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免疫学03-04上卷A5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安徽医科大学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免疫学试卷(B卷)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名词解释:(3分/题)1.免疫球蛋白2.TD抗原3.超敏反应二、英译汉(0.5分/题)1.antibodyplement3. epitope4. immunogen5 antitoxin6 vaccine7 agglutination 8 ELISA三、填空(0.5/题)1 抗原特异性是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
2.补体活化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IgG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产生的片段为_____个片断,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含量最低的是_______,能通过胎盘的是_______能表达在细胞表面的是________、_______具有粘膜局部免疫作用的是_______。
12.自然被动免疫可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Ⅲ型超敏反应主因_________________沉积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导致组织损伤。
14.为预防由Rh抗原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需于______小时内给给母体注射____________。
15.以PHA为刺激物进行的淋转试验用于检测_________________。
16.Graves’disease属于______型超敏反应,患者体内产生_____________自身抗体。
四、单项选择(31分)1.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 C. 同种异体抗原B. 自身抗原 D. 异嗜性抗原2.能与肥大细胞结合的Ig是()A.IgA C. IgEB.IgD D. IgM3.胸腺依赖性抗原是()A. 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B. 能直接激活B细胞的抗原C. 既可引起体液免疫应答又可引起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D. 只可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4 类毒素A 具有毒性和免疫原性 C 具有免疫原性无毒性B 具有毒性和无免疫原性 D 既无毒性也无免疫原性5.能裂解C5的酶是()A.C4b2b C C3bnBbpB.C3bBb D C3bBbp6 抗体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A B细胞 C T细胞B 浆细胞D粒细胞7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组分是()A.C4a C. C3bB.C5b D.C2b8.Ⅳ型超敏反应引起()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A单个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 B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9.四个类型超敏反应中无补体参与的反应为()AⅠ型和Ⅱ型 B Ⅱ型和Ⅲ型 C Ⅲ型和Ⅳ型 DⅠ型和Ⅳ型10.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可用于预防()A青霉素过敏 B 血清过敏性休克 C 花粉过敏 D 血清病11.能与类风湿性因子结合的成分是()A 自身变性的IgA 自身变性的IgG C自身变性的IgM D自身变性的IgD12 人源化抗体中()为小鼠的基因编码的。
课程名称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实验课)承担教学教研室免疫学教研室主讲教师徐龙授课对象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1小班)理论学时 0 实验学时 20 授课时间 2018--2019学年第 1 学期说明:1、请将该表一式三份连同其电子文件于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报研究生学院,作为学生听课和以后计算工作量及考评等的依据。
2、主讲教师系指由教研室指定负责该课程的教学并承担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师;授课对象等均要注明。
教研室(负责人签字)院系部(盖章)研究生学院审核课程名称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实验课)承担教学教研室免疫学教研室主讲教师应松成授课对象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2小班)理论学时 0 实验学时 20 授课时间 2018--2019学年第 1 学期说明:1、请将该表一式三份连同其电子文件于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报研究生学院,作为学生听课和以后计算工作量及考评等的依据。
2、主讲教师系指由教研室指定负责该课程的教学并承担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师;授课对象等均要注明。
教研室(负责人签字)院系部(盖章)研究生学院审核课程名称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实验课)承担教学教研室免疫学教研室主讲教师吴萍授课对象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3小班)理论学时 0 实验学时 20 授课时间 2018--2019学年第 1 学期说明:1、请将该表一式三份连同其电子文件于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报研究生学院,作为学生听课和以后计算工作量及考评等的依据。
2、主讲教师系指由教研室指定负责该课程的教学并承担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师;授课对象等均要注明。
教研室(负责人签字)院系部(盖章)研究生学院审核课程名称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实验课)承担教学教研室免疫学教研室主讲教师胡汪来授课对象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4小班)理论学时 0 实验学时 20 授课时间 2018--2019学年第 1 学期说明:1、请将该表一式三份连同其电子文件于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报研究生学院,作为学生听课和以后计算工作量及考评等的依据。
免疫学检验习题集前言免疫学检验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其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为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特编写此习题集,供复习参考。
编写以专科教学大纲为指导,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免疫学检验》第四版教材(吕世静主编)为蓝本,参考相关材料,结合专科学生的具体情况。
本习题按章节编写,附有正确答案,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重点内容在不同题型中均有体现。
本习题集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完善。
编者2006年4月绪论一、填空题:(毎小题1分)1、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分别是、、。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1、免疫自稳功能低下者易发生易发自身免疫病。
A:正确B:错误三、选择题:(毎小题1分)1、免疫自稳功能低下者易发生()A、易发肿瘤B、易发超敏反应C、病毒持续感染D、易发自身免疫病2、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肿瘤B、超敏反应C、移植排斥反应D、反复感染四、名词解释:1、免疫监视:第一章抗原一、填空题:(毎小题1分)1、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2、抗原具有的免疫性能和。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打“√”,错误的说法后打“×”(每小题1分)1、免疫自稳功能低下者易发生易发自身免疫病。
A:正确B:错误2、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而无反应原性。
A:正确B:错误3、自身物质可成为免疫原。
A:正确B:错误4、 TI-Ag诱导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参与。
A:正确B:错误5、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A:正确B:错误6、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变应原A:正确B:错误7、动物来源的抗毒素一般对人无免疫原性。
A:正确B:错误三、选择题:(毎小题1分)1、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脂类2、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肿瘤B、超敏反应C、移植排斥反应D、反复感染3、有的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因为()A、B细胞需要胸腺的辅助才能产生抗体B、TD-Ag刺激机体在胸腺内产生抗体C、TD-Ag在胸腺中被加工、处理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D、TD-Ag需要巨噬细胞、T和B细胞相互协作,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4、对人而言,眼晶状体蛋白属于()A、异种抗原B、异嗜性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D、隐蔽抗原5、对人体具有抗原和抗体二重性的物质是A、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B、干扰素C、细菌外毒素D、马抗破伤风血清6、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B、交叉抗原C、超抗原D、异嗜性抗原7、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A、完全抗原B、TD-AgC、TI-AgD、共同抗原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抗原决定簇2、抗原:3、类毒素:4、TD-Ag: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一、填空题:(毎小题1分)1、IgA以和两种存在形式。
2022年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一、判断题1、组胺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
()2、共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共同抗体,可与相应组织发生交又反应,引起免疫损伤。
()3、玻璃样变既可发生在细胞内也可发生在间质内。
()4、Gaucher 病是巨噬细胞线粒体内葡萄糖脑苷脂贮积症。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常导致神经元坏死。
()6、血管反应是炎症的中心环节。
()7、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最确切的区别是黏膜厚度改变。
()8、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与EB病毒高度相关。
()9、某些癌基因和机体的免疫状态可能与HPV病毒有协同作用,促使癌前病变及癌的发生。
()1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的病变特征是患儿肺内形成透明膜,其临床表现为出生后出现短暂的自然呼吸及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呻吟等急性呼吸窘迫症状和呼吸衰竭。
()11、室壁瘤是指心室壁发生的肿瘤。
()12、发生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常呈不对称性结节状增大。
()13、WHO亚太地区标准体重指数(BMl)是用来计算肥胖程度和估计危险度的,其计算方法是体重(kg)/身高(m2),正常BMl值为25-29.9。
()14、慢性肾盂肾炎时肾小管内可出现胶样管型,形似甲状腺滤泡。
()15、原发性肺结核病的原发病灶多位于通气较好的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二、选择题16、下列易发生出血梗死的器官是()A.心B.脑C.脾D.肾E.肺17、下列有关心肌梗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多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的区域B.多为出血性梗死C.斑块性病变多发生于血管的心壁侧D.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E.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用硝酸酯类制剂或休息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18、产气英膜杆菌感染可引起()A.干性坏疸B.湿性坏疸C.气性坏疽D.脂肪坏死E.液化性坏死19、下列哪些细胞属于不稳定细胞()A.骨母细胞和平滑肌细胞B.表皮细胞和间皮细胞C.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满D.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E.唾液腺和涎腺的上皮细胞20、非毒性甲状腺肿患者血液中哪种激素水平升高()A.ACTHB.TSHC.T3D.T4E.GH21、下列属于非没润性乳腺癌的是()A.小管癌B.粉刺癌C.髓样癌D.黏液癌E.硬癌22、膀胱癌好发部位是()A.膀胱顶部B.膀胱后壁C.膀胱前壁D.膀胱侧壁和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开口处E.膀胱侧壁23、来自血浆的炎症介质,主要合成部位是()A.骨髓B.脾脏C.肝脏D.肾脏E.胰腺24、下列哪些疾病与吸烟密切相关()A.冠心病、肺癌、慢性气管炎B.肺癌、胃癌、肝癌C.喉癌、甲状腺癌、胰腺癌D.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癌E.冠心病、糖尿病、肝癌25、乙型肝炎患者出现砂粒样肝细胞核是由于()A.肝细胞核内充满大量HbsAgB.肝细胞核内充满大量HBsAbC.肝细胞核内充满大量HbcAgD.肝细胞核内充满大量HBeAgE.肝细胞核内充满大量HBeAb26、属于良性病变的是()A.白血病B.神经母细胞瘤C.创伤性神经瘤D.戴样霉菌病E.非霍奇金淋巴瘤27、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属于()A.血浆蛋白病B.受体蛋白病C.膜转运蛋白病D.运输性蛋白病E.蛋白质构象病28、患者男,36岁。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实验记录(研究生一年级)1实验者姓名:学习状况:研究生一年级起止时间:2017年09月1日至2018年8月31 日免疫学教研室实验记录117 级研究生姓名李悦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徐龙课题组实验记录1实验者姓名:学习状况:研究生一年级起止时间:2017年09月1日至2018年8月31 日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实验记录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实验记录,是本人在免疫学教研室学习期间进行研究工作的原始实验记录,本实验记录中所有记录的试验均为本人亲自完成或在他人帮助下本人参与完成,保证本实验记录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已完成的学术论文和专利均出自本实验记录结果。
已完成的学术论文和专利中不包含本实验记录以外的其它任何结果。
特此声明。
实验记录者签名:年月日DEPARTMENT OF IMMUNOLOGY,AHMU No. xxEXPERIMENT PROTOCOLPrincipal Investigator 导师姓名Operator 学生姓名Experiment # LocationInitiation Date pletion DateTitle:Sample:Protocol: groupGrp1Protocol: procedure2017/11/09(Year/month/day): day1:Note:注意:1. 可用中英文写作; 2. 电脑打印; 3.本表保存在实验记录中。
Protocol运行情况表1.每10个protocol 填一张表,内容写不下可用小五号字;2.每申请一个protocol均要及时填写, 其他项目要及时补充;4.页码是指protocol所在页码和protocol中检测内容的检测结果所在页码;5.新申请protocol必须与此表同时发给我,否则不予审理。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AHMUANIMAL RECORD FORMPrincipal Investigator Operator LocationForm-2 Keep in Lab bookNote“*” 详细描述小鼠来源,表中填写1、2、3、即可。
烟台水木职业培训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17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医学免疫学》考试试卷(A 卷)姓 名: 学 号: 班 级: 考试时间: 补(重)考:(是、否)----------------------------------------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3页,完成答卷时间80分钟。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细胞因子:2.类毒素:3.抗原:4.免疫耐受:5.干扰素: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 .骨髓B .胸腺C .腔上囊D .淋巴结 2、人B 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在( )A 、胸腺B 、脾脏C 、骨髓D 、法氏囊 3、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不包括( )A.肿瘤的诊断 B.肿瘤的治疗C.血清C1含量测定 D.激素水平测定4、同时参与经典、旁路及MBL三条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A、C1B、C2C、C3D、C45、细胞因子(CK)的生物学作用特点不包括()A、具有高效性B、为特异性作用C、多数在局部发挥作用D、对细胞的作用不受MHC限制6、完全抗原必须具备的基本特性是()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B、分子量大、化学结构复杂C、有免疫原性,无抗原性D、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可获得抗原性7、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属于Ⅲ型超敏反应()A、类风湿关节炎B、过敏性皮炎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新生儿溶血症8、下列关于肿瘤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B.抗体在抗肿瘤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C.NK细胞是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D.静止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均能杀瘤细胞9、机体初次受微生物感染时,血中最先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是()A、IgAB、IgGC、IgMD、IgE10、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剂是()A、抗毒素B、丙种球蛋白C、类毒素D、抗Rh球蛋白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 完全抗原具有( )和( )两种特性。
2022年安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一、判断题1、缓激肽具有疼痛、发热、扩张血管等作用。
()2、目前全球HIV感染者中约75%是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
()3、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常常是细胞水肿。
()4、唐氏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智力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及多发畸形。
()5、Parkinson 病患者可出现Ncgri小体。
()6、肿瘤坏死因子(TNF)可以引起患者发热。
()7、早期胃癌指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同时无淋巴结转移。
()8、嗜酸性肉芽肿是朗格汉斯组织细胞起源的肿瘤。
()9、子宫内膜增生、异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是一连续的演变过程。
()10、肺肉质变是大叶性肺炎愈合期肺组织增生肉瘤样变。
()11、脑出血最常发生于基底节、内袭区。
()12、单纯性甲状腺肿一般不作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
()13、酒精引起的维生素B,缺乏可造成Wernicke-Korsakoff脑病。
()14、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变态反应性炎。
()15、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二、选择题16、脂肪栓塞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脑出血和呼吸衰竭B.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C.急性右心衰竭和呼吸衰竭D.肾衰竭和呼吸衰竭E.中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17、下列有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吹风样杂音B.左心房肥大C.右心室肥大E.血管枪击音18、细胞不可逆性损伤的重要早期标志是()A.细胞膜通透性增加B.线粒体损伤C.溶酶体增加D.细胞内活性氧物质增加E.细胞内钙离子蓄积5N519、下列细胞再生能力最强的是()A.神经节细胞B.淋巴造血细胞C.唾液腺上皮细胞D.肝细胞E.软骨细胞20、常可见到肉芽肿的甲状腺炎是()A.急性甲状腺炎B.亚急性甲状腺炎C.桥本甲状腺炎D.纤维性甲状腺炎E.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1、乳腺癌起源部位主要是()A.乳头B.小叶间导管C.小叶内导管D.终末导管小叶单位E.腺泡22、慢性肾盂肾炎的大体标本病变特征是()A.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B.孟咬肾C.大红肾D.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E.表面多个不规则的凹陷性额痕肾23、原因不明的肉芽肿性炎是()A.结核性肉芽肿B.麻风性肉芽肿C.梅毒树胶肿D.结节病E.伤寒肉芽肿24、关于砷中毒的症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四肢终痛痉李B.意识模糊、谵妄、昏迷C.可出现肝脏和心肌损伤D.皮肤过度角化E.以上症状均可出现25、关于进展期胃癌,正确的是()A.溃疡周围黏膜呈放射状集中B.溃疡通常较小C.溃疡周固黏膜皱鞭中断D.溃疡边缘整齐E.溃疡底部平坦26、肿瘤的生长分数是指()A.肿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比例B.肿瘤中肿瘤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C.肿瘤中正常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D.肿瘤中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数的比例E.肿瘤中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数的比例27、线粒体病时受影响较小的组织是()A.骨骼肌B.心肌C.肝脏D.骨E.肾脏28、患者男,36岁。
2022年安徽医科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磷壁酸是革兰氏______性细菌细胞壁上的特有成分,主要成分为______或______。
2、包膜中的类脂来源于______。
3、硝酸盐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具有两种作用,其一是利用它作为氮源,这就是______;另一种是利用它作为呼吸链最终氢受体,这就是______,又称______或______。
这两个作用的共同点都需要一种含______的______酶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4、根据______,微生物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5、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4部分组成。
6、微生物从发现到现在的短短的300年间,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继动、植物两大生物产业后的______。
7、获得微生物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有两类:① ______,如______等;② ______,如______等。
8、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有害的方面有______和______等。
9、与营养缺陷型有关的菌株有三种:①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菌种的原始菌株称为______,②它经诱变剂处理后所发生的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菌株称为______,③再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的菌株称为______。
10、病原菌或病原体的侵袭力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方面组成。
二、判断题11、G+细菌和G-细菌在鞭毛构造上是相同的。
()12、所有碳源物质既可以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素来源,也可以提供能源。
()13、在光能自养型生物中,凡属原核生物者必不产氧。
()14、TMV衣壳是由许多衣壳粒所构成,衣壳粒是以逆时针方向螺旋排列在核心外围的。
()15、酿酒酵母的双倍体细胞,既可通过不断出芽进行无性繁殖,也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形成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16、菌株实为一个物种内遗传多态性的客观反映,其数目极多,甚至是无数的。
2022年安徽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缺壁细菌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不同病毒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上可形成不同特征的聚集体,如在动物细胞内的______,细菌苔上的______,植物叶片上的______,昆虫细胞内的______,以及动物单层细胞上的______等。
3、Mg2+以及一个厌氧的环境。
@40、由固氮酶固定的NH3必须与______结合形成______后,才可合成蛋白质和大量其他重要生物体的分子。
4、从化合物水平来看,微生物碳源谱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多种。
5、酵母菌一般具有以下五个特点: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和⑤______。
6、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表现在: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______,⑥ ______,⑦ ______。
7、E.coli的代时约为______min,一个细胞经2h繁殖后,可变为______ 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代时约为______min,一个细胞经6h分裂后,可变为______个。
8、一般来说,在土壤中,各种微生物含量按递减顺序排列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环境条件下,使其处于代谢不活泼状态。
10、外毒素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等。
二、判断题11、细菌的鞭毛与真菌的鞭毛在结构上差别很大,但两者在运动方式上是相同的。
()12、生物界所需的一切能源,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能。
安徽医科大学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免疫学试卷(A卷)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名词解释:(18分,3分/题)1.抗体2.超抗原3.ADCC4.MHC限制性5. 超敏反应6. 免疫治疗二、英译汉(6分,0.5分/题)1. Monokine2. LFA3. IgSF4. CD5 Opsonization 6. Cross reaction7. Idiotype 8. adjuvant9. LTs 10.RIA11.HRP 12.TIL三、填空(28分,0.5/空)1免疫的三大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补体的调节分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各类Ig分子依据___________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型。
4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可获得_________个片段,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有抗体活性可与相应抗原结合。
5补体固有成分对热不稳定,通常加热___________度,___________分钟被灭活。
6 HLAⅡ类分子是由人类第________对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因座位所编码。
7 CD4分子与HLA______类抗原的____________区结合,Th对抗原的识别受MHC______________类限制。
8具有抗原识别受体的淋巴细胞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所有血细胞来自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
10 NK细胞通过分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物质杀伤靶细胞。
11表达在T细胞表面为其活化提供第二活化信号的重要分子是____________,其配体为表达在_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哮喘发作时,能迅速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介质是_____________; 使平滑肌持久而强烈收缩的介质是______________。
13 血清过敏性休克属于________型超敏反应;血清病属于________型超敏反应。
14为预防新生儿溶血症,通常于分娩后________小时内给RH-母亲注射______________。
15 E花结试验可用于检测_________________;溶血空斑试验可用于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
16 II型超敏反应引起靶细胞破坏的机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引起输血反应的抗体为___________;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抗体为___________。
18Ⅳ型超敏反应主要引起以__________________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19免疫标记技术中常用的标记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 (28分)1在补体活化的两个途径中均参与的分子是()A. C1qB. C4和C2C. C3D. B因子2 以下对补体描述不正确的是()A. 血清中C3含量最高B. C1q 分子量最大C. 补体含量随免疫接种而波动D. 补体活化后才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3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重链的C区 B. 重链的V区 C.轻链的C区 D.重链与轻链V区4 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Ig()A. 重链抗原性完全相同B.亲和力相同C.可有不同的抗原结合特性D. 独特型相同5 下列哪种成分可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A.C1q B. C3b C. C5a D. C4b6 具有激肽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A. C2aB. C3aC. C4aD. C5a7 CTL具有的表面分子有()A. CD2B. CD3C. CD8D. 以上全是8 能抑制Th1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 IL-6B. IL-8C. IL-10D. IL-79 不参与淋巴细胞活化的分子是()A. CD3B. CD28C. CD16D. CD79a10 病毒复制受下列哪些细胞因子影响()A. IL-4B. TNF-αC. IFN-αD. TGF-β11 B细胞具有的表面分子是()A. CD4B. CD28C. SmIgD. CD40L12 TCR是由()A.α,β两条肽链构成B.α+β2m构成C.Igα+Igβ2m构成D.CD513 Th1细胞不会()A.表达CD4B.产生IFN-γC. 活化巨噬细胞D.与可溶性抗原结合14 下列哪种细胞不是抗原呈递细胞()A. 郎罕细胞B. 并指状细胞C. 中性粒细胞D. 巨噬细胞15 会导致发热的细胞因子()A. IL-6B. IL-2C. IL-4D. IL-516具有IgGFc受体的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B. NKC. 巨噬细胞D. 以上均有17关于抗体下列那些描述是错误的()A. Ig 都是抗体 B.均由浆细胞产生 C. 均是糖蛋白 D. 多是丙种球蛋白18关于IgM下列描述那个是错误的()A.最早出现IgB.为巨球蛋白C.参与I型超敏反应D.天然血型抗体是IgM19抗毒素是( )A.中和病毒抗体B.中和外毒素抗体C.中和内毒素的抗体D.以上均不是20 以下疾病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的为 ( )A 荨麻疹B 接触性皮炎C 湿疹D Arthus反应21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为 ( )A IgGB IgMC IgED IgA22四型超敏反应中无抗体参与的反应为( )A Ⅰ型超敏反应B Ⅱ型超敏反应C Ⅲ型超敏反应D Ⅳ型超敏反应23减敏治疗可用于:()A 青霉素过敏B 花粉症C 血清病D 血清过敏性休克24以下哪种反应属于琼脂扩散()A 环状沉淀试验 B免疫比浊法 C 对流免疫电泳 D 中和反应25血清IgG含量测定可用()A 单扩B 双扩C 对流免疫电泳D 免疫电泳26下列不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为()A BCGB 短小棒状杆菌C 左旋咪唑D 激素27移动抑制试验用于检测()A B细胞数目B B细胞功能C T细胞数目D T细胞功能28间接凝集抑制试验阳性结果为:()A 对照凝,试验侧不凝B 对照不凝,试验侧凝C 对照、试验侧均凝D 对照、试验侧均不凝五、是非判断:(9分)1.来自外界的抗原会被机体APC细胞加工处理后与MHCII类分子结合、呈递。
2.IgG具有调理吞噬功能,故凡具有IgGFc受体的细胞与之结合后均可产生调理吞噬功能。
3.RA为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变应原。
六、简答题:(15分)1.试述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2.划图说明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
3.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天津医科大学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免疫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抗体: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的刺激下,由B细胞生成的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2.超抗原:某些抗原物质,只要极低浓度即可激活2%—20%某些亚型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又不同于丝裂原的作用。
3.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表达Fc受体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4.MHC限制性:具有同一MHC表型的免疫细胞才能有效的相互作用。
5.超敏反应: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6.免疫治疗: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加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
二、英译汉1、单核因子2、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免疫球蛋白超家族4、分化群5、调理作用6、交叉反应7、独特型8、佐剂9、白三烯10、放射免疫测定法11、同源限制因子12、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三、填空1、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2、防止或限制补体在液相中自发激活的抑制剂,抑制或增强补体对底物正常作用的调节剂,保护机体组织细胞免遭补体破坏作用的抑制剂3、作用功能,分泌型,膜型4、三个,两个相同的Fab段,一个Fc段,Fab段5、56℃,30分钟6、6,DP,DQ,DR7、Ⅱ,β2,Ⅱ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9、骨髓,造血干细胞10、IFN-γ,TNF-α11、CD28,APC ,CD80,CD8612、组胺,白三烯13、Ⅰ,Ⅲ14、72小时,Rh抗体15、T淋巴细胞,抗体形成细胞16、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17、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18、荧光素,酶,放射性核素四、单项选择1、C2、B3、D4、C5、C6、A7、D8、C9、D 10、C 11、C 12、B 13、D 14、C 15、B 16、D 17、B 18、C 19、B 20、B 21 C 22 D 23D24 A25 A26D 27D 28A五、是非判断1 正确2 错误,IgG抗体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Fc受体结合,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并非所有细胞都能产生调理吞噬作用。
3 错误,目前认为由类风湿因子造成的,以IgM为主,当自身变性的IgG与类风湿因子结合形成的免疫符合物,反复沉积在小关节滑膜时,引起类风湿关节炎。
六、简答题1 在抗原诱导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经淋巴液和血液流向全身,血流中抗体的浓度随应答时间的持续而增高。
在初次接受抗原刺激时,机体发生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二次免疫应答。
初次应答再次应答Ag类别TD-Ag TI-Ag TD-AgAg剂量大小潜伏期长短Ab类别以IgM为主以IgG为主Ab生成水平低高Ab维持时间短长Ab亲和力低高抗体的类别转换初次应答以IgM为主,再次应答以IgG为主再次应答的特点与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密切关系亲和力的成熟低亲和力转变为高亲和力2 见《医学免疫学》第三版24页图3-23 一般发生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2-3周,此时体内产生抗链球菌抗体,它们与链球菌可溶性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符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使肾损伤引起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属于Ⅲ型超敏反应。
发病机制为:1 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2 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3 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