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和运行模式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3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农村生活污水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领域。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对于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模式和对策,旨在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农村生活污水现状(一)污水来源及特点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农村居民的生活、农业活动及部分小型企业的排放。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点多、面广、分散性、变化性大等。
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有限,使得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
(二)环境影响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到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农业生产。
此外,还会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一)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建设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站,通过收集系统将生活污水集中起来进行处理。
该模式适用于人口较为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其优点在于处理效率高、效果好,但需要较大的投资和建设成本。
(二)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小型化、模块化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就地处理。
该模式适用于人口分散、地形复杂、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
其优点在于投资小、建设周期短、便于管理。
(三)生态治理模式生态治理模式是指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和自然净化能力,通过湿地、人工湿地、生态沟等措施对生活污水进行自然净化处理。
该模式具有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适用于水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地区。
四、对策建议(一)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资金保障。
同时,应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良性机制。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一、引言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水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旨在介绍几种常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包括集中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和自然处理模式,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二、集中处理模式集中处理模式是指将农村生活污水采集到一个集中处理站进行处理。
这种模式适合于人口密集的农村地区,可以有效地解决大量污水的处理问题。
1. 污水采集在集中处理模式中,需要建设污水管网将农村各个家庭的污水采集起来。
这可以通过铺设地下管道或者利用现有的排水沟实现。
2. 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模式的核心是污水处理站。
污水处理站通常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初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初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二级处理利用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质;三级处理则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
3. 排放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以通过排放管道或者喷灌系统排放到农田中,起到肥料的作用,也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集中处理模式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可以集中处理大量的污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建设和运维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投资和专业技术支持。
三、分散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是指将农村生活污水在源头进行处理,每一个家庭或者村庄单独处理污水。
这种模式适合于人口分散的农村地区,可以减少污水的输送和集中处理的成本。
1. 家庭处理装置在分散处理模式中,每一个家庭需要安装污水处理装置,如家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采用生物过滤、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去除污染物质。
2. 污水处理村在一些人口较多的农村地区,可以建设污水处理村,将多个家庭的污水集中处理。
污水处理村可以采用类似于集中处理站的处理工艺,但规模较小。
3. 排放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以通过地下渗滤、喷灌等方式进行排放,也可以利用处理后的水进行农田灌溉。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分析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如果不得当地处理污水,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故而需要建立一种全面有效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体系,促进农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污水处理的方法和工艺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1、物理法处理物理法是最简单常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蒸发、冷却等方式将污水中悬浮的有机和无机物质进行去除。
物理法处理简单易操作,但处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很难达到排放标准。
2、化学法处理化学法的污水处理主要是采用反应氧化、还原等方式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变为无害或降低其毒性,达到排放标准。
但是化学药剂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3、生物法处理生物法贯彻工业废水处理中的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作用。
生物处理方法里面较常用的是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1、A/O 生化处理工艺A/O生化处理工艺是生物法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也是一种经济、易操作、易维护、处理效果较好、技术和适应性都很好的方案,被广泛运用在城市和乡村污水处理中。
A/O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厌氧菌与好氧菌分别生长代谢的差异性,通过厌氧生物反应器、缺氧池、好氧生物反应器三部分的处理,从而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去除。
2、磷铵氮淀积反应法磷铵氮淀积反应法是利用磷铵盐和氨氮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氢氧化物来实现污水中磷和氮的去除。
该方法属于化学法处理,处理工艺较为复杂,但是使用过程中有很好的可控性,效果显著,能够达到国家纯水排放指标。
3、植物池法植物池法是一种以自然植物生长为主体,通过植物根系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物质进行吸收,与微生物一起完成对污水的净化。
植物池法因为采用了天然植被纤维,在处理过程中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实现多种水质指标的高效净化。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及运行管理模式探究摘要: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加上城镇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治理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生活污水的处理方面,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现象。
例如未经过处理的污水随意乱排乱放,导致沟渠、池塘等区域水质变黑、变臭,夏季蚊虫滋养现象严重,将会严重影响农村生活环境的变化,不仅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导致饮用水资源的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鉴于此,本文以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首先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然后结合目前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提出了后期运营及管理模式,期望能够给同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运行管理模式0引言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治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然后依据污水种类及当地的条件,明确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目前国内大多数乡镇地区没有建立固定的垃圾场与污水处理r甚至没有垃圾桶。
生活垃圾随处丢弃,污水随机排放的情况十分常见。
随着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许多农村地区对垃圾的处理方式,就是当垃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将其直接焚化,但是,垃圾燃烧所产生有害气体不仅污染空气与水源,而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大麻烦。
大多数农村地区洗涤和厨房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沟渠,严重影响村庄环境,造成水质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农村生态建设。
因此,研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及运行管理模式,对于促进农村饮用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及治理特点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涉及到水量小、水质复杂、排放分散等特点,并且取样难度大,大多数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较为复杂化,供水设施简陋、自来水普及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偏远山区地带,由于自身的生活和经济条件落后,农村的每日人均用水量远低于城市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排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合理的总体布局规划。
因此,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方式存在诸多差异,有的生活污水排入明沟或暗渠,有的就近排入溪、河及湖泊,还有的农户将粪便等收集作为肥料,其余的用水直接泼洒,使其自然蒸发或渗入土壤。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模式有哪些
一、分散处理模式:
1.沼气池处理模式:沼气池是一种将生活污水进行分解、发酵和稳定处理的设备。
它可以将有机废物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用于农村烹饪和农田施肥。
2.湿地处理模式:湿地处理是通过植物和微生物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的一种自然处理方法。
湿地处理模式包括自流湿地、植物滤池、人工湿地等,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氨氮和微生物等。
3.卫生厕所处理模式:传统的分散处理模式中,卫生厕所是一种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方式。
卫生厕所可以将排泄物与水分分开,减少污水中的有机负荷,同时还可以通过农业利用排泄物中的营养物质。
二、集中处理模式:
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的生物处理技术。
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磷和微生物等。
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但是设备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2.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沉淀氮和磷等。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有机污染负荷较高的农村生活污水。
3.膜法处理:膜法处理是利用膜技术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一种技术,包括微滤、超滤、反渗透等。
膜法处理可以高效地去除有机物、颗粒物和微生物等,同时还可以回收水资源。
综上所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模式包括传统的分散处理模式(沼气
池处理、湿地处理和卫生厕所处理)和集中处理模式(活性污泥法、厌氧
处理和膜法处理)。
这些模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技术和经
济条件选择适合的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模式选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入手,重点分析现有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合理模式选择的建议。
1.无处理设施:许多农村地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农田,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2.简易处理设备:部分农村地区采用简易处理设备,如沉淀池、格栅池等,但处理效果不佳,不能彻底去除污染物。
3.小型污水处理厂:少数地区存在小型污水处理厂,但由于经费和技术限制,运行不稳定,效果不明显。
4.分散处理:有些地方采用分散处理的方式,即每户自行处理污水。
但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处理效果参差不齐,且维护成本较高。
1.集中处理模式:在人口稠密地区,可以建设规模适中的集中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然后排放到指定地点或进行再利用。
这种模式适用于人口密集地区,可以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提高处理效果。
2.分散处理模式:在人口分散地区,由于传输和运营成本较高,可以采用分散处理模式。
即每户自行处理污水,可以选择适合的处理设备,如生化处理设备、人工湿地等。
这种模式适用于人口分散但面积较大的农村地区,能够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并实现资源再利用。
3.生态农村模式:生态农村模式注重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在污水处理中可采用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在农田中建设人工湿地、芦苇草滤池等,通过植物吸附和土壤过滤,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这种模式适用于资源丰富、环境条件适宜的农村地区,能够保护土地和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公私合作模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可以探索公私合作模式。
即政府出资建设处理设施,然后通过与企业合作或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运营和维护。
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力量,提高投资效益和运营效果。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在模式选择上应综合考虑地区人口密集程度、土地和水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一、引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不仅关系到农村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也是实现可持续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包括集中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和湿地处理模式,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二、集中处理模式集中处理模式是指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网采集到集中处理站点进行处理的方式。
该模式通常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法等。
集中处理模式的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能够集中管理和监控,适合于人口密集的农村地区。
然而,该模式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对土地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大,且管网建设和维护难点,对水质要求较高。
三、分散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是指将农村生活污水在源头进行处理的方式,每一个农户都建立独立的污水处理设施。
该模式通常采用简易的处理工艺,如厌氧处理、沉淀池等。
分散处理模式的优点是投资和运营成本较低,对土地资源要求较小,能够减少管网建设和维护成本。
然而,该模式需要农户自行负责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技术要求较高,存在管理和监控难度,不适合于人口分散的农村地区。
四、湿地处理模式湿地处理模式是指利用湿地植被和微生物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方式。
该模式通常采用人工湿地或者天然湿地进行处理。
湿地处理模式的优点是对土地资源的要求较低,能够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此外,湿地处理模式还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然而,湿地处理模式对水质要求较高,处理效果受季节温和候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较大的土地面积。
五、结论综上所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有集中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和湿地处理模式三种常见方式。
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处理模式。
集中处理模式适合于人口密集的农村地区,处理效果稳定但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分散处理模式适合于人口分散的农村地区,投资和运营成本较低但存在管理和监控难度;湿地处理模式适合于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农村地区,能够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但需要较大的土地面积。
农村污水治理模式与技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污水治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农村污水的不合理排放不仅污染了水体,还可能对农田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污水治理模式与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对农村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在农村污水治理模式方面,主要有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模式。
1. 分散式治理模式分散式治理模式是指将农村居民的污水进行独立的处理和利用。
这种模式相对灵活,适用于农村人口分散的地区。
常见的分散式治理模式包括家庭装置式处理设备、湿地处理、生态水域处理等。
家庭装置式处理设备如家用污水处理池、生态卫生厕所等,能够将农村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初步处理。
湿地处理则利用湿地植物的吸收、降解和过滤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
生态水域处理则将农村生活污水引入水中植物-微生物体系中进行净化,同时可以用于养殖业。
2. 集中式治理模式集中式治理模式是指将农村的污水集中收集、输送至中心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
这种模式适合于人口较为密集的农村地区。
集中式治理模式通常采用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处理等方式。
污水处理厂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
人工湿地处理则通过构建湿地系统,利用湿地生态对污水进行净化。
集中式治理模式能够集中利用资源,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二、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是农村污水治理中的核心,直接影响到治理效果和水质净化程度。
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将微生物作用应用于污水处理中,通过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的去除来净化污水。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MBR膜生物反应器、生物滤池等。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特性,将废水和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并进行反应,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
MBR膜生物反应器则是通过膜分离技术将生物反应器和固液分离膜耦合在一起,使反应器具有更高的水质净化效果。
2.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色度、溶解性物质等。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与模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农村污水问题是目前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与模式,具体步骤如下:一、了解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和特点:1. 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是家庭生活、农田灌溉以及农村小规模工业活动。
2.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是水量大、泥沙多、有机物含量高、含有农药、化肥等农业污染物。
3. 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技术与模式。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1. 自然处理技术:如利用湿地处理、人工渗滤等方式进行处理,适用于人口密度较小的农村地区。
2. 机械处理技术:如使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炭吸附等方式进行处理,适用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农村地区。
3. 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衔接:利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余量处理农村污水,可以有效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
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选择:1. 集中式处理模式:将农村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起来,建设中央处理站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排放或回用。
2. 分散式处理模式:在农村各家各户建设小型处理设备,包括家庭式污水处理设备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站。
3. 环城式处理模式:在农村周边建设环城式处理设施,将周边农村的污水引入进行集中处理,然后再进行排放或回用。
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具体步骤:1. 收集污水:建设污水管网,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到处理站或分散式处理设备。
2. 预处理:对污水进行粗格栅、细格栅等预处理工序,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
3. 生化处理: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等方式进行生化反应,去除有机物。
4. 混凝沉淀:使用混凝剂使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进行沉淀,去除悬浮物。
5. 消毒处理:使用消毒剂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杀灭病菌。
6. 排放或回用: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进行安全排放,也可以用于农田灌溉等再利用方式。
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运维管理:1.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设立农村污水管理部门,负责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与管理。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和运行模式探析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其难点所在。
在匡算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及区域分布的基础上,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主要问题及对策;因地制宜引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截至2016年,全国91.3%的乡镇有自来水供应,73.9%的村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但是对于农村污水的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目前仅有22%的建制村生活污水得到处理。
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年末,村镇户籍总人口9.58亿,占总人口的69.28%,如此庞大的人口,产生大量的污水随意排放,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水环境和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把农村污水处理的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的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化新农村。
1农村污水的来源及特点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厕所污水及家庭畜禽等活动产生的污水。
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也与以往有所不同:1)在水量方面,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量在不断增加,比如农村新建房屋一般配有室内卫生间,水冲厕所的普及和洗浴用水的增加,相应的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由于农民日常生活较规律,污水排放呈明显的早、中、晚3个排水高峰,日变化系数较大,达到3.5-5.0,受气候、季节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如今农民进城务工现象非常普遍,春节前后,由于大批人口回家过年,排水量明显增加;2)在水质方面,COD、氮磷、悬浮物及病菌为主要污染物,基本上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
洗涤废水有机物含量低、污染程度不高,而厕所污水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好。
2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作起步较晚,仍有78%的建制村尚未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与城市和县城已达到92%和85%的污水处理率相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Vol.37,No.32019年3月- 71 -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和运行模式探析刘青阳,王子洲(浙江环科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 310007)摘要:当前,我国农村水环境质量普遍不佳,使得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备受影响,甚至也使地下水污染严重,最终威胁人体健康。
另外,农村面源污染在水污染负荷中占比较大,而对农村污水进行有效治理不仅可以助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所以,想要实现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就需要加大对农村水污染问题的解决力度。
为此,本文详细论述了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和运行模式,旨在为业界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运行模式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19)03-0071-03DOI:10.3969/j.issn.1008-9500.2019.03.021Analysis on the Treatment mode and Operation mode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Liu Qingyang, Wang Zizhou(Zhejiang Huank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310007, China)Abstract : At present, the quality of rural water environment in China is generally poor, which has affecte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rural residents, and even caused serious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which ultimately threatened human health. In addition, r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water pollution load,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rural sewage can not only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but also promot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social economy.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rotection of China's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pace of Chin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resolution of rural water pollution. To this end,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treatment methods and operation modes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aim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industry.keywords :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method; The operation mode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
随着生活水准的提升,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势在必行,为了响应“五水共治”的号召,近几年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面开展,目前已经基本完成。
因为农民相应知识匮乏,加之环保意识淡薄,受传统习惯影响,日常生活污水均是怎么方便怎么排放,加之农村分散面积大,所以就导致生活污水排放的范围持续扩大,长此以往,使得村民饮水安全备受威胁。
农村水质被严重污染,会导致人体素质下降,从而易患疾病。
经过数年的努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虽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必是一项长远的目标。
1 我国农村水污染的原因1.1 农村居民的地理环境和传统生活习惯大多数农村居民生活在被山脉、平原和河流等自然体包围的相对较宽的地理区域,居民住房相对分散,缺乏统一的污水收集设施。
当前,一些村庄还保收稿日期:2019-01-15作者简介:刘青阳(1988-),男,浙江杭州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泥厂脱硫脱硝。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第3期- 72 -污水治理持着河边洗衣的传统方式,日积月累,会使得河水中的氮磷含量日渐增多,使得水体形成富营养化。
1.2 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多数都会养殖各种牲畜和家禽,畜禽粪便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随意排放,会导致水污染。
另外,很多村庄还延续着传统的散养方式,如放羊、马、牛等,这些畜禽四处移动,进而显著增加了污染面源。
1.3 农药、化肥大量应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农民会购买农药和化肥用于农业生产。
但是,村民多半是向土壤或水体直接施肥,使得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加之大量喷洒农药,既影响农产品质量,也严重污染环境,特别是农药中含有很多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它们会通过雨水和地表水流入地下,严重增加污染面源,地下水污染严重。
1.4 农村生活垃圾的排放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和种类也持续增多,然而,当前农村还缺乏垃圾处理、回收设施。
因此,人们随手乱扔,或堆积在街道,或直接投入河中,这就导致大量垃圾产生细菌、微生病菌、渗滤液等,会直接对地下水和地表水形成污染[1]。
1.5 旅游业的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城市居民倾向于选择更好的自然环境,乡村旅游逐渐兴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环境的污染负荷加重。
2 农村生活污水问题的现状2.1 农村生活污水的大范围排放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缺乏资金,加之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政府又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村民的房屋均是自行修建的,排水系统往往不够科学,一般将方便放在首位,此种系统会向多个方向排放污水,从而严重影响附近环境。
2.2 间歇性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总量较少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村民的日常生活排放,如洗漱废水、厨房废水、厕所废水。
这就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呈现间歇性、间断性排放,并且总量不多。
2.3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单一的污染物一般工厂很少建立在农村,日常生活用水排放成为多数农村污水的来源。
不同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含金属和难以处理的杂物,污染物成分具有单一性,处理起来较为简单,可以进行资源利用[2]。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3.1 土地渗滤处理所谓的土地渗滤处理,是通过相应的物理、生物、化学作用,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净化废水,循环利用废水中的水分和养分。
慢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系统、地下渗透系统、地表漫流是土地处理系统的四个类型,具有投资小、管理方便、脱氮除磷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冲击负荷大、操作简单优点。
当前,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人们普遍应用此种技术。
3.2 稳定塘防渗层、围堤通过人工方式建立,充分结合自然水体自净机理,并通过原生动物、细菌、真菌、藻类代谢活动以及发生的化学、物化、物理过程,实现去除和降解污染物的目的,这就是稳定塘。
其优点是投资少、成本低、不用处理污泥,而气候影响大、处理效果不稳定、占地大、负荷低是其缺点。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近些年,国内引入了多个新型塘、组合塘,连续搅拌装置配在高效藻类塘中;想要实现最佳的处理效果,利用维管束植物形成水生植物塘;为了大量产生优势菌种,使微生物净化作用充分发挥,可将多个厌氧和好氧进行稳定串联,从而形成多个串联塘,此种方式较为适合在天然养鱼塘和天然废塘中使用[3]。
3.3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当前,人工水生生态系统的代表就是人工湿地,通过人工的方式设计和模拟自然湿地,并由原生动物、微生物和植物组成人工湿地。
将美人蕉、旱伞草等湿地植物种植在填料表面,具有绝佳的污水处理效果,外表美观,成活率高。
湿地共分为三种类型,即垂直流、水平潜流和表面流湿地。
它们均具有环境美化、强抗冲击性、出水水质稳定和少量投资的优势,被国内外环保人士普遍认可。
原理为,将微生物附着在湿地植物基质的根系周围以及表面,从而形成生物膜,一旦湿地中有污水流过,污水中的磷和氮等营养物质会被植物和微生物吸收,并截留悬浮物,从而最终实现净化作用。
同时,利用对湿地基质的更换和湿地植物的收割,实现对污染物有效去除的目的。
大量资料统计表明,应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去除效第3期- 73 -污水治理刘青阳等: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和运行模式探析果显著的是TP、COD、TN。
堵塞问题是阻碍人工湿地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今后要从该方向深入研究人工湿地[4]。
3.4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也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常用的技术,利用风机为污水输送氧气,并对菌种和微生物进行培养,同时可有效将污水中的多数有机物分解成无污染物,如二氧化碳、水等,会将剩余部分合成为细胞物质,通过剩余污泥排出,进而净化污水。
在传统的A 2/O 法的基础上,取消污泥回流设备,可使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
生物处理技术不仅具有除磷脱氮功能,而且具备膜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转盘的工艺效果。
此种方法的优点是,高处理效率、处理稳定、占地面积小、强影响能力等,但是和自然处理系统相比,其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
3.5 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是将物理方法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的技术。
优势是运行管理灵活、安装简单,在农村分散的污水处理中更适用。
污水净化槽,可对社区排放的污水进行集中且独立的处理,也能够分开处理各家庭排放的污水,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结合净化槽结构,处理工艺由五部分组成,即消毒、固体沉淀去除、进水、悬浮物去除、污染物分离去除。
然而,其存在安装运行费用高、维护难度大、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5]。
4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投资运营模式4.1 投资模式政府投资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想要推广应用沼气池,政府可以与村民集中投资,帮助村民建造沼气池,政府也要以农民需要为基础,进行适当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