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案例》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62
掉期交易案例
1.回避汇率风险或保值
(1)对外投资者
某日外汇市场行情为:即期汇率 GBP/USD=1.6235/65
6个月掉期率 25/15
一家美国公司打算用50万英镑到英国投资,6个月后收回投资。
如果6个月后英镑贬值,则美国投资者遭受损失。
问:该美国公司如何运用掉期交易防范汇率风险(不考虑投资收益)?
解:该美国公司在现汇市场上买入50万英镑,同时卖出50万英镑的6个月期汇。
买入50万英镑需支付50万×1.6235=81.18万美元,卖出50万6个月英镑期汇可收回50万×1.6210=81.05万美元。
通过掉期交易,该美国投资者只损失了较小的掉期率差额81.18-81.05=0.13万美元,避免了如果英镑大幅贬值带来的损失,以较小的代价保证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2)外汇银行
某日,一德国公司与客户进行外汇交易后产生的美元头寸如下:即期美元空头10万,1月期远期美元多头10万。
银行怎么做?
解:为轧平不同期限的美元头寸,银行可作一笔即期对远期的掉期交易:买入即期美元10万,卖出1月期远期美元10万,从而回避不同期限美元汇率变动的风险。
1。
《国际金融》案例案例:国际金融危机对巴西经济的影响引言:20世纪初,巴西作为新兴经济体出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并在2024年前后面临了一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
本文将探讨国际金融危机对巴西经济的影响,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巴西经济的冲击1.贸易随着全球需求的下降,巴西的主要出口商品如大豆、矿产资源和石油等价格急剧下降,对巴西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尤其是石油和矿产价格的下降,导致了巴西收入的急剧减少,使巴西贸易逆差扩大。
2.外国直接投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减少,金额锐减。
巴西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但是金融危机导致巴西等新兴市场失去吸引力,外国投资的流入量大幅减少。
这进一步影响了巴西的经济增长。
3.货币政策和通胀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巴西实行了一种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推动经济增长,但是危机爆发后,巴西央行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以防止通胀。
然而,这种紧缩政策导致了巴西国内市场需求的下降,对巴西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巴西政府的应对措施1.经济刺激计划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包括降低利率、增加财政支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计划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并缓解危机对巴西经济的冲击。
2.法律巴西政府还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以提高国内投资环境,吸引外国投资。
这些包括简化开办企业手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通过这些措施,巴西试图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并增加外国投资。
3.国际合作巴西政府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了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例如,巴西与中国加强了经济合作,扩大贸易和投资。
此外,巴西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合作,共同制定政策来缓解危机的影响。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1.多元化经济巴西应该减少对农业和矿产资源的依赖,加强其他产业的发展,如制造业、科技等。
通过多元化经济,巴西可以降低对国际市场的敏感性,并提高经济的稳定性。
花旗银行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本案例取材于《沃卡特·瑞斯顿与花旗银行》)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下的赤字由大致相等的三部分来解决:援助和股本投资、官方贷款及商业银行贷款。
但现在商业银行的比例正在接近总额的一半这一可怕数字。
还有,在科斯坦佐去佛罗里达退休的时候,在波兰出现的小小的债务风险,看上去是花旗银行海外业务最大的隐忧。
经过与欧洲同行几个月的斗争之后,美国银行在1981年9月迫使波兰人同意在12月10日前恢复支付利息。
波兰人到了规定的期限并未做到这一点,债务拖欠成了客观的现实。
西方银行家们向波兰人施加更大的压力。
12月中旬,面对大规模的罢工和内乱,当时的波兰共产党政权宣布实行军管。
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苏联很可能入侵波兰以镇压叛乱。
当危机发生时,一些银行家提出,如果军人控制局势,情况不会那么糟。
一位记者问汤姆西奥波德──花旗银行董事长位置的一个竞争者──对军管的看法时,他答道:“鬼才知道哪种政治体制是否可行。
我们关心的惟一问题是他们能不能支付欠款。
”花旗银行一些爱开玩笑的人认为,正是因为他那次似乎缺乏同情心及轻率的回答,西奥波德推动了获得总裁职位的机会。
这次事件促使西奥波德保持一种低姿态,更不用说里德和安格缪勒了。
他们都担心自己会说出什么使瑞斯顿生气的话来。
后来,正如1983年轻月的《机构投资者》杂志所报道的。
西奥波德引用了一句中国警言:“枪打出头鸟”。
1982年3月,波兰政府向其债权银行支付了2亿多美元。
4月初,各债权银行同意重新调整这个国家1981年的债务。
结果,在一项慷慨的交易中,这一债务的偿还被推后了。
这个交易给予这笔债务4年的宽限期,从1986年开始,偿还期限为8年。
这笔交易墨迹未干。
波兰人和各债权银行又在争论1982年债务的偿付问题了。
为了解决这一争端,债权银行向波兰提供了一项3年期的贸易融资,使得波兰能够用这项贷款以1982年的利率向债权银行支付11亿美元的借款利息的一半,尽管没有任何本金支付,这种手段使得各债权银行可以将利率收上账,暂时避免了债务的购销问题。
《国际金融》案例第一章外汇及汇率案例:泰国货币危机从1997年2月开始,泰币受到国际投机商的猛烈攻击,金融危机愈演愈烈。
7月2日,泰国政府被迫宣布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放弃了已实行12年之久的同美元挂钩的钉住汇率制度。
几个月后,泰币剧烈动荡,无法稳定,汇率下跌近40%,引发了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泰国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信心危机。
920亿美元的外债成本急剧攀升;外资大量外逃,金额高达3500亿泰币;股市更加动荡,日成交量只及往常的1/10;政局不稳,内阁频繁调整,联合政府执政地位受到严峻考验;企业经营困难,亏损面加大,自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企业破产数量已达3600家,到1997年年底,失业人数超过120万;1997年下半年通货膨胀超过10%,全年平均超过8%;全年经济增长率下降至零。
泰国连续10年10%的增长速度已成为过去,近五年内将严格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规定的紧缩政策,泰国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艰难的调整期。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演变,充分暴露了泰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严重缺陷: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短期外资,外债数目巨大,经常账户赤字长期居高不下,过度膨胀而又脆弱的金融体系等等。
惟利是图的国际投机家们早已将触角伸向泰国,蠢蠢欲动。
泰国于1984年实行“一揽子货币”政策,泰币80%钉住美元,泰币汇率基本上维持在25泰铢兑1美元。
该政策当时客观上让泰币大幅度贬值,极大地促进了泰国的出口和产业结构调整。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泰币低估的优势已逐步消失,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美元币值进一步趋强,泰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变弱,泰币币值已被高估。
1996年,泰国出口增长为零,外贸逆差进一步扩大,泰币被高估的状态变得越来越明显,改革汇率制度成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试分析泰国汇率制度选择与货币贬值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外汇买卖、管制、理论案例一:即期外汇交易操作某年6月15日,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外汇资金部与香港中银集团外汇中心的一笔通过路透社终端进行的即期USD/JPY外汇交易的对话实例,反映了一个完整交易的过程,其中BCGD及GTCX分别为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及香港中银外汇中心在路透社交易系统上的交易代码(Dealing Code)。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通常所称的《巴塞尔协议》。
其基本内容:一是明确了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将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前者包括实收股本和公开储备,后者包括普通准备金和长期次级债务等;二是确定了资产风险加权制,根据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权重,计算出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三是规定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加权风险资产总额)≥8%。
协议提出后,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响应。
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该协议的一些局限性逐步显示出来,如不能充分反映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没有积极鼓励银行使用多种避险手段、未考虑资产多元化问题等。
在总结一系列金融危机的教训之后,巴塞尔委员会于1998年开始着手修改《巴塞尔协议》,并于1999年6月公布了新协议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得到了各国监管当局和银行界、学术界的积极评价和反馈。
在综合各方的意见并经过深入讨论后,巴塞尔委员会于2001年1月公布了新资本协议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继续征求意见,而后又在2003年4月推出了第三次征求意见稿。
新协议计划在2004年正式出台。
新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即准确地识别、计量和控制风险。
它由三大支柱组成: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三是市场纪律。
①三大支柱的内容概括如下:1.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老协议基于资本比率的概念,即分子代表银行持有的资本数量,分母代表银行风险的计量指标,统称为风险加权资产,计算出的资本比率不得低于8%。
根据新协议的要求,有关资本比率的分子(即资本构成)的各项规定保持不变。
同样,8%的最低比率保持不变。
因此,修改内容反映在对风险资产的界定方面,即修改反映计量银行各类风险的计量方法。
新协议第一支柱对风险加权资产的修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幅度修改了对老协议信用风险的处理方法。
二是明确提出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即操作风险将作为银行资本比率分母的一部分。
国际金融学案例(全)免费高盛欺诈案高盛欺诈案本案例取材于百度百科。
高盛集团(GoldmanSachs)被控欺诈事件震动了华尔街。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是美国政府加强金融监管的序曲,高盛不过是那只被杀给猴子看的公鸡。
2010年4月16日上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高盛集团及其副总裁托尔雷(FabriceTourre)提出证券欺诈的民事诉讼,称该公司在向投资者推销一款与次级信贷有关的金融产品时隐去关键事实,误导投资者。
美国证监会指控托尔雷对这起欺诈案负主要责任。
高盛在当天回应,否认所有指控并表示要积极抗辩,维护公司声誉。
证监会的指责称,高盛在2007年初设计并销售了一款基于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债券(RMBS)的复合型担保债权凭证(SyntheticCDO),而当时美国房市和与其相关的证券均已经开始显示出走软的迹象。
证监会表示,高盛未能向投资者披露该CDO的关键信息,特别是一家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基金公司(Paulson&Co.)在组成CDO的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债券挑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更严重的是保尔森基金公司已经选择做空这款CDO。
为这项交易,保尔森基金公司2007年向高盛支付了约1500万美元的设计和营销费用,但这笔交易给其带来高达10亿美元的收益,而这全部是由这一CDO的投资者埋单的。
编辑本段事件影响受高盛欺诈事件影响,美东时间4月16日16时,道指下跌125.91点,收于11,018.66点,跌幅1.13%,创自2月初以来单日最大跌幅;纳指下跌34.43点,收于2,481.26点,跌幅1.37%;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9.54点,收于1,192.13点,跌幅1.61%。
高盛蒙受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高盛股价收盘下跌12.7%。
欧洲主要国家的重要股指中,德国DAX指数下跌1.8%,至6180.90点;法国CAC40指数下跌1.9%,至3986.63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4%,至5743.96点。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contents •国际金融学概述•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国际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中国国际金融发展与实践目录01国际金融学概述国际金融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国际金融学的定义研究国际货币、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包括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机构及国际金融监管等。
03当代国际金融学面临新的挑战,如金融科技、数字货币、气候变化对国际金融的影响等。
01早期国际金融学主要研究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等问题。
02现代国际金融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研究领域扩展到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机构及国际金融监管等。
实证分析方法运用统计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国际金融现象进行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方法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对国际金融政策和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揭示国际金融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机理。
比较分析方法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金融制度、政策和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寻求共性和差异。
02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在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国际货币体系由此进入牙买加体系时代。
030201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汇率制度的类型与特点固定汇率制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即指一国政府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将本国货币与某种外国货币的比价固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即使汇率的波动超过一定范围也采取干预措施。
浮动汇率制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官方汇率,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联系汇率制将本币与某特定外币的汇率固定下来,并严格按照既定兑换比例,使货币发行准备随时可调回所使用的货币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