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雨果
- 格式:ppt
- 大小:932.50 KB
- 文档页数:20
六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法国)【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雨果对伏尔泰的赞扬崇敬之情。
2、体会雨果饱含激情的演讲风格和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
【学习重、难点】1、从雨果包含激情的语言中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2、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素质,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知识链接】1、课文导读《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这篇演讲词,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让读者能够获得很明晰的印象。
演说起伏跌宕,高潮迭起,既是对人类先贤的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和良知的呼唤。
全篇演说精彩语句,俯拾皆是,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
2、关于伏尔泰先生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生于巴黎一个公证人家庭。
学过法律,经过商,当过法庭书记和外交官员。
知识渊博,著作丰富,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近百卷之多。
1778年,“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
一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讲坛上,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
3、走近作者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陨.落()诅.咒()弥.留()灵柩.()侮.辱()深邃.()睿.智()恪尽职守()轻薄.()媚.上欺下()浩瀚.()喝.彩()2、解释下列词语:睿智:媚上欺下:登峰造极:恪尽职守: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名人对泰戈尔的评价
许多名人对泰戈尔的评价都非常高,以下是一些名人对泰戈尔的评价:
1. 郭沫若:郭沫若声称他的文学生涯开始阶段为第一个阶段“泰戈尔式”,冰心体小说、诗歌、散文烙上泰戈尔的深刻影响。
2. 雨果:雨果曾评价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
3. 茅盾:茅盾指出我们敬重泰戈尔是一个怜悯弱者,同情被压迫人民的诗人;我们更敬重他是一个实行帮助农民的诗人;我们尤其敬重他是一个鼓励爱国精神、激起印度青年反抗英帝国主义的诗人。
4. 罗曼·罗兰:罗曼·罗兰称誉泰戈尔的《民族主义》报告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5. 西方资产阶级:西方资产阶级接受泰戈尔的泛爱主义、和平主义、宗教神秘主义。
6. 东方被压迫民族:东方被压迫民族接受泰戈尔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思想倾向。
7. 郑振铎:《飞鸟集》的译者郑振铎在译完泰戈尔的这部散文诗集后,称赞其为一部充满智慧和启迪的作品,是泰戈尔对生活的认识、对宇宙的思考、对生命的遐想。
综上所述,泰戈尔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和思想受到了
全球范围内许多名人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他的诗歌作品涵盖了生活、宇宙、生命等诸多主题,为世人带来了智慧和启迪。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资料介绍思想家伏尔泰简介伏尔泰的本名叫做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而伏尔泰其笔名。
他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和哲学家。
伏尔泰于一六九四年十一月,出生在巴黎的一个有钱人的家庭。
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亲弗朗索瓦·马鲁埃是一位法律方面的资深人世。
伏尔泰简介中提到伏尔泰中学毕业后,他的父亲就把他送到了法科学院,希望伏尔泰以后能够成为一名法官。
但伏尔泰却想做个诗人。
在高中时代,伏尔泰就学会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后来还学会了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英语。
一七一五年,伏尔泰曾写诗嘲讽当时的高官,被流放到苏里。
一七一七年,他又因写讽刺诗反应宫廷的荒淫生活,被关押在巴士底监狱十多个月之久。
但伏尔泰却在监狱创作了他的第一部作品。
在这部剧本中,伏尔泰首次使用了伏尔泰这个名字做为了自己的笔名。
一七二六年,伏尔泰遭到了贵族的污辱和诬灭,伏尔泰又一次在巴士底监狱关了一年。
出监狱之后,伏尔泰就被驱赶出了法国,流亡到了国外。
伏尔泰在英国住了三年。
一七二九年,伏尔泰因为获得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肯定和认可,因此,他又回到法国。
一七三四年,伏尔泰又发表了《哲学通信》,但又得罪了法国政府,他为此隐居了十五年,还在瑞士和德国居住过。
一七七八年,八十四岁的伏尔泰再次回到巴黎,不久后他便生病了,并于同年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伏尔泰的影响关于伏尔泰的影响,首先伏尔泰把这些先进的思想带给了普通的法国民众使得他们有了反抗的意识,很快伏尔泰的思想传遍了整个法国,这对法国大革命起了直接性的作用。
法国大革命的主要目的就是推翻法国的封建势力,为民众创造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这就是伏尔泰的影响之一。
除此之外伏尔泰的影响还遍及整个欧洲以及世界,世界上其他国家受压迫的人民在接受到伏尔泰的思想后也敢于鼓起勇气同封建统治作斗争。
伏尔泰的思想启迪了民众的内心而且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
这对于当时的民众而言思想的转变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雨果纪念伏尔泰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是《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下面是该课文的笔记。
一、生字词溅(jiàn)朴朔(pū shuò)蓓蕾(bèilěi)衰悼(shuāi dào)二、文学常识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代表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
三、理解题目含义“纪念”即怀念逝者,文章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怀念的对象是谁?答:在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之际,作者发表了这篇演说。
怀念的对象是伏尔泰。
“一百周年”意味着什么?答:“一百周年”意味着伏尔泰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演说”要传达什么信息?答:“演说”要传达人们对以伏尔泰为旗手的启蒙运动的缅怀与纪念,对人类社会取得的思想与业绩的歌颂与赞扬。
课文开头的一句话有何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课文开头的这句话有以下作用:首先点明了演讲的对象——伏尔泰,以“巨星”相称,领起全文。
其次紧扣题目“纪念”,有高屋建瓴之势。
再次表达了作者对伏尔泰的崇敬之情,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这篇演说词很短,为什么却能将伏尔泰一生的经历与功绩表述得如此清晰?答:因为演讲词紧扣题目“纪念”,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回顾了伏尔泰思想的宣传与推进历程,歌颂了启蒙思想家带给人们的思想震撼与认识提升,也表达了人们对制造精神家园者的崇敬。
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前两段是对题目的诠释,第三段到第五段是对“巨星”的刻画,第六段到第八段是对“巨星”光芒的阐述,第九段是对“巨星”业绩的概括与歌颂。
这样的结构安排既条理清晰又逻辑严密。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本文的语言饱含激情,词句短小精练,意味深长;善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正反对比鲜明。
例如,“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知识讲解责编:薛燕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高清课堂:如何写好演说词】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生于军官家族。
主要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凶年集》《惩罚集》《历代传说集》和其他许多戏剧作品,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1878年,为了纪念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法国的人道主义斗士、19世纪的精神领袖——维克多·雨果,发表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讲,对先贤的思想与人格力量进行了热情的颂扬,并向全人类发出了对正义和良知的大声呼唤。
知识积累1.陨落:(星体或其他在高空运行的物体)从高空掉下。
本文是指像巨星一样的伟人伏尔泰与世长辞。
2.等身:跟某人身高相等(多用来形容数量多)。
3.教化:教育感化。
4.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5.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6.深仇大恨:极深、极大的仇恨。
7.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的神态。
多指因成功而沾沾自喜。
8.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9.余晖:傍晚的阳光。
10.灵柩.(jiù):死者已经入殓的棺材。
11.驳斥:反驳错误的言论或意见。
12.无恶不作:没有哪样坏事不干,形容人极坏。
13.媚上欺下:有意讨好上司,欺侮下层人民。
14.凌驾:高出(别人)。
15.兼而有之: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
16.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的军队独自奋力作战。
17.浩瀚无际:形容广大,没有边际。
18.黎民百姓:百姓,民众。
19.污蔑.(miè):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20.不屈不挠:不屈服,不弯曲。
形容意志坚定。
21.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22.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23.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24.深邃:深奥。
25.睿智:英明有远见。
26.蕴涵:包含。
27.安抚:安顿抚慰。
伏尔泰(Voltaire,1694.11.21-177 8.05.30):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 ranç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他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
尽管在他所处的时代审查制度十分严厉,伏尔泰仍然公开支持社会改革。
他的论说以讽刺见长,常常抨击基督教会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
雨果曾评价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
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
他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他将来做个法官,但他对文学发生兴趣,后来成了一名文人。
伏尔泰才思敏捷,一生多才多艺。
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
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
这是最有力的武器。
”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
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
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研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亦亲身感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
他深刻地预见到革命必然到来,他对朋友说:“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正在撤下革命的种子,尽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见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
”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
人教版?纪念伏尔斯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设计导语:教案设计要以学生为目标,尽可能使学生可以高效率地接受,理解知识点,同时也能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人教版?纪念伏尔斯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设计。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芒。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3、了解演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题目上我们可以知道这是维克多,雨果为纪念伏尔泰百年(1778-1878)冥诞的演说词。
为什么要纪念伏尔泰?(他有哪些奉献)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雨果的演说。
雨果,法国作家,父亲是拿破仑军官。
伏尔泰,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
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
从小喜爱文艺。
中学毕业后,因作诗挖苦宫廷而遭囚禁。
在狱中完成第一个悲剧?奥狄浦斯王?,出狱后因宣传启蒙思想,屡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国外。
为避开当局追捕,晚年避居法瑞边境,积极参加政治斗争。
二、整体感知1、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奉献?伏尔泰以猛如雷电的笔写下不朽的文章,提示封建君主的残暴,法官、神甫欺压人民的本质,教导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起出来,推翻君主统治,开创一个民主文明的法兰西。
2、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对抗,社会愈加昏暗。
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对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而斗争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3、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的原因是什么?伏尔泰的一生经历了到达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时代,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
4、“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
“其中〃两个方面“是指什么?第一: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第二: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