年铜仁)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如图 9-1 所示的实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过程:(1)石块的重力 G =________N 。
完整版)中考浮力压强专题本专题将介绍浮力的产生原因、测量方法、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以及浮力的应用。
浮力规律总结如下:一、漂浮问题“五规律”:1.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2.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3.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4.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5.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二、沉底问题“五规律”:1.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小于它受的重力;2.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不同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3.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沉底,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都等于物体的体积;4.物体沉底时,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排开液体的质量小于物体的质量,等于液体的密度乘以物体的体积。
三、排水问题:1.如果液体密度一定时,知道浮力可求排水量,反之也可求浮力。
2.如果液体密度一定时,排水量的变化量等于浮力的变化量除以液体密度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在同一中,排水量的变化量等于液体深度变化量乘以的底面积。
4.在同一液体中,排水量等于物体的底面积乘以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5.物体放入液体中时,排水量等于液体的底面积乘以液体上升的高度。
四、浮力与上下表面的压力:1.浮力是上下表面压力的合力。
2.应用:一般用上述公式求不规则图形受到液体给它的压力。
五、浮力与压强:1.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如果物理在液体中向下运动时,浮力的变化量等于液体对底的压力变化量。
压强变化量等于压力(浮力)变化量除以底面积。
2.当物体漂浮时,液体对物体底面的压强等于浮力除以物体的底面积,反之浮力等于物理底面受到压强乘以物体的底面积。
六、密度计原理:密度计放入不同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相同,可以应用浮力相等列方程。
以上规律都是在液体中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物体在空气中,则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知识点一压力要点诠释:1. 压力①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②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
例如:静止在地上的篮球和地面间有相互挤压的作用,篮球对地面有压力;静止在竖直墙壁旁的篮球与墙壁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所以没有压力。
③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支撑面垂直,并指向支撑面,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支撑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④单位:牛顿,符号:N2•压力的作用效果要点诠释: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①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例如:坐在沙发上,人对沙发的压力使沙发向下凹;用两手挤压弹簧手对弹簧的压力会使弹簧变短。
②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同的情况下,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使物体发生的形变量常常是不同的。
说明压力所产生的效果不一样,实验证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因素有关: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要点诠释:压力和重力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力,区别如下:规律方法指导1、本知识点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体会这个方法。
2、重力和压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定要把它们区别开。
3、压强的定义式中的受力面积,指的是有效面积,即发生相互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压力2 .概念①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②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3. 计算公式及单位/表示压力单位用MY表示受力面积单位用肿I T■表示压强单位用甩①公式:""^(定义公式)②单位:国际单位为帕斯卡(Pa)简称帕。
IPxM 打。
表示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是1N, Pa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1Pa。
考点跟踪突破18压强和浮力
Ⅰ部分
1.(2013·绍兴)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
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D )
A.F甲<F乙,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
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
2.(2013·金华)如图所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 000 m级,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海水中匀速竖直下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所受海水的压强增大
B.重力小于浮力
C.动能增大
D.重力是维持匀速下潜的原因
3.(2013·嘉兴)端午节那天,小明发现煮熟后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所示)。
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B )
A.甲的质量比乙大
B.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甲的密度比乙大
D.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4.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B )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
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6.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人用吸管吸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
B.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对路面的压强
C.水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得宽,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大的原理
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S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ρ酒<ρ<ρ水),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容器甲和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力分
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
A.p水>p酒精,F甲=F乙B.p水>p酒精,F甲<F乙
C.p水<p酒精,F甲=F乙D.p水<p酒精,F甲<F乙
8.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 kg/m3,则A、B两点的压强p A、p B的大小关系是( B )
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确定
9.深圳地区经常会有台风(如图所示),市政府要求居民将简易房的屋顶加固,对于这一要求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B )
A.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B.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C.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D.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10.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烧杯,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
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
强分别为p1和p2,则( D )
A.F1>F2,p1>p2B.F1=F2,p1>p2
C.F1<F2,p1=p2D.F1=F2,p1=p2
11.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的压强有影响”的是( B )
A.向手中的纸条吹气时纸条向上飘
B.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C.在分开的两摞书上放一张纸片,对纸片下方吹气时纸片向下凹陷
D.在盛水的烧杯中竖直插入一根装满水的玻璃管,朝玻璃管上端吹气时,管中水面上升
12.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
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13.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 B )
A.木块受的浮力大B.石块受的浮力大
C.两者受的浮力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4.下列现象中不是大气压强引起的是( B )
A.用吸管能吸饮料
B.救生锤能击碎车窗玻璃
C.吸盘吸附在墙上
D.水杯倒置水没流出
15.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现象,下列解释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B )
A.没有大气压水泵同样可以把水抽到高处
B.氦气球上升过程中大气压减小会使气球膨胀
C.高原地区大气压比沿海地区大
D.被压紧的橡皮吸盘与光滑玻璃分子间只产生引力
Ⅱ部分
16.小明用手把重8 N,体积为1.2×10-3 m3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12__N,放手后物体将_上浮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7.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大气压__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 ℃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_降低__(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18.某款雪地自行车,它的前轮被替换成滑雪板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_压强__;后轮则被改装成履带,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_摩擦__,使该车便于雪地骑行。
19.在长约1 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为了测得大气压的值,这时必须测量_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__,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底部,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管内水银柱高度变高__。
(2)某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管中的水柱_不会__下降,如果这时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柱_不会__向上喷出。
(均填“会”或“不会”)
20.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为了观察圆柱体逐渐放入水中时的浮力变化情况,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要匀速、缓慢向下放,使圆柱体处于_平衡__状态。
(2)测出圆柱体的重力为5 N,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3.6__N。
(3)实验时应先测圆柱体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浮力。
改变操作先后顺序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会_偏大__。
(4)探究完浮力和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后,还想探究浮力是否和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取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测出它们各自的重力,再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浸没到水中,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算出浮力,通过比较得出结论__。
21.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甲和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深度__的关系。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无关__(填“有关”或“无关”)。
(3)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乙丙__两个图进行对比。
22.小明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1)物体的重力为_4.0_N。
(2)比较图B和图_C__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比较图C和图D得到的结论是_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