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教案-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 格式:docx
- 大小:52.90 KB
- 文档页数:12
2.1空气的成分第_____教案_ _______年____月___日星期____课题第二单元认识空气、保护空气2.1空气的成分(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2.认识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二)过程和方法1.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学习或理解有关概念。
2.通过教师着重讲解、分析实验过程等方法,能自主得出实验结果,为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打基础。
3.通过观看多媒体等辅助学习资料,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学习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树立尊重客观事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3.通过空气污染与保护的学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重点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难点区分物质的种类课型新授课教法复习—讲解—练习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而其中的氧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叫做纯净物。
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并举例说明。
板书:三、怎样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填写表格四、怎样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混合物特点组成性质表示方法举例【得出结论】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氮气、二氧化碳、氧气都是纯净物;我们平时喝的桔子水就是混合物。
【引导设问】既然空气是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组成空气的这些物质它们之间是否能够反应呢?这说明了什么?个性化设计思考,回答:它们彼此之间不反应;说明了组成混合物的多种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自己的性质,这样才能称作是混合物。
在我们身边发生过那些污染空气的情况呢?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呢?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又能做什么?四、保护空气(一)空气是怎样污染的课本P36—P37,找出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九年级化学上册第 2 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2.1 空气的成分第 2 课时讲课方案新版粤教版空气的成分讲课方案课标要求能划分混杂物和纯净物教材及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知识中有空气的一些知识,通知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一步的观察中,意会化学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经过学习能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 .能初步辩别纯净物、混杂物。
过程与方法: 1 .联合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学习或理解有关看法。
2 .经过空气成分的实验、剖析实验过程等方法,能自主得出实验结果,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学习内容。
为自主式、研究式学习打基础。
感神情度与价值观 1 .经过空气污染与保护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此刻做起,从身旁的小事做起。
要点要点: 1 .空气的作用。
2 .纯净物与混杂物的看法难点难点: 1 .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教法学法指导实验法,自主研究法教具准备讲课过程大纲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企图引入新课 1 、经过练习的增强,学会划分 1 、经过对看法的剖析,出示详尽的物质让学生来区分 2 、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A 、干净的空气 B 、冰水混杂物 C、食盐水 D、矿泉水 1 、娴熟划分混杂物和纯净物讲课过程 2 、进行知识小结 2 、经过回忆和练习,帮助学生进行小结2、知道空气的构成娴熟划分混杂物和纯净物小结 3 、经过所学内容,简单小结本节内容板书设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计混杂物和纯净物混杂物物质。
2.1 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我们的呼吸作用。
2.知道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大气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到防治空气污染是保护人类生存、保障社会发展的全球性大事,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的呼吸作用。
【教学难点】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
)[导入]大家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有什么不同。
新课讲解一、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提问]以上实验说明了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有什么不同?[总结]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人每天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运用实验可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空气的成分,同学们想想,如果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含量增多或者减少,或者出现其他成分,后果会怎样呢?二、空气污染危害大[导入] 大气污染从早期的英国伦敦烟雾型发展到新型的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公害事件连绵不断,此起彼伏。
据统计,单是伦敦的十几起烟雾事件,就夺走了近万人的生命。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空气?[讲解]空气污染原因1.污染源: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
2.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来源①二氧化硫:含硫燃料的燃烧。
②氮氧化物:汽车、飞机等尾气。
③一氧化碳:汽车尾气、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
④氟氯烃:空调机。
⑤可吸入颗粒物:汽车尾气、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
三、保护大气环境[设问] 近年来,天气预报中增加了空气质量日报内容,空气优、良、轻度污染是怎么区分的呢?污染物又是什么呢?[讲解]1.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级别。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空气的成分(2)单元空气、物质的组成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1.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2.通过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作用,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学会设计和完成简单化学实验。
3.了解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情况,以及保护措施,形成环保意识。
重点纯净物和混合物;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空气污染物难点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空气的组成。
空气由多种气体组合而成的混合气体,每一种成分都保持着自己特有的性质。
像空气这样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我们就把它叫做混合物。
而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单独存在时我们就称它们是纯净物。
回答问题温故而知新自然过渡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注意以下问题。
1.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2.纯净物、混合物各有什么特点?总结: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含量并不固定,每一种成分都保持自己独特的化学性质。
如空气、泥土、糖水等。
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有着自己固定的组成与性质。
如氧气、水等。
列表比较混合物与纯净物。
阅读、思考回答问题、总结能够区分辨别纯净物、混合物实验实验:我们的呼吸作用提出问题:我们吸入体内的气体与呼出体外的气体成分含量有差别吗?已有知识、经验:人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越多,燃烧越旺。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越多,澄清石灰水越浑浊猜想与假设:1.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2.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小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3.吸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小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实验与事实:取四个集气瓶空气,再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都用玻璃片盖好。
(1)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深入盛有空气、呼出气体的集气瓶。
注意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2)分别向盛有空气、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等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
2.1 空气的成分-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
2.掌握基本气体常识。
3.学会简单气体的制备方法和气体的收集方法。
二、教学重点1.空气成分的组成。
2.气体的制备方法。
3.气体的收集方法。
三、教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空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大气层的气体组成,是人们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
在自然空气中,氧气占20.95%,氮气占78.09%,还有一些稀有气体、水蒸气和微小的尘埃等成分。
2. 气体的制备方法气体的制备方法有多种,这里简单介绍两种制备氧气和氢气的方法。
制备氧气将高锰酸钾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然后用助燃棒点燃锅,漏斗口水接点,直到氧气充满实验室,即可制备氧气。
制备氢气将锌砖切成小块,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的盐酸,用助燃棒点燃后可以得到氢气。
在气体生成器中进行,将产生的氢气通入气包中收集氢气。
3. 气体的收集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也有多种,这里简单介绍两种气体的收集方法——水位平衡法和排除法。
水位平衡法将气体收集瓶倒立放入水槽内,缓慢倾斜,使瓶口与水平面相平。
气体进入收集瓶后,由于压强的增加,水会向下移动,气体会上升,直到两侧液面相平。
根据体积的比率,计算出所收集气体的体积。
排除法将反应瓶底部镶上活塞,瓶口与气体收集瓶相连,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当反应完成时,气体会排除瓶中,进入气体收集瓶。
测量气体收集瓶体积并计算出气体体积。
四、教学方法1.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和仪器,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
2.使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方式,生动直观的展现气体制备和收集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力。
4.进行组间和小组合作学习,利用集体智慧和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以实际的实验操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着重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2.1 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初三化学科粤版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由哪些气体组成。
2.能够描述各气体成分的性质。
3.掌握空气成分的分子式及化学式。
4.理解空气成分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空气由哪些气体组成。
2.掌握各气体成分的性质。
3.理解空气成分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和各种气体实验装置。
2.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放映空气成分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空气成分的基本情况。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气体相关的知识;\t气体有哪些性质?\t气体占据物理空间吗?\t汽车尾气对环境有哪些影响?3.出示空气成分的分子式及化学式,让学生探究空气由哪些气体组成。
二、讲授:(30分钟)1.介绍空气的成分、性质及用途;2.讲解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及稀有气体的性质和应用领域;3.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现象的观察,强化对各气体特性的理解;4.讲解空气成分的分子式及化学式。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气体比重演示实验;2.各种气体实验演示,如:燃烧反应、灭火反应、腐蚀反应等。
四、探究活动:(10分钟)1.根据所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各种气体在不同行业中的用途和应用;2.让学生掌握不同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如大气污染等);3.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探究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五、总结回顾:(5分钟)1.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归纳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和技能;2.回顾课堂上所涉及的实验和现象,加深学生对气体特性的理解;3.师生讨论气体的应用、影响乃至如何减少污染等问题。
教学方式:1.展示2.实验演示3.小组讨论教学工具:1.幻灯片2.气体实验装置3.课本4.视频教学评价:1.教师日常记录2.学生课堂笔记3.学生参与讨论表现4.课堂实验反应教学后记:1.化学这门学科需要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强课堂与实验的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气体的特性及应用。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空气的成分教案(新版)粤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九年级化学上册2.1 空气的成分教案(新版)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九年级化学上册2.1 空气的成分教案(新版)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空气的成分课标依据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空气的成分》是粤教版九年级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本章选择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对空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对它的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章的教学活动,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二)教材主要内容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材通过实验,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二、学情分析学生知识储备:他们已经在生物物理其它学科对空气的成份都有一些了解,特别是对空气中有氧气都已经知道了,但是对于空气除了氧气之外有其它哪些它的气体是不知道的,所以重点是含量测定,其它气体的含量和作用介绍。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从定性向定量的分析和推理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含量。
初步体验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并了解如何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九年级化学上册2.1 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九年级化学上册2.1 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九年级化学上册2.1 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2.1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能够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2.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对实验过程、结果的观察与分析.【重点】纯净物和混合物;人的呼吸作用。
【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回忆空气的成分。
2.自学导航:阅读教材34-—36页,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在教材上勾画出来3.应知应会:纯净物和混合物①纯净物是由物质组成的,如 .②混合物是由物质组成的,如。
③混合物各成分间(填“有"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因此它们都各自保持原来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不变。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探究一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物质①石灰水②二氧化碳③食醋④镁条⑤氧化铜⑥冰水共存物⑦苹果汁⑧水银⑨碘盐,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探究二人的呼吸作用,根据下图实验过程完成下列填空结论:实验1.在呼出的气体和空气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根据现象,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实验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根据现象,证明空气中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高。
课题 2.1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课时 1
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
2.知道空气污染物。
3.掌握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止污染的措施。
4.认识呼吸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阅读-联想”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联想生活中的空气污染源和防治措施。
教学资源准备
知识准备:空气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幻灯片、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检测一、作业检查
1.完成情况:优()良()差()
完成不好的原因:
通过课前检测,
二、进门测
1.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
④稀有气体四种物质,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广泛应用于
生产和生活中。
(1)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2)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燃烧也离不开它。
(3)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很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
(4)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
2.在庆典活动中,人们常用氦气充灌气球,其利用了氦气的性质有()
①密度比空气小②在空气中化学性质很稳定③是一种无色气体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③
3.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A.1%
B.19%
C.25%
D.78%
4.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答题
判断学生对上节
课知识的掌握情
况,学生也能经
一部巩固上节课
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