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63例
- 格式:pdf
- 大小:174.46 KB
- 文档页数:2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60例宫外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氨甲喋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米非司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并检测患者的血β-HCG和B超检查。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血β-HCG的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保守治疗宫外孕时具有显著的疗效,患者症状消失和机体恢复较快,且使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宫外孕;保守治疗宫外孕是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受精卵还未到达子宫便在宫外着床的现象,也被称为异位妊娠,近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健康。
临床中超过90%的宫外孕发生在输卵管中[1],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血β-HCG进行早期诊断,使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
甲氨蝶呤是目前较常用的药物,具有稳定的疗效,研究发现加入米非司酮后疗效更加显著。
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宫外孕的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宫外孕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并通过B超检查等妇科检查方法得以确诊,排除有其他严重疾病和药物过敏的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腹痛和阴道流血等。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的患者年龄范围是18至43岁,平均29.3岁,停经时间平均为54.3天,有19例初产妇、11例经产妇,其中22例患者有流产史;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是19至42岁,平均29.5岁,停经时间平均为53.6天,有21例初产妇、9例经产妇,19例患者有流产史。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分析蔺明华【期刊名称】《昆明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3)008【摘要】目的分析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72例给予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治疗组7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瘀杀胚汤,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有效率分别为91.5%,72.2% (P< 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β-HCG值转阴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9.4%)对照组6例(8.3%),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中药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确切,症状改善迅速且安全性好.%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and Mifepristone on ectopic pregnancy.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46 cases who had ectopic pregnancy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1. The 146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74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o were giv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and Mifepristone, and 72 case in control group who were given Methotrexate and Mifepristone. We compar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symptom improve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effective rate was 91.5% and 72.2%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P< 0.01). The the time of (β -HCG recovered to normal, the disappear time of stomach ache, vagina bleeding and mass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found in 7 cases (9.4%) and 6 cases (8.3%) i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and Mifepristone is notablely effective for ectopic pregnancy, and can rapidly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总页数】3页(P81-83)【作者】蔺明华【作者单位】通州区中医医院妇科,北京通州 10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2【相关文献】1.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并发症的疗效分析 [J], 刘丹2.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分析 [J], 蔺明华3.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并发症的疗效分析 [J], 罗克惠4.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分析 [J], 刘海湖5.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并发症的疗效分析 [J], 马媛媛;霍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60例宫外孕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12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单一给予米非司酮口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β-HCG指标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在宫外孕的临床治疗中,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起效快,疗效明确,应加强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外孕保守治疗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宫外孕是指女性受孕之后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又称异位妊娠。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在我国的发生率约为l%,并且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育龄妇女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
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保留生理结构及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80%的异位妊娠都能在未破裂前得到确诊,从而为非手术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创造了有利条件[2]。
本文就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的联合使用治疗宫外孕开展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妇产科治疗的120例宫外孕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43岁,平均(26.1±2.8)岁;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宫外孕,并且符合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指征;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B超盆腔包块直径≤4cm;血β-HCG<1800IU/l,将120例患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史、病变部位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宫外孕是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通常发生在输卵管。
宫外孕的发生给女性的健康和生育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一旦发现,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而在保守治疗中,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是常用的药物。
本文就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
我们先来看看甲氨蝶呤的作用机制。
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药物,通过抑制细胞分裂,从而阻止胚胎的生长。
而米非司酮则是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孕激素的作用,从而导致胚胎停止生长。
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达到协同作用,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疗效方面,有研究表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一项回顾性研究对114例宫外孕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中,92.1%的人成功实现了保守治疗,无需进行手术干预。
治疗后的子宫输卵管妊娠的再发生率也较低。
这说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宫外孕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除了疗效外,安全性也是治疗药物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通常是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使用,因此需要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一般来说,这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都较轻,多为轻度的恶心、呕吐、头晕等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的反应,一般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等,需要谨慎使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疗效是显著的,而且安全性较高。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宫外孕患者,对于病情严重、病情恶化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仍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权衡利弊。
对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来加以验证。
未来,可以进行更大样本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使得疗效和安全性的结论更加可信。
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两种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药物与临床研究 ·232020年 第24期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范冬梅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妇产科 河北廊坊 065300摘 要:目的:给予宫外孕患者治疗期间,分析采取米非司酮药物联合甲氨蝶呤药物的治疗效果。
方法:文章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作为参考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分析2组患者临床数据。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包块大小、血孕酮水平、血β-hCG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肝功能损害总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宫外孕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指标,同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患者健康恢复时间,不同药物联合方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宫外孕;治疗效果临床上宫外孕属于妇科中较为多见的急腹症之一,而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主要指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发育,其主要表现是阴道出血及停经等,一旦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及腹部剧烈疼痛等症状,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安全[1-2]。
因此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妇科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宫外孕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文章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76例宫外孕患者为参考对象,时间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将76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38例,年龄范围在24--54岁,均数年龄为(39.00±2.5)岁,患者停经天数在40-54天,平均停经天数在(47.00±1.6)天,对照组患者38例,年龄范围在25-56岁,均数年龄为(40.50±3.5)岁,患者停经天数在42-56天,平均停经天数在(49.00±2.6)天,与2组患者年龄、停经天数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63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习称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
随着高敏度放免测定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B超及腹腔镜等诊断技术的进步,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率显著提高,因此保守治疗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1]。
我院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7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共178例。
患者中位年龄27岁(19~45岁),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63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33例,采用甲氨蝶呤单项注射;观察组30例,采用甲氨蝶呤注射配伍米非司酮口服。
1.2 纳入标准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活动性出血;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外异位妊娠包块直径5 cm、盆腔积液无或2 cm,β-HCG3 000 mU/mL;年轻要求生育或要求保守治疗;血象及肝、肾功能正常;无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药物禁忌证[2]。
1.3 方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甲氨蝶呤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每次50 mg, 3次/天, 3天为1疗程。
每隔3天测血β-HCG及超声1次,同时记录阴道出血及腹痛情况,并注意不良反应。
若血β-HCG不降或下降15%或上升, 1周后重复给药1次。
对照组33例给予甲氨蝶呤50 mg/(m2·d),肌肉注射1次为1疗程,若血β-HCG不降或下降15%或上升, 1周后重复给药1次[3]。
1.4 疗效评价治愈: 血β-HCG下降达50%; 包块缩小≥30% ; 腹痛、阴道流血症状消失。
治疗失败: 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输卵管破裂,内出血急症手术者; 血β-HCG持续高值2周后无下降,症状不能缓解或反而加重,包块不缩小或明显增大者。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63例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
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未破裂型输卵管蕊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选择同期单用米非司酮治疗38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血β-hcg指标、包块缩小的几率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患侧输卵管再通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方法简便,疗效高,疗程短,副反应小,可保留生育功能,患者易于接受。
【关键词】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分析【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60-02异位妊娠为妇科常见的疾病,此疾病发生几率很高,有研究称其可达到1/100的发生几率,此疾病病情危重,可致使患者死亡[1]。
该病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目前,由于b超的广泛应用、血β-hcg测定、腹腔镜诊断的推广应用,80%的异位妊娠可以在未破裂前得到诊断及合理治疗,愈后良好。
我院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确诊的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63例,采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共63例,均为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其设为观察组,年龄17-39岁,有明显停经史者49例,停经时间33-61天。
14例为无停经史者,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均少于月经量。
35例患者为经产妇,28例患者为初产妇。
没有临床表现依据辅助检查诊断者31例。
轻度腹痛者6例。
带节育环者11例。
b超检查附件区包块直径均小于4cm,无内出血征象。
选择同期单用米非司酮治疗63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年龄20-40岁,有停经史30例,少量阴道出血7例,轻度腹痛1例。
1.2 患者的用药标准:①患者没有内出血的临床表现[1]。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70 例临床运用摘要】目的观察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确诊为宫外孕并有保守治疗指征和要求的患者70 例给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治疗。
结果 61 例患者血HCG 降至正常,包块全部消失,8 例患者因用药后输卵管妊娠破裂而改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1 例出现胎心管搏动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
结论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多药联合用于保守治疗宫外孕安全、有效、经济、可靠。
【关键词】宫外孕;保守治疗;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近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年轻化,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传统的输卵管切除手术虽疗效可靠,但给患病妇女造成了很大痛苦,甚至给未生育或仅剩一侧输卵管的妇女带来终生遗憾甚至影响了家庭幸福。
随着快速、敏感的血HCG检测技术的成熟,以及多分辨率B超的应用,使80%的宫外孕在未破裂前得以诊断,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显得甚为重要。
我院于2008 年1月~2010 年1 月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保守治疗70 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08 年1 月~2010 年1 月间收治的未破裂型或流产型宫外孕病人70 例,诊断标准符合第七版《妇产科》教科书(宫外孕章)。
且具备保守治疗的条件:①生命体征平稳,无活动性腹腔内出血,B超检查盆腔积液≤4 cm;②无明显腹痛;③B 超异位妊娠包块最大直径≤6 cm;④血HCG 值≤5000U/L;⑤ 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⑥患者要求药物保守治疗并签字。
本组患者年龄18~42 岁,停经30~63 天,血HCG 值880~5000 U/L,其中880~1500 U/L4 例,1501~2500 U/L 48 例,2501 ~ 5000 U/L 18 例;包块最大60 mm×55mm×40 mm,最小11 mm×11 mm×10 mm。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宫外孕的保守治疗发表时间:2019-01-18T10:55:02.9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5期作者:王萍[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山东省东平县中医院 2715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纳入此次研究58例宫外孕患者的收治时间均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患者入组后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各29例,单一组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联合组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1%比单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8.9%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率10.3%比单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4.4%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效果较为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宫外孕;治疗效果Methotrexate combined with mifepristone fo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thotrexate combined with mifepristone i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Methods:58 patients with ectopic pregnancy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single group and a combined group,with 29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 singl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hotrexate,and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hotrexate and mifepriston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combined group was 93.1%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ingle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8.9%,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combined group was 10.3%,which was worse than that in the single group. The reaction rate was low at 34.4%,and the data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Methotrexate combined with mifepristone is effective i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and it has high safety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Methotrexate;Mifepristone;Ectopic pregnancy;Therapeutic effect宫外孕是常见的一种病症,发生因素有附件炎等,临床症状有腹部疼痛、阴道出血等,临床诊断宫外孕的手段有超声、HCG测定等[1]。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观察宫外孕是一种危及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
由于宫外孕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治疗也常常面临着各种困难。
近年来,随着药物治疗的发展和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的联合应用逐渐成为治疗宫外孕的常用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实际的临床案例,观察和分析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一、疾病概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的一种情况,常见于输卵管、卵巢和腹腔。
由于胚胎在这些部位的生长发育不能得到足够的支持,容易引起出血、疼痛和破裂等严重后果,威胁着女性生命和健康。
二、治疗方法目前,治疗宫外孕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
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包括切除、解剖修复和输卵管修复等。
但是手术治疗有其不足之处,可能会损伤正常的输卵管、破坏器官结构和加重宫外孕的病情。
而药物治疗则是在妇科临床中新出现的治疗宫外孕的方法,包括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人工滴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单克隆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
三、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疗效观察米非司酮是一种黄体素受体拮抗剂,可抑制掉卵后卵巢的黄体素合成,从而抑制孕激素的分泌和胎盘的生长发育。
甲氨蝶呤是一种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细胞分裂和胚胎生长发育。
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既可通过抑制孕激素的分泌,消除胚胎对卵巢分泌太多孕激素所引起的病理反应,又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和胚胎生长发育,阻止病灶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治疗宫外孕的目的。
下面介绍一种患者的临床病史及治疗经验。
患者女,32岁,孕6周,经紧急B超检查诊断为左侧宫外孕,无淋菌性阴道分泌物、卵巢囊肿等病史。
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具体方案为:口服米非司酮10mg一次,每12小时一次,共4次;静脉滴注甲氨蝶呤50mg,每天1次,连用5天。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定期进行B超检查,观察宫外孕的变化。
第一次治疗后,患者主诉腹痛减轻,反复发作的阴道出血明显减少。
第二次治疗后,患者主诉疼痛完全消失,B超检查显示宫外孕部位明显缩小。
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评估报道摘要】目的:分析探索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81例宫外孕患者。
病例分组方法:数字抽签法。
81例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西医组2组。
西药组给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中西医组给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
比较指标:(1)总有效率;(2)患者腹痛持续时间、包块吸收时间、阴道异常出血持续时间、血β-HCG水平、包块大小的差异。
结果:跟西药组比较,(1)中西医组总有效率更高,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中西医组腹痛持续时间、包块吸收时间、阴道异常出血持续时间更短,治疗后血β-HCG水平更低,包块更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宫外孕;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102-02宫外孕为育龄女性常见急腹症,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或引发患者死亡[1]。
本研究探讨了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81例宫外孕患者。
病例分组方法:数字抽签法。
81例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西医组2组。
所有患者均无合并心、肾、肺等疾病,无本研究药物禁忌。
41例中西医组患者中:年龄最小21岁,最高33岁,年龄均值(26.34±2.12)岁。
停经时间最短28天,最长64天,病程均值(40.67±12.32)天。
40例西药组患者中:年龄最小21岁,最高34岁,年龄均值(26.19±2.09)岁。
停经时间最短27天,最长64天,病程均值(40.24±12.12)天。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行性良好,上述各项指标经χ2检验、t检验均显示P>0.05。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患者的子宫体腔以外的位置,也被称之为异位妊娠[1],其中异位妊娠状态常常以输卵管妊娠表现得最为明显,已经成为现代妇科疾病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而且当宫外孕出现急性发作的状态时还会引发患者腹腔内的严重出血不良情况,所以如果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诊断治疗,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在我国传统的治疗宫外孕的方法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越来越多的临床治疗实践证明,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不但不会达到想要的治愈率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上的损伤,最为严重情况下还会直接导致患者生育能力的丧失性,所以有效保证患者拥有健康的生育能力十分重要。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以及超声技术的广泛使用,对于宫外孕患者的治疗方法已经从原来的手术方法改为综合性的保守治疗。
为探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宫外孕并发症的相关临床疗效,现对2009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150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0例患者在进行入院治疗之前均进行了常规性的检查工作,全部确诊为宫外孕。
同时这些患者的病情发展状态完全符合进行综合性保守治疗的特征要求,药物保守治疗的特征情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2]:①在对宫外孕患者进行B 超检查的过程中,测定患者附件区妊娠的包块直径<4cm,同时B 超检查下患者并未出现活动性内出血的不良状况;其次,宫外孕患者的输卵管妊娠没有出现流产或是破裂等相关问题,而且患者的生命体征呈现出平稳的发展状态;最后,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相关方面检查的过程中并未出现异常发展的状态,没有出现相关血液系统性疾病等。
将其随机分为3组,即实验一组、实验二组以及综合治疗组,每组患者50例,这些患者的年龄均在19~3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6.42±2.34)岁,150例患者中包含100例经产妇和50例未产妇成员,在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有110位患者存在着不同次数上的流产史情况,而且在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中还包含着少量的二次宫外孕情况。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分析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宫外孕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
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观察组血β-HCG水平及妊娠囊直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标签: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宫外孕宫外孕主要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目前,临床上保守治疗宫外孕的药物主要包括了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等,为了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本次研究对2014年2月-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64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
其中,观察组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30.52±3.14)岁,未产妇共20例,经产妇44例;对照组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2.85±3.52)岁,未产妇共18例,经产妇46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产次等资料上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第七版)中宫外孕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药物过敏的患者,并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存在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書。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
采用静脉推注的方式,为患者注射甲氨蝶呤,每日1次,每次30mg,持续治疗5d。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宫外孕效果分析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宫外孕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4例。
对照组单纯采用甲氨喋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HCG值分别为(1960.6±141.1)IU/L、(1960.6±141.1)IU/L,包块直径分别为(3.8±1.4)cm、(3.7±1.3)cm;治疗后HCG值分别为(700.8±63.3)IU/L、(1124.7±55.7)IU/L,包块直径分别为(0.3±0.2)cm、(1.8±0.6)cm。
由此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血HCG值和包块直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宫外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标签:米非司酮;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宫外孕也被称作为异位妊娠,主要是指孕卵发育的位置有异,该病主要是由于输卵管粘连、输卵管炎、反复人流及慢性输卵管炎等疾病引起,属于我国妇产科中常见一类急腹症,患者如果没有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发生破裂或者流产而引发腹腔内出血,会危及病患的生命[1,2]。
对于宫外孕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抑制患者的病情,但会对患者的生育能力造成影响,因此在治疗上应尽可能选择保守治疗。
本文旨在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特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68例宫外孕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68例宫外孕患者,所有病患皆有停经史,停经时间约为1~2个月,平均为47.7d,所有患者的尿HCG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