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常见机械零件模型的绘制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369.00 KB
- 文档页数:13
机械制图-常用件画法和注意事项1.半径尺寸应标注在是圆弧的视图上
2.当圆弧半径过大或在图纸范围内无法注出圆心位置时的标注方法
3.狭小部位尺寸的标注
4.沿直线均匀分布
5.沿圆周均匀分布
6.断面为正方形结构的标注
7.均匀厚度板状零件的标注(不必另画视图表示厚度)
8.斜度的画法
9.锥度是指圆锥的底面直径与高度之比,或是圆锥台的底圆直径与顶圆
直径之差与高度之比
锥度=D/L=(D-d)/l=2tanα通常写成1:n的形式
锥度的画法:
10.连接圆弧的圆心是由作图确定的,故在标注尺寸时只注半径,而不注
圆心位置尺寸。
11.外螺纹的规定画法:
外螺纹剖视图:
12.内螺纹的规定画法:
内螺纹剖视图:
13.不穿通螺纹孔的画法:
14.螺纹局部结构的画法与标注:
14.螺纹牙型的表示:
15.螺纹相贯的画法:
16.螺纹连接的画法:大径线和大径线对齐;小径线和小径线对齐。
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画;其余部分按各自的规定画。
17.画法步骤:
①画外螺纹
②确定内螺纹的端面位置
③画内螺纹和其余部分投影
18.螺纹的标注:
①标注的基本格式
②标注示例:
③标注方法:
19.六角螺母:
20.六角头螺栓:
21.垫圈:
22.螺钉:
螺钉GB/T 65 M12×1 (开槽圆柱头螺钉)
25.螺柱联接装配图的比例画法:
26.紧定螺钉联接装配图的比例画法:
27.键
28.轴上键槽画法和尺寸注法:
29.轮毂上键槽画法和尺寸注法:
30.销
31.齿轮
32.滚动轴承
33.弹簧。
一、机械制图的种类机械制图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工程制图、装配制图和零件制图。
1. 工程制图:工程制图是将机械产品的总体结构和外形以草图或实物图的方式画出来,用以表示产品的真实形状和尺寸。
工程制图通常包括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内容,用于表示产品的整体结构和外形。
2. 装配制图:装配制图是将机械产品的各个零部件按照其在实际装配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以示意图的形式画出来,用以表示产品的装配方式和结构。
3. 零件制图:零件制图是将机械产品的每一个零部件按照其真实形状和尺寸,以工程图的形式画出来,用以表示产品的具体结构和尺寸。
以上三种类型的制图内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对机械产品整体结构和零部件详细结构的完整表达。
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在机械制图过程中,会用到一系列的图形符号或标注,以表示零部件的各种尺寸、加工方式、表面处理等信息。
常用的机械制图符号主要包括尺寸标注、表面粗糙度标记、公差标注、加工符号等。
1. 尺寸标注:尺寸标注是用数字、箭头和线段等符号,标记零部件各种尺寸的大小和位置。
它包括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圆的直径和半径、螺纹的尺寸等内容,可以清晰地表示零部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2. 表面粗糙度标记:表面粗糙度标记是用特定的符号和字母,标记零部件表面的粗糙度要求和加工方法。
它包括不同的表面粗糙度符号、加工方法符号及其位置等内容,可以明确表示零部件表面的加工要求。
3. 公差标注:公差标注是用字母、数字和符号,标记零部件尺寸和形位公差的大小和位置。
它包括线性公差、角度公差、位置公差、圆度公差、直线度公差等内容,可以精确表示零部件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4. 加工符号:加工符号是用简明的图形和文字,标记零部件的加工方式和工艺要求。
它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切削、组合加工等内容,可以清晰表示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
以上常用符号和标注的正确使用,是进行机械制图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它们能够有效地传递和表达零部件的相关信息,为制造和加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尺寸标注方法参见图。
4.箱体类零件一般来说,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比前面三类零件复杂,而且加工位置的变化更多。
机械加工必须严格按照加工图纸来进行操作,因此正确绘制零件机械图纸就是完善机械加工、提升加工质量的重要基础。
绘制机械图纸除了要准确、全面之外,还要清晰明了,为加工人员对于图纸的理解创造便利。
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和箱体类结构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零部件结构,在绘制这些零件图纸的时候,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轴套类零件机械图纸:轴套类零件一般由轴和衬套等零件构成,在绘制图纸的时候,只需要绘制一个基本视图及适当的断面图,并且标注清楚零件各部分的尺寸,就可以很好地完成零件的视图表达。
为了便于机械加工人员对图纸进行阅读,并理解其表达的内容,一般按水平方向放置轴线并进行投影,而且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尺寸的时候需要注意,轴套类零件常以轴线作为它的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所需要的其他尺寸。
这样就可以将设计要求和工艺基准很好地统一起来。
而轴向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或加工面等。
盘盖类零件机械图纸:盘盖类零件是有端盖、阀盖、齿轮等的扁平盘状回转体零件,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这类零件在绘制图纸的时候,为了将外形和结构表达准确,通常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为主视图,另外还需要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等。
标注尺寸时,盘盖类零件的径向尺寸基准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而轴向尺寸基准则选用重要的端面来充当。
叉架类零件机械图纸:叉架类零件通常包括拨叉、连杆和支座等零件,它们具有加工位置多变的特点,所以需要的基本视图数量也比较多。
通常,绘制叉架类零件的机械图纸除了一个主视图用来体现零件的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外,还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来表达,并且还要有适当的局部视图和断面图等,这样才能够将了你关键的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都表达清楚。
标注尺寸时,叉架类零件通常会选择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来进行标注。
箱体类零件机械图纸:箱体类零件一般由阀体、泵体和减速器箱体等零件构成,其结构通常比上面的三种零件都要复杂一些,而且加工位置的变化也更多,其零件图纸的绘制难度要大于以上三种零件。
机械结构图的知识点总结机械结构图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的一种方式。
结构图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下面将对机械结构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一、机械结构图的基本要素1.主要零件的图样:包括零件的轮廓、尺寸以及重要的特征标注;2.组装关系:表示各零部件之间的组装关系,通常使用装配图和爆炸图来表达;3.技术要求:包括合格零件标志、工艺要求以及表面处理要求等;4.标注:包括图样标注、尺寸标注、表面质量标注等。
二、机械结构图的绘制规范1.图样格式的选择:根据图样的规格尺寸选择合适的画图纸;2.比例尺的确定:根据图样的尺寸大小和画图纸的规格来确定合适的比例尺;3.线条和图样标识的规定:线条应该清晰、粗细一致,标识应该准确清晰;4.尺寸标注的规定:尺寸标注应该布局合理,清晰明了,不得有遮挡和交叉的情况。
三、机械结构图的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1.图样标注不准确: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图样标注;2.尺寸标注错误:应该仔细核对尺寸标注的准确性,并应注意标注的位置和方式;3.重要特征未标注:所有的主要特征都应该进行标注,以便制造和检验;4.图样比例不准确:比例尺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确选择。
四、机械结构图的设计原则1.简化设计:尽量减少构件的数量和复杂程度,使结构清晰明了;2.合理布局:各构件之间的布局应该合理,以便于装配和维修;3.标准化设计:尽量使用标准零部件和标准连接方式,以提高零件的通用性;4.易于制造和检验:设计应该注重实际生产和检验过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机械结构图的应用领域机械结构图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工具、汽车、船舶等领域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通过结构图的设计和绘制,可以准确地表达设计思想,指导生产和装配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理解机械结构图的相关知识点,合理运用绘图规范和设计原则,避免常见错误,并将结构图应用到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中。
机械制图之典型零件图的绘制引言机械制图是指通过绘制图纸来描述和表达机械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工作原理的一种方法。
在机械制图中,典型零件图是指常见且重要的机械零件的绘制图纸,用于准确地表示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本文将介绍典型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并给出一些实用的技巧。
步骤1. 确定绘图尺寸和比例在绘制典型零件图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绘图尺寸和比例。
通常情况下,通过与实际零件的尺寸对比,选择一个合适的比例进行绘制。
常用的比例有1:1、1:2、1:5等。
确定绘图尺寸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具体的绘制。
2. 绘制基本图形典型零件图通常由若干基本图形组成,包括直线、圆弧、圆、椭圆等。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绘图工具,如直尺、圆规、椭圆模板等来绘制这些基本图形。
在绘制时,要注意按照真实尺寸进行绘制,并使用细线来表示。
3. 绘制零件特征在绘制完基本图形后,我们需要根据零件的具体特征来添加细节。
这些特征包括孔、槽、螺纹等。
对于孔和槽,可以使用穿孔线和横截面符号来表示;对于螺纹,可以使用螺纹符号来表示。
绘制这些特征时,要根据实际尺寸进行绘制,并注意使用适当的线型和线宽。
4. 添加尺寸标注绘制完零件的形状后,我们需要添加尺寸标注来表示零件的尺寸。
尺寸标注包括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圆直径尺寸等。
在标注尺寸时,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并使用适当的线型和线宽。
5. 添加标线和说明最后,我们可以添加标线和说明来帮助理解零件图。
标线通常用于指示零件的名称、材质或其他特征;说明用于解释和补充零件图的相关信息。
标线和说明要清晰易懂,并与零件图的其他元素协调一致。
技巧为了绘制出清晰、准确的典型零件图,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1. 使用图形软件使用专业的图形软件可以提高绘图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工具和功能,可以方便地绘制各种基本图形和特征。
2. 参考标准和规范在绘制典型零件图时,要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包含了零件图的绘制要求和规定,可以帮助我们绘制出符合行业标准的图纸。
机械图纸建模知识点总结机械图纸建模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它是工程师和设计师在设计机械零件或组件时必备的技能。
在进行机械图纸建模时,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以确保设计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对机械图纸建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实用的建模技巧。
一、基本知识点1.1 三维建模三维建模是CAD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用来描述或创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形状和大小。
三维建模能够更真实地展现设计的零件或组件,便于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设计和分析。
1.2 线框图线框图是指用线条展示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轮廓和结构。
在机械图纸建模中,线框图通常用来展示零件的外形和结构,方便工程师进行分析和评估设计方案。
1.3 实体建模实体建模是建模的一种方法,它是用实体模型作为基础,按照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建立出具体的物体模型。
实体建模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是CAD中常用的建模方法之一。
1.4 草图草图是CAD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用来描述物体的轮廓或截面的二维图形。
在进行机械图纸建模时,工程师往往需要先绘制出零件或组件的草图,然后再根据草图进行建模。
1.5 尺寸标注尺寸标注是对建模零件或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参数进行标注。
尺寸标注是确保建模准确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对设计师和工程师的要求。
1.6 工程图纸工程图纸是机械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的重要工具,它包括平面图、立体图、尺寸标注等内容。
工程图纸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设计零件或组件的形状和尺寸等参数,是机械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建模技巧2.1 对称性建模在进行机械图纸建模时,如果零件或组件具有对称性,可以利用对称性进行建模,以减少建模的步骤和提高建模的效率。
2.2 造型建模造型建模是利用多边形和曲面等几何形状来创建物体模型的一种建模方法,它常用于设计复杂曲面的零件或组件。
2.3 零件装配零件装配是将多个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
机械制图标准件与常用件画法1. 引言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基础技能之一,它以图形的形式将设计方案转化为能够被制造、加工、组装的实际工程图纸。
在机械制图中,标准件和常用件是经常使用的元件,掌握它们的画法对于准确、规范地表达设计意图至关重要。
2. 标准件画法标准件是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具有通用性的零部件。
常见的标准件包括螺栓、螺母、垫圈、销等。
下面将介绍这些标准件的画法。
2.1 螺栓和螺母螺栓和螺母一般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零部件,使其固定在一起。
螺栓在制图中一般用实线表示,螺母则用虚线表示。
螺栓的表示方法由螺纹的直径、长度和材料规定,螺母的表示方法则由螺纹的直径和材料规定。
例如,一个M10×1.5的螺栓可以用以下的形式表示:M10×1.5 L30 45#钢表示螺栓直径为10mm,螺距为1.5mm,长度为30mm,材料为45#钢。
2.2 垫圈垫圈一般用于增加紧固件与零部件之间的压力分布面积,起到防止局部面受损的作用。
在制图中,垫圈用圆形表示,通常在螺栓或螺母的下方标注尺寸。
例如,一个内径为10mm、外径为20mm的垫圈可以用以下的形式表示:φ20×φ10×2表示垫圈的外径为20mm,内径为10mm,厚度为2mm。
2.3 销销一般用来连接或定位零部件,常见的有平销和弹簧销。
在制图中,平销用实线表示,弹簧销用虚线表示。
例如,一根直径为5mm、长度为20mm的平销可以用以下的形式表示:φ5×20表示平销的直径为5mm,长度为20mm。
3. 常用件画法常用件是根据设计需要而选用的不同材料制成的零部件。
这些部件在机械设计中经常使用,例如齿轮、轴承、橡胶制品等。
3.1 齿轮齿轮用于传递动力和转动运动,根据齿数的不同可以分为直齿轮、斜齿轮、锥齿轮等。
在制图中,齿轮可以用直径、齿数、模数等参数来标注。
例如,一个模数为2、直径为40mm的20齿直齿轮可以用以下的形式表示:20Z M=2 D=40表示齿数为20,模数为2,直径为40mm。
机械制常见机械零件的绘制方法机械制造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机械零件的绘制方法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机械制常见机械零件的绘制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并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一、零件的尺寸标注方法机械零件的绘制首先需要标注尺寸,常见的尺寸标注方法有三种:基准标注法、直接标注法和可比标注法。
基准标注法是通过参考基准尺寸和几何尺寸特征,确定其相对位置关系;直接标注法是通过直接表示尺寸数值和几何尺寸特征;可比标注法是通过比例表示尺寸大小,通常用于绘制较大尺寸的零件。
二、常见机械零件的绘制方法1. 轴的绘制方法:轴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零件,绘制时应首先确定轴的类型和尺寸,采用基准标注法进行标注。
在绘制时,应注意轴的几何尺寸特征,如直径、长度、轴承座等,并标注相应的公差要求。
2. 齿轮的绘制方法: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实现速度转换和扭矩传递的重要零件,其绘制方法需要考虑齿轮的模数、齿数、齿轮宽度等几何尺寸。
在绘制时,应采用直接标注法或可比标注法,明确标注齿轮的尺寸和公差要求,并注意齿轮齿面的加工要求。
3. 轴套的绘制方法:轴套是用于轴与孔配合的零件,绘制时需要确定轴套的类型、几何尺寸和配合公差。
在绘制时,应采用基准标注法标注轴套的位置关系,同时标注孔的尺寸和公差要求。
4. 连杆的绘制方法:连杆是机械传动中用于连接两个部分的零件,绘制时需要确定连杆的长度、直径、连接方式等几何尺寸。
在绘制时,应采用基准标注法标注连杆的位置关系,同时标注连接部分的尺寸和公差要求。
5. 轴承的绘制方法:轴承是机械传动中重要的零件,绘制时需要确定轴承的类型、尺寸和公差要求。
在绘制时,应采用直接标注法或可比标注法标注轴承的尺寸和公差要求,并标注轴承的位置和配合要求。
总结:本文介绍了机械制常见机械零件的绘制方法,包括尺寸标注方法和常见零件的绘制步骤。
在实际绘制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零件的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标注法,并注意标注几何尺寸、公差要求和位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