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5
南京技师学院:推进一体化课改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作者:陈琳来源:《职业·下旬刊》 2013年第11期和其他技工院校一样,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是一场技工教育教学的改革。
和其他院校不同的是,对于南京技师学院来说,一体化课改更是学院本身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在这条改革之路上,南京技师学院不断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多年来致力于师资力量的提升、实训设备的完善和校企合作的融合,形成了自身的创新和特色。
文/特约记者陈琳南京技师学院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古都金陵,隶属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占地面积375亩,建筑面积11.12万平方米。
学院创建于1952年,历经南京初级工业技术学校、南京市工人技术学校、南京市技工学校、南京市高级技工学校等若干阶段,2001年更名为南京技师学院,200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江苏省重点技师学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技师分院。
学院是首批国家及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先后获得了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国家和省市文明单位、全国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优秀教学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一五”以来累计为全市培养和输送各类技能人才近7万人。
历年学制教育毕业生平均推荐就业率均在99%以上,许多毕业生成为企业技术骨干,获得“集团先进个人”“年度最佳岗位能手”“有功个人”“最佳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学院有专兼职教师21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0%),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务及本科学历的占90%,教授级、高级职称和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教师70余名,“双师型”教师占80%以上;开设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工业电气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宾馆服务与电子商务等专业近40个,学制教育在校生达6000余人。
2012年,学院汽车维修、数控加工(数车)、数控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等4个专业被人社部确定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附件1赤峰农牧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总结报告项目实施学校:赤峰农牧学校学校主管部门:赤峰市教育局赤峰农牧学校2013年8月15日赤峰农牧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总结报告第一部分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项目学校概况赤峰农牧学校创办于1958年,2004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被确立为首批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
赤峰农牧学校历经昭乌达盟农专、昭乌达盟农牧学校、昭乌达农牧学院、昭乌达盟农牧学校,1983年更名为赤峰农牧学校,学校经55年的办学历程,是赤峰市政府举办的一所以服务农牧业为主的,日常办学经费由赤峰市政府财政全额拨款的农林类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为国家星火计划农民培训星火学校、赤峰市名学校、赤峰市劳动力转移培训输出基地、赤峰市示范性培训机构;是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学会科普先进集体、赤峰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内蒙古建筑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持建设的农牧实训基地和国家二级兽医实验室。
2007年畜牧兽医专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精品专业点,2012年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被认定为市级示范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机电技术专业被认定市级骨干专业。
建校55年来,为赤峰市及周边地区培养各类技术、技能、管理人才5万多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占地590亩,其中有60亩实训用地在松山区城子乡境内,建成了现代示范性实训农牧场,供涉农专业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使用。
学校建筑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47亿元,实验实训设备资产总值近2000万元;图书馆藏书16万余册;校园网25兆光纤接入,校内千兆局域网,数字化校园基本建成。
学校设8个系、部共13个教学单位,开设16个专业方向,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5个;面向全市十二个旗县和赤峰市周边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中职在校生5563人,成人学历教育2000人,职业培训年均18000人次。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正文:----------------------------------------------------------------------------------------------------------------------------------------------------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鲁教职字〔2013〕33号)各市教育局:根据《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分级标准(试行)》(鲁教职字〔2012〕1号),经学校自评、市级复评认定、省级审核,现将我厅同意备案的第一批262所合格中等职业学校名单予以公布,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市要严格标准要求、加快工作进度,保质保量的完成市域内中等职业学校的合格认定工作,并于11月底前将第二批复评认定的合格学校名单和相关材料报送省教育厅职成教处。
二、各市要对未达到合格标准的学校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原则上停止招生,确保2013年末,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均达到合格标准。
三、各市要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分级认定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布局,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3年10月22日第一批同意备案合格中等职业学校名单(共262所)济南市(27所):山东省艺术设计学校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山东冶金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省环境保护学校山东蓝翔中等职业学校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济南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南铁路学校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济南艺术学校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山东省济南商贸学校济南物业管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南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南第六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南第八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南第九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南市历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南市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章丘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章丘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章丘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南市长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平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商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青岛市(32所)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山东省水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青岛华夏职业教育中心青岛旅游学校青岛烹饪职业学校青岛电子学校青岛商务学校青岛工贸职业学校青岛艺术学校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山东省青岛卫生学校山东省青岛第二卫生学校青岛化工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青岛高新职业学校青岛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校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胶南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胶南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青岛海运职业学校青岛新港报关学校青岛建国职业学校青岛明天职业学校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淄博市(10所)淄博市体育运动学校淄博机械工业学校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淄博信息工程学校淄川区职业教育中心淄博市博山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淄博机电工程学校淄博建筑工程学校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枣庄市(14所)山东煤炭卫生学校枣庄经济学校山东省枣庄师范学校枣庄市卫生学校枣庄市第二卫生学校枣庄矿业集团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枣庄市薛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枣庄市台儿庄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滕州市第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枣庄市峄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枣庄市龙都中等职业学校滕州科技职业高中滕州科圣中等职业学校东营市(6所)东营市体育运动学校胜利石油学校东营市东营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广饶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垦利县职业教育中心利津县职业教育中心烟台市(25所)山东省烟台艺术学校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烟台经济学校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烟台旅游学校烟台港湾学校烟台电子工业学校烟台汽车工程学校烟台船舶工业学校烟台机械工程学校烟台机电工业学校烟台城乡建设学校烟台工贸学校烟台风能电力学校招远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烟台轻工业学校烟台临港工业学校烟台理工学校烟台信息工程学校烟台海员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海阳市尼克汽车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烟台市南山职业技术学校龙口市南山旅游职业学校潍坊市(18所)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潍坊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潍坊海洋化工学校潍坊市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潍坊科技工程学校潍坊市经济学校诸城市福田汽车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安丘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潍坊市高密中等专业学校高密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潍坊市工业学校临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昌乐宝石中等专业学校潍坊华洋水运学校潍坊海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宁市(10所)山东省济宁卫生学校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曲阜中医药学校曲阜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金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汶上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山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泰安市(10所)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泰安市体育运动学校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泰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泰市青云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肥城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东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威海市(13所)威海工业技术学校威海市水产学校威海市卫生学校山东省威海艺术学校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威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文登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威海工业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威海外国语进修学校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威海外事翻译学校威海方正外国语学校威海市东方艺术学校日照市(11所)日照市工业学校日照市农业学校日照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日照市工程技术学校日照市卫生学校山东省日照师范学校日照市岚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日照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日照航海技术学校临沂市(17所)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临沂市高级财经学校山东省临沂艺术学校临沂市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临沂市兰山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临沂市河东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临沂科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临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莒南县职业教育中心沂水县职业教育中心沂南县职业教育学校郯城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苍山县职业中心平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蒙阴县职业教育中心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临沂电力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德州市(14所)德州经济学校德州卫生学校德州工商中等专业学校德州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德州新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德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德州市华忆职业技术学校武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禹城市职业教育中心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陵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乐陵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德州皇明太阳能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聊城市(8所)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临清工业学校阳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东阿县职业教育中心冠县职业教育中心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滨州市(10所)鲁中中等专业学校滨州渤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滨州愉悦职业技术学校滨州市滨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博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阳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无棣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沾化县职业教育中心滨州市博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菏泽市(37所)菏泽信息工程学校菏泽卫生学校菏泽财经学校菏泽工业学校菏泽艺术学校菏泽市体育运动学校菏泽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菏泽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菏泽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菏泽音乐艺术专修学院菏泽市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牡丹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曹县梁堤头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曹县劳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曹县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定陶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成武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淄博工业学校单县分校巨野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巨野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巨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郓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郓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鄄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鄄城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菏泽艺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菏泽华伟职业中专学校菏泽靓源美容美发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菏泽音乐舞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菏泽曹州音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菏泽曹州武术学校菏泽音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菏泽美容美发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郓城宋江武术学校东明县东方武术学校——结束——。
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首批试点学校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 )为贯彻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精神,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满足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制定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首批试点学校工作实施方案。
一、课程改革必要性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为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培养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技能型人才,增强职业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主动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国家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为契机,围绕重点建设专业,积极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
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课程改革发展目标探索建立以突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创业就业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与中高职教育相衔接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中职教育课程开发的模式与方法,在全省乃至全国中职学校中形成示范效应;开发10个适应产业需求、办学基础扎实的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从“源头”上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并对其它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借鉴意义;开发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开发重点专业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全省共享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开发核心教材,建设一批突出能力培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资源丰富的优秀数字化教材;完善专业建设管理制度,在推动全省职业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申请批复)所属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主管部门:宁夏固原市教育局举办者:宁夏固原市人民政府编制人员: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954—2手机号码 1电子邮箱固原市农业学校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办公室2011年7月16日序言为确保按时高质量、高效益地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规范项目管理,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0〕34号)、《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1〕1号)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产”,以涉农重点专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产学研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
努力实现学校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个性协调发展,走示范引领之路、走内涵发展之路、走特色发展之路。
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理念、大胆实践,本着“地方性、开放式、市场化、技能型”的办学理念和“规模适度,内涵发展、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路,紧1密结合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依托固原市政府确定的“一个核心区,五大重点产业、五大基地”的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将学校畜牧兽医、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与农村用水和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等4个专业打造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与宁南山区产业发展结合紧密、内部关联度大的特色专业群,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成为固原市特色农业、劳务产业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生产示范、技术服务、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