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房间压差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46.02 KB
- 文档页数:1
新风量计算示例:某计算机房面积S=60(M 2),净高H=3(M),人员n =10(人),若按每人所需新风量计算,取每人所需新风量q=30M3/H,则新风量Q1=n, q=10×30=300(M3/H)。
若按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取房间新风换气次数p=5(次/h)。
则新风量Q2=p•s•h=5×60×3=900(M3/H)。
由于Q2>Q1,故取Q2(即900M3/H)作为设备选型技术参数数据当压差为5PA时,一般取1-2次/h,压差为10PA时,一般取2-4次/h。
——来自洁净厂房的设计与施工。
但要注意,换气次数法适合于层高小于等于4m维持房间正压的送风量=泄漏面积×泄漏风速所需正压量=(泄漏风速/2.4)平方理论上是这样算的。
明确计算需要按缝隙法计算,具体见洁净厂房设计规范说明,不过这种方法计算个人感觉不太可靠,风量偏小,通常还要按经验取安全系数.一般按换气次数估算,对于密封良好的房间,上面的说法同意.但对于与别的房间之间有传送带连接的房间,传送带周围是必须有常开的开孔的,这种情况下如何计算送风量或排风量使房间保持固定的正压或负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请不吝赐教.在各种有关洁净室的设计手册中,对于洁净室正压的计算都列出了复杂的计算过程。
那么对于那些从事洁净室建造的工程师们而言,是否有更为快速和简单的计算方法?在过去的30年里,洁净室技术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在汽车工业,微系统技术,生物技术,表面技术,制药医疗,半导体工业等许多工业分支中,都已开发出了适合自己的洁净室技术。
无论何种洁净室技术,都有些基本的原则和要求是大家所必须都要遵循的,比如说正压控制。
所有的洁净室,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但是如果没有正压,那么一切室内环境标准和要求都没有存在的基础。
各种设计手册中复杂的计算方法并不适合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需求,在我所参加的洁净室建造项目中,基本上工程师们都在靠经验估算,并没有比较准确而且又简单的洁净室正压风量计算方法。
(1)差压式流量计差压式流量计是以伯努利方程和流体连续性方程为依据,根据节流原理,当流体流经节流件时(如标准孔板、标准喷嘴、长径喷嘴、经典文丘利嘴、文丘利喷嘴等),在其前后产生压差,此差压值与该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在差压式流量计仪表中,因标准孔板节流装置差压流量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研究最充分、已标准化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孔板流量计理论流量计算公式为:式中,qf为工况下的体积流量,m3/s;c为流出系数,无量钢;β=d/D,无量钢;d为工况下孔板内径,mm;D为工况下上游管道内径,mm;ε为可膨胀系数,无量钢;Δp为孔板前后的差压值,Pa;ρ1为工况下流体的密度,kg/m3。
对于天然气而言,在标准状态下天然气积流量的实用计算公式为:式中,qn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体积流量,m3/s;As为秒计量系数,视采用计量单位而定,此式As=3.1794×10-6;c为流出系数;E为渐近速度系数;d为工况下孔板内径,mm;FG为相对密度系数,ε为可膨胀系数;FZ为超压缩因子;FT为流动湿度系数;p1为孔板上游侧取压孔气流绝对静压,MPa;Δp为气流流经孔板时产生的差压,Pa。
差压式流量计一般由节流装置(节流件、测量管、直管段、流动调整器、取压管路)和差压计组成,对工况变化、准确度要求高的场合则需配置压力计(传感器或变送器)、温度计(传感器或变送器)流量计算机,组分不稳定时还需要配置在线密度计(或色谱仪)等。
流量计算器。
(2)速度式流量计速度式流量计是以直接测量封闭管道中满管流动速度为原理的一类流量计。
工业应用中主要有:①涡轮流量计:当流体流经涡轮流量传感器时,在流体推力作用下涡轮受力旋转,其转速与管道平均流速成正比,涡轮转动周期地改变磁电转换器的磁阻值,检测线圈中的磁通随之发生周期性变化,产生周期性的电脉冲信号。
洁净室正压计算公式
洁净室正压计算公式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ΔP = ρgh
其中:
ΔP表示正压差(单位为帕斯卡);
ρ表示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的平方);
h表示高度差(单位为米)。
这个公式基于压力与液体的高度差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处的高度差计算正压差。
注意,这个公式假设空气压力相对较低,空气的压缩性可以忽略不计。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压差和扬程换算公式压差和扬程这两个概念在工程和物理学中可是相当重要的。
咱先来说说压差,它简单来说就是两个点之间压力的差值。
比如说,在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里,A 点的压力是 10 帕斯卡,B 点的压力是 5 帕斯卡,那这两点之间的压差就是 5 帕斯卡。
再讲讲扬程,扬程通常是指水泵能够把水提升的高度。
想象一下,有一个大水泵在往高楼里抽水,它能把水抽到多高,这个高度就是扬程啦。
那压差和扬程之间到底怎么换算呢?这就得提到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密度。
咱假设液体的密度是ρ(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重力加速度是 g (一般取 9.8 米每二次方秒),压差是ΔP(单位是帕斯卡),扬程是H(单位是米)。
它们之间的换算公式就是:H = ΔP / (ρg) 。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
有一次我去一个工厂,他们的工程师正为一个水泵的问题发愁。
原来,他们知道了水泵进出口的压差,但不知道对应的扬程是多少。
我就用这个换算公式帮他们算了一下。
那台水泵进出口的压差是 5000 帕斯卡,抽的是水,水的密度大约是 1000 千克每立方米。
咱们把数值代入公式算算:H = 5000 / (1000×9.8) ≈ 0.51 米。
这么一算,他们就清楚这台水泵的性能啦。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换算公式用处可大了。
比如说在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要确定水泵能不能把水送到指定的高度,就得先算出压差,再通过这个公式换算出扬程,看看是不是满足要求。
还有在一些化工生产流程里,液体的输送也离不开对压差和扬程的准确计算。
要是算错了,那可就麻烦大啦,可能会导致液体输送不到位,影响整个生产过程。
总之,压差和扬程的换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掌握好它可是能解决不少问题的呢!。
节流孔两端的压差计算公式节流孔两端的压差可以通过伯努利方程来计算。
伯努利方程描述了流体沿管道流动时的压力、速度和高度之间的关系。
伯努利方程可以表示为:P1 + 1/2ρv1² + ρgh1 = P2 + 1/2ρv2² + ρgh2其中,P1和P2是节流孔两端的压力,ρ是流体的密度,v1和v2是节流孔两端的流速,g是重力加速度,h1和h2是节流孔两端的高度。
对于水流,可以忽略高度差因素,即h1和h2可以取相同的值,因为重力对于水的影响较小。
因此,上述方程可以简化为:P1 + 1/2ρv1² =P2 + 1/2ρv2²也可以进一步简化为:P1 - P2 = 1/2ρ(v2² - v1²)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节流孔两端的压差。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假设节流孔两端的高度相同,并且忽略了其他因素如管道摩擦损失等。
值得拓展的是,节流孔的流速和压差之间还有其他关系,如通过流量公式可以得到:Q = A1v1 = A2v2其中,Q是节流孔的流量,A1和A2分别是节流孔两端的流通面积。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流量和节流孔的尺寸来计算节流孔两端的流速。
还可以利用Cv值来计算节流孔的流量和压差。
Cv值是一个表征孔径尺寸、流体特性以及系统阻力的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者工程经验来确定。
根据Cv值和节流孔两端的压差,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计算节流孔的流量:Q = CvΔP√ρ其中,ΔP是节流孔两端的压差,ρ是流体的密度。
综上所述,计算节流孔两端的压差可以使用伯努利方程、流量公式以及Cv值等方法。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和需求。
排风管压差计算公式在工业生产中,排风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地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烟尘等有害物质排出,保证了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员工的健康。
而排风系统中的排风管压差计算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准确地设计和维护排风系统,保证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本文将介绍排风管压差计算的公式及其应用。
排风管压差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排风管道的尺寸、流速等参数来计算管道内的压力损失,从而得到排风管道的压差。
一般来说,排风管道的压差可以分为两部分: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摩擦阻力是指由于管道内壁与气流的摩擦而产生的阻力,它与管道的长度、管壁粗糙度、气流速度等因素有关;而局部阻力则是指由于管道弯头、分支、收缩等局部结构造成的阻力,它与管道的结构形式、角度、尺寸等因素有关。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得到排风管压差计算的基本公式如下:ΔP = (f L/D + ΣK) (ρ V^2)/2。
其中,ΔP为排风管道的压差,单位为帕斯卡(Pa);f为管道的阻力系数;L为管道长度,单位为米(m);D为管道直径,单位为米(m);ΣK为各种局部阻力的总和;ρ为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3);V为气流速度,单位为米/秒(m/s)。
在实际工程中,排风管压差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例如,对于不同形状的管道,可以采用不同的阻力系数f;对于不同类型的局部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局部阻力系数K。
此外,还需要考虑气流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空气密度的影响,以及管道内的风阻等其他因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以得到更加准确的排风管压差计算结果。
排风管压差计算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进行排风系统的设计、改造和维护。
首先,排风管压差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们选择合适的管道尺寸和结构形式,以减小压力损失,提高排风系统的效率。
其次,排风管压差计算还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评估排风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管道堵塞、泄漏等问题,保证排风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门诊大楼房间压差控制的要求研究隋文君【摘要】The room pressure differential causes and the computational methods of air leakage and main factors of pressure control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lassic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norms on the outpatient part of the pressure, problems in outpatient pressure control are discussed.% 分析了房间压差产生的原因、漏风量的计算方法及压差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国内外经典规范对门诊部分的压力要求,并提出门诊部分压差控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医院门诊;房间压差;标准规范【作者】隋文君【作者单位】重庆海润节能研究院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研究所,401121 重庆市北部新区木星科技园二区二楼【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医院是病人就诊、治疗和康复的场所。
门诊部作为医疗部门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是医院对外联系最频繁的部门,而绝大多数病人都是在门诊部中得到诊断和治疗,住院病人也多是通过门诊或急诊而入院。
由于门诊部就诊的病种复杂,人流量大,在医疗流程、功能配合、防止交叉感染、卫生条件等方面均具有较严格的要求。
目前,净化室内空气以及维持各个不同房间的合理压差以控制空气的流向,是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
但由于门诊部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及功能组成的要求,维持门诊建筑的压力设定值成为目前设计施工的难题。
2 房间压差的产生当相邻的空间之间有门窗或任何形式的孔口存在时,在这些孔口处于关闭的情况下,压差即是空气通过关闭的门窗的缝隙从高压的一侧流向低压的一侧的阻力[2]。
实验室房间压力控制方案1实验室通风系统控制特点1.1实验室安全的保证实验室常常会由于使用的实验原料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所以为保障操作人员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国家对实验室安全做了详细的规范,通风柜的面风速,实验室的换气以及房间设计成相对邻室或走廊微负压状态,由此对通风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原因,实验室的设计施工及调试过程中实验室通风的主要目的是为实验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尽量避免人员因长期在危险空气中工作而伤害到身体健康。
1.2实验室节能的需求对一个公司和一个管理者,节能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实验室的节能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利润的增加。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通常采用100%全新风,且为保证实验条件,通风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能耗巨大。
因此,必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耗。
为此,变风量控制系统提供了最大程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系统具有降低通风率的能力,可以更有效的使用通风系统。
1.3实验室的维护要保证实验室控制系统的稳定,控制系统必须简单可靠。
过于复杂的系统,往往需要定期维护,维护程序复杂,并且费用高。
文丘里阀变风量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简单可靠、产品性能稳定,不需定期维护。
为了便于日后的管理和维护,实验室气流控制系统能与楼控系统集成,有开放的网络平台,能直观的在楼宇控制系统中监控气流控制系统,完成日常的数据抄录。
2实验室压力控制系统相关介绍2.1实验室相关控制要求2.1.1实验室压力控制设计规范相关规范主要有:化验室应保持相对负压”-《化工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HG/T20698-2009通风…空气由非实验室环境区域进入实验室后应直接排放出实验室建筑外部”。
-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OSHA)在实验室室内压力控制过程中,保持室内外特定压力差并非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真正需要达到的是使得空气在室内外流通时,能够以某一速度保持恒定流向。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美国工业卫生协会(AINA)Z9.5 房间的最小换气量一般在6~8次/小时。
气体压差与流速计算公式嘿,咱们今天来聊聊气体压差与流速计算公式这个听起来有点高深,但实际上挺有趣的话题。
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气体的流动那可是无处不在。
你想想,吹气球的时候,气球里的气体往外跑;夏天开风扇,风呼呼地吹过来,这都涉及到气体的流动。
而要搞清楚气体为啥会这样流,流得快还是慢,那就得提到气体压差与流速的计算公式啦。
先来说说这个压差是啥。
简单点说,就好比你站在楼梯的高处和低处,这高度的差别就像压差。
气体从压力高的地方往压力低的地方跑,这个压力的差别越大,气体跑的动力就越强。
那流速又是咋回事呢?你可以想象一下水龙头拧开,水哗哗流出来,水流的快慢就是流速。
对于气体来说也一样,气体流动的快慢就是流速。
那气体压差和流速到底咋计算呢?这就得提到一个重要的公式啦,叫伯努利方程。
这方程看起来挺复杂,但咱把它简单化理解。
有一次我去公园散步,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吹泡泡。
他使劲儿吹,泡泡就一下子飞出去好多。
这时候我就在想,这小朋友吹气产生的压力,让泡泡里的气体有了压差,然后气体就快速流动,带着泡泡飞出去。
这不就是气体压差和流速在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嘛。
咱再回到这个公式。
伯努利方程说,流速的平方和压力、势能等等都有关系。
具体咋算呢,得考虑气体的密度、压力差,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
比如说,在一个通风管道里,如果一端的压力比另一端高很多,那气体在里面的流速就会很快。
就像高速公路上,如果一边车多拥挤,压力大,另一边车少通畅,压力小,那车就会快速往压力小的那边跑。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计算公式可重要啦。
比如在飞机的设计里,要考虑空气流过机翼时的压差和流速,才能让飞机飞起来;在工业生产中,管道里气体的传输也得靠这个公式来优化设计,保证效率又安全。
总之,气体压差与流速计算公式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多想想背后的原理,就能慢慢理解它的奥秘。
下次当你再吹气球或者感受风的时候,说不定就能想到这个有趣的知识啦!。
压差流量计计算公式
公式1:差压式流量计的差压与流量关系的换算
差压式流量计的差压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或者说流量与差压的平方根成正比,用以下公式表示:
流量仪表的刻度单位为流量百分数,差压的下限量程为0时,得
以上公式中△P为任意差压;Q为任意流量;△Pmax为差压上限;Qmax为流量上限;n为任意的流量百分数。
【案例】
某差压变送器的量程为0-40kPa,对应的流量为0-1603/h,输出信号为4-20mA,差压变送器输出电流为8mA时,流量应该是多少?差压又是多少?
解:①根据流量计算公式计算差压式流量计的流量输出为8mA 时,流量是80m3/h。
②已知差压变送器输出8mA时,流量是80m3/h,流量是满量程的50%,根据流量计算公式计算差压变送器差压值输出电流为8mA 时,差压是10kPa。
公式2:标准状态和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换算
标准状态和工作状态的体积流量换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qv为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单位m3/h;qn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单位m3/h;P为工作状态下的绝对压力,单位Pa;Pn 为标准状态下的绝对压力,单位Pa;T为工作状态下的热力学温度,单位K;Tn为标准状态下的热力学温度,单位K;Z为工作状态下的气体压缩系数;Zn为标准状态下的气体压缩系数;
【案例】
某空气流量计设计量程为0-2000m3/h(20℃,101.325kPa状态下),工作状态下的压力为0.5MPa,温度为60℃,求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
解: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本台流量计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范围为0-460m3/h。
并联压差计算公式在流体力学中,压差是指在流体中两点之间的压力差异。
在工程领域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流体管道中的压差,以便设计和优化管道系统。
并联压差计算公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计算并联管道中的压差。
并联管道是指多条管道并排连接在一起,流体可以同时通过这些管道。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计算每条管道中的压差,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的压差。
并联压差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进行这样的计算。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并联管道中压差的基本原理。
假设有两条并联的管道,它们分别为管道1和管道2。
流体从一个公共的入口处进入这两条管道,然后再从两条管道的出口处流出。
在这个过程中,流体在管道1和管道2中分别经历了一定的阻力,导致了压力的损失。
我们需要计算这两条管道中的压差,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的压差。
现在,让我们来推导并联压差计算公式。
假设管道1的长度为L1,管道2的长度为L2;管道1的截面积为A1,管道2的截面积为A2;管道1中的流体速度为v1,管道2中的流体速度为v2;管道1中的阻力系数为f1,管道2中的阻力系数为f2。
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压差1 = f1 (L1 / D1) (v1^2 / 2)。
压差2 = f2 (L2 / D2) (v2^2 / 2)。
其中,D1和D2分别表示管道1和管道2的直径。
上面的公式分别表示了管道1和管道2中的压差。
现在,我们将这两个压差相加得到总的压差:总压差 = 压差1 + 压差2。
将上面的公式代入,得到:总压差 = f1 (L1 / D1) (v1^2 / 2) + f2 (L2 / D2) (v2^2 / 2)。
这就是并联压差计算公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并联管道中的总压差。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管道参数,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压差值。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公式是基于一些简化假设得到的,例如流体是牛顿流体、管道是光滑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