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人口普查数据1998—2012
- 格式:xlsx
- 大小:34.62 KB
- 文档页数:12
我国人口概况(2008--2012)学院:班级:姓名:学号:2014-05-09我国人口概况(2008--2012)以下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并附带个人文字和图表分析。
简要说明:一、本篇资料的主要内容本篇资料反映我国2012年及历年人口方面的基本情况,包括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人口统计数据,如:全国历年人口数、城镇人口、乡村人口;2012年各地区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负担系数、家庭户规模、人口受教育程度等。
二、本篇的资料来源本篇资料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整理。
其中表3-1至3-6中1981年及以前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90、2000、2010年数据为当年普查数据推算数;其余年份数据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部分年份数据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修订。
表3-7为2012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数据。
表3-8为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表3-9是根据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的。
表3-10至3-18为2012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
本篇各表如不做特殊说明,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人口数据。
三、本篇的统计调查方法目前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实施的人口统计调查有:在逢“0”的年份进行全国人口普查;在逢“5”的年份进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其余年份进行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其样本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左右。
人口抽样调查是以全国为总体,省级单位为次总体,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相关图表:说明:我国总人数呈上升趋势,但变动不大;男女性别比率趋向于平衡;人口从乡村向城镇转移明显。
说明:我国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大致呈上升趋势。
注:2000年、2010年分别为当年人口普查时点数据,其余年份数据根据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
说明:从2000年至2012年,人户分离人口和流动人口都在上升。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信息港发布时间:2010-08-20 15:48:49进入社区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国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结合全国普选,举办了全国人口调查。
调查的标准时间是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
参加这次调查登记工作的人员共有二百五十余万人。
为了保证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国组成了各级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并制定了统一的简易可行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严格按照这个办法进行直接调查;但有少数地区不能进行直接调查,而用其他办法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未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待解放的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
为了使这次普查资料全面、确实,曾及时组织了抽样复查,对已经调查登记的人口数目的正确程度进行检查。
全国围共抽查了五千二百九十五万以上的人口(占直接调查登记人口的百分之九),检查的结果是:重复的人口占千分之一点三九,遗漏的人口占千分之二点五五。
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审核和汇总工作,现已全部完成。
现将中华人民国人口调查登记的结果公布如下:一、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
其中: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为五亿七千四百二十万五千九百四十人;用其他办法调查的人口为二千七百七十三万二千零九十五人,有:没有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八百三十九万七千四百七十七人(根据各该地方政府的资料);待解放的省七百五十九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人(根据一九五一年公布的数字);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一千一百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人(根据华侨事务委员会等机关的资料)。
二、在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中:男子为二亿九千七百五十五万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占百分之五十一点八二;女子为二亿七千六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二人,占百分之四十八点一八。
单位:万人男女城镇人口乡村人口197896259495674669217245790141979975425019247350184957904719809870550785479201914079565198110007251519485532017179901198210165452352493022148080174198310300853152498562227480734198410435753848505092401780340198510585154725511262509480757198610750755581519262636681141198710930056290530102767481626198811102657201538252866182365198911270458099546052954083164199011433358904554293019584138199111582359466563573120384620199211717159811573603217584996199311851760472580453317385344199411985061246586043416985681199512112161808593133517485947199612238962200601893730485085199712362663131604953944984177199812476163940608214160883153199912578664692610944374882038200012674365437613064590680837200112762765672619554806479563200212845366115623385021278241200312922766556626715237676851200412998866976630125428375705200513075667375633815621274544200613144867728637205828873160200713212968048640816063371496200813280268357644456240370399200913345068647648036451268938201013409168748653436697867113年份总人口按性别分按城乡分中国历年人口数统计(1978-2012)(年末数)201113473569068656676907965656 201213540469395660097118264222注:1.本表1982年以前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89年数据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2000年数据根搞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调整;2001-2004年.2006-2009年和2011-2012据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5年数据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0年据为系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数.2006-2009年数据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2.1982年以前的城镇人口是指辖区内全部人口;乡村人口是指县人口.但不包括镇人1999年的城镇人口是指设区的市所辖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街道人口以及不设区的市2005年城乡人口是按国家统计局1999的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计算的.2006.2007年的城乡人口是按国家统计局2006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摘编自《中国统计摘要2013》。
数据库:分省年度数据指标:年末常住人口(万人)地区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北京市21152069201919621860177116761601153814931456天津市14721413135512991228117611151075104310241011河北省73337288724171947034698969436898685168096769山西省36303611359335743427341133933375335533353314内蒙古自治区24982490248224722458244424292415240323932386辽宁省43904389438343754341431542984271422142174210吉林省27512750274927472740273427302723271627092704黑龙江省38353834383438333826382538243823382038173815上海市24152380234723032210214120641964189018351766江苏省79397920789978697810776277237656758875237458浙江省54985477546354475276521251555072499149254857安徽省60305988596859576131613561186110612062286163福建省37743748372036933666363936123585355735293502江西省45224504448844624432440043684339431142844254山东省97339685963795889470941793679309924891809125河南省94139406938894059487942993609392938097179667湖北省57995779575857285720571156995693571056985685湖南省66916639659665706406638063556342632666986663广东省1064410594105051044110130989396609442919491118963广西壮族自治区47194682464546104856481647684719466048894857海南省895887877869864854845836828818811重庆市29702945291928852859283928162808279827932803四川省81078076805080458185813881278169821280908176贵州省35023484346934793537359636323690373039043870云南省46874659463146024571454345144483445044154376西藏自治区312308303300296292289285280276272陕西省37643753374337353727371837083699369036813672甘肃省25822578256425602555255125482547254525412537青海省578573568563557554552548543539534宁夏回族自治区65464763963362561861060459658858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264223322092185215921312095205020101963193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注:2000、2001年人口为当年人口普查推算数,其余年份人口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2005年起各地区人口数据为常住人口口径。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2号)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近千万普查工作人员艰苦努力,又经过事后质量抽查,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主要(zhǔyào)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总人口全国(quán ɡuó)总人口为129533万人。
其中: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xiàtóng))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78万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44万人。
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228万人。
人口增长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
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家庭户人口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348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19839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4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6人减少了0.52人。
总人口性别构成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女性为61228万人,占总人口的48.37%。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74。
年龄构成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rénkǒu)中,0-14岁的人口为28979万人,占总人口的22.89%;15-64岁的人口为88793万人,占总人口的70.1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 个百分点。
1994-2012年全国各省年末常住人口地区年度人口安徽省20066,110安徽省20076,118安徽省20086,135安徽省20096,131安徽省20105,957安徽省20115,968安徽省20125,988北京市20061,601北京市20071,676北京市20081,771北京市20091,860北京市20101,962北京市20112,019北京市20122,069福建省20063,585福建省20073,612福建省20083,639福建省20093,666福建省20103,693福建省20113,720福建省20123,748甘肃省20062,547甘肃省20072,548甘肃省20082,551甘肃省20092,555甘肃省20102,560甘肃省20112,564甘肃省20122,578广东省20069,442广东省20079,660广东省20089,893广东省200910,130广东省201010,441广东省201110,505广东省201210,594广西壮族自治区20064,719广西壮族自治区20074,768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4,816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4,856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4,610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4,645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4,682贵州省20063,690贵州省20073,632贵州省20083,596贵州省20093,537贵州省20103,479贵州省20113,469贵州省20123,484海南省2006836海南省2007845海南省2008854海南省2009864海南省2010869海南省2011877海南省2012887河北省20066,898河北省20076,943河北省20086,989河北省20097,034河北省20107,194河北省20117,241河北省20127,288河南省20069,392河南省20079,360河南省20089,429河南省20099,487河南省20109,405河南省20119,388河南省20129,406黑龙江省20063,823黑龙江省20073,824黑龙江省20083,825黑龙江省20093,826黑龙江省20103,833黑龙江省20113,834黑龙江省20123,834湖北省20065,693湖北省20075,699湖北省20085,711湖北省20095,720湖北省20105,728湖北省20115,758湖北省20125,779湖南省20066,342湖南省20076,355湖南省20086,380湖南省20096,406湖南省20106,570湖南省20116,596湖南省20126,639吉林省20062,723吉林省20072,730吉林省20082,734吉林省20092,740吉林省20102,747吉林省20112,749吉林省20122,750江苏省20067,656江苏省20077,723江苏省20087,762江苏省20097,810江苏省20107,869江苏省20117,899江苏省20127,920江西省20064,339江西省20074,368江西省20084,400江西省20094,432江西省20104,462江西省20114,488江西省20124,504辽宁省20064,271辽宁省20074,298辽宁省20084,315辽宁省20094,341辽宁省20104,375辽宁省20114,383辽宁省20124,389内蒙古自治区20062,415内蒙古自治区20072,429内蒙古自治区20082,444内蒙古自治区20092,458内蒙古自治区20102,472内蒙古自治区20112,482内蒙古自治区20122,490宁夏回族自治区2006604宁夏回族自治区2007610宁夏回族自治区2008618宁夏回族自治区2009625宁夏回族自治区2010633宁夏回族自治区2011639宁夏回族自治区2012647青海省2006548青海省2007552青海省2008554青海省2009557青海省2010563青海省2011568青海省2012573山东省20069,309山东省20079,367山东省20089,417山东省20099,470山东省20109,588山东省20119,637山东省20129,685山西省20063,375山西省20073,393山西省20083,411山西省20093,427山西省20103,574山西省20113,593山西省20123,611陕西省20063,699陕西省20073,708陕西省20083,718陕西省20093,727陕西省20103,735陕西省20113,743陕西省20123,753上海市20061,964上海市20072,064上海市20082,141上海市20092,210上海市20102,303上海市20112,347上海市20122,380四川省20068,169四川省20078,127四川省20088,138四川省20098,185四川省20108,045四川省20118,050四川省20128,076天津市20061,075天津市20071,115天津市20081,176天津市20091,228天津市20101,299天津市20111,355天津市20121,413西藏自治区2006285西藏自治区2007289西藏自治区2008292西藏自治区2009296西藏自治区2010300西藏自治区2011303西藏自治区2012308新疆维吾尔自治20062,050新疆维吾尔自治20072,095新疆维吾尔自治20082,131新疆维吾尔自治20092,159新疆维吾尔自治20102,185新疆维吾尔自治20112,209新疆维吾尔自治20122,233云南省20064,483云南省20074,514云南省20084,543云南省20094,571云南省20104,602云南省20114,631云南省20124,659浙江省20065,072浙江省20075,155浙江省20085,212浙江省20095,276浙江省20105,447浙江省20115,463浙江省20125,477重庆市20062,808重庆市20072,816重庆市20082,839重庆市20092,859重庆市20102,885重庆市20112,919重庆市20122,945。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人口概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1,339,724,852人。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1年3月28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近千万普查工作人员艰苦努力,又经过事后质量抽查,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
其中: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78万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44万人。
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228万人。
二、人口增长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86%。
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三、家庭户人口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348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19839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4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6人减少了0.32人。
四、总人口性别构成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女性为61228万人,占总人口的48.37%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74。
五、年龄构成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8979万人,占总人口的22.89%;15-64岁的人口为88793万人,占总人口的70.1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