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院审计管理费用审计工作底稿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上海市医院审计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目标
1.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付职工薪酬是存在的;
2.应当记录的应付职工薪酬均已记录;
3.记录的应付职工薪酬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
4.应付职工薪酬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5.应付职工薪酬已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二、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的衔接
1.是否计划确定的重大风险点?是()否()风险点编号_____________
2.准备实施综合性方案()/实质性方案()
3.实施控制测试获得的保证程度可信()/不可信()
三、可供选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上海市事业单位审计部门决算报表审计工作底稿被审计单位:项目:编制:日期:索引号:报表截止日/期间:复核:日期:一、审计目标1.部门决算报表反映该单位全部收支情况;2.部门决算报表与单位年度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一致的。
二、可供选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序号报表名称审核要求未发现问题(打√)发现异常(打√)索引1 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财决01表)本表可自动生成2 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2表)常见问题:1.结余分配(1)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的比例高于40%且无政策依据;相关规定:《关于事业单位提取专用基金比例问题的通知》(财教〔2012〕32号)规定:在单位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的40%以内确定。
(2)转入“其他”项金额过大,如超过结余分配合计的5%是否有具体内容说明?相关规定:《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三十条:非财政拨款结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单位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事业单位经营亏损动用事业基金弥补且无政策依据。
相关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年度终了,单位应将实现的经营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如为亏损则不结转。
3.基本支出结转和结余、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是否为负数?(如因历史遗留问题存在负数的,负数不应扩大)。
4.“离退休人员经费”科目结余是否进行分配?通常应结转下年使用。
3 收入决算表(财决03表)本表各栏合计数应与会计账簿中相关会计科目数一致。
常见问题 1.误填“其他收入”的两个其中项,如有的单位误将利息收入填入“非本级财政拨款”栏。
2.“其他收入”是否在填报说明中有具体明细构成?序号报表名称审核要求未发现问题(打√)发现异常(打√)索引4 支出决算表(财决04表)本表各栏合计数应与会计账簿中相关会计科目数一致。
常见问题 1.收回以前年度支出直接冲减当年支出,以至支出出现负数。
相关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的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年度结余的,凡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应直接通过“事业基金”科目进行核算,并在会计报表上加以注明。
上海市医院审计
长期借款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目标
1.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长期借款是存在的;
2.应当记录的长期借款均已记录;
3.记录的长期借款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
4.长期借款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5.长期借款已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二、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的衔接
1.是否计划确定的重大风险点?是()否()风险点编号_____________
2.准备实施综合性方案()/实质性方案();
3.实施控制测试获得的保证程度可信()/不可信()
三、可供选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管理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所编制的文件或记录,用于记录审计过程中的信息、数据和结论,是审计报告的基础,也是审计质量的保障。
编制和管理审计工作底稿对于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管理进行探讨。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1.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审计目标、审计类型和审计对象的不同需求。
审计底稿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审计程序:即审计师根据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制定的具体工作步骤和方法,详细记录每一项审计程序的执行情况。
(2)审计证据:包括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凭证附件、合同、协议、文件、记录和询问证明等,需清晰记录审计证据的来源、内容和关联关系。
(3)审计结论:记录审计师根据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所得出的审计结论,包括对审计对象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状况和风险评估的评价等。
2.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写规范(1)明确日期和编制人:每份审计工作底稿应标明编制日期和编制人的姓名,以确保底稿的时效性和责任归属。
(2)规划布局合理:底稿的编制应按照审计程序的执行顺序进行,布局合理,逻辑清晰,方便审计师及其他审计人员查阅和使用。
(3)标注审计程序和方法:底稿中应清晰地标注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名称和序号,以确保程序执行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标注审计目标和关键点:对于每个审计程序或方法,应明确标注审计目标和关键点,以帮助审计师聚焦核心审计问题和重要风险。
(5)记录详细信息:底稿中应详细记录审计过程中的信息、数据和结论,确保审计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6)统一格式和用语:底稿的编制应统一格式和用语,使用简洁明了、准确规范的文字表达,以便审计师和其他审计人员理解和使用。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1.底稿存储与归档(1)分类管理:根据审计工作的不同阶段和类型,将底稿进行分类管理,方便查阅和使用。
(2)版本管理:对底稿进行版本控制,确保使用的底稿是最新版本,避免使用过期或错误的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范本
以下是一个审计工作底稿的范本,包括一些基本信息和审计步骤的记录。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工作底稿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审计项目和需求有所不同。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项目名称:XXXX年度财务报表审计
审计客户:XX公司
审计期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一、审计目标和范围
1. 审计目标:验证XX公司XXXX年度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规性。
2. 审计范围: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附注。
二、审计程序和方法
1. 风险评估: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确定重点审计领域。
2. 内部控制测试:测试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3. 实质性程序:对重要账户和交易进行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4. 审计证据收集: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5. 审计结论: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
三、审计结果
1. 未发现重大错报和舞弊行为。
2. 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改进内部控制和财务报表披露。
四、审计意见和建议
1. 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无保留意见。
2. 建议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财务报表质量。
五、工作底稿索引
1. 客户财务报表及附注。
2. 风险评估结果及记录。
3. 内部控制测试程序及结果。
4. 实质性程序细节测试及分析程序结果。
5. 审计结论及建议。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底稿[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问题对策我国自1983年开始实行内部审计制度以来,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企业健康成长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1997年3月1日签署了中华人同共和国卫生部第51号令即《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规定中明确指出,二级乙等以上的医院应设置独立的与本单位财务机构相同级别的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维护了医院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也存着许多善待解决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足,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其任务是检查和评价单位的各种活动。
内部审计对其所检查的活动要提出分析、评价、建议、咨询,其基础是具有独立性。
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内审工作就很难开展。
目前的状况了有些医院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却没有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而有些医院配备了审计人员,却没有相应的独立审计机构如有些单位将所内审机构置于监察室之下,根本谈不上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究其原因:首先是领导干部对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的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置的,没有具体工作目标,甚至于将内部审计等同于纪检监察,职能和作用认识的错位,使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成为一件不能实现的事情。
人员的素质与内审要求不一致。
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好的专业知识,即当前的内审人员不仅要懂审计、财务知识,更掌握经济学其它方面的知识如市场学、管理学以及工程技术等等。
但目前,内审人员队伍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问题。
从数量上来看,内审人员还不能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的需要;从结构是看,一方面,内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显老龄化;另一方面,内审人员大部分是由长期担任财会工作的人员转任或兼任,这些人员具有丰富的财会知识及经验,但对审计工作还不胜任的,而且这支队伍也不稳定。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底稿管理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底稿管理可以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审计工作的整体协调和合作。
本文将介绍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工作底稿管理。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和作用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所制作的各种文件和记录的总称。
其包含了审计师对审计对象的评估、审计程序的设计、风险评估、审计发现等重要信息。
底稿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 提供证据:底稿是审计师进行审计工作的依据和证据,通过记录审计过程和结果,为审计意见的形成提供充分的证明。
2. 信息交流:底稿有助于信息共享和沟通。
审计团队成员可以通过查阅和参考底稿,了解审计进展情况,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合理安排。
3. 质量保证:准确的底稿可以使审计工作更加有效和专业化,提高审计质量和准确性。
二、审计工作底稿管理的原则1. 统一规范:建立统一的底稿编制规范和文件模板,以确保所有底稿的格式和内容一致性。
同时,应根据审计项目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和底稿要求。
2. 有效分类:根据审计工作的不同阶段和内容,对底稿进行合理分类和归档。
可以按照时间、审计程序、审计对象等指标进行分类,便于日后查阅和参考。
3. 明确责任:明确审计团队成员在底稿编制和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和权限,确保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并能够按时完成工作。
4. 审核验收:在底稿编制完成后,应由负责人进行审核和验收,以确保底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反复核查和确认,降低底稿错误的发生。
5. 版本控制:对于涉及多轮审计的底稿,应建立版次控制机制,及时更新并保留历史版本,以便查阅和追溯审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
三、审计工作底稿管理的具体步骤1. 底稿编制:根据审计程序和规范,审计师应按照相关要求编制各类底稿。
在编制过程中,应确保底稿准确完整,并注明编制人、编制时间等关键信息。
2. 底稿审核:完成底稿编制后,应由负责人对底稿进行审核和验收。
上海市医院审计
事业基金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目标
1.记录的事业基金是存在的;
2.所有应当记录的事业基金均已记录;
3.与事业基金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事业基金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事业基金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6.列报:事业基金已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恰当地列报和披露。
二、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的衔接
1.是否计划确定的重大风险点?是()否()风险点编号_____________
2.准备实施综合性方案()/实质性方案()
3.实施控制测试获得的保证程度可信()/不可信()
三、可供选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上海市医院审计工作底稿参考格式
上海市医院审计
待处理财产损益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目标
1.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待处理财产损溢是存在的;
2.应当记录的待处理财产损溢均已记录;
3.记录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4.待处理财产损溢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
5.待处理财产损溢已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二、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的衔接
1.是否计划确定的重大风险点?是()否()风险点编号_____________
2.准备实施综合性方案()/实质性方案()
3.实施控制测试获得的保证程度可信()/不可信()
三、可供选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上海市医院审计
管理费用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目标
1.记录的管理费用在会计期间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所有应当记录的管理费用均已记录;
3.与管理费用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管理费用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管理费用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6.列报:管理费用已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恰当地列报和披露。
二、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的衔接
1.是否计划确定的重大风险点?是()否()风险点编号_____________
2.准备实施综合性方案()/实质性方案()
3.实施控制测试获得的保证程度可信()/不可信()
三、可供选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