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章第28讲水盐调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52
专题九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29 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模型分析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B.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对抗D.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不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答案】D【解析】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A正确;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促使葡萄糖释放进血液中,使血糖升高,B正确;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二者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对抗,C正确;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仍会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使机体内二者浓度维持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
2.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正确的顺序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①摄水量增加①减少尿的排出①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D.【答案】C【解析】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这一变化首先被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发放神经冲动到中枢,一方面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即产生摄取水指令,另一方面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来缓冲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进一步升高。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同步进行的。
故顺序应为,C正确,ABD错误。
3.体育课时,小萌从温暖的教室来到温度接近冰点的操场,此时机体不会上升的是()A.产热量B.散热量C.肾上腺素分泌量D.皮肤血流量【答案】D【解析】从温暖的室内来到温度接近冰点的操场时,由于外界环境温度低,身体通过辐射的热量多,所以散热增加,其体温仍然维持相对稳定,因此机体产热量也增加,AB不符合题意;在寒冷条件下,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通过促进代谢而增加产热,C不符合题意;在寒冷条件下,皮肤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D符合题意。
知识点专题02 水和无机盐一、知识必备1.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和生理功能2、水的存在形式与代谢、器官形态、温度的关系(1)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比值的大小决定了细胞或生物体的代谢强度,比值越大,表明细胞或生物体中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强;反之,代谢越弱。
但生物体的抗逆性(如抗旱性、抗寒性等)与此相反,即二者比值越小,抗逆性越强。
(2)在活细胞内,受温度的影响,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温度升高时,自由水增多,反之,结合水增多二、细胞中的无机盐1.无机盐的存在形式(1)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如Na+、Fe2+、Ca2+、Mg2+、HC O3-、Cl-等。
(2)少数与其他化合物结合,如磷酸是核苷酸、核酸、ATP等的组成成分。
2.无机盐的生理功能(1)细胞中许多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2)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4)调节pH、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三、易错警示1、种子在晒干过程中减少的为自由水,但仍能保持生命活性,仍能萌发;用试管加热或炒熟则使种子丧失结合水,导致种子死亡,不能萌发;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收的主要是自由水,代谢加强,呼吸作用加快。
2、不同种子亲水能力不同,大豆(主要含蛋白质)>小麦、玉米、大米(主要含淀粉)>花生(主要含脂肪)。
对点训练1.Mg是人体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解析】Fe是人体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错误。
2.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解析】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错误。
3.K是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解析】K属于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具有帮助维持细胞渗透压、内外电势差等功能,错误。
4.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引起抽搐症状()【解析】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引起抽搐症状,正确。
5.若不同种生物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则它们的代谢强度相同()【解析】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代谢强度有关,但不同种生物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无法比较,错误。
高中生物水盐调节教案时间:1节课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水盐调节的重要性,掌握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 利用实例或图片引入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让学生想象在没有水盐调节的情况下,人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解释水盐平衡的概念,包括水的进出机制和体液中离子的平衡调节。
- 介绍人体内水分调节的重要器官,如肾脏、肾小球、肾小管等,并说明它们在水盐调节中的作用。
- 讲解肾脏的排泄功能和浓缩尿的过程,以及尿液的组成和调节机制。
3. 案例分析(15分钟)-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具体案例,比如某人长时间饮水不足导致脱水,或长时间食用高盐食物导致钠离子过量,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4. 拓展活动(10分钟)- 设置小组探究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些罕见疾病或特殊情况下的水盐调节问题,并向全班进行简短分享。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整合课堂讨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强调水盐调节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 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让他们反思自己的水盐摄入情况,以及如何合理饮食和补充水分。
板书内容:- 水盐调节的重要性- 人体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肾脏的作用和排泄机制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水盐平衡调节的重要性,并掌握人体内水分调节的机制和肾脏的排泄功能。
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案例分析和拓展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28课时 内环境稳态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及细胞外液成分1.体液⎩⎪⎨⎪⎧细胞内液2/3细胞外液1/3{2.细胞,外液⎩⎪⎨⎪⎧成分⎩⎪⎨⎪⎧ 血浆:水90%、无机盐约1%、蛋白质7%~9%、血液运送的物质含各种营 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组织液、淋巴与血浆主要区别:蛋白质含量很少本质: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提醒 (1)血浆是血液的一部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属于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血液⎩⎪⎨⎪⎧血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血浆中水的来源:组织液、血细胞、淋巴,还有消化道吸收。
练一练 图示为A 、B 、C 、D 四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请进行分析推断。
提示 先判断B 为组织液,则A 为细胞内液,C 为血浆,D 为淋巴。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作用 1.理化性质(1)渗透压:①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③来源: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和Cl -。
(2)酸碱度:血浆的pH 为7.35~7.45,维持稳定的缓冲对为H 2CO 3/NaHCO 3和NaH 2PO 4/Na 2HPO 4。
(3)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提醒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不是恒定不变的。
(2)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成分。
三、内环境稳态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实质: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练一练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答案 C四、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意义1.水的平衡(1)来源:饮水、食物中的水和代谢产生的水,其中饮水和食物中的水是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生物人体的稳态(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8讲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一、选择题1.(2010·中山模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反兴奋剂的力度超过以往任何一届,检测手段也更为先进。
但高科技的力量却为许多服用者推波助澜,有些不容易检测出来的基因工程产品(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就可能诱惑一些运动员服用或使用。
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协同作用C.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D.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答案:C2.(2010·广州高三调研)发生火灾时,人们惊惶失措,争相走避,这时人体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心跳、呼吸频率加强③高级神经中枢高度兴奋④机体耗氧量增加A.只有一项正确B.只有二项正确C.只有三项正确D.有四项正确答案:D3.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注: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A.图中①是胰岛B细胞,②是胰岛A细胞,③是肾上腺B.③所分泌的物质⑥和②所分泌的物质⑤在功能上有着相互协同的关系C.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②所分泌的物质⑤若增加,则将抑制①分泌物质④解析:②是胰岛A细胞所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它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答案:D4.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C.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解析: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物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D5.(2010·南通模拟)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
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B.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C.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能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作用解析: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少,血糖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仍在进行,从而使血糖升高,部分糖随尿排出,而尿中的葡萄糖又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因此导致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