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器械在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中的失败原因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87.46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影响原因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是一种常用于灭菌微生物的方法。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遇到失败的情况。
这篇文章将探讨一些可能导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设备问题。
若设备没有正常维护和校准,则可能导致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偏差。
这些参数的偏差可能会导致灭菌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不稳定,从而影响灭菌效果。
此外,设备故障如电源中断、通风故障、泄漏等也可能导致灭菌过程中的异常。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操作错误。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需要严格的操作规程。
如果操作人员没有按照规程操作,就可能导致灭菌失败。
例如,未按照要求正确加载和排列灭菌器内的待灭菌物体,或者在灭菌过程中开启了灭菌器的门,都会导致灭菌效果下降。
第三个可能的原因是灭菌物体特性。
不同的物体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抵抗能力是不同的。
一些物体可能具有较高的抵抗能力,需要增加灭菌时间和灭菌剂的浓度来确保灭菌效果。
此外,一些物体可能具有复杂的结构,灭菌气体无法完全进入到物体的各个角落,导致局部灭菌不彻底。
第四个可能的原因是灭菌剂质量问题。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需要使用高纯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作为灭菌剂。
如果灭菌剂的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导致灭菌效果下降。
例如,灭菌剂的浓度不足、纯度不高,或者灭菌剂中含有杂质等,都可能影响灭菌效果。
第五个可能的原因是灭菌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灭菌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也可能对灭菌效果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灭菌效果下降。
此外,湿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灭菌器内的过氧化氢溶液降解,从而影响灭菌效果。
最后,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
例如,灭菌器内的杂质和残留物可能会影响灭菌效果。
此外,灭菌器的密封性能问题也可能导致灭菌效果下降。
综上所述,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的原因可能包括设备问题、操作错误、灭菌物体特性、灭菌剂质量问题、环境因素等。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精密的手术器械广泛应用到手术中,尤其是各种腔镜器械接台手术,对灭菌工作提出更高更快的要求,在多种低温灭菌方法中,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具高效、安全、有效、环保等优点。
但过氧化氢卡侠价格昂贵,如何有效合理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使其发挥优点,降低每件灭菌器械的成本是本文讨论主题。
我院于2008年8月购进一台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现将使用情况影响因素分析如下:一、操作方法(一)灭菌前器械的清洗,将手术器械能拆卸的部件全部取开,各种套管针芯拔出,并将关节、钳叶、剪叶打开,用流动水冲洗去血液及组织碎片,带管腔的器械用高压水枪冲洗后,再用柔软的相匹配的毛刷反复刷洗,彻底清除所有污染物后,放入加有多酶清洗液的超声机中超洗5分钟后使其残留在器械关节、腔隙间的汚染物彻底清除,再用流动水冲洗,毛刷反复刷洗,蒸留水终末漂洗,高压气枪吹干,所有清洗后的器械必需充分干燥后才能包装。
(二)包装各类盒装的腔镜器械采用专用的无纺布包装,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帖化学指示胶带,如:显微剪、湿化瓶、胃活检钳等用特卫强纸塑带包装,内放化学指示卡,用医用封口机封口。
(三)装载包装后的物品平整放置在灭菌锅内,无纺帀包装的物品不能重叠放置,特卫强包装的物品采用片瓦型放置,总量不超过灭菌锅容积的80%,并在灭菌锅下层放置生物指示剂。
(四)根据灭菌物品内有管腔长度在1米的采用长循环,整个灭菌时间为90分钟。
没有长管腔的采用短循环,灭菌时间为75分钟。
(五)灭菌后生物指示剂培养和灭菌包的抽样监测。
灭菌后取出生物指示剂挤破安培与一支对照管一起放入56℃±1℃培养箱内,24 小时后观察培养结果,阴性紫色,表示为无菌生长,阳性为黄色,表示本次灭菌生物监测结果合格,由医院感染控制科不定时对灭菌物品进行抽样监测。
二、结果共灭菌3064锅,完成3034锅,循环中断29次,生物指示剂在每次灭菌后均合格。
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和高效灭菌的新型灭菌技术,但是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失败原因和处理方法。
一方面,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1. 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可能会出现设备操作的错误,导致灭菌效果不理想。
2. 如果灭菌温度和时间不到位,也可能导致灭菌效果不理想。
3. 灭菌设备的质量不过关或使用的材料存在污染,也会影响灭菌效果。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失败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对操作技术进行充分的培训,以确保正确操作设备,提高灭菌效果。
2. 对灭菌温度和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灭菌的完整性。
3. 对设备的质量和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不存在污染,从而提高灭菌效果。
总之,要想解决国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失败的问题,从操作技术、灭菌
温度和时间、设备质量和使用的材料等方面着手,确保灭菌效果达到要求,从而提高灭菌质量。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胡春燕摘要:分析操作59次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失败的原因,器械干燥不彻底、装载过于拥挤、环境潮湿、操作人员知识缺乏等是引起灭菌失败的原因。
为此,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灭菌物品的质量控制,掌握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以保证灭菌成功。
关键词:过氧化氢;灭菌失败;灭菌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2.052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1B-3047-02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灭菌器,由于其具有低温、快速、无毒残留的特点,对耐热和不耐热的医疗器械都适用[1],给各种腔镜和不耐高温的精密医疗器械的连台手术带来了便利。
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9月引进了1台凯斯普牌GASP-120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代替了原有的甲醛熏蒸法、2%戊二醛浸泡法,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医护人员的欢迎。
但刚投入使用时由于知识欠缺,对机器的性能、操作方法、包装方法、包装材料的选择、环境要求、保养维护等方面缺乏经验,导致灭菌失败。
现将我院使用凯斯普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 临床资料我院手术室2010年9月—2012年6月使用凯斯普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及与之配套使用的包内化学灭菌指示卡和包外化学指示胶带、55%~60%过氧化氢灭菌剂、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无纺布等,将符合低温灭菌的物品和器械如内镜、内镜器械、电刀、电凝线、冷光源、体内除颤器等物品经过常规清洗干燥后包装装载入灭菌器内,按物品材质选择灭菌模式,结束后打印该次灭菌信息。
共灭菌630次,其中有59次灭菌失败,失败率9.4%。
571次灭菌循环完成,每锅进行生物监测,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生物指示剂培养均为阴性,包内外化学指示卡变色完全符合要求。
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致器械损坏的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过氧化氢气体等立子体灭菌致腔镜手术器械损坏的原因。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全年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器械5903件,作损坏数目统计与损坏原因分析,探索致使器械损坏的原因,加以改进后,再统计2015年度4月至9月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器械3242件作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3个月的改进后,再统计半年器械损坏率。
从改进前的0.2%降低到0.06%,腔镜器械损坏率下降了70%。
结论:加以改进后,器械损坏率明显下降。
标签:过氧化氢气体;灭菌;器械损坏;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腔镜手术迅速发展,相应的腔镜器械灭菌逐渐进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既能做到器械灭菌彻底又能最大的减少器械耗损,是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腔镜手术器械精密易损,结构复杂,材质特殊,价格昂贵,大部分器械不能耐受高温高压[1]。
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医疗器具和物品,特别对临床使用的细长导管和具有细长官腔结构的内窥镜和电子类器械低温、快速灭菌处理,具有穿透力强、灭菌温度低、灭菌效果可靠、周转快等优点[2]。
但是过氧化氢灭菌剂作为强氧化剂对部分不适合此灭菌方式的器械有腐蚀性[3]。
我院对2014年度全年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器械5903件,作损坏数目统计与损坏原因分析,探索致使器械损坏的原因,加以改进后,再统计2015年度4月至9月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器械3242件作对比分析。
加以改进后,器械损坏率明显下降。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我院使用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器为新华牌PS100,容积135L。
灭菌过程包括抽真空阶段,提纯阶段,扩散阶段,等离子阶段,通风阶段。
所有灭菌器械皆按规范手工清洗流程手工清洗,用专用包装袋或者无纺布包装,正确装载灭菌。
对我院2014年度所有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的腔镜器械数量进行统计,并对损坏器械另作记录,共计灭菌5903件,其中灭菌后腔镜器械手柄螺帽破裂6件,手柄出现裂纹3件,金属表面腐蚀3件,损坏共计12件。
分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对腔镜器械的灭菌体会摘要:目的探究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对腔镜器械的灭菌效果。
方法选取宫腔镜、腹腔镜等腔镜器械1000件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实施循环灭毒,分析消毒效果。
结果1000件器械中,一次性清洗成功987例,其中13例灭菌失败原因详细如下:消毒物品未实施干燥处理5次,装载物品多4次,操作人员失误3次,机械配件损坏1次。
实施再次灭菌,均灭菌成功,生物学检测、化学检测满足灭菌要求。
结论腔镜器械可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实施灭菌消毒,可有效提高效果,效果可靠,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效果;腔镜器械;前言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是一种低温灭毒技术,磁场作用下等离子体能够电离或气体放电。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能够转换过氧化氢液体成气体,实施消毒灭菌,并产生离子,开展第二阶段灭菌,适用于湿热、不耐高温等仪器的灭菌中,如纤维光学、内科除颤仪、眼科镜片、内经器械等[1]。
当前,临床缺乏腔镜器械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器灭菌有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将以近一年(2018年1月-2019年1月)1000件腔镜器械为对象,探究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对腔镜器械的灭菌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宫腔镜、腹腔镜等腔镜器械1000件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
1.2 方法设备为GDQ.SJM-100型灭菌器(生产厂家:市汉江医疗设备公司生产;)。
做好操作前的准备:严格依照说明书实施操作。
循环开启之前,更换卡匣,对灭菌舱检查,灭菌柜密封圈可确保灭菌舱呈真空状态,避免灭菌舱或门座组件使用粗糙清洁工具进行清洗。
装载灭菌物品:在灭菌之前,灭菌物品能够由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装置实施灭菌进行检查,不可装载无法米军器械与材料。
在装载之前,物品应当彻底清洗与干燥。
腹腔镜器械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中灭菌失败原因及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消毒方法不断得到应用,同时临床上对消毒灭菌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是过氧化氢低温灭菌设备中的最新产品,因其体积小、灭菌时间短暂(标准循环28′42″)、灭菌温度低(55℃),使有限的医疗设施得到最大限度的符合规范的利用。
该方法具有低温、干燥、快速、无毒等优越性,对耐湿热和不耐湿热的医疗器械很适合。
近几年逐渐被许多医疗机构应用。
在手术室腹腔镜接台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中应用日益广泛,其全中文触摸屏操作,简易直接,独立密封包装的过氧化氢卡匣给使用者最大的安全保证,但如果操作不规范,则不能保证一次通过灭菌程序,而不能达到快速灭菌的目的,延长接台手术的时间。
现将我科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系统灭菌失败的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我科2010年2月—2011年6月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消毒腹腔镜器械320次,有36次灭菌周期的运行被取消,其中31次再次运行完成灭菌,2次重新装载后完成灭菌,1次为过氧化氢胶囊未刺破致过氧化氢浓度过低,重新更换过氧化氢卡匣后完成灭菌,2次因其故障致冷凝器温度不升和温度过低,在厂家维护后正常灭菌。
2.灭菌方法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灭菌器使过氧化氢在舱室内扩散,然后将过氧化氢“激活”成等离子状态,从而对腹腔镜器械进行灭菌。
过氧化氢蒸汽和等离子结合使用,可对腹腔镜器械和材料进行安全、迅速灭菌,不留任何毒性残留,灭菌过程的各阶段都是在干燥的低温环境下进行的。
低温等离子体消毒特有的灭菌环境和灭菌机制,尤其适用于对不耐高温高压的热敏性器械、金属器械、电子探头传感器等进行灭菌消毒。
3.失败原因分析3.1 器械清洗不彻底由于腹腔镜器械较精细,管腔细而长,可拆卸的部分比较多,器械的各个关节处容易沉积污秽和组织碎屑,清洗起来较普通器械难,若不认真清洗极易造成灭菌周期的运行被取消。
3.2 器械汽化干燥不够清洗好的器械须经过较长时间的高压气枪汽化,去除器械所有零部件上的水分,若汽化不充分,器械中含水量高,就会被取消灭菌周期的运行。
腔镜器械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中失败原因分析发表时间:2009-08-11T14:09:30.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1期供稿作者:董燕萍 (宣城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安徽宣城242000)[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的消毒方法不断得到应用,同时临床上消毒灭菌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1-0083-01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的消毒方法不断得到应用,同时临床上消毒灭菌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院引进的凯斯普CASP80体积小、灭菌时间短暂(标准循环40分钟,灭菌温度低55℃),使有限的医院设施得到最大限度的符合规范的利用,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系统是一种新的灭菌技术,该方法具有低温、快速、无毒等优越性,对耐温热和不耐湿热的医疗器械很适合,在手术室腔镜接台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中应用日益广泛,其操作简易直接,快速灭菌的目的,延长接台手术的时间,现将我科使用过程中灭菌失败的原因分析如下: 1 资料我科自2009年3月至5月用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消毒器械115锅,有14次灭菌周期的运行被取消,其中11次再次运行完成灭菌,3次重新装载后完成灭菌。
2 灭菌方法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使用60%过氧化氢在舱室内扩散,然后将过氧化氢“激活”或等离子状态,过氧化氢和等离子的结合使用,对腔镜及器械进行安全、迅速灭菌,不留任何毒性残余,灭菌过程的各阶段都是在干燥的低温环境下进行的。
低温等离子系统CASP特有的灭菌环境和灭菌机制,尤其适用于对不耐高温高压的热敏性器械、金属器械、电子探头传感器等进行消毒灭菌。
3 结果本科室平均每天消毒1-3锅,共灭菌115次,每次化学指手卡变色合格,未因器械消毒引发感染接台手术在1n内均可使用,大大提高接台手术速度和器械使用安全性。
一原因分析1 器械清洗不彻底由于腔镜器械较精细,宫腔细而长,可折卸的部分较多,器械的各个关节处容易沉积污秽和组织碎屑,若不认真清洗极易造成灭菌周期的运行被取消。
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致器械损坏的因素分析作者:陆素琼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第07期【摘要】目的:分析过氧化氢气体等立子体灭菌致腔镜手术器械损坏的原因。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全年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器械5903件,作损坏数目统计与损坏原因分析,探索致使器械损坏的原因,加以改进后,再统计2015年度4月至9月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器械3242件作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3个月的改进后,再统计半年器械损坏率。
从改进前的0.2%降低到0.06%,腔镜器械损坏率下降了70%。
结论:加以改进后,器械损坏率明显下降。
【关键词】过氧化氢气体;灭菌;器械损坏;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腔镜手术迅速发展,相应的腔镜器械灭菌逐渐进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既能做到器械灭菌彻底又能最大的减少器械耗损,是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腔镜手术器械精密易损,结构复杂,材质特殊,价格昂贵,大部分器械不能耐受高温高压[1]。
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医疗器具和物品,特别对临床使用的细长导管和具有细长官腔结构的内窥镜和电子类器械低温、快速灭菌处理,具有穿透力强、灭菌温度低、灭菌效果可靠、周转快等优点[2]。
但是过氧化氢灭菌剂作为强氧化剂对部分不适合此灭菌方式的器械有腐蚀性[3]。
我院对2014年度全年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器械5903件,作损坏数目统计与损坏原因分析,探索致使器械损坏的原因,加以改进后,再统计2015年度4月至9月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器械3242件作对比分析。
加以改进后,器械损坏率明显下降。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我院使用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器为新华牌PS100,容积135L。
灭菌过程包括抽真空阶段,提纯阶段,扩散阶段,等离子阶段,通风阶段。
所有灭菌器械皆按规范手工清洗流程手工清洗,用专用包装袋或者无纺布包装,正确装载灭菌。
对我院2014年度所有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的腔镜器械数量进行统计,并对损坏器械另作记录,共计灭菌5903件,其中灭菌后腔镜器械手柄螺帽破裂6件,手柄出现裂纹3件,金属表面腐蚀3件,损坏共计12件。
关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影响原因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食品加工厂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灭菌失败的情况。
本文将从设备问题、操作问题和菌株抗性等方面探讨影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的原因。
首先,设备问题可能是导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设备的运行状况、密封性能以及灭菌剂的浓度等参数都会对灭菌效果产生影响。
设备的老化、损坏或者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灭菌效果不佳。
例如,设备的维修保养不及时,导致灭菌剂的供应不稳定;设备的密封性能下降,导致灭菌剂泄漏,从而影响灭菌效果。
因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及使用合适的灭菌剂和参数是确保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效果的关键。
其次,操作问题也是导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对灭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操作人员未能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操作,导致灭菌剂的浓度不足或者灭菌时间不够;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不熟悉,导致错误的操作步骤和参数设置。
此外,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外界因素,如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等也会对灭菌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步骤和参数设置,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灭菌效果。
最后,菌株抗性也可能导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
一些病原菌可能通过基因突变或者其他机制获得抗药性,从而对灭菌剂产生耐药性。
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正确的操作条件下使用合适的灭菌剂和参数,也无法完全杀灭抗药性菌株。
此外,菌株的数量和生长状态也对灭菌效果产生影响。
菌株数量较多或者处于休眠状态时,灭菌效果可能不佳。
因此,在灭菌过程中需要考虑菌株的抗性情况,采取相应的灭菌策略,如增加灭菌剂浓度、延长灭菌时间等。
综上所述,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设备问题、操作问题和菌株抗性。
为了确保灭菌效果,必须注意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参数设置,熟悉操作规范并进行专业培训,同时考虑菌株抗性情况,采取相应的灭菌策略。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失败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过氧化氢等离子体是一种新型低温灭菌技术,具有低温、高效、快速、安全无毒等优点被临床广泛使用。
我院是以胸部疾病为主的专科医院,外科手术80%以上为腔镜微创手术,且接台手术多,腔镜及器械周转率高。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能在较短时间里完成对复用器械的消毒灭菌,满足手术器械快速周转使用的要求,是目前供应中心应对外科腔镜接台手术首选也是唯一可选的灭菌方式。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配置了一台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STERRAD(R)NX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体,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共运行灭菌循环242例,其中循坏取消灭菌失败91例,循环失败占比37.6%。
2016年通过对循环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和改进后,使循环失败占比率下降至17.2%,现总结如下。
1.低温等离子灭菌体的工作原理及灭菌器械的适用范围1.1 低温等离子灭菌体的工作原理过氧化氢等离子体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世的新型低温灭菌技术。
等离子是物质在大自然中除了固态、液态、气态之外的第四种形态。
是气体分子在极度真空的腔体内受激发而形成的。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是以H2O2作为介质,高浓度的过氧化氢注入灭菌舱内后,过氧化氢气态分子在真空条件下被特定电磁波激发,形成低温等离子体。
过氧化氢气态分子转变成过氧化氢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水、和氧,原子氧、自由基等活性物质易与细菌体内蛋白质和核酸、酶结合,破坏其新陈代谢,扰乱微生物的生存功能。
等离子体含有大量的紫外线光子和活性极强的自由基,与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发生反应,导致微生物迅速死亡,从而达到灭菌效果[1]。
1.2 低温等离子体的灭菌的适用范围低温等离子体适用于目前约95%的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
特别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如胸腔镜、纵膈镜、对湿热敏感的超声刀、电凝线、导光束、手术电锯、打结器等等。
不适用于任何植物性纤维材质制造的器械和器材,如布类、纸类、纱布、棉球、纤维等。
粉剂物质会吸收过氧化氢水分、干扰压力;油类物质分子密度大,使得过氧化氢气体不易穿透,此类物质不能使用等离子体灭菌。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在2012年1月至2014年间消毒供应中心共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灭菌830次,本文对这期间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灭菌失败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总结,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整改。
结果:2012~2014年共有52次灭菌失败,失败率为6.27%。
2012年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灭菌失败的次数为25次,2013年为16次,2014年为11次,2012~2014年的灭菌失败的次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仪器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是导致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占40.38%,其次为仪器未清洗干净和仪器环境潮湿导致的灭菌失败,分别占23.08%和19.23%。
结论:加强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原理知识和操作的培训,强化灭菌过程的质量管理,注意灭菌操作的每一个细节,是减少灭菌失败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失败;原因;对策在腔镜及手术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中,需要使用到灭菌器。
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具有干燥、低温、无有害物质残留等优点,在各级医院的手术器械灭菌中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
由于医院专业人员缺乏,对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的操作方法、仪器性能、包装材料的选择及保养、仪器使用环境的要求等缺乏了解,常导致灭菌失败[2]。
本文对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2年1月至2014年间消毒供应中心共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灭菌830次,本文对这期间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1.2 灭菌失败的判断标准灭菌合格的标准参照《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310.3-2009)。
对灭菌失败的器械进行立刻处理,直至检测结果显示生物监测结果为阴性。
1.3 灭菌失败的处理方法每年定期对灭菌失败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总结,提出相应的对策。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原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原因,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灭菌成功率。
方法:统计本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以来的灭菌结果,查找分析失败的原因,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
结果:共灭菌960舱次,灭菌失败45次,其中等离子降压失败23次,蒸汽小阀未打开18次,灭菌员误操作2次,灭菌中途意外断电1次,工程师安装调试失败1次(未打印记录,具体原因不详),灭菌成功率 95%。
结论:待灭菌物品清洁干燥彻底、合理装配放置、保持设备清洁、定期检查维修及更换耗材、避免误操作等,是保障灭菌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微创腔镜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改进措施强氧化剂腐蚀性随着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腔镜及其配套器械应用越来越频繁,不耐热器械使用量大,低温等离子灭菌因灭菌周期短、杀菌力强、安装简便、安全环保、不残留毒性等优点被许多医院广泛采用。
我院2015年1月投入使用一台老肯LK/MJQ-100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对各种硬式内镜(腹腔镜、膀胱镜、关节镜、椎间孔镜、输尿管镜等)、部分软镜(输尿管软镜)、电源线、冷光源等进行灭菌,充分发挥了它方便快捷的优势,但因操作处理不当造成部分灭菌失败,不仅影响周转使用,还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回顾分析两年以来灭菌失败原因,提出防范改进措施,提高灭菌成功率,保障临床供应。
资料: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使用老肯LK/MJQ -100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960舱次,灭菌失败45次,其中等离子降压失败23次,蒸汽小阀未打开18次,误操作紧急退出2次,灭菌中途意外断电1次,工程师安装调试过程中失败1次(未打印记录,具体原因不详),灭菌成功率 95%。
主要原因分析:1.等离子降压失败23次,占51 %,均为“等离子态2”耗时延长,最后的通风环节不能进行造成,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器械干燥不彻底,残留水分较多,造成舱内压力较高,持续的高压状态进而影响下一通风程序进行,导致灭菌失败,后来取出舱内器械检查,有两次发现无纺布上有水渍,有2次手感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