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0.69 MB
- 文档页数:88
返回编号用例名称测试条件测试步骤测试用例_预期结果样机数量备注测试结果Reliability_test_001载重测试(硬载重)普通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触摸屏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三防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8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手机正面向上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正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3.手机正面向下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背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4.每完成一步对样机进行检查(检MMI),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且压块与手机间应加垫1~2mm泡棉测试过程中手机不能关机,测试完成后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重点关注LCD性能)。
Reliability_test_002载重测试(软载重)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3.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软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或大于手机,且压块为硅橡胶压头(测试压头硅橡硬度应在肖氏70±5度)。
Reliability_test_003挤压测试(1)0.5kgf,挤压中心点,不允许出现水印(2)10kgf,金属棒压头(杆直径8mm,压头弧半径10mm),挤压如下位置,屏幕9个点,听筒位置,FPC位置,sensor位置,芯片上方各一次;4.5kgf,摄像头中心点;10kgf,2s,IC中心,IC两侧各5次(压头以10mm/min的速度施加力)翻盖机内屏不挤压1)试验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将产品固定在测试平台上,样品与测试平台之间需要放置3mm厚的防静电皮(静电皮的尺寸要大于产品的尺寸)。
华为质量策划引言华为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一直以来都注重产品质量。
本文将探讨华为的质量策划过程,以及如何步步为营地提高产品质量。
第一步:需求分析在质量策划的第一步,华为会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与客户沟通,了解他们对产品的期望和需求。
华为将客户的需求转化为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符合客户的期望。
第二步:设计和开发阶段在设计和开发阶段,华为注重质量。
他们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在这一阶段,华为会进行多次的内部测试和验证,以确保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达到预期标准。
他们还会与供应商合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
第三步:制造和生产华为将制造和生产过程视为关键环节,以确保产品质量。
他们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线监控和成品质检。
华为还投资于先进的制造设备和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四步:外部测试和认证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标准,华为会进行外部测试和认证。
他们与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合作,对产品进行安全性、可靠性和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获得认证,华为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
第五步:售后服务华为致力于提供卓越的售后服务,以确保客户满意度和产品质量。
他们建立了全球性的售后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和解决方案。
华为还持续跟踪产品的使用情况,收集客户反馈,并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结论华为通过严格的质量策划和步步为营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从需求分析到售后服务,华为始终将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放在首位。
他们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并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进行测试和认证。
通过这些努力,华为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并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华为将继续致力于质量的提升,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他们将继续关注客户的反馈和建议,并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华为坚信,通过持续的创新和质量追求,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体验。
华为手机整机检验标准Happy childhood is the best, June 12, 20231 目的此标准规定了手机成品品质接收标准,保证手机外观、标识、包装及一般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确保产品品质;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手机产品在代工厂或自行生产的制程质量评估与出货抽样检验;3 参考文件3.1 各款手机的ID图及相关文件;3.2 各款手机的MD产品装配图及类似相关文件;3.3 GB/ 逐批检查技术抽样程序及抽样表4 定义4.1 Cri,Critical Defect,致命缺陷:对产品使用者人身与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4.2 Maj,Major Defect,主要缺陷:制品单位的性能不能满足该产品预定的功能或严重影响该产品正常使用性能或可导致客户退机的外观等缺陷;4.3 Min,Minor Defect,次要缺陷:对产品外观产生轻微影响的缺陷;4.4 Acc,Acceptable Defect,可接受缺陷:可以接受的缺陷,在产品制程质量评估时使用,在产品出货抽样检验中仅供参考;4.5 封样,Golden Sample,也称为样板:由设计部门或品管部门或销售部签名认可的、用于确认和鉴别各种订制结构件来料批量供货质量的样品;一般可分为标准样板和/或上限样板、下限样板上/下限样板一般需征求销售部意见、结构样板等;5 抽样计划与接受标准及产品外观检查方式和条件:5.1 抽样计划:按照国标GB/ 或等同标准,正常抽检水平,一次抽样,II类;5.2 接受标准:AQLCri:0,Maj:,Min:5.3 产品外观检查方式和条件:5.3.1 环境亮度:在距离检测部分50cm处用一个照明亮度值为800LUX以上的照明系通模拟日光;5.3.2 检查方式和角度:目视,视线与被检查物表面角度在15-90度范围内旋转;5.3.3 检查距离和时间: 检查被检物最多15秒内,人眼距离被检物约30cm;5.3.4 外观检查需使用污点标准菲林片;5.4 判定原则:港利通科技认可的工程样机所具有的特性、特点全部作为接受,对于不符合样机的,或以工程设计图纸的偏差要求作为接受表准,或以以下具体的描述进行判定;6 关于一些名词的定义符号定义:6.1 刮手:是指用手指或皮肤接触物件表面或边缘有刺痛感,它与装配错位不同的是即使在同一平面,也会有刺痛感;6.2 装配不良:是指因设计公差或装配因素导致两个接合件的接合面不在同一平面的现象,也可称之为错位或起级,它与刮手不同的是无刺痛感;6.3 间隙:是指因设计公差或装配因素导致两个接合件的接合面之间有间隙;6.4 镜高:是指装配后的Lens表面与其装配体同一面的表面之间的高度差;6.5 装配主体:是指被装配物体的最主要的装配体,如主机的面与底,翻盖的面与底,各类镶嵌件,按键等;6.6 组件或配件:指组装在主体上的组件,在这份文件上指Lens、电池、SIM卡、电池门,其配合应良好,取卸灵活;各部件配合良好,满足推力计最小2Kgf的抗冲击性能;6.7 符号定义:N:Number 数量 D: Diameter直经 L: Length长度 H:Highness高度B:Beepness 深度 W:Width 宽度 A: Area 面 G: Gap 间隙7 区域分类移动电话可看见的表面和显示按以下区域分类7.1 区域AA: LCD 显示部分及摄像镜头7.2 区域A:在客户使用产品时随时能观察到的表面部分如面壳、键板、镜面、翻盖、显示筐顶部这些表面不能充许有任何可能导致一个普通客户拒绝购买这种产品的明显缺陷.7.3 区域B:在客户使用产品时能经常观察到的部分如两侧、顶部、天线、底部、翻盖表面、显示框四边这些表面允许有一些次要的缺陷,但不会导致一个严格的客户;拒绝这种产品;7.4 区域C:在客户使用手机时很少能观察到的部分如背面暗格,显示框底部这些表面的缺陷应该是合理的,并且不会给客户一个该产品品不质好的印象;7.5 区域D:在客户使用手机时不能观察到的部分如电池下面或电池表面以下的显示框部在这些面上的缺陷应该合理,且不会给客户一个该产品品质不好的印象;7.6 区域划分可参考以下图示:备注:C面:指主机与电池组件的配合面;2. 表面缺陷验收标准严格度由AA A B C 依次递减;3. 在具体产品的实际检验过程中,检验标准严格度在原要求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提高;例如A面适当时可用AA面的标准来衡量;8 备注:8.1 本标准适用于港利通科技设计生产的所有手机,包括外观和功能两方面;8.2 如有不同产品的特殊要求与本标准相冲突,则以某产品的具体要求为准,如无特别说明的以此标准为准;9 检查细则9.1 外观部分缺陷分类表面分类缺陷描述单位:mm或mm2缺陷级别长度宽度直径面积间距高/深度个数Acc Min Maj Cri直线形及曲线形等线状缺陷划伤、熔接线、痕迹等AA<=2 <= <=>202 √>2<=4><=><=1 √>4 > > 1 X>4 > > 1 X AAAB面A面C面内表面9.2 功能方面9.3 记录存档9.3.1 记录以上所有检验与试验的结果和数据;9.3.2 记录保存至少12个月。
华为如何进行气密性测试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气密性测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能够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耐用性。
华为作为一家知名的通讯设备制造商,对产品的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也进行了严格的气密性测试。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华为是如何进行气密性测试的。
测试设备和方法华为在气密性测试中使用了专业的气密性测试设备,通常采用气密性测试仪。
这种仪器能够通过对产品进行压力测试,检测密封件是否完好,从而判断产品是否有泄漏现象。
测试方法一般分为正压测试和负压测试,通过对产品施加不同压力来模拟现实环境下的使用情况。
测试过程1.准备工作: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表面没有损坏或污渍。
2.设置测试参数:根据产品的规格要求,设定测试仪的压力范围和测试时间。
3.安装产品:将产品放入测试仪的密封舱内,保证产品与测试仪之间的接口完好密封。
4.进行测试:启动测试仪器,根据设定参数进行正压或负压测试。
5.记录结果:记录测试过程中产品的压力变化情况,以及测试结束时的压力值。
测试标准华为在进行气密性测试时,会根据产品的不同类型和用途制定不同的测试标准。
一般来说,通信设备的气密性测试标准会比较严格,要求产品在高压和低压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以确保产品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
测试结果处理根据气密性测试的结果,华为会对产品进行分类处理。
如果产品通过了测试,则会被标记为合格品并进入下一道工序;如果产品未通过测试,则会被标记为不合格品,需要进行修复或淘汰处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华为在气密性测试方面十分重视,通过严格的测试标准和专业的测试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要求。
这也体现了华为在产品质量方面的执着追求和责任心。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所有需求必须来自于客户SOW和变更单 B. 为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让客户满意,客户口头和邮件反馈的需求要马上接受并实现落地 C. 需求发生变更,必须有正式的记录 D. 禁止私自接收客户的需求
你的答案: B正确答案 B 解析:无 2. 质量回溯必须尽早启动,最迟在问题关闭后,并在( )内完成
A. 两周 B. 项目结项 C. 一周 D. 一个迭代
你的答案: A正确答案 A 3. 从客户角度出发的质量定义为
A. 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 B. 质量就是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 C. 质量就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你的答案: B正确答案 A 4. 下列关于走单规范,说法错误的是() A. “暂不解决挂起”的均需要进行CCB,并且开发定位环节要写明原因,附CCB材料或CCB材料归档路径 B. 问题单开发定位和项目经理审核不能为同一个人。 C. 开发可以将问题单做非问题关闭 D. 必须要有CCB允许降级评审结论,如没有结论私自降级,则为不符合。
你的答案: C正确答案 C 解析:走单规范 5. 以下关于质量活动说法错误的是
A. 质量活动的目的是提升项目交付质量 B. 质量活动是QA实施 C. 质量活动的实施需要根据项目特点 D. 质量活动需要项目组全员的共同关注
你的答案: B正确答案 B 解析:无 6. 以下关于质量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满足公司要求,可以在版本发布后补充质量活动。 B. 代码检视发现的问题,因为不重要且为了追赶进度,所以可以不修改或在版本发布后修改。 C. 项目计划阶段,应该将质量活动纳入项目计划中。 D. 用例评审活动只要测试人员参与就行,开发人员因为项目进度紧张可以不评审用例。
你的答案: C正确答案 C 7. 下列关于问题单关闭说法错误的是() A. 若没有代码或者材料任何修改,则问题可以以非问题回归 B. 回归测试需结合问题描述、开发修改描述和测试建议进行,并在测试报告中提供图片等回归证据 C. 重复问题必须提供重复问题单号和链接,或已知问题、需求的序号 D. 经CCB评审转需求的,可按转需求的问题单处理原则进行处理,且必须在问题单中附需求单号和需求中的简述
华为业务流程华为是一家跨国科技公司,主要从事电信设备和智能手机的生产和销售。
下面将详细介绍华为的业务流程。
一、研发阶段华为的产品研发流程分为三个阶段: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验证。
1. 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华为会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
同时,华为也会调研市场,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趋势。
通过这些信息,华为可以确定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并制定产品规格书。
2. 设计开发在设计开发阶段,华为会根据规格书进行产品设计,并编写软件程序。
此时需要进行多次迭代设计和优化,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目标。
3. 测试验证在测试验证阶段,华为会对产品进行各种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只有通过所有测试并达到标准要求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生产制造。
二、生产制造阶段在生产制造阶段,华为需要进行原材料采购、组装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作。
1. 原材料采购在原材料采购中,华为会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同时,华为也会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2. 组装生产在组装生产中,华为会按照产品设计图纸进行组装和加工。
同时,华为也会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3. 质量控制在质量控制中,华为会对成品进行多项测试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
只有通过所有测试并达到标准要求后,才能出厂销售。
三、销售服务阶段在销售服务阶段,华为需要进行市场推广、销售渠道建设、客户服务等工作。
1. 市场推广在市场推广中,华为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公司品牌和产品特点。
包括参加展览、发布新品信息、制作广告等。
2. 销售渠道建设在销售渠道建设中,华为会与各大电信运营商、零售商和代理商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销售网络。
同时还会开发在线销售平台和自有店铺等渠道。
3. 客户服务在客户服务中,华为会提供售前咨询、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服务。
同时还会开设客户服务热线和在线客服。
四、售后维修阶段在售后维修阶段,华为需要进行故障排除、配件更换等工作。
华为镀膜玻璃系列检验标准1. 目的建立华为镀膜玻璃系列真空镀膜玻璃的检验作业标准,使操作人员有据可依。
2. 范围适用于华为镀膜玻璃系列真空镀膜玻璃产品的外观检验及可靠性测试。
3. 权责执行华为镀膜玻璃系列检验程序的检验员和工程师按此标准作业。
4. 定义(1)点状缺陷Circular Defects :(2)线状缺陷Linear Defects :(3)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及财产构成威胁。
(4)主要缺陷(Major Defect ) 对产品外观产生直接或潜在影响,顾客明确表示不接受。
(5)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 顾客可以让步接受的缺陷 5.检验条件(1) 环境温度:25 ± 3度 ; 检视距离:灯光45± 5厘米;目视距离:20-30厘米. (2) 检视角度:45°~ 90°;平视与上下反光检验. (3) 检视照度: 800~1200 Lux 。
(4) 检视时间:定点3s ,总时间6-9S 。
(5) 检验背景颜色:黑色 (6) 检验员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 (7) 注意事项:检验时不使用任何放大装置。
6. 抽样方式外观检验:抽样计划参考MIL-STD-105E单次正常抽样表LEVELⅡ,AQL=0.65;致命缺陷=0,严重缺陷=0.65;一般缺陷=1.0可靠性测试:抽样计划参考MIL-STD-105E S—1抽样表7.检验项目7.1 外观检验项目序号检验内容允收标准检验方法缺陷等级1 点状缺陷(黑点、白点、异色点、凹凸点、坑点、气泡)1. Ф≤0.1mm,忽略不计(密集不允许)2. 0.1mm>Ф≤0.2mm,间距大于10mm,允收2个3. 0.2mm>Ф≤0.25mm,允收1个4. Ф>0.25mm,拒收点菲林目视主要缺陷2 线状刮伤、线维状、异物L=长度,W=宽度1.W<0.03mm忽略不计(密集不允许)2.0.03mm>W≤0.05mm,L<5mm,间距大于20mm,充收2条3. W>0.05mm拒收4.纤维状异物不允许点菲林目视主要缺陷3 崩边、角崩、沙崩不允许有崩边、角崩、沙崩,锯齿等。
华为气密性测试气密性测试是指对产品的封闭性能进行确定、评价和检验的过程。
在华为公司的产品研发过程中,气密性测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并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
本文将介绍华为公司在气密性测试方面的流程和方法。
测试流程气密性测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确定需要测试的产品和测试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2.设备准备:准备气密性测试仪器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样品准备:准备测试样品,并进行样品标识。
4.实施测试:将样品放入气密性测试设备中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数据。
5.数据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产品的气密性能。
6.结果验证:根据测试结果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气密性要求。
7.报告编制:编制测试报告,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
测试方法华为公司在气密性测试中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如:•压力变化法:通过控制气密性测试仪器内部的气压变化,来检测产品的气密性能。
•泡水法:将产品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从而评估产品的密封性能。
•激光检测法:利用激光技术对产品表面进行扫描,检测是否有气体泄漏的现象。
这些测试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全面评估产品的气密性能,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案例分析以华为手机为例,气密性测试对手机的封闭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气密性测试,可以确保手机在日常使用中不受到灰尘、水汽等外界因素的侵入,保证手机内部元件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在华为手机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气密性测试流程和方法,对手机进行多方位的检测和验证,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华为公司在气密性测试方面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气密性测试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才能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华为公司将持续优化气密性测试流程和方法,为用户提供更加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返回编号用例名称测试条件测试步骤测试用例_预期结果样机数量备注测试结果Reliability_test_001载重测试(硬载重)普通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触摸屏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三防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8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手机正面向上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正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3.手机正面向下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背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4.每完成一步对样机进行检查(检MMI),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且压块与手机间应加垫1~2mm泡棉测试过程中手机不能关机,测试完成后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重点关注LCD性能)。
Reliability_test_002载重测试(软载重)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3.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软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或大于手机,且压块为硅橡胶压头(测试压头硅橡硬度应在肖氏70±5度)。
Reliability_test_003挤压测试(1)0.5kgf,挤压中心点,不允许出现水印(2)10kgf,金属棒压头(杆直径8mm,压头弧半径10mm),挤压如下位置,屏幕9个点,听筒位置,FPC位置,sensor位置,芯片上方各一次;4.5kgf,摄像头中心点;10kgf,2s,IC中心,IC两侧各5次(压头以10mm/min的速度施加力)翻盖机内屏不挤压1)试验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将产品固定在测试平台上,样品与测试平台之间需要放置3mm厚的防静电皮(静电皮的尺寸要大于产品的尺寸)。
华为气密性检查在电子设备生产中,气密性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设备的密封性能和防尘防水能力。
华为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对产品的气密性要求尤为严格。
本文将介绍华为气密性检查的流程和方法。
检查流程气密性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的检测设备和工具,确保设备处于稳定状态,无外部干扰。
2.设备装配:将待检测的设备装配完成,确保密封部件完好无损。
3.真空处理:将设备置于真空室中,通过抽真空的方式排除内部空气,以便检测更加精准。
4.气密性检测:利用检测设备对设备外壳进行扫描,检测是否存在气密性问题,如漏气现象。
5.记录结果: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包括设备型号、检测值等信息,以备查证。
6.处理异常: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存在气密性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修复漏气点,确保设备密封性能。
检测方法华为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1.压力差法:通过加压和减压的方式,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测试设备的气密性能,根据压力变化来判断密封性。
2.泡泡法:将设备浸泡在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以判断设备是否漏气。
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能够全面地检测设备的气密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检测标准华为在气密性检查中,通常参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同时,华为还会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和需求,制定更为严格的检测标准,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华为在气密性检查方面非常重视,采用严格的流程和方法,确保产品的密封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气密性检查不仅能够提升产品品质,也能够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华为ipd研发管理流程华为IPD研发管理流程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研发管理流程是其研发项目的核心管理模式之一。
该研发管理流程能够有效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和交付时间。
一、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IPD研发管理流程的第一步,该过程旨在明确客户需求,并确保产品设计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在需求管理阶段,华为会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产品设计要求。
同时,华为还会对需求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具备竞争力和可行性。
二、架构设计架构设计是IPD研发管理流程的第二步,该过程旨在确定产品的整体架构和技术路线。
在架构设计阶段,华为会考虑产品的功能需求、性能要求、可扩展性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产品架构方案。
同时,华为还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技术选型和方案评估,确保产品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
三、设计开发设计开发是IPD研发管理流程的核心步骤,该过程旨在将产品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原型。
在设计开发阶段,华为会组织跨职能团队进行产品开发,并采用敏捷开发的方法,快速迭代、持续优化。
华为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通过高效的工作流程和工具支持,确保设计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验证测试验证测试是IPD研发管理流程的重要环节,该过程旨在验证产品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在验证测试阶段,华为会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一系列测试活动,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客户需求。
同时,华为还会进行用户体验测试,获取用户反馈,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和功能。
五、验证发布验证发布是IPD研发管理流程的最后一步,该过程旨在将产品交付给客户并进行市场推广。
在验证发布阶段,华为会进行产品的产线试产、批量生产和交付,并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
同时,华为还会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和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华为压力测试的原理
华为压力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设备或系统在高负载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它通常用于测试服务器、网络设备、软件应用等。
压力测试的目的是模拟实际使用中的高负载情况,以确定系统的极限性能和稳定性。
华为压力测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测试目标:明确需要测试的设备或系统,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
2. 制定测试方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测试的负载类型、负载量、测试时间等参数。
负载类型可以包括并发用户数、事务量、网络流量等。
3. 准备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环境,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配置测试工具:选择合适的压力测试工具,如JMeter、LoadRunner等,并根据测试方案进行配置。
5. 执行压力测试:根据测试方案设定的参数,执行压力测试,并记录关键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错误率等。
6.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估设备或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并找出潜在的问题和瓶颈。
7. 优化和调整:根据测试结果和分析,对设备或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升性能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压力测试是一种对设备或系统进行极端负载的测试方法,可能对设备或系统造成一定的压力和风险。
在进行压力测试时,需要谨慎操作,确保测试环境的安全和可靠性。
华为ipd流程华为IPD流程。
华为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流程是华为公司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采用的一种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方法。
该流程旨在提高产品研发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交付并满足客户需求。
IPD流程贯穿于整个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涵盖了从需求分析到产品设计、验证、试产、上市等各个环节,为产品研发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支持。
首先,IPD流程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
在这个阶段,团队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同时,还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和市场趋势。
通过对需求的深入分析,团队能够明确产品的定位和目标,为后续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IPD流程的第二步是产品设计。
在这个阶段,团队将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产品的整体架构设计和功能设计。
同时,还需要进行技术方案的选择和优化,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设计过程中,团队需要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接着,IPD流程的第三步是验证和试产。
在这个阶段,团队将进行产品的样机制作和功能验证,确保产品的设计方案能够得到有效验证。
同时,还需要进行试产和小批量生产,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通过验证和试产阶段,团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最后,IPD流程的最后一步是产品上市。
在这个阶段,团队将进行产品的量产和市场推广,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上市并获得市场认可。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通过产品上市阶段,团队能够全面评估产品的市场表现,为后续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华为IPD流程是一套完整的产品研发管理方法,涵盖了产品研发的各个环节。
通过严格执行IPD流程,华为能够提高产品研发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交付并满足客户需求。
同时,IPD流程还能够帮助团队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推动产品不断创新和进步。
华为是如何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华为公司在短短20年时间里从无到有、从中国本土到全球、从民营企业演变成年产过百亿美元的国际化品牌,华为的营销理念、模式、策略及手段等都是值得中国本土乃至跨国企业学习的。
以客户为中心,华为具体又做了些什么呢?华为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我们必须以客户的价值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度为标准,公司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客户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依据。
客户的价值观是通过统计、归纳、分析得出的,并通过与客户交流,最后得出确认结果,成为公司努力的方向。
沿着这个方向我们就不会有大的错误,不会栽大的跟头。
所以现在公司在产品发展方向和管理目标上,我们是瞄准业界最佳,现在业界最佳是西门子、阿尔卡特、爱立信、诺基亚、朗讯、贝尔实验室等,我们制定的产品和管理规划都要向他们靠拢,而且要跟随他们并超越他们。
如在智能网业务和一些新业务、新功能问题上,我们的交换机已领先于西门子了,但在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上我们和西门子还有差距。
”任正非如是说。
太多的企业还在投机取巧,而华为在向世界标杆看齐;太多的企业还停留在最原始的坑蒙拐骗,而华为在寻找差距;太多的企业把本不能省的研发费用已列入利润,华为在为某一项技术难题攻关进行巨大投入,差距就在这里!太多的行业和企业缺乏“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最基本的营销理念,何谈“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的营销精神?华为的营销之道颇具特色。
在华为,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是宗旨,“客户比天大”,一切为了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响应客户需求,成为华为市场制胜的法宝。
任正非说:“我们是世界上活得较好的公司之一,我们活得好是我们有本事吗?我认为不是,是我们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项策略都刚好和世界的潮流合拍罢了。
对未来,我们认为信息经济不可能再回复到狂热的年代。
因此,信息产业只能重新走到传统产业的道路上来了,它不会长期是一个新兴产业。
信息产业由于技术越来越简单,技术领先而产生市场优势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真正能形成优势的反而是对客户关系的关注和对客户需求的最大化满足。
1测试标准框架 (15)1.1整体框架 (15)1.2测试样品数 (15)1.3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 (18)2外观等级面划分 (18)2.1外观等级面定义 (18)3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 (19)3.1距离 (19)3.2时间 (19)3.3位置 (19)3.4照明 (19)3.5环境 (19)4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 (19)4.1膜厚测试 (19)4.1.1试验目的 (19)4.1.2试验条件 (19)4.1.3合格判据 (19)4.2抗MEK(丁酮)测试 (19)4.2.1试验目的 (19)4.2.2试验条件 (20)4.2.3程序 (20)4.2.4合格判据 (20)4.3附着力测试 (20)4.3.1试验目的 (20)4.3.2试验条件 (21)4.3.3程序 (21)4.3.4合格判据 (22)4.3.5等级描述说明 (22)4.3.6测试工具 (23)4.4RCA纸带耐磨测试 (23)4.4.2试验条件 (23)4.4.3程序 (24)4.4.4合格判据 (24)4.5酒精摩擦测试 (24)4.5.1试验目的 (24)4.5.2试验条件 (24)4.5.3程序 (24)4.5.4合格判据 (25)4.6橡皮摩擦测试 (25)4.6.1试验目的 (25)4.6.2试验条件 (25)4.6.3程序 (25)4.6.4合格判据 (25)4.7振动摩擦测试 (26)4.7.1试验目的 (26)4.7.2试验条件 (26)4.7.3程序 (26)4.7.4合格判据 (27)4.7.5说明 (28)4.8铅笔硬度测试 (28)4.8.1试验目的 (28)4.8.2试验条件 (28)4.8.3程序 (28)4.8.4合格判据 (30)4.8.5测试工具 (30)4.9抗脏污测试 (30)4.9.1试验目的 (30)4.9.2试验条件 (30)4.9.3程序 (31)4.9.4合格判据 (31)4.10牛顿笔测试 (31)4.10.1试验目的 (31)4.10.2试验条件 (31)4.10.4合格判据 (31)4.10.5说明 (31)4.11显微维氏硬度测试 (32)4.11.1试验目的 (32)4.11.2试验条件 (32)4.11.3程序 (32)4.11.4合格判据 (32)4.12耐化妆品测试 (32)4.12.1试验目的 (32)4.12.2试验条件 (32)4.12.3程序 (33)4.12.4合格判据 (33)4.13耐手汗测试 (33)4.13.1试验目的 (33)4.13.2试验条件 (33)4.13.3程序 (33)4.13.4合格判据 (34)4.13.5说明 (34)4.14低温存储 (34)4.14.1试验目的 (34)4.14.2试验条件 (34)4.14.3程序 (34)4.14.4合格判据 (35)4.15高温存储 (35)4.15.1试验目的 (35)4.15.2试验条件 (35)4.15.3程序 (35)4.15.4合格判据 (35)4.16交变湿热 (35)4.16.1试验目的 (35)4.16.2试验条件 (35)4.16.3程序 (36)4.16.4合格判据 (36)4.17温度冲击 (36)4.17.1试验目的 (36)4.17.2试验条件 (36)4.17.3程序 (36)4.17.4合格判据 (36)4.18太阳辐射 (37)4.18.1试验目的 (37)4.18.2试验条件 (37)4.18.3程序 (37)4.18.4合格判据 (37)4.18.5说明 (37)4.19盐雾测试 (38)4.19.1试验目的 (38)4.19.2试验条件 (38)4.19.3程序 (38)4.19.4合格判据 (39)4.20水煮测试 (40)4.20.1试验目的 (40)4.20.2试验条件 (40)4.20.3程序 (40)4.20.4合格判据 (40)4.20.5说明 (40)4.21切片测试 (41)4.21.1试验目的 (41)4.21.2试验条件 (41)4.21.3程序 (41)4.21.4合格判据 (42)4.22内部件附着力测试 (42)4.22.1试验目的 (42)4.22.2试验条件 (42)4.22.3程序 (43)4.22.4合格判据 (43)4.23内部件交变湿热 (43)4.23.1试验目的 (43)4.23.3程序 (43)4.23.4合格判据 (43)4.23.5说明 (43)4.24内部件温度冲击 (43)4.24.1试验目的 (43)4.24.2试验条件 (43)4.24.3程序 (44)4.24.4合格判据 (44)4.25内部五金件阻抗测试 (44)4.25.1试验目的 (44)4.25.2试验条件 (44)4.25.3程序 (44)4.25.4合格判据 (44)4.26内部五金件高温高湿 (45)4.26.1试验目的 (45)4.26.2试验条件 (45)4.26.3程序 (45)4.26.4合格判据 (46)4.27钢丝绒测试 (46)4.27.1试验目的 (46)4.27.2试验条件 (46)4.27.3程序 (46)4.27.4合格判据 (46)4.283D涂层及小部件验证策略 (46)4.28.13D涂层 (46)4.28.2小部件 (46)5结构件强度测试方法 (47)5.1强度测试位置识别方法 (47)5.1.1试验目的 (47)5.1.2试验条件 (47)5.2落锤测试 (48)5.2.1试验目的 (48)5.2.2试验条件 (48)5.2.4合格判据 (49)5.3弯折测试 (50)5.3.1试验目的 (50)5.3.2试验条件 (50)5.3.3程序 (52)5.3.4合格判据 (52)5.4拉力测试 (53)5.4.1试验目的 (53)5.4.2试验条件 (53)5.4.3程序 (54)5.4.4合格判据 (54)5.5NMT粘合质量初判 (54)5.5.1试验目的 (54)5.5.2试验条件 (54)5.5.3程序 (54)5.5.4合格判据 (55)5.6NMT剪切强度测试 (56)5.6.1试验目的 (56)5.6.2试验条件 (56)5.6.3程序 (56)5.6.4合格判据 (56)5.7NMT定向跌落测试 (56)5.7.1试验目的 (56)5.7.2试验条件 (57)5.7.3程序 (57)5.7.4合格判据 (58)5.8按键手感 (58)5.8.1试验目的 (58)5.8.2试验条件 (58)5.8.3合格判据 (58)5.9按键弹力曲线测试 (58)5.9.1试验目的 (58)5.9.2试验条件 (58)5.9.4测试步骤 (59)5.9.5合格判据 (60)5.10USB/耳机/卡托模拟插拔测试 (60)5.10.1试验目的 (60)5.10.2试验条件 (60)5.10.3程序 (61)5.10.4合格判据 (61)5.11表面能测试 (61)5.11.1试验目的 (61)5.11.2试验条件 (61)5.11.3程序 (62)5.11.4合格判据 (62)5.11.5说明 (62)5.11.6附OWENS 计算方法 (63)5.12装饰件拉拔力测试 (63)5.12.1试验目的 (63)5.12.2试验条件 (63)5.12.3程序 (63)5.12.4合格判据 (63)5.13卡托三杆弯测试 (64)5.13.1试验目的 (64)5.13.2试验条件 (64)5.13.3程序 (64)5.13.4合格判据 (64)5.14卡托横梁正向挤压测试 (65)5.14.1试验目的 (65)5.14.2试验条件 (65)5.14.3程序 (65)5.14.4合格判据 (65)5.15卡托横梁侧向挤压测试 (65)5.15.1试验目的 (65)5.15.2试验条件 (66)5.15.3程序 (66)5.16卡托扭曲测试 (67)5.16.1试验目的 (67)5.16.2试验条件 (67)5.16.3程序 (67)5.16.4合格判据 (67)5.17卡托钢片推出力测试 (68)5.17.1试验目的 (68)5.17.2试验条件 (68)5.17.3程序 (68)5.17.4合格判据 (68)5.18卡托弯折测试 (68)5.18.1试验目的 (68)5.18.2试验条件 (68)5.18.3程序 (69)5.18.4合格判据 (69)5.19螺钉防松扭力测试 (69)5.19.1试验目的 (69)5.19.2试验条件 (69)5.19.3程序 (69)5.19.4合格判据 (70)5.20螺钉破坏扭力测试 (70)5.20.1试验目的 (70)5.20.2试验条件 (70)5.20.3程序 (70)5.20.4合格判据 (70)6非功能类镜片可靠性测试方法 (71)6.1抗化学试剂测试 (71)6.1.1试验目的 (71)6.1.2试验条件 (71)6.1.3程序 (71)6.1.4合格判据 (71)6.2附着力测试 (71)6.2.1试验目的 (71)6.2.3程序 (71)6.2.4合格判据 (71)6.2.5说明 (71)6.3铅笔硬度测试 (72)6.3.1试验目的 (72)6.3.2试验条件 (72)6.3.3程序 (72)6.3.4合格判据 (72)6.3.5测试工具 (72)6.4显微维氏硬度测试 (72)6.4.1试验目的 (72)6.4.2试验条件 (72)6.4.3程序 (72)6.4.4合格判据 (73)6.5耐化妆品测试 (73)6.5.1试验目的 (73)6.5.2试验条件 (73)6.5.3程序 (73)6.5.4合格判据 (73)6.6耐手汗测试 (74)6.6.1试验目的 (74)6.6.2试验条件 (74)6.6.3程序 (74)6.6.4合格判据 (74)6.6.5说明 (74)6.7低温存储 (74)6.7.1试验目的 (74)6.7.2试验条件 (74)6.7.3程序 (74)6.7.4合格判据 (74)6.8高温存储 (75)6.8.1试验目的 (75)6.8.2试验条件 (75)6.8.4合格判据 (75)6.9交变湿热 (75)6.9.1试验目的 (75)6.9.2试验条件 (75)6.9.3程序 (75)6.9.4合格判据 (75)6.10温度冲击 (76)6.10.1试验目的 (76)6.10.2试验条件 (76)6.10.3程序 (76)6.10.4合格判据 (76)6.11酒精摩擦 (76)6.11.1试验目的 (76)6.11.2试验条件 (76)6.11.3程序 (76)6.11.4合格判据 (76)6.12钢丝绒测试 (77)6.12.1试验目的 (77)6.12.2试验条件 (77)6.12.3程序 (77)6.12.4合格判据 (77)6.13盐雾试验 (77)6.13.1试验目的 (77)6.13.2试验条件 (77)6.13.3程序 (77)6.13.4合格判据 (78)6.14水煮测试 (78)6.14.1试验目的 (78)6.14.2试验条件 (78)6.14.3程序 (78)6.14.4合格判据 (78)6.14.5说明 (78)6.15太阳辐射 (78)6.15.1试验目的 (78)6.15.2试验条件 (78)6.15.3程序 (78)6.15.4合格判据 (79)6.15.5说明 (79)6.16背面油墨阻抗测试 (79)6.16.1试验目的 (79)6.16.2试验条件 (79)6.16.3程序 (79)6.16.4合格判据 (79)6.17挤压测试 (79)6.17.1试验目的 (79)6.17.2试验条件 (80)6.17.3程序 (80)6.17.4合格判据 (80)6.18镜片推脱力测试 (81)6.18.1试验目的 (81)6.18.2试验条件 (81)6.18.3程序 (81)6.18.4合格判据 (81)6.19镜片背面贴膜拉拔力 (81)6.19.1试验目的 (81)6.19.2试验条件 (81)6.19.3合格判据 (81)6.20四杆弯折(强化指标)测试 (81)6.20.1试验目的 (81)6.20.2试验条件 (81)6.20.3程序 (82)6.20.4合格判据 (82)6.21落球测试 (83)6.21.1试验目的 (83)6.21.2试验条件 (83)6.21.3程序 (83)6.21.4合格判据 (84)6.22.1试验目的 (84)6.22.2试验条件 (84)6.22.3程序 (84)6.22.4合格判据 (84)6.23透光率 (85)6.23.1试验目的 (85)6.23.2试验条件 (85)6.23.3合格判据 (85)6.23.4说明 (85)6.24水滴角 (85)6.24.1试验目的 (85)6.24.2试验条件 (85)6.24.3合格判据 (86)6.25表面能测试 (86)7特殊工艺测试方法 (86)7.1贴片logo附着力测试 (86)7.1.1试验目的 (86)7.1.2试验条件 (86)7.1.3程序 (86)7.1.4合格判据 (86)7.2贴片logo拉拔力测试 (86)7.2.1试验目的 (86)7.2.2试验条件 (86)7.2.3判定依据 (86)7.3贴片logo环境测试 (87)7.3.1试验目的 (87)7.3.2试验条件 (87)7.3.3合格判据 (87)7.4PET板材电池盖拉拔力测试 (87)7.4.1试验目的 (87)7.4.2试验条件 (87)7.4.3程序 (87)7.4.4合格判据 (87)7.5.1高温测试 (88)7.5.2吃锡测试 (88)7.5.3绝缘电阻测试 (88)7.5.4耐电压测试 (88)8供应商ORT测试要求 (88)8.1应用说明 (8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