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妇科病的常规治疗与中医特色
- 格式:ppt
- 大小:781.50 KB
- 文档页数:37
附件1中医诊疗方案:慢性盆腔炎1.定义C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2.诊断2.1诊断依据:2.1.1病史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2.1.2 症状主症:小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带下量多、色黄、气臭;次症: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形寒肢冷,小便黄,大便干燥,或大便溏泄,舌象异常,如舌质红或暗红,边尖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2.1.3 体征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成索状增粗或/和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一侧或双侧宫骶韧带增粗、触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压痛。
上述体征至少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
2.1.4 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增高;血沉增快;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B超检查:可探及直肠子宫凹陷积液、盆腔炎性包块或脓肿;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炎性渗出液或脓液;血清CA125可增高;C反应蛋白可增高;血清或腹水同种淀粉酶可降低;腹腔镜检查:可见子宫、输卵管表面充血水肿、脓性渗出,或粘连包裹病灶,或脓肿形成。
根据上述主要症状、必备体征,辅助检查(至少具备1~2项),结合病史即可诊断。
2.2鉴别诊断:2.2.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
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鉴别困难时应行腹腔镜检查。
2.2.2卵巢囊肿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鉴别。
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
2.2.3.卵巢癌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而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面不规则,子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第四章妇产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妇产科一般护理常规1.保持室内清洁、安静,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危重患者安置在抢救室。
2. 做好入院宣教,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完善产前、术前各项检查。
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3.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舌脉、汗出及二便、阴道排出物等情况,大出血或剧烈腹痛者,报告医师,并做好输液、输血和急诊手术准备。
腹痛未明确诊断前,禁用镇痛剂。
4.观察产程进展,密切观察胎心、宫缩、宫口扩大、阴道流血和流水及胎儿娩出等情况,手术后遵医嘱给予床旁心电监测,上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去枕平卧(全麻和蛛网膜下隙麻醉一般去枕平卧12小时,硬脊膜外麻醉一般去枕平卧6小时),术后6小时禁食水,做好护理记录。
5.进行手术后适应性锻炼,如指导其练习床上大小便,教会患者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鼓励患者术前练习并掌握深呼吸运动,有效咳嗽和排痰等。
有伤口引流装置者,防扭曲、受压及脱出,确保伤口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6.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分析疼痛的原因,遵医嘱予针刺或按摩穴位或使用药物,以减轻和缓解疼痛。
7.饮食有节,忌生冷、硬固、肥甘油腻、酸辣之品,多食鱼、肉、蛋、禽类和新鲜蔬菜;烹调以煮、炖为宜,多喝汤水。
术后6小时后给予普食,多食易消化、富于营养、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足够的水分,保持排便通畅,便秘者可选用润肠通便剂,如每日晨起,空腹服蜂蜜或麻仁丸等措施。
乳汁不足者增加婴儿有效吸吮次数的同时,配合服用催乳药,如猪蹄汤煮王不留行、漏芦或通草、当归、黄芪;按摩少泽、乳根、足三里,灸膻中等。
8.保持会阴部清洁,产后3日内每天消毒会阴2次,每次大小便后,自行及时清洁会阴。
一、实习背景在结束了理论学习阶段后,我有幸进入我国一所知名中医院进行中医妇科学实习。
这次实习是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我深入了解中医妇科学,提高临床技能的关键时期。
实习期间,我分别在内、外、妇、儿等科室轮转,其中在中医妇科学科的实习时间最长,共计三个月。
二、实习内容1. 临床诊疗过程在中医妇科学科,我跟随带教老师参与了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1)诊断: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对妇科疾病进行诊断。
(2)辨证论治:根据中医理论,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处方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中药处方,指导患者用药。
(4)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休息、情志等方面的护理。
2. 常见妇科疾病在实习过程中,我接触了多种妇科疾病,如:(1)月经不调:通过调整月经周期、经量、经期等方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痛经: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缓解痛经症状。
(3)不孕症:通过调理月经、改善卵巢功能、治疗输卵管阻塞等手段,提高患者受孕率。
(4)盆腔炎:运用中药、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盆腔炎。
(5)乳腺疾病: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预防和治疗乳腺疾病。
3. 中医特色疗法在中医妇科学科,我还学习了以下特色疗法:(1)针灸:运用针灸疗法,治疗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2)推拿:通过推拿手法,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拔罐:运用拔罐疗法,缓解腰痛、腹痛等症状。
三、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临床实践中,我更加明确了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了常见妇科疾病的诊疗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
2. 注重患者沟通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这使我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了自己的医德修养。
3. 尊重中医特色疗法中医妇科学具有丰富的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拔罐等。
妇产科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XXX妇科在2014年推出了10种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符合XXX的要求。
这些项目包括中药熏洗法、中药灌肠法、拔罐法、塞药法、穴位注射法、艾灸法、中药外敷法、穴位敷贴法、毫针刺法和平衡针灸疗法。
这些项目的具体细则详见附录。
其中,中药熏洗法是一种外治方法,通过将药物煎煮后在患处进行熏蒸和淋洗,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目的。
适用于阴痒、带下等症状。
但高热、出血疾患、活动性结核、妊娠、月经期以及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宜使用。
在操作前需要准备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水温计等物品,并遵照操作规范要求,对患者进行核对、评估正确,全面。
术前一定要清点物品。
其他项目如中药灌肠法、拔罐法、塞药法、穴位注射法、艾灸法、中药外敷法、穴位敷贴法、毫针刺法和平衡针灸疗法也各有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操作前同样需要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并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带好口罩、帽子,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卫生。
1.确认医嘱和患者信息,并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和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和熏洗部位的皮肤情况、以及患者是否经期或妊娠。
2.洗手并戴口罩,备齐所需用物。
按医嘱配制药液,保持水温在50-70℃之间。
3.携带用物到患者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和姓名。
解释熏洗过程并获得患者的配合。
4.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暴露熏洗部位。
5.对于坐浴,将药液倒入盆中并协助患者脱下内裤,然后让患者坐在木盖上进行熏蒸。
待药液不烫手时,拿掉木盖,让患者坐入盆中泡洗。
药液偏凉时,应更换药液,每次熏洗15-20分钟。
注意保暖和隐私保护。
在熏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6.熏洗完毕后,用小毛巾擦干皮肤,协助患者穿衣并安置在舒适的体位。
清理用物并记录并签名。
注意事项:1.熏洗药液温度适宜,以防烫伤。
冬季需注意保暖。
2.对于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应按无菌技术操作。
中医治疗月经病的特色和优势在妇科疾病中,虽然只有四字。
即经带胎产。
但这四个字字字如金,字字沉重,字字治起来艰难。
一个简单的经字,也就是月经病,即包含丰富内容,如月经先期,后期,不定期,痛经,崩露,月经期各种不适综合症,闭经等。
今晚我们主要从大的方面来谈一下月经病在中医诊疗中的特色和优势,如果大家喜欢这个话题,以后我们可以列为系列,逐一讲解。
即然讲月经病,我们就得首先明白月经产生的机制,同时大家一定要明白月经是受体内外各种因素综合影响而产生变化的,如感冒,着凉,饮食结构改变,居住环境改变,还有心情情绪的波动等,无时不影响着其变化。
这样大家从这两张幻灯片中了解月经的常识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何为月经病呢?关于月经的基本生理常识,大家知道不?初潮,经期,周期,绝经等。
一般初潮为十三四岁,有的较晚到十六岁左右了,有的较早可能在十二三岁;基本上28天为一个周期; 绝经一般在五十岁左右,也就是妇女进入老年期的象征。
我们再列出来详细看一下。
关于经期的基本常识。
我们在了解病理之前也应该先了解生理,这样对比更有利于学习。
(图片4正常月经)我们在了解了这些常识之后,我们再进一步看所谓的月经病,也就是这些正常指数出现变化时,也就可以称之为月经病的。
对了,我们还应再了解一下所谓的周期中的几个时期: 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图片5月经的周期规律)。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月经周期异常,一般最常见者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和月经先后不定期(图片6月经周期异常)。
我们看完了这些基本的常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中医诊疗月经病的几个特色。
妇女的生理特点,“女子以血为主”。
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易耗损机体阴血,妇人之身有余于气,不足于血,而气血之间又有“载运”和“统帅”的关系,因而月经的病变,虽有寒、热、虚、实等的不同,治之当有温、清、补、泻之分,但其终归的目的,仍在调理气血,使之平和。
所以我们在调理月经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气血的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