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人的健康第1节健康教案(新版)浙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61.76 KB
- 文档页数:5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教案浙教版本章特点⏹1、以“人”为中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对本章涉及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以“健康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和影响健康的有利因素”为线索,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2、本章涉及到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许多概念与知识,但学习的目的除了了解“人的健康与环境”有关的一些科学知识与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3、突出科学探究。
⏹4、渗透科学史、反映新技术和社会问题。
本章知识体系第1节健康⏹1、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三者处于最佳状态。
⏹生理健康2、健康包括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康⏹生物因素3 、影响健康的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1、一些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可使人患传染病。
(1)病原体(2)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2、传染病(3)流行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4)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实施调查的过程⏹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
⏹3、编制调查表。
⏹4、实施调查。
⏹5、统计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有关传染病的一些概念⏹病原体:指使人发生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微生物又包括细菌和病毒)⏹传染源:指会散发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疾病者。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途径。
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方法⏹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3节身体的防卫⏹1、抵抗微生物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眼、伤口等防御各种病原体侵入人体。
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抵抗入侵的各种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进行免疫反应抵抗入侵的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1)抗传染免疫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2、免疫自然免疫(2)免疫人工自动免疫人工免疫人工被动免疫(3)计划免疫⏹3、人体免疫功能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1、恶性肿瘤⏹2、冠心病⏹3、高血压病因和预防⏹4、糖尿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1)环境毒物和中毒⏹1、防中毒(2)食物中毒⏹2、平衡膳食⏹3、毒品和吸烟的危害⏹4、急救常识⏹5、血型和输血⏹ .⏹⏹。
第3章人的健康第1节健康知识点1 健康的含义1.概念健康是指人的生理、__心理__和__社会适应能力__均处于良好状态。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2.生理健康生理健康,即身体状态良好,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正常,没有疾病和躯体残缺。
只有生理状态良好时,你才有精力完成每天的学习和工作。
3.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表现为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很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4.社会关系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即对周围环境、社会生活各方面都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能与社会环境的要求保持一致,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
知识点2 提高健康水平1.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
2.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处于“生病——健康”这一连续区域内,并不断变化着。
易错点关于健康的准确认识例“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或认识正确的是( C )A.夏天,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因此,只要我们会游泳,就随时可以在任意湖泊中玩耍B.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C.在公共场所发现有人吸烟时,善意提醒“禁止吸烟”D.小红今年十二岁,体型苗条,她为了保持身材,每天只吃少量的米饭和青菜1.某媒体报道了一位中学生因为一部手机而跳楼的极端事件。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这名学生的行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这位同学身体没有疾病,他就是健康的B.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C.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D.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2.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体格健壮、肌肉发达、身体没病的人就是健康的B.学会与人相处,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健康C.摄入合理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有助于健康地生活D.出现一些情绪问题时,能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以保持愉快的心情3.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
第1节健康1.决定一个人生理健康的因素是()A.身体的机能B.生活习惯C.锻炼程度D.工作情况2.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符合健康新概念的是()①生理健康②心理健康③无病即健康④社会适应健康A.①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现在常可以听到“亚健康”这个词,你认为对这个词的最好解释是()A.指处于完全不健康的状态B.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低质量健康状态C.指身体稍有一些小病的状态D.指心理、社会关系健康而生理上不健康的状态4.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生命教育、安全防范等成为举国上下的一个热健康生活方门话题。
正处在青春年华的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下列不属于...式的是()A.远离地沟油,不吃地摊上的垃圾食品B.不乘坐“三无”车辆上学、回家C.生活中多与父母交流沟通D.要求父母购买高端智能手机,方便上网5.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愉快的心情”。
在下列描述或想法中,你认的是()为不符合...A.当我生病躺在床上时,妈妈或爸爸给我喂药,我会从心里感受到父母对我的关心B.我口渴时,发现热水瓶中只倒出小半杯开水,我想:唉,真倒霉,只倒出一点点C.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会想:困难不可怕,它能锻炼我的意志D.当我遇到苦闷的事而无法解决时,我会向老师、朋友或父母亲倾诉、咨询6.下列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的项目中,属于评价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是()A.我早上起来感到身体很舒服B.我的食欲很好C.我的体育成绩都已达标D.我大多数时候感到心情愉快7.下列活动容易导致生理不健康的是()...8.有一个非常强壮的人,一年内没有生病,所以他就认为自己的健康水平是不会变化了。
你的看法是()A.他的体质好,所以他的健康水平一定高B.他在一年内不生病,证明他的健康水平已经很稳固C.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处于“生病—健康”这一连续区域内,所以一个人的健康水平是在不断变化的D.既然他非常强壮,他的健康水平当然高9.柯柯是个真正健康的人,因为她:A.情绪经常保持稳定;B.和任何人都相处得很好;C.身体的器官和系统能有效地行使功能;D.能成功地调整生活中的压力;E.有抵抗传染病的能力;F.能长期维持班上的整洁,争取班级的荣誉。
健康学习目标1、了解健康的科学含义。
2、了解健康包含的内容。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健康的科学含义。
2、难点:健康的科学含义,及与日常所说的健康的区别。
课前准备1.你经常运动吗?平均每天运动几小时?2.你觉得自己健康吗?如果否说说你认为导致你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新课预习一、健康的含义1. 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三者处于正常状态。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
2. 生理健康是由身体的功能决定的。
3.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很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4. 社会关系健康是指能与他人和谐地相处。
二、提高健康水平1. 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处于变化之中。
处于“生病——健康”的连续区域中,人的健康水平是会变化的。
当人处于既没生病也不健康,即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我们称之为亚健康。
2.要过健康的生活,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课堂练习1.不少青少年由于对吸烟的危害认识不足而学会吸烟,下列对吸烟的认识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D)A.吸烟可以诱发呼吸系统疾病B.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C.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D.吸烟无害健康,是成熟和时尚的标志2.下列对健康的认识,正确的是 ( D )A. 健康就是肌肉发达,强健有力B.没病没灾,能吃能睡就是健康C.心情不好就表示不健康D.健康要求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3.要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日常生活中应(D)A.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B.不过多食用油炸、烧烤、烟熏食品C.加强环境保护,消除环境污染D.以上三项都是4.下列因素不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是(C )A.激烈的升学竞争B.聚众赌博C.社会公益劳动D.吸烟吸毒5. 有种种不适,而上医院又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医生没有理好的办法来治疗,这种状态称为( B)A.健康状态B.亚健康状态C.疾病状态 D.以上三者都不是6. 下列行为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的是 ( D )A.平时学习紧张,晚睡晚起,周末睡个懒觉补充缺少的睡眠B.早上顾不得吃早饭,中午多吃点也能达到营养均衡C.平时多锻炼,冬天太冷或夏天太热不参加锻炼也无妨D.到海边游泳,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
第1节健康教学目标:1、了解健康的概念;2、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点:健康的含义,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学难点:健康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思考引入:1、一个人患感冒了,他健康吗?为什么?―――不健康因为生理不健康。
2、一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没信心他健康吗?为什么?―――不健康因为心理不健康。
3、一个人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他健康吗?为什么?―――不健康因为社会关系不健康。
4、什么是健康?5、你认为自己健康吗?6、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1、情绪乐观,从容不迫、勇于承担责任。
2、具有旺盛的精力,能够从事日常的社会、学习和工作而不感到有压力。
3、应变能力强,能够很好适应环境的变化。
4、善于修养精力,睡眠好。
5、具有抵抗一般疾病和传染病的能力。
6、体重适中,不胖不瘦,身体好。
7、眼睛明亮且反应敏捷。
8、头发具有光泽而少有头屑。
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牙龈出血。
10、皮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健康下个定义吗?健康的人一、健康的含义健康的含义: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这三者处于正常(或最佳)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的三要素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
1、生理健康--由身体的功能决定的生理健康的标准: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生理化指标正常,没有疾病或身体不处于虚弱状态。
只有生理健康,人才有精力完成每天的工作。
思考:如何确保生理健康?要合理膳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足够的睡眠,要避免有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能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很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3、社会关系健康社会关系健康含义:社会关系健康是指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浙教科学九年级下册健康教学设计
药品中毒、遗传、受伤和发育不良等引起。
研究表明,生活方式也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拓展:不良生活方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①缺乏体育锻炼。
长时间的伏案学习或久坐,
易导致骨质疏松等疾病。
紧张的脑力劳动可能导致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失常,新陈代谢紊乱,胆固醇升高等。
②不健康的包含习惯。
暴饮暴食,食用高盐食物,大量饮酒,大量进食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等。
③滥用药物。
长期不科学地滥用药物会导致机体内细菌抗药性增强,还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引起其他感染等。
3.“生病——健康”连续区域
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处于“生病—健康”这一连续区域内,并且在不断地变化着。
思考与讨论
怎样提高你的健康水平,并使它靠近连续区域内最佳健康状态的一端?
【合理膳食,营养全面。
积极锻炼,瓶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文体活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不喝酒。
保持心理健康。
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
4.如何保持健康
(1)为了保持健康,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有时需要及时地作出明智、有效的决定,如天冷了,及时加衣服;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等。
(2)发生意外事故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开危险因素等。
如学会火灾现场的逃生、地震灾了解拓展:不良生活方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知道“生病——健康”连续区域
知道如何保持健康。
第1节 健康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的概念;
2.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点:健康的含义,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教学难点:健康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思考引入:
1.一个人患感冒了,他健康吗?为什么?
不健康 因为生理不健康。
2.一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没信心他健康吗?为什么?
不健康 因为心理不健康。
3.一个人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他健康吗?为什么?
不健康 因为社会关系不健康。
4.什么是健康? 5.你认为自己健康吗? 6.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 1.情绪乐观,从容不迫、勇于承担责任。
2.具有旺盛的精力,能够从事日常的社会、学习和工作而不感到有压力。
3.应变能力强,能够很好适应环境的变化。
4.善于修养精力,睡眠好。
5.具有抵抗一般疾病和传染病的能力。
6.体重适中,不胖不瘦,身体好。
7.眼睛明亮且反应敏捷。
8.头发具有光泽而少有头屑。
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牙龈出血。
10.皮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健康下个定义吗? 一、健康的含义
健康的含义: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这三者处于正常(或最佳)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 )
健康的三要素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
健康的人
1.生理健康——由身体的功能决定的
生理健康的标准: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生理化指标正常,没有疾病或身体不处于虚弱状态。
只有生理健康,人才有精力完成每天的工作。
思考:如何确保生理健康?要合理膳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足够的睡眠,要避免有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
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能在人
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
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
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
点和不足,能很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3.社会关系健康
社会关系健康含义:社会关系健康
是指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居住环境健康
社会关系是指:
(1)与家庭和亲属的关系
(2)工作、学习中与同事、同学的关系;
(3)亲密的朋友和熟人的关系;
(4)社团活动,如参加俱乐部、协会等组织;
(5)参加其他社会活动,如到动物园、美术馆去的情况。
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健康的三个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
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案例:适应不良
小悦第一次坐在咨询室时,双手紧抓着放在并拢的腿上的书包,眼神迟疑。
她说她心情很坏。
她家在内地,十年寒窗,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S大学,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几乎喜极而泣。
然而,当她步入大学后,她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在她寝室8个同学中,有6个是上海人。
她觉得她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说着日语一样的上海话,知识丰富,活跃兴奋,变着花样玩儿。
在她们面前,她自己就像一个10岁不到的孩子。
而老师在课堂上讲着一些莫名其妙又深不可测的东西。
上课时,她喜欢坐在僻静的角落里,许多人在一起时,她从不找别人说话,也没有人理她。
到食堂去买饭,有那么多人排着队,她就只好看到什么就买什么,连价钱和菜名都搞不清楚,所以吃的东西常常是又贵又难吃。
她生活在苦恼中。
苦恼着自己处处不如别人。
这段时间,她常想到死亡,整晚整晚地睡不着,每天都昏昏沉沉的。
她说她的生命中除
了痛苦还是痛苦。
她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
她说她找不到自己。
“我到哪儿去了?我该怎么在众多天之骄子的狭缝中生存?我的价值、我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她告诉我:“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似乎被整个世界遗忘了。
我害怕,我害怕自己要疯掉了。
”
二、提高健康水平
思考下列问题: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
1.你是否每天进食早餐、中餐和晚餐?
2.每天你是否吃了蔬菜、水果、谷类等多种事物?
3.你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4.你每天是否有8小时的睡眠?
5.你是否不吸烟、不酗酒?
6.你是否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压抑的状态?
7.你的大部分时间是否快乐?
8.你遇到问题时,是否有朋友和家人可以求助?
对照人体健康的标准,一个人能做到的上述项目越多,说明人越健康。
讨论:你能猜中图中的意义吗?
1.哪些因素会使人不健康?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空气污染、化学药品中毒、遗传、受伤和发育不良,吸烟、酗酒、吸毒、压力过大等等。
归纳不健康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2)生活方式因素;
(3)环境因素;(4)保健设施因素。
2.你有不良习惯吗?
讨论:1.怎样做会提高你的健康水平?
2.怎样做会降低你的健康水平?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处于“生病——健康”这一连续区域内,并不断变化着
很不健康既不生病也不健康很健康
(亚健康)
思考:1.为什么“老年病”会提早出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身上?不良生活方式是老年病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主要原因。
2.什么是亚健康?
所谓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连续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从亚健康状态既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恢复到健康状态,也可以向坏的方向转化而进一步发展为各种疾病。
“亚健康”状态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提醒你该注意健康了。
比如说,张某,你说有病他又没什么大问题,你说没问题他又无精打采做人都没味道。
甚至时常听到一些人叹气:“哎呀!我全身没劲,我要死了。
”
思考:“亚健康”有哪些症状?亚健康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易患感冒、心烦、出汗、体温异常、甲像异常、面色灰滞、性功能低下等。
思考:为什么现代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造成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心理失衡,二是营养不全,三是噪音郁闭,四是空气污染,五是逆时而作,六是练体无章,七是乱用药品,八是内劳外伤,九是六淫七情。
3.你知道国际上有哪些和健康有关的节日吗?设定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与人类健康有关的节日:
1.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2.国际睡眠日:3月21日
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
4.世界卫生日:4月7日
5.世界哮喘日:5月7日
6.世界红十字日:5月8日
7.世界牛奶日:5月16日
8.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9.世界禁毒日:6月26日10.世界人口日:7月11日
11.世界母乳喂养周:8月第一个星期
12.世界心脏日: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13.世界聋人日:9月28日
14.国际老人节:10月1日
15.世界人居日: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16.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
17.世界盲人节:10月16日
18.世界传统医药日:10月22日
19.世界防治糖尿病日:11月14日
20.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11月20日
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12月1日
22.世界残疾人日:12月5日
23.世界强化免疫日:12月5日
24.全国爱耳日:3月3日
25.全国爱国卫生月:4月
26.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21日
27.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5月5日
28.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20日29.全国母乳喂养日:5月20日
30.全国助残日:5月第三个星期日
31.全国爱眼日:6月6日
32.全国爱牙日:9月20日
33.全国防治高血压日:10月8日
34.全国男性健康日:10月28日
35.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11月第一周为了保持健康,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有时需要及时地作出明智、有效的决定。
做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1.健康的生活方式;
2.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保持心理健康;
4.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一节健康
一、健康的含义
健康的含义: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这三者处于正常(或最佳)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
健康的三要素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
二、提高健康水平
做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1.健康的生活方式;
2.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保持心理健康;
4.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业:作业本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