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621.00 KB
- 文档页数:96
《教育心理学》第3版名师张大均讲义和习题解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的学科。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层意思:①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
②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都是心理与行为的承担者和组织者,都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③教育心理学不仅要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和规律,而且要重点揭示有效促进主体健全发展的策略。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的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a.研究主体(师生)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和规律;b.研究指导教与学、促进主体(主要指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或层面a.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构建学科基础和学科体系;b.研究主体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和规律,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c.研究教与学情境中可促进主体心理发展变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d.研究制约和影响主体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及主体发展的条件和因素;e.新兴研究课题,如美育心理问题、教育社会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等。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与体系(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①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兼具有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特点和规范。
②从学科任务看,它既是理论性学科,又是应用性学科,承载着揭示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等方面的理论任务,又肩负着指导教与学并促进学习者健康发展的实践任务。
③从学科属性来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科学的分支学科,又带有明显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色彩,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特点。
第一章绪论
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大体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明白得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注意以下四点:
①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他要遵循科学的全数规律,具有科学学科应当具有的要求
②教育心理学并非研究所有的学与教的问题,它要紧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③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术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进程的有关能力的进展但也涉及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适应和情感态度的学习。
④学校中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尽管是教与学两边一起完成的活动,但只有弄清楚了学生如何学习的进程及其要紧阻碍因素,才能明白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
因此,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学习进程的研究为核心,其研究序列是学与教而不是教与学。
2.你以为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进程和学生学习进程的明白得
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体会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式基础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5个要素和3种活动进程)
5种要素:
学生:知识的主动吸纳者。
学生这一要素阻碍教育学的进程包括两个方面;群体的不同和个体不同。
教师:学生学习的的增进者、设计者、帮忙者和合作者。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进程中成心传递的要紧信息部份,是教学中的客体。
表现为课程打算课程标准和教材;
教学媒体:用于传递旨在改变学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的媒体。
教学环境:学生所接触道德社会环境的要紧组成部份。
包括物质和社会环境,前者指照明座位等。
而后者指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等。
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一)教育心理学同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也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四、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二)实践: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教育者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教育性原则八、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国:儒家的《学记》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荀子:“教学相长”西方:夸美纽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二、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桑代克(Thorndike)(美):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加涅——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的概念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第三章学习心理概述一、学习的一般含义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活动,由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发生学习由经验的获得并引起相应的行为变化而体现二、学习的定义广义的学习:定义: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理解: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②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③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定义: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理解一:人与动物学习的区别①内容:简介经验为主②方式:以语言为中介③性质:有目的、积极主动理解二:学生的学习特点①掌握简介经验②在教师指导下③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四、学习的分类(一)、我国传统的学习分类法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二)、西方的学习分类法1加涅的分类法①从学习水平(复杂程度)分: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联合、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②从学习结果来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第四章联结派学习理论第一节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一、基本观点1、学习的实质: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2、学习的过程: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而建立。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虽然时间不过百余年,但是教育心理学的思想却由来已久。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都有许多深刻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在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论著中也蕴涵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夸美纽斯(enius,1592-1670)、裴斯泰洛奇(J.H.Pestalizzi,1746-1827)、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等更是提出了许多教育心理学观点和主张。
为了让大家对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本章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1、能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作出适当的评价;2、能陈述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3、能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4、能列举教育心理学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任务及其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研究对象与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内容体系(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何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心理学家对教育和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他们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看法也不同。
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学现象”,这一观点以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潘菽为代表。
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在持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中,又由于对学与教有不同的侧重而分为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把教师的教学看成只是影响学生学习外部因素,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和我国教育心理学家皮连生为代表。
另一种看法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主线,认为教育心理学家应研究教师教学的全过程,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盖奇(N.L.Gage)为代表。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心理学(一)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是研究和运用行为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的学科分支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四、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桑代克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被公认为是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桑代克也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发展时期(20世纪20 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如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集中表现为:一是内容日趋集中,大都是围绕有效的教与学而组织的。
二是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4、完善时期(20世纪80东代以后)(二)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建国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