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作业--比大小
- 格式:docx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2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精品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小衔接数学教材第三单元《比较》,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比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大小,并能运用比较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较”的概念,掌握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大小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比较原理,灵活运用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大小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水果、动物等图片若干张,磁性白板,磁性水果、动物卡片。
学具:学生用磁性水果、动物卡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水果、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图片有什么不同?”2. 探索比较方法(2)学生两人一组,用磁性水果、动物卡片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比较方法的理解。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磁性白板,展示例题,讲解比较原理及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比较的概念及方法2. 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3. 比较多个物体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列水果的大小,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①苹果②香蕉③橙子(2)比较下列动物的大小,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①兔子②狗③猫2. 答案:(1)②①③(2)③①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操作中掌握比较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比较方法的掌握情况,适时进行拓展延伸,如引导学生比较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探索比较方法的教学过程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与答案解析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一、数字比较1. 5和3哪个大?2. 8和6哪个小?3. 9和10哪个多?4. 7和4哪个少?5. 12和11哪个大?二、图形比较1. 圆形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2. 三角形和长方形哪个周长大?3. 正方形和矩形哪个边长长?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哪个面积小?5. 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哪个边长长?三、重量比较1. 1千克和500克哪个重?2. 2千克和3千克哪个轻?3. 500克和1000克哪个重?4. 3千克和2千克哪个轻?5. 1千克和500克哪个轻?四、长度比较1. 10厘米和5厘米哪个长?2. 15厘米和20厘米哪个短?3. 8厘米和12厘米哪个长?4. 6厘米和4厘米哪个短?5. 18厘米和16厘米哪个长?五、高度比较1. 1米和0.5米哪个高?2. 2米和1.5米哪个矮?3. 0.8米和1.2米哪个高?4. 1.5米和1.8米哪个矮?5. 2米和1.6米哪个高?六、温度比较1. 20℃和10℃哪个热?2. 30℃和40℃哪个冷?3. 15℃和25℃哪个热?4. 35℃和45℃哪个冷?5. 10℃和5℃哪个热?七、时间比较1. 9点比8点哪个时间晚?2. 10点比11点哪个时间早?3. 6点比5点哪个时间晚?4. 7点比8点哪个时间早?5. 12点比11点哪个时间晚?八、速度比较1. 60千米/小时和50千米/小时哪个快?2. 80千米/小时和70千米/小时哪个慢?3. 30千米/小时和40千米/小时哪个快?4. 20千米/小时和10千米/小时哪个慢?5. 50千米/小时和60千米/小时哪个快?九、容量比较1. 500毫升和300毫升哪个多?2. 800毫升和600毫升哪个少?3. 200毫升和100毫升哪个多?4. 400毫升和500毫升哪个少?5. 1000毫升和900毫升哪个多?十、质量比较1. 2千克和1千克哪个重?2. 5千克和3千克哪个轻?3. 4千克和6千克哪个重?4. 7千克和8千克哪个轻?5. 1千克和2千克哪个重?十一、宽度比较1. 10厘米宽的纸条比5厘米宽的纸条宽多少?2. 8厘米的画框比6厘米的画框宽多少?3. 5厘米的铅笔比3厘米的铅笔宽多少?4. 12厘米的尺子比10厘米的尺子宽多少?5. 7厘米的橡皮比5厘米的橡皮宽多少?十二、面积比较1. 4厘米×5厘米的正方形比3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大多少?2. 6厘米×7厘米的长方形比5厘米×6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小多少?3. 2厘米×2厘米的圆形比1厘米×1厘米的圆形面积大多少?4. 3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比2厘米×2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大多少?5. 5厘米×5厘米的正方形比4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大多少?十三、体积比较1. 2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比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体积大多少?2. 4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比3立方厘米的长方体体积小多少?3. 5立方厘米的球体比3立方厘米的球体体积大多少?4. 6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比4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大多少?5. 8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比7立方厘米的长方体体积大多少?十四、分数比较1. 1/2和1/3哪个分数大?2. 3/4和2/3哪个分数小?3. 5/6和4/5哪个分数大?4. 7/8和6/7哪个分数小?5. 9/10和8/9哪个分数大?十五、比例比较1. 2:3和4:6哪个比例相等?2. 5:7和10:14哪个比例相等?3. 3:4和6:8哪个比例相等?4. 7:9和14:18哪个比例相等?5. 8:10和16:20哪个比例相等?十六、温度变化1. 从20℃降到10℃,温度降低了多少?2. 从30℃升到40℃,温度升高了多少?3. 从15℃降到5℃,温度降低了多少?4. 从25℃升到35℃,温度升高了多少?5. 从10℃升到20℃,温度升高了多少?十七、时间计算1. 上午9点过30分钟是几点?2. 下午3点过45分钟是几点?3. 上午7点过20分钟是几点?4. 下午4点过15分钟是几点?5. 上午8点过50分钟是几点?十八、速度计算1. 如果一辆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2小时能行驶多远?2. 一辆自行车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3小时能行驶多远?3. 一列火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4小时能行驶多远?4. 一架飞机以50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5小时能飞行多远?5. 一辆汽车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6小时能行驶多远?十九、容量计算1. 一个5升的桶装满水,能装多少个2升的瓶子?2. 一个10升的桶装满油,能装多少个1升的瓶子?3. 一个8升的桶装满牛奶,能装多少个4升的瓶子?4. 一个7升的桶装满水,能装多少个3升的瓶子?5. 一个6升的桶装满油,能装多少个2升的瓶子?二十、质量计算1. 5个2千克的苹果总共有多少千克?2. 3个1千克的橙子总共有多少千克?3. 4个500克的鸡蛋总共有多少千克?4. 2个3千克的土豆总共有多少千克?5. 6个2千克的西红柿总共有多少千克?二十一、数学运算1. 7 + 8 = ?2. 15 9 = ?3. 12 × 3 = ?4. 24 ÷ 6 = ?5. 6 + 4 × 2 = ?二十二、加减法1. 3 + 5 + 2 = ?2. 8 4 + 3 = ?3. 6 + 2 1 = ?4. 9 3 + 5 = ?5. 7 + 3 2 = ?二十三、乘除法1. 4 × 5 × 2 = ?2. 6 ÷ 2 × 3 = ?3. 8 × 3 ÷ 2 = ?4. 12 ÷ 4 × 3 = ?5. 5 × 2 ÷ 5 = ?二十四、分数加减1. 1/2 + 1/4 = ?2. 3/4 1/2 = ?3. 2/3 + 1/6 = ?4. 5/6 1/3 = ?5. 1/3 + 1/5 = ?二十五、分数乘除1. 2/3 × 3/4 = ?2. 4/5 ÷ 2/3 = ?3. 1/2 × 3/4 = ?4. 3/4 ÷ 1/2 = ?5. 2/3 × 5/6 = ?二十六、几何图形1.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3. 一个圆形的半径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4.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5.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10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二十七、单位换算1. 100米等于多少千米?2. 500克等于多少千克?3. 20升等于多少毫升?4. 100毫升等于多少升?5. 50千米/小时等于多少米/分钟?二十八、逻辑推理1.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明天会是什么天气?2. 如果小明喜欢红色,那么他可能会喜欢什么颜色?3. 如果苹果是红色的,那么它是什么水果?4. 如果2 + 2 = 4,那么3 + 3等于多少?5. 如果所有的猫都有尾巴,那么没有尾巴的动物是什么?二十九、日常生活1. 一天有多少小时?2. 一周有多少天?3. 一年有多少个月?4. 一个月有多少天?5. 一天有多少分钟?三十、自然现象1. 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2. 月亮在哪个方向落下?3. 雨水是从哪里来的?4. 雪花是从哪里来的?5. 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三十一、时间顺序1. 早上、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哪个时间最早?2.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哪个季节最热?3.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哪个星期?4.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哪个月份最短?5.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哪个阶段学习最紧张?三十二、颜色认知1. 红色和蓝色混合会得到什么颜色?2. 绿色和黄色混合会得到什么颜色?3. 蓝色和白色混合会得到什么颜色?4. 红色和黑色混合会得到什么颜色?5. 黄色和紫色混合会得到什么颜色?三十三、动物认知1. 狗和猫有什么区别?2. 鸟和鱼有什么区别?3. 蜜蜂和蚂蚁有什么区别?4. 老虎和狮子有什么区别?5. 马和牛有什么区别?三十四、植物认知1. 树和草有什么区别?2. 花和叶有什么区别?3. 草莓和苹果有什么区别?4. 橙子和柠檬有什么区别?5. 菠菜和生菜有什么区别?三十五、地理常识1. 中国的哪个城市被称为“东方明珠”?2. 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3. 北极圈和南极圈分别在哪个半球?4. 地球上有多少个大陆?5. 中国的哪个省份被称为“天府之国”?三十六、历史常识1. 秦始皇是谁?2.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在哪一年?3.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谁?4.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是哪个?5.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三十七、科学常识1.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哪个?2.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哪些过程?3. 人体内有多少个骨头?4. 光速是多少?5. 哪种元素是构成人类身体最多的元素?三十八、文化常识1.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2.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3. 中国的国画有哪些特点?4. 中国的书法有哪些字体?5. 中国的武术有哪些流派?三十九、音乐常识1. 五线谱由哪些线组成?2. 音乐的节奏是由什么决定的?3. 交响乐是由多少个乐器组成的?4. 歌曲的旋律是由什么决定的?5. 音乐的音高是由什么决定的?四十、体育常识1. 足球比赛有多少个球员?2. 篮球比赛有多少个球员?3. 田径比赛有哪些项目?4. 游泳比赛有哪些泳姿?5. 乒乓球比赛有哪些规则?答案一、数字比较1. 5比3大2. 8比6小3. 9比10多4. 7比4少5. 12比11大二、图形比较1. 圆形比正方形面积大2. 三角形比长方形周长大3. 正方形比矩形边长长4. 平行四边形比梯形面积小5. 正五边形比正六边形边长长三、重量比较1. 1千克比500克重2. 2千克比3千克轻3. 500克比1000克重4. 3千克比2千克轻5. 1千克比500克轻四、长度比较1. 10厘米比5厘米长2. 15厘米比20厘米短3. 8厘米比12厘米长4. 6厘米比4厘米短5. 18厘米比16厘米长五、高度比较1. 1米比0.5米高2. 2米比1.5米矮3. 0.8米比1.2米高4. 1.5米比1.8米矮5. 2米比1.6米高六、温度比较1. 20℃比10℃热2. 30℃比40℃冷3. 15℃比25℃热4. 35℃比45℃冷5. 10℃比5℃热七、时间比较1. 9点比8点晚2. 10点比11点早3. 6点比5点晚4. 7点比8点早5. 12点比11点晚八、速度比较1. 60千米/小时比50千米/小时快2. 80千米/小时比70千米/小时慢3. 30千米/小时比40千米/小时快4. 20千米/小时比10千米/小时慢5. 50千米/小时比60千米/小时快九、容量比较1. 500毫升比300毫升多2. 800毫升比600毫升少3. 200毫升比1000毫升多4. 400毫升比500毫升少5. 1000毫升比900毫升多十、质量比较1. 2千克比1千克重2. 5千克比3千克轻3. 4千克比6千克重4. 7千克比8千克轻5. 1千克比2千克重十一、宽度比较1. 10厘米宽的纸条比5厘米宽的纸条宽5厘米2. 8厘米的画框比6厘米的画框宽2厘米3. 5厘米的铅笔比3厘米的铅笔宽2厘米4. 12厘米的尺子比10厘米的尺子宽2厘米5. 7厘米的橡皮比5厘米的橡皮宽2厘米十二、面积比较1. 4厘米×5厘米的正方形比3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大6平方厘米2. 6厘米×7厘米的长方形比5厘米×6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小6平方厘米3. 2厘米×2厘米的圆形比1厘米×1厘米的圆形面积大3.14平方厘米4. 3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比2厘米×2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大5平方厘米5. 5厘米×5厘米的正方形比4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大9平方厘米十三、体积比较1. 2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比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体积大1立方厘米2. 4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比3立方厘米的长方体体积小1立方厘米3. 5立方厘米的球体比3立方厘米的球体体积大2.26立方厘米4. 6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比4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大8立方厘米5. 8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比7立方厘米的长方体体积大1立方厘米十四、分数比较1. 1/2比1/3大2. 3/4比2/3小3. 5/6比4/5大4. 7/8比6/7小5. 9/10比8/9大十五、比例比较1. 2:3和4:6相等2. 5:7和10:14相等3. 3:4。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优质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我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以幼小衔接阶段儿童认知特点为依据,选取教材《数学乐园》第三单元“比较”章节,详细内容涉及比较大小的概念、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大小的概念,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准确比较两组物体的大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方法的掌握。
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大小不同的水果、玩具等。
学具:每组一套大小不同的水果、玩具,白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水果,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2)邀请学生上台,用教具演示比较大小。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教师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15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板演,并给予评价。
4. 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套大小不同的水果、玩具。
(2)小组内讨论,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排序。
(3)各小组汇报成果,教师点评。
(2)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2. 板书内容:(1)大小的概念(2)比较大小的方法(3)实际应用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列物品的大小,并排序:苹果、橘子、香蕉。
(2)在生活中找出一组大小不同的物品,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排序,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1)苹果 > 香蕉 > 橘子(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方法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2024年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能够理解大小关系并正确表达。
2. 使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
3. 培养学生将比较大小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运用比较符号进行正确比较。
教学重点:比较大小的概念,比较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球、苹果、玩具等),比较符号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个球最大?哪个苹果最小?”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比较符号(>、<、=),让学生了解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
(2)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符号进行大小比较。
例题: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用>、<、=表示。
3和5 7和7 4和2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例如:比较身高、体重、年龄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的概念与方法2. 板书内容:(1)比较大小的概念:>、<、=(2)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判断(3)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身高、体重、年龄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用>、<、=表示。
8和4 6和6 9和10(2)请举例说明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
2. 答案:(1)>、=、<(2)答案不唯一,如:比较自己和同桌的身高、体重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方法掌握程度较好,但在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比较数字和物品的大小,还可以比较其他方面的大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比较大小的例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小衔接数学课程标准,涉及教材的第一章“比较与排序”,具体内容包括:比较物体的大小、长度和数量;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及其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长度和数量。
2. 培养学生运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物体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及其运用。
重点: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度和数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不同的球、棒、星星等物品,比较尺,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大小不同的卡片、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小不同的球、棒、星星等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物品之间有什么关系?”2. 例题讲解(10分钟)(1)比较大小:通过比较教具的大小,引导学生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2)比较长度:运用比较尺,让学生亲自参与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比较数量:展示数量不同的卡片,让学生进行数量比较。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学具,让学生进行大小、长度和数量的比较。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并分享比较结果。
4. 知识巩固(10分钟)(1)多媒体课件展示比较题目,学生抢答。
(2)教师点评,纠正错误,强化概念。
(2)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比较大小的知识?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2. 板书内容:(1)大小比较:A > B,A < B,A = B(2)长度比较:线段AB > 线段CD,线段AB < 线段CD,线段AB = 线段CD(3)数量比较:集合A > 集合B,集合A < 集合B,集合A = 集合B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大于、小于、等于(2)大于、小于、等于(3)大于、小于、等于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
《比大小》活动设计活动内容:爱儿坊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材第18页《开火车》。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50以内的数,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2.通过游戏的过程使幼儿经历发现、归纳数学知识的过程,感知学习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和难点: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认读50以内的数,感知数的大小,理解数的顺序。
在活动的过程中感知学习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1.卡通数字卡片、奖励小星星、红旗一面、2.《春天在哪里》音乐活动过程:一、准备春游坐火车——认知50以内数。
1.:数数游戏师:小朋友,天气暖和了,春天来了,老师要带大家去春游,好吗?我们开着我们的小火车去吧!老师找个火车头来数一数今天有多少老师和小朋友要坐我们的火车,一起来吧……(拍手唱歌曲《开火车》,传红旗,呜……声唱出停,红旗在谁手中谁来点数,其他小朋友小声跟数。
学生跟着拍手唱。
)师:如果每节车厢坐10个人,需要几节车厢?如果5个人呢?(教师引导幼儿10个10个数,5个5个数,分别说出需要的车厢数。
)(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时表扬)2.认读数字宝宝。
教师任意出示数字卡请幼儿认读,谁读对就把卡片给谁,每人一张。
3.数字宝宝坐火车。
幼儿先听清老师的要求,边唱歌边走坐到指定车厢。
6节车厢分别坐含有2、3、5、1、4、的数字。
师:把你们每节车厢的数字宝宝放上来看看自己表现怎么样?看看每节车厢坐了几个人?(幼儿说出每组的人数,说说单双数)(奖励秩序好、表现好的幼儿)二、开火车春游——比较数字宝宝的的大小师:我们春游的小火车就要开了,请数字宝宝们扶好坐好我们去田野里找找春天的消息吧!(师生共唱歌曲《小火车》边做动作,请表现好的的数字宝宝先下车找找春天的秘密吧!请四人下车)1.比较第一组数的大小师: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这四个数字宝宝都是谁呀?你知道他们谁最大谁最小吗?(幼儿举手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奖励。
)2.比较第二组数的大小(师生共唱歌曲请第二组数字宝宝下车。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小衔接数学教学要求,选取教材《数学乐园》第三单元“比较”中的第一部分“比大小”,详细内容如下:1. 理解“大”和“小”的概念;2. 学会比较两组物体的大小;3. 掌握比较符号“>”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能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比较符号;2.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组物体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每组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果或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两组不同大小的水果,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哪组水果大,哪组水果小;(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用手势表示大小关系。
2. 例题讲解(1)讲解比较符号“>”和“<”,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2)出示例题,如“苹果比橘子大,如何用比较符号表示?”,带领学生一起解答。
3.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并口头表述解题过程。
5. 巩固拓展(1)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这本书比那本书厚”,让学生用比较符号表示;(2)学生互相提问,进行大小比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大小2. 内容:大、小的概念比较符号“>”和“<”比较两组物体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观察家里的物品,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①大象>小象;②这辆汽车>那辆汽车;(2)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实际情况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比较符号的运用掌握较好,但部分学生在描述大小关系时表达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大小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数学启蒙》的第7章,内容主要包括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以及运用语言描述大小的相对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两个物体,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来表示物体的大小。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语言和比较符号来表达。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两组相同数量的玩具,每组玩具都有不同的大小。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来画出比较大小的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两组玩具,让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关系。
2. 讲解例题:教师用一组玩具进行示范,展示如何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比较。
3. 随堂练习:教师随机选择几组玩具,让学生独立进行比较,并用比较符号表示出来。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每组选择一组玩具,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大小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物体大小关系描述。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家里人的身高,并用比较符号表示出谁高谁矮。
答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和比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让学生掌握了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以及学生对比较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大小比较现象,并尝试用比较符号表示出来。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关注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展示的玩具应具有明显的大小差异,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描述大小关系。
2. 讲解例题环节,教师应重点关注如何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关系,并强调比较符号的含义和用法。
3. 随堂练习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比较过程,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比较符号,并及时纠正错误。
2024年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材第三章节《比较大小》,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大小的概念,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判断两个或多个物体的大小关系;掌握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词语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大小的概念,学会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大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体大小关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中、小三个不同大小的球,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学具:学生用大小不同的玩具、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一组大小不同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并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表达。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两人一组进行大小比较,并互相表达比较结果。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比较大小?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2. 内容:大小概念比较方法:观察、比较、判断使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中三种不同大小的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并记录下来。
(2)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大小猜猜看”的游戏,互相提问,回答正确者获胜。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是否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大小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大小关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具选择;3. 例题讲解中对学生观察和比较能力的培养;4. 随堂练习的组织形式;5. 作业设计中与家庭互动的环节;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精选10篇)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篇1教学目的:1、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2、通过观察、比较,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谁的大,谁的小”,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能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积极探索。
4、随即进行谦让教育。
活动准备:1、创设天线宝宝家的情景,摆放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盘子、汤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2、在活动周围贴上大小不同的卡片,一样的卡片大小各一。
3、活动室外面铺上大地垫和小地垫,摆放大的天线宝宝、大纸箱和小的天线宝宝、小纸箱。
活动预设:一、谈话引入天线宝宝欢迎大家来到天线宝宝乐园来做客。
丁丁喜欢大的东西,拉拉喜欢小的东西。
(出示天线宝宝和他们喜欢的大东西和小东西)引导幼儿说一说他们分别喜欢什么?二、找一找,说一说天线宝宝乐园里还有许多有大有小的东西,请大家去看一看、找一找,回来告诉老师和朋友。
小朋友可别乱拿东西,天线宝宝们会生气的!幼儿自由探索——集中个别讲述:我看到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结合社会性,进行谦让教育)。
三、比一比小朋友很聪明,天线宝宝们在卡片上画了许多的礼物送给大家。
每人到周围拿一张卡片,然后去找和你卡片上礼物一样的小朋友,两个人手拉手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来,说一说:我们的礼物都是什么?谁的大?谁的小?老师简单示范——幼儿自由找朋友——集中讲述。
四、延伸活动天线宝宝要到外面去玩,小朋友们要不要一起去呀?门口有一条宝宝通道,拿大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大的通道,去找大的`天线宝宝;拿小礼物的小朋友要爬过小的通道,去找小的天线宝宝,然后把卡片放进他们的口袋里。
可千万别放错了!幼儿根据卡片上物体的大小怕地点——根据物体的大小将卡片放进大小不同的篮子里。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和分辨大与小。
2.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小皮球、箩筐各一个,大小苹果若干、树一棵饼干若干、大小(脸盆、包、书、瓶子、盒子、玩具汽车、椅子)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青蛙)谁来啦?今天小青蛙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欢迎吗?2.看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呀?(出示皮球)二、观察初步认识、感知大与小1、有几个皮球呢?(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带来几个呢?哪个大呢?哪个小呢?(学说大球、小球)2、谁会用手势做一做大球的样子?那小球的样子可以怎么做呢?(一起学一学)3、游戏大与小。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比较大小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比较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掌握基本的比较大小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能够正确比较两组物体的大小。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两组物品(如球、苹果等),比较大小卡片。
学具:每组幼儿准备大小不同的两组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大、小两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看看,这两组物品有什么不同?”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比较大小卡片,讲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比较大小卡片,让幼儿进行两两比较,并回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大小不同的两组物品,让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完成比较大小的任务。
6. 游戏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大小猜猜看”游戏,巩固幼儿对比较大小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2. 板书内容:比较大小概念比较大小方法比较大小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出一大一小两组物品,与家长一起完成比较大小任务。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完成比较大小的任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可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大小比较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思考的习惯。
同时,可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幼小衔接数学比大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小衔接数学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比大小”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实物模型。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不同大小的水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大小。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水果为什么有大小之分吗?2. 新课导入(1)通过比较水果大小,引出数字大小的概念。
(2)讲解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比较5和3的大小。
(2)引导学生观察数字,找出比较方法。
4.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批改并讲解正确答案。
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1)位数多的数字大(2)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数字大2. 例题解析3. 练习题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面每组数字的大小:① 47和35② 123和100(2)运用比较方法,解决下列实际问题:① 小明的铅笔比小红的铅笔长,小红的铅笔比小亮的铅笔长,那么谁的铅笔最长?② 小华有5个苹果,小芳有3个苹果,小丽有4个苹果,他们谁的苹果最多?2. 答案(1)① 47 > 35② 123 > 100(2)① 小明的铅笔最长。
② 小华的苹果最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2024年学前班数学比大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班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比较大小”。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大小的概念,掌握使用“>”、“<”、“=”符号进行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大小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使用“>”、“<”、“=”进行比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的符号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情景和例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大小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不同的球、水果、动物玩具等。
2. 学具:比较大小的练习题、画有大小不同的图形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大小不同的球、水果、动物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大小的概念,介绍并解释“>”、“<”、“=”符号的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同时讲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学生比较大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提高合作意识。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的方法2. 板书内容:大小的概念“>”、“<”、“=”符号的使用方法例题及解题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9和7 12和20 5和58 ? 4 = 2 ? 22. 答案:(1)>;<;=(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大小关系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