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单元 第四课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57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课(2)第四课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课题:二、爱岗敬业立足岗位成才教学目标:1.懂得爱岗敬业的重要意义,理解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
2.崇尚乐业、勤业、精业的职业道德榜样,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感,摒弃职业偏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理念。
3.能够自觉选择正确的工作态度,学会将“乐”、“勤”、“精”的要求落实到学习生活当中,为将来践行乐业、勤业、精业做准备。
教学重点:爱岗敬业的意义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大纲将其列为应懂得的知识点,要求我们重点把握。
只有认同爱岗敬业的意义,才能在工作中自觉践行,这对中职学生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教学难点:1.乐业勤业精业乐业、勤业、精业是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其中的内涵认识不到位,难以落实到行动上。
因此,乐业、勤业、精业是教学难点。
首先,要理解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
其次,用先进模范的感人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
再次,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
使学生明白,职业兴趣是可培养的,职业倦怠是可以克服的。
让学生将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落实到专业知识学习当中去,培养乐学、勤学、精学的品质,为将来工作做准备。
最后,要明确乐业、勤业和精业三者之间以及它们与爱岗敬业之间的关系。
2.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理念爱岗敬业要求具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态度。
由于社会上存在一些职业偏见,一些人并不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利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怎样从思想上理解并认同这一理念有一定难度。
因此,这是难点。
首先,要明确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正确的职业态度。
其次,理解职业意义,摒弃职业偏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观。
再次,学好技能,培养干一行、专一行的职业技能意识。
最后,要注意解决学生存在的疑惑。
干一行、爱一行,并不是要求我们一辈子只能从事一件工作,处理好正常的职业调整与干一行、爱一行的关系。
第四课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课题:四、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教学目标:1.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涵义及基本要求,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对从业者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意义。
2.认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重要意义,树立服务和奉献意识。
3.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养和树立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意识。
教学重点:1.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意义及其基本要求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而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自觉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意识的基础,只有比较透彻地理解了这一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意义,才能为学生在今后的道德实践中自觉践行这些要求,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2.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帮助学生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自觉践行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落脚点。
学生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要求及其意义,只是从“知”的层面解决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自觉服务与奉献的意识,认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信念,并做到知行统一,把服务与奉献的职业道德要求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去,则应是本节课的更高更重要的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学生还没有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社会阅历较浅,无法深刻把握这些道德规范所蕴涵的意义;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也给学生认同和内化这些道德要求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突破这一教学难点,需要多增加一些学生能够接受又有一定吸引力的案例素材,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在体验的过程中自觉增强服务和奉献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谈话法等教学时数:理论学时0.5学时教学过程:学生阅读教材53页中王顺友的案例。
(利用这一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导入新课。
)1.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老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像王顺友这样,常年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为群众服务的人很罕见吗?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活动:找一找自己身边或自己所知道的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人或事。
第四课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教学目标: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增强遵守职业道德的情感。
懂得爱岗敬业的意义,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理念,培养诚信、守信、公道的品质,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理解职业活动中各种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性,增强廉洁意识,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职业道德的作用,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教学难点:职业道德特点,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教学方法:举例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案例:医生被称为“白衣天使”,治病救人是他们主要的工作内容,这个职业也让很多人向往。
古代的老中医在弟子满师时总要赠送两件礼物,一把雨伞和一盏油灯,意思是训诫弟子为患者治病要不分昼夜、风雨无阻、一心赴救。
但近年来,有的患者看病时,带着录音笔、摄像机,将医生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以便随时“对簿公堂”。
这说明,有的患者把医生当成了潜在的起诉对象。
而医生不是“杀手”更不是“强盗”,恰恰相反,医生的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
医生的职责包括:救死扶伤,爱护病人,为病人着想,为患者治病要不分昼夜,一心赴救。
所有的医生都应该遵守这些职责。
【教学过程】一、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行业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的特点。
职业道德具有行业性。
漫画展示对比:服务行业要对顾客做到有问必答,在顾客有需要的时候提供优质的服务,但当涉及到国家安全机密的要严格保密。
讨论:对于职业道德,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观点一:职业道德是大道理,我是小人物,因此职业道德对我没用。
观点二:职业道德是一纸空文,社会上很多违背职业道德的人生意很火,所以谁遵守谁吃亏。
观点三:违背职业道德而获得的利益只是短暂的,遵守职业道德而获得的利益才是长期的、永久的。
问题:对于职业道德的看法还有哪些?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学生讨论,老师总结:职业道德是职业人的责任和义务,是职业成功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