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素材(开公开课的时候很有用)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51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如图所示,质量m =3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秽v 0=4m/s 水平向右抛出,恰好从A 点沿着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
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 3.75m ,B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BD 平滑连接,A 与圆心D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MN 是一段粗糙的水平轨道,小物块与MN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轨道其他部分光滑。
最右侧是一个半径为r =0.4m 的半圆弧轨道,C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半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BD 在D 点平滑连接。
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m/s 2,sin37°=0.6,cos37°=0.8。
(1)求小物块经过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若MN 的长度为L 0=6m ,求小物块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若小物块恰好能通过C 点,求MN 的长度L 。
【答案】(1)62N (2)60N (3)10m 【解析】 【详解】(1)物块做平抛运动到A 点时,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0cos37A v v ==︒ 解得:04m /5m /cos370.8A v v s s ===︒小物块经过A 点运动到B 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11cos3722A B mv mg R R mv +-︒= 小物块经过B 点时,有:2BNB v F mg m R-= 解得:()232cos3762N BNBv F mg m R=-︒+=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2N (2)小物块由B 点运动到C 点,根据动能定理有:22011222C B mgL mg r mv mv μ--⋅=- 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CNC v F mg m r+=代入数据解得:60N NC 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0N(3)小物块刚好能通过C 点时,根据22Cv mg m r=解得:2100.4m /2m /C v gr s s ==⨯=小物块从B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22211222C B mgL mg r mv mv μ--⋅=- 代入数据解得:L =10m2.如图所示,半径R =0.5 m 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左端A 与圆心O 等高,B 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的右端C 与一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相切。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1.利用弹簧弹射和传送带可以将工件运送至高处。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方向成37度角,顺时针匀速运动的速度v =4m/s 。
B 、C 分别是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相距L =6.4m 。
倾角也是37︒的斜面固定于地面且与传送带上的B 点良好对接。
一原长小于斜面长的轻弹簧平行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上端放一质量m =1kg 的工件(可视为质点)。
用力将弹簧压缩至A 点后由静止释放,工件离开斜面顶端滑到B 点时速度v 0=8m/s ,A 、B 间的距离x =1m ,工件与斜面、传送带问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0.5,工件到达C 点即为运送过程结束。
g 取10m/s 2,sin37°=0.6,cos37°=0.8,求:(1)弹簧压缩至A 点时的弹性势能;(2)工件沿传送带由B 点上滑到C 点所用的时间;(3)工件沿传送带由B 点上滑到C 点的过程中,工件和传送带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答案】(1)42J,(2)2.4s,(3)19.2J【解析】【详解】(1)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P 01sin 37cos372E mgx mgx mv μ︒︒=++ 解得:E p =42J(2)工件在减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过程中,加速度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sin 37cos37mg mg ma μ︒︒+=解得:a 1=10m/s 2 工件与传送带共速需要时间为:011v v t a -=解得:t 1=0.4s 工件滑行位移大小为:220112v v x a -= 解得:1 2.4x m L =<因为tan 37μ︒<,所以工件将沿传送带继续减速上滑,在继续上滑过程中加速度为a 2,则有:2sin 37cos37mg mg ma μ︒︒-=解得:a 2=2m/s 2假设工件速度减为0时,工件未从传送带上滑落,则运动时间为:22vt a = 解得:t 2=2s工件滑行位移大小为:2 3? 1n n n n n 解得:x 2=4m工件运动到C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故假设成立。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定理1.蹦床运动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一个质量为60kg 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 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离水平网面5.0m 高处。
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 ,若把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来处理,求此力的大小和方向。
(g 取10m/s 2) 【答案】1.5×103N ;方向向上 【解析】 【详解】设运动员从h 1处下落,刚触网的速度为1128m /s v gh ==运动员反弹到达高度h 2,,网时速度为22210m /s v gh ==在接触网的过程中,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F 和向下的重力mg ,设向上方向为正,由动量定理有()21()F mg t mv mv -=--得F =1.5×103N方向向上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A 和物块C 置于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物块B 置于A 的左端,A 、B 、C 的质量分别为m 、2m 和3m ,已知A 、B 一起以v 0的速度向右运动,滑块C 向左运动,A 、C 碰后连成一体,最终A 、B 、C 都静止,求:(i )C 与A 碰撞前的速度大小(ii )A 、C 碰撞过程中C 对A 到冲量的大小. 【答案】(1)C 与A 碰撞前的速度大小是v 0; (2)A 、C 碰撞过程中C 对A 的冲量的大小是32mv 0.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①设C 与A 碰前速度大小为1v ,以A 碰前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对A 、B 、C 从碰前至最终都静止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1(2)3?0m m v mv -+= 解得:10v v =. ②设C 与A 碰后共同速度大小为2v ,对A 、C 在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12 3(3)mv mv m m v =+-在A 、C 碰撞过程中对A 由动量定理得:20CA I mv mv =- 解得:032CA I mv =-即A 、C 碰过程中C 对A 的冲量大小为032mv . 方向为负.考点:动量守恒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求木板、木块速度问题,分析清楚运动过程、正确选择研究对象与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正方向的选择.3.如图甲所示,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是m A =4.0kg 和m B =3.0kg .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 右侧与竖直墙壁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 从t =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 =4s 时与物块A 相碰,并立即与A 粘在一起不分开,C 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求:(1)C 的质量m C ;(2)t =8s 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 p 1 (3)4—12s 内墙壁对物块B 的冲量大小I【答案】(1) 2kg (2) 27J (3) 36N s × 【解析】 【详解】(1)由题图乙知,C 与A 碰前速度为v 1=9m/s ,碰后速度大小为v 2=3m/s ,C 与A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 C v 1=(m A +m C )v 2解得C 的质量m C =2kg .(2)t =8s 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 p1=12(m A +m C )v 22=27J(3)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4~12s 内墙壁对物块B 的冲量大小I=(m A +m C )v 3-(m A +m C )(-v 2)=36N·s4.滑冰是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 上表面为一段圆弧的大滑块放在水平面上,圆弧面的最底端刚好与水平面相切于水平面上的B 点,B 点左侧水平面粗糙、右侧水平面光滑,质量为m=0.5kg 的小物块放在水平而上的A 点,现给小物块一个向右的水平初速度v 0=4m/s ,小物块刚好能滑到圆弧面上最高点C 点,已知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53°,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L=1m ,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重力加速度为g=10m/s 2.求: (1)圆弧所对圆的半径R ;(2)若AB 间水平面光滑,将大滑块固定,小物块仍以v 0=4m/s 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则小物块从C 点抛出后,经多长时间落地?【答案】(1)1m (2)428225t s = 【解析】 【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得小物块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物块从B 点滑到圆弧面上最高点C 点的过程,小物块与大滑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和系统机械能守恒求出圆弧所对圆的半径;,根据机械能守恒求出物块冲上圆弧面的速度,物块从C 抛出后,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求落地时间; 【详解】解:(1)设小物块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v ,根据动能定理得:22011122mgL mv mv μ=- 设小物块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v ,物块从B 点滑到圆弧面上最高点C 点的过程,小物块与大滑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则有:12()mv m M v =+ 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有:2201211()(cos53)22mv m M v mg R R =++- 联立解得:1R m =(2)若整个水平面光滑,物块以0v 的速度冲上圆弧面,根据机械能守恒有:2200311(cos53)22mv mv mg R R =+- 解得:322/v m s =物块从C 抛出后,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38sin 532/5y v v m s =︒= 这时离体面的高度为:cos530.4h R R m =-︒=212y h v t gt -=-解得:4282t s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长为L 的木板B ,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一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槽C ,与长木板接触但不相连,圆弧槽的下端与木板上表面相平,B 、C 静止在水平面上.现有滑块A 以初速度0v 从右端滑上B ,一段时间后,以02v 滑离B ,并恰好能到达C 的最高点.A 、B 、C 的质量均为m .求: (1)A 刚滑离木板B 时,木板B 的速度; (2)A 与B 的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圆弧槽C 的半径R ;(4)从开始滑上B 到最后滑离C 的过程中A 损失的机械能.【答案】(1) v B =04v ;(2)20516v gL μ=(3)2064v R g =(4)201532mv E ∆=【解析】 【详解】(1)对A 在木板B 上的滑动过程,取A 、B 、C 为一个系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 0=m2v +2mv B 解得v B =4v (2)对A 在木板B 上的滑动过程,A 、B 、C 系统减少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系统产生的热量222000111()2()22224v v mgL mv m m μ⨯=--解得20516v gLμ=(3)对A 滑上C 直到最高点的作用过程,A 、C 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则有:2mv +mv B =2mv A 、C 系统机械能守恒:22200111()()222242v v mgR m m mv +-⨯=解得2064v R g= (4)对A 滑上C 直到离开C 的作用过程,A 、C 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0024A C mv mv mv mv +=+ A 、C 系统初、末状态机械能守恒,2222001111()()222422A C m m m m +=+v v v v 解得v A =4v . 所以从开始滑上B 到最后滑离C 的过程中A 损失的机械能为:2220015112232A mv E mv mv ∆=-=【点睛】该题是一个板块的问题,关键是要理清A 、B 、C 运动的物理过程,灵活选择物理规律,能够熟练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列出等式求解.3.如图:竖直面内固定的绝缘轨道abc ,由半径R =3 m 的光滑圆弧段bc 与长l =1.5 m 的粗糙水平段ab 在b 点相切而构成,O 点是圆弧段的圆心,Oc 与Ob 的夹角θ=37°;过f 点的竖直虚线左侧有方向竖直向上、场强大小E =10 N/C 的匀强电场,Ocb 的外侧有一长度足够长、宽度d =1.6 m 的矩形区域efgh ,ef 与Oc 交于c 点,ecf 与水平向右的方向所成的夹角为β(53°≤β≤147°),矩形区域内有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m 2=3×10-3 kg 、电荷量q =3×l0-3 C 的带正电小物体Q 静止在圆弧轨道上b 点,质量m 1=1.5×10-3 kg 的不带电小物体P 从轨道右端a 以v 0=8 m/s 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P 、Q 碰撞时间极短,碰后P 以1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弹回.已知P 与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A 、B 均可视为质点,Q 的电荷量始终不变,忽略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求:(1)碰后瞬间,圆弧轨道对物体Q 的弹力大小F N ;(2)当β=53°时,物体Q 刚好不从gh 边穿出磁场,求区域efgh 内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1;(3)当区域efgh 内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2=2T 时,要让物体Q 从gh 边穿出磁场且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求此最长时间t 及对应的β值.【答案】(1)24.610N F N -=⨯ (2)1 1.25B T = (3)127s 360t π=,001290143ββ==和 【解析】 【详解】解:(1)设P 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1v 和1v ',Q 碰后的速度为2v 从a 到b ,对P ,由动能定理得:221011111-22m gl m v m v μ=- 解得:17m/s v =碰撞过程中,对P ,Q 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111122m v m v m v '=+取向左为正方向,由题意11m/s v =-', 解得:24m/s v =b 点:对Q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222N v F m g m R-=解得:24.610N N F -=⨯(2)设Q 在c 点的速度为c v ,在b 到c 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22222211(1cos )22c m gR m v m v θ-+=解得:2m/s c v =进入磁场后:Q 所受电场力22310N F qE m g -==⨯= ,Q 在磁场做匀速率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211c c m v qv B r =Q 刚好不从gh 边穿出磁场,由几何关系:1 1.6m r d == 解得:1 1.25T B = (3)当所加磁场22T B =,2221m cm v r qB == 要让Q 从gh 边穿出磁场且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则Q 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最大,则当gh 边或ef 边与圆轨迹相切,轨迹如图所示:设最大圆心角为α,由几何关系得:22cos(180)dr r α-︒-= 解得:127α=︒ 运动周期:222m T qB π=则Q 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222127127•s 360360360m t T qB παπ===︒此时对应的β角:190β=︒和2143β=︒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以速度v 1、v 2同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m 2被右侧墙壁原速弹回,又与m 1碰撞,再一次碰撞后两球都静止.求第一次碰后m 1球速度的大小.【答案】【解析】设两个小球第一次碰后m 1和m 2速度的大小分别为和,由动量守恒定律得:(4分) 两个小球再一次碰撞,(4分)得:(4分)本题考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应用,设小球碰撞后的速度,找到初末状态根据动量守恒的公式列式可得5.人站在小车上和小车一起以速度v 0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地面上的人将一小球以速度v 沿水平方向向左抛给车上的人,人接住后再将小球以同样大小的速度v 水平向右抛出,接和抛的过程中车上的人和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重复上述过程,当车上的人将小球向右抛出n 次后,人和车速度刚好变为0.已知人和车的总质量为M ,求小球的质量m . 【答案】02Mv m nv= 【解析】试题分析:以人和小车、小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车上的人第一次将小球抛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Mv 0-mv=Mv 1+mv 得:102mvv v M=-车上的人第二次将小球抛出,由动量守恒: Mv 1-mv=Mv 2+mv 得:2022mvv v M=-⋅同理,车上的人第n 次将小球抛出后,有02n mvv v n M=-⋅ 由题意v n =0, 得:02Mv m nv=考点:动量守恒定律6.如图,光滑冰面上静止放置一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斜面体右侧一蹲在滑板上的小孩和其面前的冰块均静止于冰面上.某时刻小孩将冰块以相对冰面3 m/s 的速度向斜面体推出,冰块平滑地滑上斜面体,在斜面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0.3" m (h 小于斜面体的高度).已知小孩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 1="30" kg ,冰块的质量为m 2="10" kg ,小孩与滑板始终无相对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 2.(i )求斜面体的质量;(ii )通过计算判断,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能否追上小孩? 【答案】(i )20 kg (ii )不能 【解析】试题分析:①设斜面质量为M ,冰块和斜面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222()m v m M v =+系统机械能守恒:22222211()22m gh m M v m v ++= 解得:20kg M =②人推冰块的过程:1122m v m v =,得11/v m s =(向右)冰块与斜面的系统:22223m v m v Mv '=+ 22222223111+222m v m v Mv ='解得:21/v m s =-'(向右) 因21=v v ',且冰块处于小孩的后方,则冰块不能追上小孩.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7.如图所示,静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辆手推车沿一直线排列,质量均为m ,人在极端的时间内给第一辆车一水平冲量使其运动,当车运动了距离L 时与第二辆车相碰,两车以共同速度继续运动了距离L 时与第三车相碰,三车以共同速度又运动了距离L 时停止。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热点之一。
同学们复习万有引力定律时应该做到五知道:一、知道公式及其适用范围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其中引力常量可由实验测出。
严格地说该公式只适用于两质点间的相互作用;但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如太阳和地球,地球和月球等)时,此公式也近似适用,不过此时的r表示两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二、知道基本等量关系及其意义研究天体运动时,人们常常把天体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的向心力完全由万有引力提供,其基本等量关系是可见,卫星绕行星(或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a、线速度v、角速度ω、转速(每秒转的圈数)n与周期T都跟卫星(或行星)的质量m无关,但与中心天体行星(或恒星)的质量M有关;不同的卫星(或行星)绕同一行星(或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轨道半径r 越大,则周期T也越大,但向心加速度a、线速度v、角速度ω与转速n却都越小。
三、知道估算天体质量和平均密度的思路与方法如果能够测出卫星(或行星)绕行星(或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则由基本等量关系式,得进而得出行星(或恒星)的质量为该行星(或恒星)的平均密度为式中V为行星(或恒星)的体积,R为行星(或恒星)的半径。
若卫星绕天体表面运行时,,则有四、知道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高中阶段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即。
抓住这一关系,可直接解决许多问题(因篇幅,略,请同学们补充)。
五、知道同步卫星的几个定值及其由来1. 同步卫星的周期同步卫星又叫通讯卫星,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即同步卫星的周期为定值,。
2. 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由并将代入,利用计算器,即可计算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定值)。
3. 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将上面有关数据,代入,并用计算器,算得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即环绕速度,但不是发射速度)(定值,它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4. 同步卫星只能位于赤道上空这是因为同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为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其方向必指向地心;另一方面因为同步卫星相对地球表面静止不动,它的轨道平面与地轴垂直,因此,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只能是赤道平面,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只能是圆。
高考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机械运动及其描述1.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14/v m s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28/v m 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若全程的平均速度' 3.75/v m s =,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1'3/v m s =,求这个物体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6m/s ,5m/s 【解析】 【详解】(1)令全程时间为2t ,则根据平均速度关系有全程位移为12s v t v t =+全程的平均速度121248./6/2222v t v t v v s v m s m s t t +++===== (2)令全程位移为2s ,则根据平均速度关系有全程通过的时间12s st v v =+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121212222 v v s sv s s t v v v v ⋅===++ 代入数据:22233.753v v ⨯⨯+=解得:2v =5m /s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给出的平均速度分别求出全程运动的位移和时间表达式,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掌握规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两年以来,物理组的最高领导一直在考驾照,今天又和前(N+8)次一样,早早地来到客运站,思考到达考点的三种途径.第一种是乘普客汽车国道到达;第二种方法是乘快客汽车经高速公路到达;第三种方法是乘火车到达;下面是三种车的发车时刻及里程表,已知普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度为60km/h ,快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100km/h ,两车途中均不停站,火车在中途需停靠石台站5min ,设火车进站和出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400km/h 2,途中匀速行驶,速率为120km/h ,若现在时刻是上午8点05分,科目二开考时间是9点25分,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能否赶上考试?如果能,该选择乘哪个班次什么车?(单位统一用km/h )普客汽车 快客汽车 火车 里程/km758072班次7∶20 8∶2010∶30 14∶30 ……8∶00 8∶40 9∶20 10∶55 ……8∶00 8∶33 9∶00 9∶43 ……【答案】能赶上,8:33发车,9:20到达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种乘普客汽车1117575min 60s t h v ∆=== 8:20发车,9:35到达; 第二种乘快客汽车2228048min 100s t h v ∆=== 8:40发车,9:28到达; 第三种乘火车1120h=0.05h 2400v t a == 火车匀变速运动时间4t 1=0.2h 火车匀变速运动路程11412km s v t =⋅=火车匀速运动路程2(7212)km=60km s =-火车匀速运动时间1220.5s t h v == 火车总时间3123447min t t t t ∆=++=8:33发车,9:20到达 所以选择乘坐火车 【点睛】此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关键是高清时间和时刻关系以及路程关系,此题考查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设质量为m 的子弹以初速度V 0射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不再射出,子弹钻入木块深度为d .求①木块最终速度的大小 ②产生的热能 ③平均阻力的大小【答案】①0mv v M m=+共②202()Mmv Q M m =+③202()Mmv f M m d =+【解析】试题分析:①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mv 0=(M+m )v 共 解得:0mv v M m=+共 ②据能量守恒定律:22011()22mv M m v Q =++共 解得:202()Mmv Q M m =+③设平均阻力大小为f 据能量守恒定律:fd=Q则 202()Mmv f M m d=+考点: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名师点睛】此题是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问题;关键是能正确选择研究系统及研究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高中物理命题情境素材
当高中物理命题需要情境素材时,通常会涉及一些日常生活或
实际应用的场景,以便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以下是一些可能用到的情境素材:
1. 弹簧振子,可以描述一个弹簧挂在天花板上,上面挂着一个
质量块,然后讨论不同弹簧的弹性系数对振动频率的影响。
2. 光的折射,可以描述一个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现象,讨论不同介质的折射率对光线的偏折角度的影响。
3. 力的平衡,可以描述一个平衡的力的情景,例如一个悬挂的
物体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讨论如何计算绳的拉力以及不同角度下
的受力情况。
4. 马达原理,可以描述一个电动工具或者机械装置中的电动马
达的工作原理,讨论电流、磁场和力的关系。
这些情境素材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实际场景联系
起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
希望这些情境素材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命题情境素材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教师常常使用一些命题情境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本文将根据任务名称为“高中物理命题情境素材”,从物理学的不同领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趣的素材。
1. 运动学素材:想象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突然遇到了前方交通堵塞,车辆不得不减速停下。
请描述汽车的运动过程,并分析汽车的速度、加速度以及停下的原因。
2. 力学素材:假设有两个人在玩“拔河”游戏,一个人站在平坦的地面上,另一个人站在冰面上。
请分析两个人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解释为什么在冰面上的人容易被拖动。
3. 光学素材: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中,有一束激光照射在一块平面镜上。
请描述激光的入射、反射和折射的过程,并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4. 热学素材:在一个实验室中,有两个烧杯,一个烧杯中装有冷水,另一个烧杯中装有热水。
请分析热能的传递过程,并解释为什么冷水的温度会升高,热水的温度会降低。
5. 电学素材:一个电流表的正负极连接在一个电池的两端,显示出正值。
请分析电流的方向,并解释为什么电流会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
6. 波动素材:在一个实验室中,有一个弹簧和一个质点。
请描述弹簧的振动过程,并分析弹簧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对质点的影响。
7. 原子物理素材:假设有一个原子核在不断衰变,每经过一定时间,原子核的质量会减少一半。
请分析原子核的衰变过程,并解释为什么原子核的衰变是不可逆的。
以上是根据任务名称为“高中物理命题情境素材”所提供的一些物理素材。
这些素材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提供实际应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希望这些素材能够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黑板报素材
以下是一些关于高中物理的黑板报素材,包括一些基础知识、重要公式、定律和实验等。
1. 基础知识: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结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的分支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等。
物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能源、通信、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2. 重要公式:
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
动能定理:W=ΔE
重力加速度:g=/s²
牛顿第二定律:F=ma
欧姆定律:I=U/R
3. 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物体运动时所受的力与加速度和质量有关,即F=ma。
动量定理:力与时间的乘积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即Ft=Δp。
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W=ΔE。
角动量定理:力矩与时间的乘积等于物体角动量的变化,即Mt=ΔL。
4. 实验:
单摆实验:通过观察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验证了重力加速度的值。
自由落体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体在同一高度自由落体的时间,验证了重力加速度对所有物体都是相同的。
电磁感应实验:通过观察磁场变化时导线中产生的感应电流,验证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高中物理素材整理总结引言: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物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现象,还能促进我们的创新思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进行高中物理素材的整理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运动与力学1.1 直线运动:定义、加速度、速度与位移关系、匀加速运动公式等。
1.2 曲线运动:速度、加速度与半径、圆周运动等关系。
1.3 牛顿三定律:力的定义、平衡条件、作用与反作用、惯性等。
1.4 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平衡、应用力的作用点、力矩等。
二、热学2.1 热量与温度:热量的传递方式、热平衡、热膨胀等。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定义、热容与比热容、机械功与热量、绝热过程等。
2.3 理想气体定律:气体分子运动理论、气体状态方程、等温、等容、等压过程等。
三、光学3.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折射等。
3.2 光的成像:凸透镜、凹透镜、成像规律等。
3.3 光的波动性:单缝和双缝干涉、多普勒效应等。
3.4 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等。
四、电磁学4.1 电荷与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等。
4.2 电流与电阻: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阻、电功率等。
4.3 磁场与电磁感应:洛伦兹力、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波等。
五、核物理5.1 原子核结构:质子和中子的性质、半衰期等。
5.2 放射性衰变:α衰变、β衰变、γ射线等。
5.3 核反应与核能:核聚变、核裂变、核能的利用等。
结语:通过对高中物理素材的整理总结,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理解物理背后的科学原理,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物理学习,不断巩固和拓展自己的物理知识。
物理全国通用高考素材:经典作文素材大全第一部分:物理学原理1. 牛顿第一定律承认的惯性,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许多例子,如汽车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斜,因为惯性作用,快车转弯时乘客身体外弯,因为离心力作用。
2. 新能源汽车是物理发展的产物,借助于科技的进步,纯电动汽车的产生改变了人们传统对汽车的认知。
3. 物体在运动或静止时,若受到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将维持原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二定律的贡献。
第二部分:物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 在家庭中装监控摄像头,就是借助于现代光学技术,在物理原理上应用得以体现,使家庭安全得到更好的保护。
2. 合理利用物理原理,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进行健身训练。
3. 当地震等灾难发生时,理解地震物理学的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避免危险和保护自己的安全。
第三部分:经典物理实验1. 费曼双缝实验是现代物理学中最优美的实验之一,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到电子、光子等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 干涉仪和衍射仪则展示了波动光学的原理,使学生们深刻理解到光的传播与物理效应。
3. 弹簧振子则是介绍了简谐运动和阻尼振动等物理规律,生动直观。
第四部分:物理重要学者及其贡献1. 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是19世纪物理领域的巨人,他提出了电磁场理论,树立了电磁学的统一体系。
2. 狄拉克(Paul Dirac)是20世纪物理研究的先驱,他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并提出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
3. 波尔(Niels Bohr)是原子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原子结构和量子力学的基础理论。
总结物理学是自然学科中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与生活密不可分。
通过切实有效的学习物理学知识,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高中物理文案
嘿,朋友!你知道高中物理是啥样的吗?那简直就像是一场刺激的
冒险!
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高中物理,就像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走进了神
秘的森林,到处都是未知和好奇。
那些牛顿定律,不就像是指引我们
前行的神秘地图吗?比如,当你用力推一个箱子,它就会向前移动,
这不就正符合牛顿第二定律嘛!
再说说电学部分,电流、电阻、电压,它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得让人
头疼。
可一旦你搞懂了,就像是找到了打开宝藏的钥匙!就好比家里
的电路出了问题,你能凭借所学迅速找出毛病,那感觉多牛啊!
还有光学,折射、反射,那一道道光线就像调皮的小精灵,总是在
跟我们捉迷藏。
当我们通过凸透镜看到放大的物体,不就像发现了一
个隐藏的小世界吗?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我和同学们常常一起讨论问题。
“哎呀,这道题到底怎么解啊?”“别急别急,咱们再仔细琢磨琢磨!”老师也总
是耐心地引导我们,“孩子们,物理的世界很奇妙,只要你们用心探索,就能发现其中的美!”
高中物理虽然有时候让人觉得难,但是当你真正攻克一个难题,那
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它就像一座高山,我们努力攀登,每一步都
充满挑战,可当我们站在山顶,看到的风景又是那么美丽!
所以啊,朋友,高中物理就是这样一个既让人抓狂又让人着迷的存在,你准备好来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了吗?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高中物理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热情和好奇,就一定能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收获满满!。
中学物理作文万能素材1. 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和便利。
例如:- 电器的使用:电视、电脑、冰箱等现代电器的运作原理都是基于物理规律,通过这些电器,我们可以获得信息、储存食物等。
- 交通工具的运行: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都依赖物理原理,如燃烧、电力驱动等。
- 光学应用:眼镜、照相机、望远镜等设备都借助光的传播规律实现其功能,使我们的视觉得到加强和改善。
- 热能利用:暖气、空调等设备运用热的传导规律实现调节空气温度,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热环境。
2. 物理在工程科学中的应用物理在工程科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工程领域都需要依靠物理理论和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应用场景:- 结构设计:建筑物、桥梁、飞机等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物理力学的原理,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 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需要依赖于电磁学、电路理论等物理原理,如手机、电脑等。
- 材料研发:物理科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导电性、磁性等都需要通过物理实验和理论研究来探索和优化。
- 环境工程:物理科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流体动力学、光学和热传导等方面,用于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利用等问题。
3. 物理的科研与突破物理研究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应用领域中,也体现在对自然界科学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突破上。
以下是一些近年来物理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引力波探测:2015年,LIGO实验首次成功探测到引力波,揭示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重大成果。
- 材料科学进展:二维材料、纳米材料等的研究催生了新的突破,为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 量子计算与通信:量子力学的应用在计算和通信领域有着巨大潜力,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实现可靠量子计算和通信的途径。
- 新能源技术: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受益于对物理原理的深入研究,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