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地理第六章第四节
- 格式:pptx
- 大小:5.67 MB
- 文档页数:56
《民航运输地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第一章地理与民航运输地理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地理学学科特点有哪些2、理解地理因素对民航运输有哪些影响3、掌握民航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有哪些优缺点本章节重难点:掌握民航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有哪些优缺点第一节:地理学概论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地理学的产生于发展2、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分类第二节:民航运输地理的特点与作用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民航运输的特点与作用2、五大运输体系与民航运输地理学3、民航运输的组成第二章自然地理与飞行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知地球与地球运动等基本常识2、了解地球与导航及航空地图3、掌握时差与飞行本章节重难点:掌握时差与飞行第一节:地球与地球运动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地球的基本常识2、地理坐标3、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第二节:地球与导航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天文导航2、无线电导航3、卫星导航第三节:航空地图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地图比例尺2、地图符号3、地图投影第四节:时差与飞行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时差的产生和时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时区与区时3、夏令时4、多时区制国家5、国际日期变更线6、时差与飞行时间的计算第三章气象与飞行安全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基本的气象要素2、理解飞行环境对飞行的影响本章节重难点:理解并掌握飞行环境对飞行的影响第一节:基本气象要素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气温与气压、空气湿度2、基本气象要素与飞行第二节:大气层与飞行环境本小节主要知识点:对流层、平流层、航行层第三节:云、风与飞行安全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云、风2、云、风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第四节:雾与能见度本小节主要知识点:雾、能见度及雾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第五节:气流与飞行安全本小节主要知识点:高空急流与山地急流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第六节:降水与飞机结冰本小节主要知识点:降水与飞机结冰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第七节:雷暴与飞机颠簸本小节主要知识点:雷暴与飞机颠簸第四章民航运输布局与经济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影响民航运输布局的因素的产生 2、了解影响民航运输布局的主要行业本章节重难点:理解影响民航运输布局的因素的产生第一节:航线与航线网络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航线定义及分类2、航线网络及分类第二节:影响民航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自然、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地理位置因素第五章中国民航运输资源地理分布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中国的航空去换2、掌握民航运输的资源3、了解中国民航运输业的发展现状本章节重难点:掌握民航运输的资源第一节: 中国民航运输外部和内部资源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中国民航运输地理的概述2、中国国际国内航线第二节:中国民航运输业发展现状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运输周转量,旅客、货邮运输量第六章中国民航旅游地理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中国主要地区的旅游运输地理环境2、掌握各地区旅游资源概况本章节重难点:掌握各地区旅游资源概况第一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川航空运输旅游地理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各地区的运输地理环境2、个地区的发展布局分析第二节:云南、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航空运输地理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各地区的运输地理环境2、个地区的发展布局分析第七章世界民航运输布局及区划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世界主要的航线分布2、了解世界各地区主要的航空公司及分布3、掌握部分地区航空运输业发达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本章节重难点:掌握部分地区航空运输业发达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一节:世界主要航线分布及主要的航空公司分布本小节主要知识点:1、世界主要的航线分布特点及国际航线2、世界各地区主要的航空公司概述及分布第二节:世界主要的空港分布本小节主要知识点:世界各主要地区的空港分布三、各章学时分配表及教学方式四、教学参加资料1、参考书目:《中国旅游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民航旅客行李运输.民航学校运输专业教材编写组民航国际旅客运输.民航学校运输专业教材编写组2、其他参考资料:网络资料。
第一章航空运输相关的地理环境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让2009级交通运输(民航运输管理)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航行运输地理课程的基本特点,让2009级交通运输(民航运输管理)学生对世界航空地理有基础认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以后课程的循序渐进。
教学重点:第二节时差与航空飞行第四节影响航空飞行的天气引入:签到考勤、利用如地球仪、中国地图、海口市地图、机场航图等现有资料更加生动地讲解本章。
第一节地球的运动教学内容: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教学重点:无教学难点:无教学学时:1学时教学过程:一、部分地理坐标:1、地心:地球的中心部位;地层内部。
2、地轴:地轴,即为地球斜轴,又称地球自转轴。
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这个假想的轴运转。
故又称地球自转轴。
这个轴通过地心,连结南、北两极,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始终正对着北极星。
通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赤道面。
3、赤道:赤道是南北纬线的起点(即零度纬线),也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
4、纬线:线圈的圆心位于地轴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地球上纬线与经线垂直;赤道纬线圈最长。
两极的纬线圈则缩成一点。
经线: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在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或格林尼治线。
零度经线直穿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
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5、重要空港城市经度、纬度资料:北京北纬39度54分20秒,东经116度23分29秒上海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广州北纬23度06分32秒,东经113度15分53秒海口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二、地球的自转:1、自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相同,为自西向东。
航空运输地理教案第一章:航空运输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航空运输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掌握航空运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了解航空运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2 教学内容:航空运输的定义和特点:速度快、高度高、距离远、安全性高等。
航空运输的基本原理:气流动力学、飞行控制、航空器材等。
航空运输的主要组成部分: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
航空运输的发展历程:从第一次飞行到现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建立。
航空运输的现状和挑战:全球航空网络、航班数量、航空污染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航空运输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航空运输的概念。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航空运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引导学生了解航空运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讨论其挑战和未来发展。
1.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航空运输的理解和观点。
设计一道相关的选择题,测试学生对航空运输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章:航空运输的地理影响2.1 教学目标:了解航空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掌握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了解航空运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航空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机场建设、航空路线规划等。
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旅游业、提高物流效率等。
航空运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方便出行、促进文化交流等。
2.3 教学活动:引入航空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机场建设和航空路线规划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航空运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分享个人经验。
2.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航空运输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理解。
设计一道相关的问答题,测试学生对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掌握。
第三章:航空运输的网络和routes3.1 教学目标:了解航空运输网络的构成和作用。
掌握航空运输路线的规划和选择。
了解航空运输网络的发展趋势。
3.2 教学内容:航空运输网络的构成:航线、机场、航班等。
航空运输路线的规划和选择:直接路线、间接路线、最优路线等。
航空运输地理教案精品汇编资料3、低能见度(1)什么是低能见度:(2)影响能见度的因素:A、低云B、降水C、雾D、风沙E、吹雪F、浮尘G、烟和霾二、影响航行的特殊天气和现象1、雷暴(1)什么是雷暴:是一种强烈的对流性天气。
出现时伴有雷电、暴雨、冰雹和大风。
(2)应对:避免在雷暴区飞行。
2、飞机颠簸(1)什么是飞机颠簸:飞机进入扰动空气层后发生的左右摇晃、前后冲击、上下抛掷及机身震颤等现象。
(2)危害:部件损害、仪表失灵等。
1、时区的定义:1884年国际经线会议规定,全球按经度分为24个时区,每区各占经度15°。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零时区,由零时区向东、西各分12区,东、西12区都是半时区,共同使用180°经线的地方时。
地球自转产生了时差,对这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了解对安排航班、考虑运输时间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全球按经度被划分为24个时区,在《OAG》中公布了各个国家所位于的时区,据此可算出飞行时间。
2、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
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
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3、例如:中国东8区的时间总比泰国东7区的时间早1小时,而比日本东9区的时间迟1小时。
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
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向前拨1小时(比如2点拨到1点);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向后拨1小时(比如1点拨到2点)。
飞行小时的计算方法:(1)找出始发站和目的站城市所在的时区。
(2)将DEP时间和ARR的当地时间转换成(GMT)。
(3)用ARR减去DEP即是飞行时间。
第四章中国航空旅游地理第一节中国航空中枢城市介绍课时:6教学目标:了解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的概况;知道三个城市主要的景点。
《航空运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航空运输地理/Air transportation geogrophy课程代码:080444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航空概论适用专业:工商管理(航空经营管理)开课院系:航空运输学院教材:航空运输地理参考书目:民航旅客行李运输.民航学校运输专业教材编写组民航国际旅客运输.民航学校运输专业教材编写组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航空运输地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庞大的地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小小分支。
它与公路、铁路、水运、管道等其他运输地理分支组成交通运输地理学的部门学科体系。
航空运输地理作为航空运输的一个专门分支成为航空运输学院的一个特色专业课程,因此,成为航空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其重要内容。
本课程是航空乘务专业课程之一,是具有很强特色的专业课程。
其任务在于根据世界和国内的地理布局了解全球范围内航空运输的空运布局特色,尤其是航线、航空港以及航空公司的布局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世界航空运输布局以及中国航空运输布局。
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做到熟练掌握。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绪论第一章地球与飞行第一节地球空间与导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球偏向力与飞行偏移第四节时差与飞行第五节飞行中的昼夜长短第六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与飞行圈层第七节影响飞行的天气第二章航空运输布局第一节世界主要航线的分布第二节世界航空港的分布第三节世界航空公司的分布第四节影响空运布局的基本因素第五节航空运输布局原则第六节运输网络与合理运输第七节运输模型第三章中国航空运输地理概述第一节中国航空运输的国际地理环境第二节中国交通运输第三节中国航空运输的发展与现状第四节中国的航空运输网第五节中国的机场第六节中国的航空公司第四章中国航空运输地理分区第一节中国的航空区划第二节华北区第三节华东区第四节中南区第五节西南区第六节东北区第七节西北区第八节新疆区第九节台湾省航空运输地理第五章重要国家的空运地理概况第一节中日航线及日本概况第二节亚洲其他国家情况第三节中澳航线及澳大利亚概况第四节中美航线及美国概况第五节中加航线及加拿大概况第六节欧洲航线及欧洲概况第七节西欧航线及重要国家概况第八节北欧航线及国家概况第九节东欧航线及国家概况第十节中东航线及中东概况第十一节南美洲航线第十二节非洲航线及国家概况第六章地图、遥感及其航空应用第一节地图的基本知识第二节航空用途概述第三节地形图简介第四节专题地图简介第五节遥感概述第六节遥感在航空中的作用三、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1.习题结合授课内容布置五作业,共十四次作业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