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价基本指标共39页
- 格式:ppt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39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criteria of national economic evaluation)国民经济评价以经济内部收益率为主要指标。
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可计算经济净现值、经济净现值率、外汇效果及外部效果与无形效果等指标。
经济内部收益率 (EIRR)系经济净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其经济含义是:项目占用的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能力。
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社会折现率,表明项目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能力达到了要求的水平,因而该项目是可以接受的。
经济内部收益率的表达式为:式中CI为现金流入量;CO为现金流出量;(CI-CO)t为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n为计算期。
经济净现值(ENPV)和经济净现值率(ENPVR) 经济净现值是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贡献的绝对指标,它是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收益折算到建设起点(建设初期)的现值之和。
当经济净现值大于零时,表示国家为拟建项目付出代价后,除得到符合社会折现率的社会盈余外,还可以得到以现值计算的超额社会盈余。
经济净现值率是反映项目单位投资为国民经济所作贡献的相对指标,它是经济净现值与投资现值之比。
其表达式为:式中i s为社会折现率;I p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现值,n为计算期。
外汇效果系涉及产品创汇及替代进口节汇的项目,包括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经济换汇成本、经济节汇成本等指标,以进行外汇效果分析。
(1)经济外汇净现值(ENPV F)。
是按国民经济评价中效益、费用的划分原则,采用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i s)计算、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对国家外汇收支影响的重要指标。
通过经济外汇流量表可以直接求得经济外汇净现值,用以衡量项目对国家外汇真正的净贡献(创汇)或净消耗(用汇)。
经济外汇净现值的表达式为:式中FI为外汇流入量;FO为外汇流出量;(FI—FO)t为第t年的净外汇流量;n为计算期。
当有产品替代进口节汇时,可按净外汇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
经济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引言经济评价是指对一个经济体、项目或政策的经济效益进行客观和综合的评估和分析。
通过经济评价,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理性的决策,并对不同经济体、项目或政策的效益进行比较。
经济评价指标是评价和比较不同经济体、项目或政策效益的量化指标,而经济评价方法是利用这些指标进行评价和比较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经济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一、经济评价指标1. 收益指标收益指标是衡量经济体、项目或政策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收益指标包括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和收益成本比(BCR)等。
•净现值(NPV)是指将未来的收益和成本折现到现在的价值,并计算二者之差。
如果净现值为正,则表示该经济体、项目或政策具有经济价值。
这是一个常用的评估经济效益的指标,它考虑了时间价值和折现率等因素。
•内部收益率(IRR)是指将项目的净现值设置为零时,所需的折现率。
如果IRR大于折现率,表示该项目的收益高于成本,具有投资价值。
•收益成本比(BCR)是指项目的现值收益除以成本。
如果BCR大于1,表示项目的收益超过了成本,具有经济效益。
2. 成本指标成本指标是评估经济体、项目或政策效益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常用的成本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PBP)、成本效益比(CER)和利润率(ROI)等。
•投资回收期(PBP)是指项目的投资回收所需的时间。
如果投资回收期较短,表示项目效益快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成本效益比(CER)是指项目的效益与成本之比。
如果CER大于1,表示项目的效益超过了成本,具有经济效益。
•利润率(ROI)是指投资收益与投资成本之比。
如果ROI 大于1,表示投资的收益高于成本,具有经济效益。
二、经济评价方法1.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经济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评估经济体、项目或政策对不同关键因素变化的敏感性。
通过改变关键因素的值,评估对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以确定评价指标在不同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是评估企业、项目或政策是否有效、可行和值
得投资的重要依据。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经济、
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综合指标,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科学和可靠。
首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涉及的经济方面包括收益、成本、利润、投资回报率等。
其中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它可以
用来反映企业是否在经济上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投资回报率
也是经济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帮助投资人决定是否继续投资
或撤资。
其次,社会方面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就业、税收、社会贡献等。
其中就业率是衡量政策或项目对就业机会促进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而税收则是政府衡量政策、项目、企业贡献的重要指标。
此外,
社会贡献的指标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美誉度,它们不仅能够促进企
业形象的良好发展,还能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有利支持。
最后,环境方面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环保措施实施情况、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平衡等方面。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保是不可忽
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评价的指标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先进的环保意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总之,选择恰当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是衡量一个企业、政策或项
目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
我们应根据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指
标来全面评价,不断提升评价质量和效率,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精准,-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经济形势的基本指标近年来,经济形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方面,探讨经济形势的基本指标。
一、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衡量。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率高则说明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获得感增加。
相反,经济增长率低则意味着经济发展面临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二、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就业形势的好坏。
当失业率过高时,将会出现大量的人口没有工作,给社会带来经济和社会问题。
而较低的失业率则意味着就业机会相对充足,劳动力得到合理的配置,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三、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速度。
通货膨胀率高可能会导致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通货膨胀率低则意味着物价相对稳定,人民购买力较强,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四、债务水平债务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债务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债务水平高则意味着国家负债较多,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和本金,可能导致财政危机。
债务水平低则说明国家财政稳定,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强。
五、贸易顺差/逆差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和服务的净收入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净支出之差。
贸易顺差表示国际竞争力强,产品质量较高,国家或地区能够从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
相反,贸易逆差则意味着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输送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
六、投资水平投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
投资水平高则意味着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较快,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加入到该国或地区的生产和经营中。
投资水平低则可能存在经济不景气、投资环境不利等问题。
七、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全体居民平均每年获得的收入。
人均收入高则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消费能力强,同时也反映了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
项目经济评价基本指标项目经济评价是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时,需要根据一定的指标进行测算和分析。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项目经济评价基本指标,以及它们的含义和应用。
1.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投资成本能够在多长时间内全部回收。
这个指标通常用于评估项目的风险程度和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越短,说明回收资金的速度越快,风险越小,但收益也相应较低。
2.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净现值是指项目收益与投资成本的现值差额。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评估项目的总体收益水平。
如果净现值为正,说明项目可以创造利润;如果为负,则意味着项目不值得投资。
同时,NPV也可以用于比较不同项目之间的优劣。
3.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收益率等于投资成本的折现率。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评估项目的收益水平和风险。
一般来说,IRR越高,说明收益越好,风险也相应较高。
4.投资收益率(Return on Investment,ROI)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的总体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值。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评估项目的总体收益水平。
一般来说,ROI越高,项目收益越好,投资回报也相应较高。
5.平均回收期(Average Payback Period)平均回收期是指项目的投资成本与每年的净利润相比得出的投资回收期。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评估项目的投资风险和收益率。
平均回收期越短,说明投资风险越小,但收益水平也相应较低。
6.利润率(Profit Margin)利润率是指项目净利润与总营业额的比值。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评估项目的盈利水平。
一般来说,利润率越高,说明项目盈利能力越强,但也意味着风险相应较高。
7.现金流量(Cash Flow)现金流量是指项目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流量。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评估项目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
如果现金流量为正,则说明项目具有现金盈余;如果为负,则意味着项目需要额外资金支持。
方案经济评价的常用指标有哪些方案经济评价的常用指标有哪些在职业策划师的工作中,经济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方案经济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经济方面的决策依据。
在进行方案经济评价时,常用的指标有许多,本文将从成本效益、投资回报率、经济增加值、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灵敏度分析六个方面进行展开叙述。
一、成本效益指标成本效益指标是一种常用的经济评价指标,用于比较不同方案之间的成本与效益。
通常采用成本-效益比和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和评估。
成本-效益比是指方案的总成本与总效益之间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投资的效益性。
成本-效益分析则是结合了方案的成本和效益,通过计算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估。
二、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是评估方案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指投资所获得的回报与投资额之间的比值。
投资回报率可以衡量一个方案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高的方案更具吸引力。
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报率 = (方案收益 - 方案成本) / 方案成本。
三、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是指由于方案实施而带来的经济效益。
经济增加值可以通过计算方案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得出。
经济增加值可以衡量一个方案对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贡献程度,是衡量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净现值净现值是一种常用的方案经济评价指标,用于评估方案的投资回报情况。
净现值是指方案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间的差额,可以通过对方案的现金流量进行贴现计算得出。
净现值为正表示方案具有投资价值,为负表示方案投资不可行。
五、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是评估方案经济性的一种常用指标,可以衡量一个方案的投资回报率。
内部收益率是指使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收益率,可以通过对方案的现金流量进行计算得出。
内部收益率越高,表示方案的投资回报越好。
内部收益率可以帮助决策者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值得投资。
六、灵敏度分析灵敏度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案经济评价方法,用于评估方案对关键变量的敏感性。
第四章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4.1 评价指标体系概述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取决于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只有选取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评价的结果能与客观实际情况吻合,才具有实际意义。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设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与经济学原理相一致的原则,即所设指标应该符合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需要。
(2)项目或方案的可鉴别性原则,即所设指标能够检验和区别各项目的经济效益与费用的差异。
(3)互斥型项目或方案的可比性原则,即所设指标必须满足共同的比较基础与前提。
(4)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原则,即在评价项目的实际工作中,这些方法和指标是简便易行而确有实效的。
根据经济评价指标所考虑因素及使用方法的不同,可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类方法。
1.按指标在计算中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分为静态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两类,如图4.1 所示。
静态评价指标是在不考虑时间因素对货币价值影响的情况下,直接通过现金流量计算出来的经济评价指标。
静态评价指标的最大特点是计算简便。
主要用于技术经济数据不完备和不精确的项目初选阶段,或对计算期比较短的项目以及对于逐年收益大致相等的项目进行评价。
动态评价指标是在分析项目或方案的经济效益时,要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效益、费用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将现金流量进行等值化处理后计算的评价指标。
动态评价指标能较全面地反映投资方案整个计算期的经济效果, 主要用于项目最后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对计算期较长的项目以及逐年收益不相等的项目进行评价。
静态评价指标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不能反映项目整个计算期间的全面情况。
因此,在对投资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应以动态分析为主,必要时另加某 些静态评价指标进行辅助分析。
.总投资收益率 资本金净利润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I 资产负债率内部收益率r净现值 净现值率净年值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I 动态投资回收期图4.1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按时间价值分类)2.按指标本身的经济性质分类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按项目经济评价指标本身的经济性质可分为时间性指标、 价值性指标和效率性指标三类,如图4.2所示。
国民经济效益评估指标国民经济效益评估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繁荣程度的重要工具,它对于制定经济政策、评估政策效果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国民经济效益评估指标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下面将就其中一些主要指标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核心指标。
它可以通过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值来计算。
GDP能够反映经济是否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
人均GDP是将国内生产总值按照国家或地区总人口平均分配得到的。
人均GDP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普遍性和公平性。
第三是就业率。
就业率是指劳动力参与就业的比例。
高就业率意味着较少的失业问题,有助于提高个人和家庭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第四是投资率。
投资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
高投资率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有利于加强固定资产建设和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
第五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CPI是衡量商品和服务消费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
通过监测CPI的变化,可以了解通货膨胀水平,判断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第六是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高失业率会增加社会负担,并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所以降低失业率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关键。
第七是贸易余额。
贸易余额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商品和服务的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
贸易顺差意味着该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第八是环境指标。
近年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受重视。
环境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指数、水质指数、各类排放物的减排率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的质量,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九是社会福利指标。
社会福利指标包括人口素质、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社保体系等。
经济发展指标评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经济已成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人们通常会使用一系列经济指标。
这些指标是衡量经济繁荣与否的重要依据,对于制定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以及决策者的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
通过对GDP进行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增长趋势和产业结构等信息,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总数的比值。
这一指标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公平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
它是评估国家或地区居民平均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收入分配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三、劳动力参与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劳动力参与率指的是15岁以上人口中从事劳动生产的人数占总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
通过该指标,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劳动力市场的活跃程度以及社会就业状况。
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通常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密切相关。
四、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失业率是指在劳动力中寻找工作但未能找到并愿意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失业率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景气度以及就业机会的多寡。
失业率的下降通常与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五、财政收入(Fiscal Revenue)财政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税收等方式从居民和企业手中征收的资金总额。
财政收入是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表现之一,它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状况、经济活力以及政府收入的来源和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