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 实验四实验报告表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X日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性质:基础性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
2. 熟练运用计算机基本操作,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内容:一、操作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文件操作、窗口操作等基本操作。
2. 实验步骤:(1)启动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2)熟悉桌面环境,包括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3)创建文件夹,并练习文件操作(如复制、粘贴、删除等)。
(4)调整窗口大小、位置,切换窗口。
(5)使用搜索功能查找文件。
3. 实验结果:成功完成上述操作,熟悉操作系统基本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配置、网络连接等操作。
2. 实验步骤:(1)查看网络连接状态,包括有线和无线连接。
(2)配置网络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3)测试网络连通性,如ping命令测试。
(4)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络资源。
3. 实验结果:成功配置网络连接,实现网络通信。
三、信息安全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杀毒软件的使用、数据加密等操作。
2. 实验步骤:(1)安装杀毒软件,并进行病毒库更新。
(2)使用杀毒软件扫描系统,查杀病毒。
(3)设置防火墙,防止恶意软件入侵。
(4)使用加密软件对数据进行加密。
3. 实验结果:成功完成上述操作,提高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四、团队协作实验1. 实验目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效率。
2. 实验步骤:(1)分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2)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交流实验心得,分享经验。
3. 实验结果:成功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总结:本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
通过实验,我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实验一报告表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实验一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设备,熟悉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环境;3. 学习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
二、实验内容:1. 硬件设备: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2. 操作系统: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3. 软件环境: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环境,学习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和编程工具;4. 数据输入:学习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数据输入,了解数据的输入格式和方式;5. 数据处理:学习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分析;6. 数据输出:学习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输出,包括打印、显示和保存等方式。
三、实验步骤:1. 硬件设备: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熟悉各个硬件的功能和作用;2. 操作系统: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包括开机、关机、重启等;3. 软件环境: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环境,学习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和编程工具,如Microsoft Office和Visual Studio等;4. 数据输入:学习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数据输入,了解数据的输入格式和方式,如文本、数字、图像等;5. 数据处理:学习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分析,如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6. 数据输出:学习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输出,包括打印、显示和保存等方式,如使用打印机打印数据报告。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熟悉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
我们学会了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数据输入,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输出。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北理(bit)微机原理上机软件实验报告微机原理软件编程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题⽬1、IDE86集成开发环境的学习和运⽤2、编写程序求出10个数中的最⼤值和最⼩值,并以单步形式观察如何求出最⼤值、最⼩值。
3、求1到100 的累加和,并⽤⼗进制形式将结果显⽰在屏幕上。
要求实现数据显⽰,并返回DOS状态。
4、将存储器中的⼗个字节型⼗六进制有符号数按从⼩到⼤的顺序排序并按⼗六进制显⽰出来。
(56H、0ffH、78H、82H、12H、0、95H、58H、0bcH、34H)⼆、实验⽬的1、学习并掌握IDE86集成开发环境的使⽤包括编辑、编译、链接、调试与运⾏等步骤编辑:源程序的输⼊、修改。
编译:常见编译出现的语法错误的修改。
可执⾏⽂件。
运⾏:运⾏、断点设置、单步运⾏、单步跟踪;观察寄存器、标志寄存器值;观察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
2、完成所有题⽬,提⾼编程能⼒,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1、⽂字叙述设计思路1.1编写程序求出10个数中的最⼤值和最⼩值由于⼀共有⼗个数,所以求其最⼤数或者最⼩数需要⽐较9次。
从数据段的段⾸开取数,先取两个数进⾏⽐较,⽐较完后取其中的最⼤数或者最⼩数放⼊数据段的第⼆位中。
再取第三位数与第⼆位数⽐较,如此循环,⽐较9次后在数据段最末位的就是我们需要的数。
1.2求1到100 的累加和,并⽤⼗进制形式将结果显⽰在屏幕上求和部分:1~100⼀共有100个数,所以需要做100次加法。
做加法要有两个数,第⼀个数是第i位的数值,第⼆个数是i-1位以及之前所有数的和,所以这两个数必须分别存放在两个寄存器⾥,并且两个数相加之后的所得的值,必须放在存放“和”的寄存器中,另外⼀个寄存器每做完⼀次加法⾃加1。
显⽰部分:我们所求得的最终数值在内存中是以16进制数存放的,但是由于结果只是⼀个数,我们可以把它的每⼀位所对应的ASCII码按照⼀定的顺序存放到⼀个数据段中,再以字符串形式直接输出。
1.3将存储器中的⼗个字节型⼗六进制有符号数按从⼩到⼤的顺序排序并按⼗六进制显⽰出来⽐较部分:题⽬⼀共给了我们10个数,如果要进⾏排序的话可以先把⼗个数中最⼤的数选出来,放到数据段的最后⼀个位置,接着再选出次⼤的数放到数据段的倒数第⼆位,如此循环到最后便可成功将所给的⼗个数排序好。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
学号姓名:班级: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表2-1 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实验记录表
说明:本实验对计算机内存数据的存放拟定为:①整数用两个字节存储,并负数只考虑原码;②实数用4个字节存储,其中阶码部分占一个字节。
实验报告表2-2 其他进制数据与二进制转化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3 数据的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4 二进制算术运算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5溢出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6浮点数的小数点浮动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考表2-7 表示浮点数的二进制串中阶码位数改变实验记录表。
实验一实验报告表实验名称:图灵机模型与计算机硬件系统虚拟拆装学号:姓名:班级:实验时间:实验报告表1-1 图灵机模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作用主要组成部分名称作用无限长的纸带用于记录输入或输出数据,数据来自于有限字母表∑读写头在纸带上左右移动控制规则根据机器当前所处状态及读写头读入符号来确定读写头下一步动作并改变状态寄存器的值,令机器进入一个新的状态状态寄存器保存图灵机当前所处的状态说明:可根据需要加行实验报表1-2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功能描述任务名称设备名称设备可以完成的任务序号接收原始数据;接收二进制数据;运算器 2.4.9.0输出原始数据;输出二进制数据;控制器 2存储程序;存储原始数据;存储器 6存储二进制数据;加工原始数据;输入设备 1.5.8.0加工二进制数据;传输原始数据;输出设备 2.4传输二进制数据。
实验报告表1-3 实验所使用的计算机硬件配置登记表部件 名称 型号 Windows 参数XP计算机 ccbit2-89处理器 Intel ( R ) Core ( TM )i3-4130@3.40GHz内存 3.39GHz 3.37GB其它实验报告表 1-4 微型计算机拆卸顺序记录表实验报告表 1-5 微型计算机安装顺序记录表顺序号1部件名称鼠标顺序号3部件名称键盘顺序号5部件名称光驱线2显示器4机箱盖6硬盘线7电源8光驱9硬盘10显卡11主板12CPU 风扇13CPU14内存说明顺序号 部件名称 顺序号 部件名称顺序号部件名称1CPU3内存5显卡2CPU 风扇4主板6光驱7光驱线8硬盘9硬盘线10电源线11音频线12机箱盖说明实验报告表1-6 微型计算机安装顺序调整记录表拟定顺序号部件名称调整顺序号调整原因12说明:可根据需要加行实验报告表1-7 6 个指定部件的安装顺序记录表部件名称安装顺序号部件名称安装顺序号CPU 1 风扇 2硬盘 5 电源 6主板 3 光驱 4实验报告表1-8 扩充内存问题简要回答原有内存型号和容量 3.39GHz 3.37GB扩展的一个内存条的容量512MB最多能扩展几个内存条? 4实验报告表1-9 更换显卡问题简要回答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显卡?画面不清晰,无法显示某些画面原有显卡的型号和主要技术指标未检测到NVIDIA 图形卡新显卡的主要技术指标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实验二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
学号姓名:班级: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表2-1 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实验记录表
说明:本实验对计算机内存数据的存放拟定为:①整数用两个字节存储,并负数只考虑原码;②实数用4个字节存储,其中阶码部分占一个字节。
!
实验报告表2-2 其他进制数据与二进制转化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3 数据的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实验记录表
,
实验报告表2-4 二进制算术运算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表2-5溢出实验记录表
|
实验报告表2-6浮点数的小数点浮动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考表2-7 表示浮点数的二进制串中阶码位数改变实验记录表。
实验报告 4 网络应用实验
(实验类型:应用性)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网络的设置(IP、DNS、网关等);
(2)掌握的资源共享、共享权限设置、对等网使用
(3)掌握Foxmail 邮件客户端设置
(4)掌握Foxmail 邮件客户端使用
二、实验内容实验教材第8章:
实验1 Windows网络设置和对等网的使用
实验5 Foxmail电子邮件的使用
三,实验过程
完成实验1及实验5,结果截图及说明如下
实验一windows7中网络设置和对等网的使用1.网络协议的安装和设置
查看本机的:主机名、MAC地址、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
进行连通性测试:命令行命令:ping172.16.14.254(对默认网关进行连通性测试)
2.共享服务的安装和设置
3.将E盘根目录下的“15土木01班20154679王焱”共享为只读方式
4.将E盘根目录下的“15土木01班20154679王焱”共享为读写方式
6.在“网上邻居”地址栏输入来访问jsj22-18的共享资源
实验五foxmail电子邮件的使用1.Foxmail账户设置
2.foxmail的发送
实验报告 4 网络应用实验15土木01班20154679 王焱
四、实验分析总结
1.通过该实验的实践理解了网络的构成,以及基本的网络知识。
2.学海无涯,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我们必备的知识,应当多学习。
3.计算机知识需要我们不断的上机实验才能融会贯通。
4.遇到问题多试几种方法,总会有解决的方法。
第11页共11 页。
计算机实验室实习报告(大学计算机实验实训报告)计算机试验室实习报告1在后一周多的时间里,通过对数据库6张表的操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再帮带人的耐烦讲解下,让我掌控了表与表之间的规律关系,及各个表字段的含义和用途,及短、彩的流程,在对数据的查询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要特别感谢帮带人,他的负责任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公司每位新员工学习的。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正的,只有24个小时。
所以,在工作中,做好时间的管理尤为重要。
即使计划的事情当天没有完成,但也把当天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完成了。
否那么的话,工作效率就会很低,重要紧急的事情没有做,做的都是不太重要的或者缓急的事情。
培训虽然结束了,我会立足自我,完善自我。
我相信我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
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次实习的意义,对我来说已不再是完成学分、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而是在开启“生命之旅”大门的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
我肯定会好好地珍惜这个机会,并为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机科技贡献自己的聪慧才智,感谢同事们和领导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指导和教导,我从中受益匪浅,完全的实习过程是焦灼而开心的,我的工作立场和成效也得到了同事们的全都赞扬。
作为我在踏出社会之前的为数不多的几次实践中,这次的实践的确予以了我许多。
今后,我将继续保持仔细负责的工作立场,高尚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完善和充盈自己,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去自己的只是,做一个合格的高校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计算机试验室实习报告2一、开卷有益,爱不释手然而,在我参与培训的第一晚上,我就发觉自己错了,此次的电脑培训与以前参与过的培训大相径庭。
以前的培训都是应付考试的,有用性不强,而且那时学的东西,在工作中用的不多,时间长了不用也就忘却了。
而这次培训的内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用性和工具性很强,都是平常工作中常常用到的。
LAB1 VLAN配置及VLAN间通信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一台交换机上VLAN的划分方法2.掌握跨交换机的VLAN配置方法3.掌握Trunk端口的配置方法4.掌握三层交换的原理和VLAN间通信协议二、实验内容:1.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测试连通性2.配置Trunk端口,在两台交换机上配置VLAN,测试连通性3.利用S3610三层交换,实现VLAN间通信,测试连通性三、实验环境:1.S3610三层交换机一台,S3100两层交换机两台2.Console线3条,标准网线6根,交换机间连接线2根3.计算机6台4.每6人一组,共用一套实验设备台,分别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四、实验任务分配我负责在PC机上控制交换机的“超级终端”中输入命令。
五、实验步骤:步骤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在交换机的Console口连接的计算机上点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运行超级终端。
选择com1端口,设置端口属性。
如图1所示。
图1 设置COM1端口属性进入用户视图显示<Quidway>提示符,键入如下命令进入系统视图并将系统名改为S1。
⏹<H3C >system-view⏹[H3C]sysname S1⏹[S1]display ?步骤二:广播风暴实验在两台S3100之间连接成环路,每台计算机上运行Ethereal截获报文。
观察到交换机端口指示灯在不停闪烁,与S3100相连接的两台计算机运行程序变得异常缓慢,最后导致死机。
截获的报文如下图所示。
图2 广播风暴察看捕获报文的种类有ARP,NBNS,Browser,IGMP,MDNS等,其中ARP的帧结如图3所示。
图3 ARP帧结构步骤三、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对一台S3100进行设置,实验中我们仅使用了两台计算机,分成两个VLAN,输入指令如下所示:⏹[S1]VLAN 2⏹[S1-VLAN 2]port e 1/0/1 e 1/0/2⏹[S1-VLAN 2]quit⏹ [S1]VLAN 3⏹[S1-VLAN 3]port e 1/0/3 e 1/0/4⏹[S1-VLAN 3]quit设置的结果如图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