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与童诗的美丽邂逅——二年级《逃家小兔》绘本读写一体课教学设计及评析
- 格式:docx
- 大小:15.85 KB
- 文档页数:6
绘本《逃家小兔》阅读指导课教案设计理念: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的合奏。
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
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
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
阅读的指导思想:1、尊重儿童读书的主体性。
儿童是阅读的主体,不同孩子阅读相同的文本也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体验。
教师必须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决不要压抑孩子的奇想与乐趣。
2、关注量的积累,引导博览群书。
没有量的积累,即使篇篇是精品,孩子也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修养。
新课程要求低段孩子的课外阅读总量为不少于五万字,因此,要大力提倡博览,提倡广读书、读整本书、读整套书,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3、立体育人,提升精神境界。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在帮助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更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预设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2、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境想象练说,并复述完整的故事。
培养学生的说话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经验相结合,学编浅显的童话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阅读重难点:1、重点:在情境中让孩子展开想象,让孩子根据图画创编故事。
2、难点: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想象兔妈妈和兔宝宝还会变成什么,并在此过程中领悟伟大的母爱。
阅读准备:1、兔妈妈和兔宝宝的头饰。
2、图书和课件。
3、句式卡片。
板书设计:逃家小兔如果你(),小兔说,我就要变成()。
如果你变成(),妈妈说,我就要变成()。
逃家小兔活动目标:1、借助绘本,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初步感知“要是”“就”这一句式。
2、学习故事中兔妈妈和小兔子有趣的对话,体味母子间的亲情。
活动重点:借助绘本,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初步感知“要是”“就”这一句式。
活动难点:学会如何接受爱和对待爱。
活动准备:绘本、PPT 、小兔图片活动过程:一、谈话引题(出示小兔子图片)师:今天小兔子来我们班做客,再你们心中认识的小兔子是怎么样的啊幼:毛茸茸的,很可爱的,白白的两个耳朵的,会跳的。
师:恩。
很棒的,在小朋友心中啊小兔子竖着两只耳朵一蹦一蹦的跳的很可爱的。
而且还很爱吃胡萝卜。
今天,小兔子在森林里发生了一件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师利用课件画册讲述故事师:小兔子想离开家,他对妈妈说:“妈妈。
我要逃跑啦。
(逃跑是什么意思啊)幼:跑掉啦。
离开妈妈。
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师:那兔妈妈听到小兔子说的话,,兔妈妈会怎么说呢幼:孩子,不要逃跑,妈妈会是那伤心的啦。
不要逃跑。
1、师配乐讲述第一次的变化师:我们听听兔妈妈怎么说的啊,兔妈妈听到了小兔子说的话就说:“你要是逃跑,妈妈就追你,,因为你是妈妈的小宝贝呀。
小兔子看看妈妈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鲤鱼,游得远远的。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鲤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提问:小兔变成了什么(小兔变成了小鲤鱼)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成了捕鱼的人)妈妈是怎么说的(“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鲤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瞧,妈妈它是用什么方法捕小兔这条小鲤鱼的(妈妈在用红萝卜钓小兔的)兔妈妈为什么用红萝卜钓小兔呢(因为妈妈知道小兔喜欢吃萝卜)妈妈爱小兔吗(爱)2、讲述第二次变化。
师:小兔说:“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提问: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兔子变成了大石头)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变成了爬山的人)看一看妈妈身上都有什么(行李、绳子、拐杖)为什么要拿这么多东西(因为妈妈要走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小兔)不论多么苦多么累妈妈也要追到小兔,把它找回家)妈妈爱小兔吗(爱)3、讲述第三次变化。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逃家小兔教案及反思2. 年级:大班语言领域3. 课时:1课时4. 教材来源:《逃家小兔》绘本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能够简单描述小兔子和妈妈之间的亲情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亲人的关爱。
3. 情感目标:体验故事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感。
增强幼儿对亲情的认识,培养他们感恩的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亲人的关爱。
2. 难点: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亲人的关爱。
体验故事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体验角色的情感。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讨论。
3. 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表达爱意。
五、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逃家小兔绘本、图片、卡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与家人相处的美好经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家庭的歌曲,营造温馨的氛围。
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家庭成员和家庭趣事,引出故事主题。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逃家小兔》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
故事过程中,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情境体验: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角色的情感。
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
4. 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与家人相处的温馨瞬间。
邀请幼儿上台分享,增强他们的表达信心。
5. 亲子游戏:教师组织亲子游戏,让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长的爱意。
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回忆故事内容,讨论家人之间的关爱。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意。
绘本《逃家小兔》教学设计津市二小二年级杜菊梅学习目标:1.创造性地阅读绘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角色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猜测阅读,想象创编,角色体验等多种形式阅读,感受语言文字和图画的魅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积累发展语言,学会运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说话。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阅读绘本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图画书。
5.生生、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同时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重难点:1.重点:在情境中让孩子展开想象,让孩子根据图画创编故事。
2.难点:领悟伟大的母爱。
阅读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有一只小动物想到我们班来做客,你们欢迎吗?(欢迎)不过,你们先要猜出他是谁,它才会出来。
有信心吗?(有)请听:“耳朵长,尾巴短,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笑”它就是(小兔子)。
真聪明!(板书:小兔贴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绘本的世界,来读一读关于这只小兔子的故事。
{封面}瞧!这是故事的第一道大门——封面,1、观察封面你看到了什么?(逃家小兔)板书逃家。
这是这本书的书名,你知道逃家是什么意思吗?(离开家)。
你还看到了什么?(有两只小兔子)都是小兔子吗?(一只大的和一只小的)他们是什么关系?(兔爸爸和兔宝宝、兔妈妈和兔宝宝)都有可能。
他们在干什么?(说话)根据这个故事的故事名,你能猜到他们有可能说的是什么吗?(小兔子对兔妈妈说:“我要离开家了:”)你真聪明,请坐。
【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他们是在那儿呢?(草地上)谁能连起来把这幅图说说。
(你的表达能力真不错)。
】在封面上,我们还能看到这本书的作者和出版社2.环衬、扉页接着往下翻,这是一个淡黄色的蝴蝶页,仿佛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特别温馨的故事。
再往下翻,上面有字也有画,叫扉页,他也会告诉我们许多信息。
二、师生一起讲故事(一)变小鱼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本书吧!师讲述: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兔妈妈和兔宝宝住在草丛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逃家小兔》教案《逃家小兔》教案(精选5篇)《逃家小兔》教案1设计意图:图画书《逃家小兔》是一本经典的儿童文学之作。
它讲述了一只小兔和妈妈用语言玩捉迷藏的简单故事,画面设计充满童真和想象,其特有的黑色和彩色的画面呈现,体现图书绘制者的独具匠心。
这不失为一本非常适合亲子互动、共同阅读的优秀图画书。
而《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
本次的亲子阅读活动的主旨也在于让妈妈成为活动的主体之一,在亲子共读时给予孩子自主阅读的空间,鼓励孩子在阅读时自主去观察画面,体验小兔和兔妈妈的心理变化,并积极和妈妈交流阅读时的想法和感受。
妈妈也和孩子分享自己在阅读后对该图书的理解,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阅读时的好伙伴。
同时,在阅读中孩子和妈妈依偎阅读,像书中的小兔子母子一样的亲密拥抱,也能在亲子阅读活动中亲身体验来自妈妈的关爱和呵护。
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理解故事,感受母爱的伟大。
2、亲子共同表述对图画书的理解,感受妈妈和小兔之间浓浓的亲情。
3、亲子合作仿编对话,促进母子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准备:《逃家小兔》小书人手一本《逃家小兔》PPT 背景音乐活动过程:一、阅读封面,激发幼儿亲子阅读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什么?师:《逃家小兔》是什么意思?小兔跑去哪儿?请你们和妈妈一起到书里去寻找答案把!二、教师引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内容。
1、鼓励幼儿自主阅读。
2、家长引导孩子观察主画面及画面的细节部分,共同讨论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
(亲子阅读过程中,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在阅读中的兴趣点和存在的困难,并关注家长的指导行为是否合理)三、幼儿、家长、教师一起分享与交流阅读感受。
1、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一页?这页讲了什么?2、师:妈妈喜欢哪一页?为什么?如果你是兔妈妈?你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做?还可以怎么做?3、教师根据幼儿和家长的回答进行梳理和提升。
逃家小兔绘本教案《逃家小兔》是一本以小兔子逃离家庭的故事为主线的绘本。
故事中小兔从家中逃出,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和困难,最终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并回到了家中。
本教案旨在通过本绘本,培养幼儿的责任感、独立性以及家庭观念。
一、教具准备:1.《逃家小兔》绘本2.幻灯机或者电子书阅读器二、教学步骤:1.先导活动:教师给幼儿讲述小兔离家的故事,激发对故事的兴趣,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2.导入新课:通过幻灯机或者电子书阅读器展示绘本封面,引出绘本的标题,并与幼儿一起猜测故事的内容。
3.阅读绘本:教师边读边指导幼儿观察插图,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4.合作讨论:教师带领幼儿合作讨论以下问题:(1)小兔为什么离开家?(2)小兔在逃离家庭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最终小兔明白了什么?回到了家中后有什么感受?5.引导思考并表达: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并让他们进行个人表达:(1)你觉得小兔为什么要离开家?(2)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么做?(3)家庭对于你来说有什么重要的意义?6.小结回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并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三、拓展活动:1.绘制家庭画:教师让幼儿用纸和笔绘制自己的家庭画,鼓励幼儿表达出自己对家庭的感受。
2.角色扮演:安排幼儿分成小组,模拟小兔逃离家庭的情景,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亲身体验理解小兔的心情。
3.家庭活动分享:鼓励幼儿和家人一起进行一项有趣的家庭活动,并让幼儿在课堂上向大家分享这个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四、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并做出调整和改进。
一、教案名称:绘本《逃家小兔》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大班四、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逃家小兔》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主题。
2. 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发挥想象,讲述故事的情节。
3. 学会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绘本阅读,理解故事的主题,学会关爱家人。
难点: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发挥想象,讲述故事的情节。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逃家小兔》的图片或实体绘本。
2. 准备彩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坐好,向他们展示绘本《逃家小兔》的封面,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2. 讲述故事:根据绘本的内容,讲述故事《逃家小兔》。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发挥想象,讲述故事的情节。
故事结束后,提问:“故事里的小兔为什么要逃家?它为什么要回家?”引导孩子们思考并回答。
3. 讨论:引导孩子们谈谈自己在家里的感受,有没有想过离家出走?为什么?通过讨论,让孩子们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
4. 绘画活动:发给孩子们画纸和彩色笔,让他们根据故事情节,画出自己喜欢的家庭场景。
在绘画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用色彩和画面表达家庭的爱。
5. 总结与反思: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讲述画中的家庭场景。
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八、教学评价:通过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和讨论发言,评价他们对于家庭的理解和关爱程度。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发挥想象,讲述故事情节?孩子们在讨论和绘画活动中,是否能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能否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十、课后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故事《逃家小兔》,感受家庭的爱。
并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六、教学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邀请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小兔、妈妈、爸爸等),进行角色扮演,重现故事情节。
幼儿园绘本故事教案《逃家小兔》语言活动反思1. 绘本故事简介《逃家小兔》是一本适合3-6岁幼儿的绘本故事,讲述了小白兔因为不听妈妈的话离家出走,在林中的种种危险和困境中度过,最后终于顺利回到家。
故事内容情节丰富,角色性格明确,既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能提升其自救能力和安全意识。
2.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语言活动的教学,我希望幼儿能够:•通过听、说、唱等多种方式,掌握故事中的基本信息和句式;•培养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提高语言敏感度;•加深对逃生自救意识的认识,并学习简单安全知识;•培养大胆探索和自主行动的精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教学步骤3.1 故事引入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故事情节,我先播放了一段有关小兔的视频,然后组织幼儿们跟我一起默读绘本故事《逃家小兔》。
3.2 故事复述在孩子们逐渐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我通过情感化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角色人物,加深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同时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氛围。
3.3 安全知识教育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逃生自救意识,我向他们介绍了消防安全常识、地震避险知识等相关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轻松掌握相关知识。
3.4 故事互动在上述教育背景下,我组织孩子们模仿书中小兔的反应,做一些实际操作,如学习如何正确逃生,延续逃生的时间,找到合适的藏身之处等。
3.5 故事唱歌最后,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故事中的基本信息和句式,我组织了一次简单易学的歌曲唱跳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逃生自救的印象。
4. 教学效果与反思本次语言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孩子们不仅能够对故事情节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的方法。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故事内容的表述方式不够丰富,互动环节的设置需要更多的巩固和拓展等,下一次我将努力改进,让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绘本《逃家小兔》教学设计刘源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理解故事,想象说话,感受小兔想象的丰富奇特和妈妈母爱的温馨执着。
2、学习运用绘本语言“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句式创作儿童诗。
3、通过品读一部绘本,推荐一组绘本,激发学生走进绘本世界的兴趣与欲望。
课前准备:《逃家小兔》PPT,作业单教学过程:一、猜谜语,观察图片,引入故事名《逃家小兔》1、(出示PPT1-4,谜语,兔警官,图片)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大家来猜猜谜语:1)说说你对小兔的印象(活泼、可爱、聪明……)2)电影里面的兔警官不仅活泼可爱,而且很机智勇敢,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与兔子有关的故事,那么故事中的小兔又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兔呢?3)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兔妈妈小兔2、总结图片:外面的世界那么大那么美丽,如果你是这只小兔,你愿意永远住在这小小的树洞里面吗? 引出课题:【板书】逃家小兔二、想像与表达,走进故事:1、大胆尝试想象小兔和妈妈的对话游戏(PPT5):1)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
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师问:小兔要逃走了,兔妈妈会怎么样?小兔很淘气,妈妈更淘气…)2)妈妈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PPT6)(于是,小兔就和兔妈妈开始聊天了,玩起了一逃一追的对话游戏。
板书【追逃】3)如果你是那只小兔你会逃到哪里去?生答:草丛、花丛……2、走进故事(阅读PPT7)1)你想知道故事中的小兔逃到哪里去了?(教读:小鳟鱼)(出示对话:请生读小兔的对话)2)听完你读的,我一点儿也不害怕,因为你不是真的想逃走?(再请生读)如果你逃走了,你的心情会怎样?请学生依心情来读。
3)兔妈妈听了这些话之后该怎么办,我家的小宝贝要变成小鳟鱼逃走了?4)我们看看故事里的妈妈用了什么方法。
(PPT8)“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3、观察画面细节,继续读故事:1)看看兔妈妈用什么“鱼饵”去“钓”小兔呢?(PPT9)2)妈妈为什么用红萝卜钓鱼呢?3)看来小兔想变成鳟鱼逃走的计划失败了,可小兔还没有打消想离开家的念头。
绘本《逃家小兔》教案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关系,鼓励他们进行想象和创作。
2.引导幼儿掌握“如果……就……”这个句型,丰富他们的词汇,如“逃家”。
3.帮助幼儿深刻感受母子之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1.FLASH课件。
2.相应的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教师介绍故事的名字并问幼儿为什么这个故事叫做“逃家的小兔子”。
然后让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演示课件,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掌握“如果……就……”这个句型,让他们想象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对话。
4.讨论:为什么兔妈妈会想方设法不让小兔逃跑呢?幼儿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鼓励他们进行想象和创作。
2.引导幼儿掌握“如果……就……”这个句型,丰富他们的词汇,如“逃家”。
3.帮助幼儿深刻感受母子之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1.FLASH课件。
2.相应的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教师介绍故事的名字并问幼儿为什么这个故事叫做“逃家的小兔子”。
然后让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演示课件,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掌握“如果……就……”这个句型,让他们想象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对话。
4.讨论:为什么兔妈妈会想方设法不让小兔逃跑呢?幼儿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老师:妈妈师因为XXX和自己的孩子,就像小朋友的妈妈也爱小朋友一样。
小朋友的妈妈是小朋友的好朋友,会帮助他们很多事情。
你们喜欢自己的妈妈和家吗?(幼儿:喜欢。
)4、创编小兔和妈妈的对话。
老师: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兔,你会怎么逃家?XXX会用什么方法阻止小兔逃家?请相邻的两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兔和兔妈妈,想一想并说一说。
如果能把“如果……就……”这个好听的词语也放进去,那就更好了。
让幼儿相互对话进行创编。
《逃家小兔》教案【4篇】《逃家小兔》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会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兔妈妈对兔宝宝的爱。
2、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3、学会如何接受爱和对待爱,并用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爱。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重点难点:1、愿意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2、愿意用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逃家小兔》PPT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出示课件图片)(兔妈妈和兔宝宝)二、理解故事(播放背景音乐)一天,兔宝宝对妈妈说自己要逃走了。
1、师:你们想兔妈妈听了小兔的话,妈妈会怎么办呢?妈妈会说些什么呢?2、师:小朋友,你们想过要离家出走吗?为什么呀?师:如果你们出走了,妈妈也会去追你的,因为你也是她的小宝贝呀!3、师:小兔子可不想被妈妈追上,他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鱼,游得远远的。
”提问:这下子兔妈妈该怎么办才好呢?(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说说自己的想法。
)出示课件一师提问:仔细看看这幅图,兔妈妈在干什么?她用什么做诱饵的?为什么要用胡萝卜做诱饵呢?总结:兔妈妈知道它的宝宝最喜欢吃胡萝卜了,这根红红的胡萝卜中藏着妈妈对宝宝满满的爱呢!4、师:可是小兔子不想被妈妈抓住,所以他说:“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提问:小兔变成小花,妈妈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想象)播放课件二兔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师:看看兔妈妈拿着一些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拿小草?总结:兔妈妈知道它的宝宝也很喜欢吃小草,这些青草中也藏着妈妈浓浓的爱呢!”5、师:可是小兔子还是不想被妈妈抓住,所以他说:“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了我,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
”提问:这时,妈妈会变成什么呢?为什么?播放课件三你找到兔妈妈了吗?她变成了什么?为什么要变成大树?(幼儿自由说)兔妈妈也是这样想的吗,我们一起来听听。
逃家小兔绘本教案逃家小兔绘本教案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绘本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
通过绘本,孩子们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故事情节,了解不同的生活场景,培养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而《逃家小兔》这本绘本,不仅具有生动有趣的故事,还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本文将以《逃家小兔》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这本绘本进行教学。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这本绘本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认知。
故事中的小兔因为好奇心驱使,离开了家,展开了一场冒险。
在逃离的过程中,小兔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孩子们可以通过阅读故事,感受到小兔的恐惧、孤独和不安,从而培养他们对于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共情能力。
通过讨论小兔的情感变化,孩子们可以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出同情心和友善的品质。
其次,这本绘本也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行为和责任。
小兔逃离家园后,发现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开始怀念起家的温暖和安全。
通过小兔的经历,孩子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从而学会承担责任。
通过讨论小兔的选择和后果,孩子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自己和他人,培养出负责任的品质。
此外,这本绘本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兔逃离家园后,他遇到了各种困难和危险,需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来解决。
通过阅读故事,孩子们可以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讨论小兔的决策和行动,孩子们可以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这本绘本还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家的重要性。
小兔在逃离家园后,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开始怀念起家的温暖和安全。
通过小兔的经历,孩子们可以认识到家的重要性,明白家是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是孩子们成长的根基。
通过讨论小兔的感受和体会,孩子们可以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培养出感恩和珍惜的品质。
综上所述,《逃家小兔》这本绘本不仅具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还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通过这本绘本的教学,我们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认知、行为和责任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家的珍惜和感恩之心。
绘本《逃家小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绘本故事,通过看图和猜测阅读,想象故事情节,根据绘本学编浅显的童话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绘本阅读中练习用“如果......就......”句式说话、写话。
3、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体会母子情深。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略)一、导入:ppt出示:逃师:这个字谁认识?给它组个词。
ppt出示:逃家,师:从哪里逃走?ppt出示:逃家小兔,师:谁从家里逃走?ppt出示封面:今天姚老师要带大家看的绘本,就是这本书《逃家小兔》,看封面,小兔子在干什么?你一定觉得很好奇吧,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本书。
二、师生一起读故事。
读变化○1师: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离家出走,离家出走的意思是——-,有一天,它对妈妈说:“我要逃跑啦!”妈妈端着一盆子胡萝卜,是小兔子最喜欢吃的食物,不慌不忙地说:“不管你逃到哪儿,”妈妈说,“我都会紧紧跟着你,谁让你是我的小宝贝呢!”小兔子可不想被妈妈追上,于是它说:“如果你跟着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鳟鱼最喜欢在小溪里游泳),游得远远的。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一条小鳟鱼,我就变成钓鱼的把你钓上来。
”师:仔细看看这幅有趣的图画,兔妈妈坐在河边钓鱼,猜想一下兔妈妈用什么做钓饵可以钓到小兔子?真是知子莫如母啊,细心的兔妈妈知道孩子最爱吃胡萝卜,就用胡萝卜做钓饵,小兔子被-----钓上来了。
读变化○2师讲故事生边看图边听。
“如果你变成钓鱼的”,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够不着。
”“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山多高啊,可是妈妈一点也不怕,因为她要找到她心爱的小宝贝。
兔妈妈真---勇敢!看她还背着包呢,猜猜里面有什么?多体贴的妈妈啊!三、根据情节猜故事。
调皮的小兔不想被妈妈捉住,继续往前逃。
它说:“如果你变成爬山的人,我就要变成藏红花(一种很美丽的小花),躲在花园里。
”孩子们,请插上你想象的翅膀,猜猜看,如果小兔变成了藏红花。
逃家小兔(一)活动目标:、理解故事地内容及事物之间地关系,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想象、创编.、掌握句型“如果……就……” ,丰富词语:逃家.、能深刻地感受母子间地亲情.(二)活动准备:课件、相应地故事图片.(三)活动过程:、活动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地故事,故事地名字叫做“逃家小兔” . 为什么要叫“逃家小兔” 呢?听完故事以后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师:故事好听吗?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故事叫“逃家小兔” 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幼:因为小兔子一直想要逃跑.幼:小兔子想要离开自己地家.师:原来故事里讲地就是一只一直想要逃跑、离开家地小兔子,所以我们给它个名字叫“逃家小兔” .那小兔为什么要逃家呢?最后它有没有逃走呢?(幼儿自由回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幼:小兔觉得外面好玩所以想要逃走,但是最后它没有逃走成功.幼:我认为小兔要逃走是因为遇到了不开心地事情才逃走地……你们有没有也和小兔子一样想过要逃跑、离开自己地家呢?幼:我没有离开过自己地家,因为爸爸妈妈对我很好.幼:我也没有离开过家,虽然有时爸爸妈妈会骂我,但是都是因为我不乖… …师:我们小朋友虽然有时候调皮惹爸爸妈妈不开心,但是他们也都是为了你们好,因为爸爸妈妈爱你们.、演示课件讲故事,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师:小兔一直想逃跑,想出了哪些方法逃跑地?妈妈又是用什么方法不让小兔子逃走呢?师:我们现在再来完整地听一遍故事.教师一边出示课件一边讲述故事.师:小兔想出了哪些方法逃跑?妈妈听后是怎么说地呢?(掌握重点句型“如果……就……” . )幼:如果小兔想要变成小鳟鱼逃走,妈妈就变成捕鱼地人去抓它.幼:如果小兔想要变成高山上地大石头,妈妈就变成爬山地人去找它.幼:如果小兔想要变成小花,妈妈就变成园丁去花园里找它……师:小兔子和兔妈妈地话里都有一个好听地词,刚才小朋友在回答地时候说到了,那就是“如果……就……” ,我们能不能用这个好听地词也来说一句话呢?(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地反应来举例进行引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幼:如果我拿到五角星妈妈就会开心地笑.幼:如果天气冷了我们就要多穿些衣服…… 、讨论:那妈妈为什么会想方设法不让小兔逃跑呢? 我们和旁边地好朋友互相讨论一下.幼:因为妈妈不想让小兔离开自己地家.幼:因为妈妈爱小兔,想要在身边保护小兔.师:妈妈师因为爱小兔,爱自己地孩子,就像小朋友地妈妈也爱小朋友一样,其实小朋友地妈妈也是小朋友地好朋友,会帮助你们很多事情,是不是呀?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自己地妈妈,喜不喜欢自己地家啊?(幼:喜欢.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创编小兔和妈妈地对话.师:如果你是故事里地小兔,你会怎么逃家?兔妈妈又会用什么方法阻止小兔逃家?请相邻地两个小朋友分别做小兔和兔妈妈来想一想,说一说,要是能把“如果……就……” 这个好听地词语也放进去,那就更好了.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幼儿相互对话进行创编. (请创编地好地幼儿上来表演)幼:妈妈,我要逃走了,我要变成天上地白云飘地远远地;如果你变成天上地白云我就要变成蓝天,飘向我地怀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幼:妈妈,我要逃走了,我要变成小汽车开地远远地;如果你变成小汽车我就变成开车地人开到我要你去地地方……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尝试复述故事《逃家小兔》.师:小朋友真动脑筋,说出了这么多好听地方法. 那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完整地来讲一讲呢?现在我们就一边看着动画一边来讲.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游戏:你追我逃师:小朋友地故事讲得真好,那你们还想不想把故事表演出来?教师做兔妈妈,幼儿做小兔,进行角色表演.现在老师来扮演兔妈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小兔,然后把故事中地内容表演出来.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活动结束后,我们小朋友还可以自己相互来扮演故事中地角色,也可以把你们自己创编地故事进行表演)附:故事《逃家小兔》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逃走啦!” “如果你逃走了,” 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地小宝贝呀!” “如果你来追我,” 小兔说,“我就要变成溪里地小鳟鱼,游得远远地. ” “如果你变成溪里地小鳟鱼,” 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地人去抓你. ” “如果你变成捕鱼地人,” 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地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 “如果你变成高山上地大石头,” 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地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 “如果你变成爬山地人,” 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 “如果你变成小花,” 妈妈说,“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 “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 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地. ”“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地,” 妈妈说,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 “如果你变成树,” 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地. ” “如果你变成小帆船,” 妈妈说,“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我要你去地地方. ” “如果你变成风,把我吹走,” 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马戏团里地空中飞人,飞得高高地. ” “如果你变成空中飞人,” 妈妈说,“我就变成走钢索地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你. ” “如果你变成走钢索地人,走在半空中,” 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 ” “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 妈妈说,“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好好地抱住你. ” “ 天哪!” 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地小宝贝吧. ” 他就这么办了. “来根红萝卜吧!” 妈妈说.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绘本与童诗的美丽邂逅--二年级《逃家小兔》绘本读写一体课
教学设计及评析
刘雅芳;张身贵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年(卷),期】2015(000)010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刘雅芳;张身贵
【作者单位】浙江省常山县青石中心小学 324202;浙江省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3242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让绘本为学生的写作插上翅膀——以《逃家小兔》为例谈绘本与作文教学的结合[J], 吴丽媛;
2.《逃家小兔》一年级绘本阅读课教学设计 [J], 施瑛;樊周明
3.阅读绘本学写日记--二年级《蚯蚓的日记》绘本读写一体课教学设计 [J], 方巧芬
4.探索绘本解读艺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以一节《逃家小兔》绘本阅读课为例[J], 李艳霞
5.借助绘本阅读开启读写之门--以《逃家小兔》为例 [J], 刘维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绘本与童诗的美丽邂逅——二年级《逃家小兔》绘本读写一体课教学设计及评析
设计:刘雅芳评析:张身贵
【学情分析】
绘本以简练的文字,构筑出跌宕起伏的故事;绘本以图画的方式讲故事,符合孩子们的欣赏习惯:绘本以风趣活泼的风格,表现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物。
《逃家小兔》绘本“读写一体”的教学对象定位于二年级下册的孩子。
这一阶段的孩子识字量已近1500字,基本跨越了文字障碍。
因此,从绘本入手,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并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学习运用绘本语言表达,就显得大有可为了。
【绘本解读】
《逃家小兔》这部绘本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兔妈妈之间玩语言捉迷藏游戏的故事。
小兔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兔妈妈不离不弃的追随,让这个情节简单的小故事,温馨而充满情趣,被誉为图画书中的经典之作。
《逃家小兔》的语言别具特色——妈妈与小兔之间的对话以“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贯穿整个故事,想象奇妙,诗意盎然,极富韵味。
因此,本设计旨在通过对小兔与妈妈之间对话的品读与剖析,发现对话形式上的秘妙,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这一特色句式创作儿童诗。
【教学目标】
1.阅读绘本,想象说话,感受小兔想象的丰富奇特和妈妈母爱的温馨执著。
2.学习运用绘本语言——“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句式创作儿童诗。
3.通过品读一部绘本,推荐一组绘本,激发学生走进绘本世界的兴趣和欲望。
【课前准备】
《逃家小兔》绘本;PPT;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听片段,猜题目,激发阅读兴趣
1.讲述片段,竞猜题目。
教师讲述《逃家小兔》故事片段,让小朋友猜故事题目,引出课题;请学生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有意思的题目。
【板书:逃家小兔】
2.激活记忆,重温故事。
(1)请小朋友说说故事主人公是谁。
让我们一起把小兔和兔妈妈请到黑板上来吧!【板书:小兔妈妈】
(2)请读过此绘本的小朋友说说这个故事中印象深刻的片段。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这个有趣的故扣巴!
(点评:以故事片段的讲述导入,激活阅读体验,让孩子们带着对童话的美好记忆,步入美丽而又温情的童话意境)
二、分角色,读绘本,发现对话奥秘
1.分发绘本,人手一份。
同桌分角色朗读故事。
2.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
思考:兔宝宝和兔妈妈是怎么说话的?你发现其中的秘密了吗?
3.交流兔妈妈和兔宝宝对话的秘密:兔宝宝和兔妈妈都喜欢说——如果你变成( ),我就变成( ),( )。
【板书这一句式】(点评:《逃家小兔》情节简单,一读即懂.故阅读伊始便直指表达形式,略去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形式的秘妙,删繁就简,去芜存菁。
)
三、据文意,练表达,感受温馨母爱
1.看图说话。
PPT依次播放绘本中的无字彩图,请小朋友用上述句式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
2.想象说话。
小兔这么调皮,它还会变成什么呢?兔妈妈又会怎样变化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帮小兔和兔妈妈变一变吧!
3.感悟母爱。
小朋友们,你们说,小兔是真的想离家出走吗?其实,它在跟妈妈玩着一个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游戏呢!【板书:捉迷藏】无论小兔变成什么,兔妈妈都会千方百计地、不顾一切地找到它。
这还只是捉迷藏吗?【补充板书:爱的捉迷藏】
(点评:想象说话这一环节至关重要,为下一环节的创作做了
很好的铺垫。
“爱的捉迷藏”这一主题的凸显,即为童诗创作找到了生发点。
童诗者,以情为根,以诗为枝叶,情动而辞发,根深则枝繁叶茂)
四、化绘本,作童诗,表现童真生活
1.绘本蛮身音诗。
看,老师还把这个绘本变成了两首诗呢!诗的题目是——《爱的捉迷藏》。
(点评:绘本变身儿童诗,教师这一改编一举多得——既梳理了绘本内容,又深化了绘本爱的主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童诗创作提供了范本,实现由读到写的步步深入,水到渠成。
)
2.朗读诗歌,探寻奥秘。
多种形式朗读,讨论这两首诗是怎么变出来的。
PPT演示: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请小朋友当一回小诗人,学着上面两首诗的样子,从孩子和妈妈的角色中任选一个,想象写话,创作童诗。
4.童诗展示,互动点评。
(点评:在语言转化上,以PPT动态演示绘本语言如何变身童诗语言,清楚明了在角色选择上,给予学生以选择的权利,鼓励自主表达:在童诗创作上,由教师提供格式,由扶到放,创作篇幅不拘长短,高度自由)
五、淡作者,荐绘本,鼓励自主阅读
1.简介作者。
文:(美)玛格丽特.怀兹.布朗图(美)克雷门,赫德
玛格丽特和克雷门是美国图画书界的先驱性人物。
他们合作的两本睡前故事书—《逃家小兔》《月亮,晚安》,都成了图画书的经典之作。
2.推荐阅读。
(1)玛格丽特和克雷门合作完成的另一部绘本《月亮,晚安》。
(2)有关兔子的其他绘本:《没有耳朵的兔子》《我的兔子朋友》《海盗兔子小亨利》《兔子先生的麻烦》《再见,小兔子》……
3.课堂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不仅读了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还学会了写诗,成了一位位小诗人。
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呀!
(点评:从一部绘本,到一组绘本;从一个主题,到多个主题;从一位作者,到多位作者,阅读推荐,打开绘本阅读的大门。
)【总评】吕叔湘先生曾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风趣地形容为“三七”开,课内仅占三成,课外则占七成。
这句话强调的是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
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有些孩子阅读兴趣很浓,阅读量很大,但语言表达却显一般。
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们的阅读只停留在表面,内化积累效果甚微,值得深思。
此课例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指向“读写一体”的设计,探索出了条从读到写、以读促写的高效路径,意义非凡。
品读设计并观课之后,我觉得此课有三点值得肯定。
1.选择了诗一般的文本。
当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涉猎很广,教师平时推荐的课外书也不少,但因时间原因,教师能选作课内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数量是有限的。
因此,选书很重要,这需要教师独具慧眼,甄选出有价值的来开展教学。
《逃家小兔》中小兔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兔妈妈不离不弃的追随,情节简单,充满情趣,人物语言更是充满诗意。
刘老师不仅科学合理地选择了这文本,而且又进行了一定的“变身”,更使诗情洋溢,诗意盎然,让孩子们习得语言变得触手可及。
2.表现了诗一般的生活。
孩子的天性是真和美,所以他们看到的世间的万事万物也是美的,对事物的表达也是美的、真的、善的,这是诗歌最重要的表达内容和形式,所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把《逃家小兔》送给孩子,让他们读完以后,也来说说、写写,真乃诗意的生活,美丽的邂逅。
3.确定了诗一般的愿景。
我们平时看到的阅读课多数以阅读教学为目标,刘老师看远步,以践行语言表达为目标,寄寓了教师以读促写、以写悟读的高远追求,尤其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堪称诗般的愿景。
这样一次当小诗人的高峰体验,有助于实现孩子“对写话有兴趣”的教学目标。
(浙江省常山县青石中心小学324202
浙江省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3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