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航空运输地理第一章1
- 格式:ppt
- 大小:21.08 MB
- 文档页数:99
航空运输地理教案第一章:航空运输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航空运输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掌握航空运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了解航空运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2 教学内容:航空运输的定义和特点:速度快、高度高、距离远、安全性高等。
航空运输的基本原理:气流动力学、飞行控制、航空器材等。
航空运输的主要组成部分: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
航空运输的发展历程:从第一次飞行到现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建立。
航空运输的现状和挑战:全球航空网络、航班数量、航空污染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航空运输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航空运输的概念。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航空运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引导学生了解航空运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讨论其挑战和未来发展。
1.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航空运输的理解和观点。
设计一道相关的选择题,测试学生对航空运输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章:航空运输的地理影响2.1 教学目标:了解航空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掌握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了解航空运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航空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机场建设、航空路线规划等。
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旅游业、提高物流效率等。
航空运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方便出行、促进文化交流等。
2.3 教学活动:引入航空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机场建设和航空路线规划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航空运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分享个人经验。
2.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航空运输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理解。
设计一道相关的问答题,测试学生对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掌握。
第三章:航空运输的网络和routes3.1 教学目标:了解航空运输网络的构成和作用。
掌握航空运输路线的规划和选择。
了解航空运输网络的发展趋势。
3.2 教学内容:航空运输网络的构成:航线、机场、航班等。
航空运输路线的规划和选择:直接路线、间接路线、最优路线等。
航空运输地理资料整理第一篇:航空运输地理资料整理一、名词解释1、日界线:为了统一全球的日期和时刻,就必须要划出日界线。
经国际间协商,日界线划在了180°经度处。
2、凝结尾气: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其喷出的热气在吸收了周围的水汽后迅速凝结,在尾部形成一条长长的尾迹划过天空,被称之为凝结尾气。
3、蒸发尾气:飞机穿过云层,其喷出的热气可以迅速使云中的水滴或冰晶蒸发,形成云中空白,被称之为蒸发尾气。
4、航空港:国际民航组织将航空港定义为:供飞行器起飞、降落和地面活动而划定的地域或水域,包括附属的建筑物、装置和设施。
5、“甩鞭子”航线:城市串在业内称之为“甩鞭子”航线,即绕道飞行的航线。
6、能见度:能见度是指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
7、航空公司:航空公司是航空运输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经营者。
8、地方时:地方时是以太阳过子午面的时刻作为正午12时,从此向前后推算而形成的时间系统。
二、填空、单选、多选1、降水类型分为: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三种。
2、空港城市类型分为:政治外交型、经济贸易型、枢纽型、旅游型、综合型。
3、机场飞行区的技术等级:由飞行区等级指标I 和飞行区等级指标II定量分级。
4、进近着陆引导设备:1)PAR 精密进近雷达,提供辅助引导;2)NDB 低频无向信标台,提供相对方位引导;3)VORDME 甚高频全向信标台测距仪,可提供准确方位和相对距离;4)ILS 仪表着陆系统(俗称盲降),提供进近着陆引导。
5、天气的基本类型有:气温、降水、气压、风。
6、低云的类型:低云包括: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碎积云、碎雨云。
根据形成的原因可分为:锋面低云、平流低云和扰动低云。
7、机场延伸区:延伸区是机场航空服务派生出的区域,通常包括:机务维修区、油库、航空公司基地、航空配餐区、民航各系统办公区、生活区、空港开发区、现代物流园区等。
8、三大航空公司:明星 STAR、环宇一家 ONEWORLD、蓝天团队 SKYTEAM。
《航空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性质:航空地理是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管理学科。
本科主要研究航空运输地理的诸多问题,如基础地理知识、时差的计算.国内国际旅游知识和航空资源知识。
是学生在以后工作实践中的重要工具。
适用专业:空中乘务专业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28学时,习题学时:4学时教材:《航空运输地理》中国民航出版社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满足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用为目的,在教学中贯彻航空运输地理的一些基本常识,增强学生学习航空运输地理的兴趣和实效,从而达到对航空运输的认识和应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由于教材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使学生切实的掌握航空运输地理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又在体例上安排了每章小结和典型案例,力求在理论上有较深的开拓,在实践上更具可操作性。
并结合我国在航空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学生更易接受和领会书中的理论、实务和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航空运输地理概论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了解地理常识(2)掌握影响飞行的天气(3)掌握时差与时差计算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1)影响飞行的天气(2)时差3、教学重点与难点:(1)影响飞行的天气(2)时差的计算第二章:航空运输经济分析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熟悉航空港和航空运输企业(2)了解航线经济分析(3)熟悉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4)了解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行业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1)航空港、航空运输企业、航线(2)航空运输布局3、教学重点与难点:(1)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2)航线网络的构成第三章:中国航空运输资源地理分布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中国航空运输外部资源分布与航空区划(2)中国航空运输布局内部资源分布(3)中国航空远运输相关资源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1)航空区划(2)中国航空集团公司3、教学重点与难点:(1)各大航空公司情况(2)资源分布与分析第四章:中国航空旅游地理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中国航空中枢城市介绍(2)中国重要空港城市介绍(一)(3)中国重要空港城市介绍(二)(4)中国重要空港城市介绍(二)(5)港澳台地区介绍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1)中枢城市(2)重要空港城市3、教学重点与难点:(1)空港介绍(2)精品旅游推荐(3)周边重要空港(4)港澳台地区第五章:国际航协世界航空区划和主要航线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国际航空运输协会(2)国际航协交通区域划分(3)世界主要航线和特点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1)国际航空运输航线主要航线3、教学重点与难点:(1)世界主要航线和特点(2)IATA区域和次区第六章:国际航空旅游地理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世界地理概况(2) IATA三区主要国家概况(3) IATA二区主要国家概况(4) IATA一区主要国家概况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1)世界航空区划(2)人文地理(3)空运地理(4)旅游地理3、教学重点与难点:(1)世界地理概况(2) IATA区域主要国家概况第一节地理常识课时:1教学目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飞行中昼夜长短出现的原因;知道民航飞机主要活动在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原因。
乌克兰航空运输地理1.1航空运输地理环境1.1.1地理位置: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总面积为603700平方公里,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面积最大的国家。
原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
东连俄罗斯、南接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
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1.1.2自然条件: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属东欧平原。
西部喀尔巴阡山脉的戈维尔拉山海拔2061米,为最高峰;南部有克里米亚山脉罗曼-科什山。
东北为中俄罗斯高地的一部分,东南有亚速海近岸丘陵和顿涅茨岭。
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部为亚热带气候。
1月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19.6℃。
因此乌克兰国内的机场大多分布于东部地区。
1.1.3经济条件:乌克兰是个工业发达的国家,曾是前苏联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形成了以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石油加工、造船、航天、航空等。
独立后,随着地区间的分工和生产协作关系的瓦解,能源密集型产业高度集中而又缺乏能源的乌克兰,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乌克兰盛产谷物和糖,其经济实力在原苏联居第二位,在原苏联有“粮仓”之称。
顿涅茨-第聂伯河沿岸泾济区、西南经济区和南方经济区等三个经济区的工农业、运输业和旅游业都比较发达。
乌克兰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联系,其主要出口国分别为俄罗斯、土耳其、意大利、德国、波兰、美国、白俄罗斯等,主要进口国为俄罗斯、德国、土库曼斯坦、中国、波兰、意大利和白俄罗斯、法国等。
因此乌克兰的国际航线一般分布在欧洲地区。
1.1.4科技条件:乌克兰是独联体国家中科技实力仅次于俄罗斯的科技大国,前苏联时期出于 " 冷战 " 的需要,乌克兰偏重开展了以航天、军工为中心的科研生产活动,苏联解体之后,给乌克兰留下了一个庞大的以军工为核心的科研生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