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剂量辛伐他汀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与胺碘酮联合使用风险更大
- 格式:docx
- 大小:16.09 KB
- 文档页数:3
警惕辛伐他汀与胺碘酮联用增加横纹肌溶解症风险作者:刘晓琦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10期病历简介患者,男,76岁,3年前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术后长期规律服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
包括抗血小板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调脂药物等。
2010年3月,患者因心房颤动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口服胺碘酮、华法林等药物。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冠心病史2年余以及糖尿病史1年余,无烟酒等嗜好。
辅助检查患者接受多项实验室检查,具体结果如下:肌酸激酶(CK)103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5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8 U/L,血肌酐(Cr)89 μmol/L,总胆固醇(TC)3.4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01 mmol/L,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均无异常。
诊断①冠心病,心功能I级;②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③2型糖尿病;④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
治疗方案①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日口服;雷米普利片10 mg,1次/日口服;辛伐他汀片40 mg,每晚1次口服。
②二甲双胍片500mg,3次/日口服。
③胺碘酮片200mg,3次/日口服,应用7天后改为200mg,2次/日口服,持续7天后再次减量,改为200 mg,1次/日口服;华法林钠片3 mg,每晚1次口服,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
用药分析及药师建议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用致横纹肌溶解症风险升高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肝酶异常和肌病,常呈剂量依赖性。
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临床应用也较广泛。
目前已有多篇文章报告,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用可使患者发生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升高,该不良事件一旦发生,除肌肉损害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严重肾损害。
甚至进展为肾衰竭并发生死亡。
FDA恢复辛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应用时的剂量
来自于:医脉通2011-12-19有161次阅读分享 (1) 编辑:王丽12月1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通告称,在心律失常患者联合服用胺碘酮时将辛他伐汀的剂量恢复到20mg。
医脉通配图:辛伐他汀
此前FDA曾发布通告称,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最高安全日剂量80mg的辛伐他汀,发生肌肉损害的风险明显升高。
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用时,有导致罕见的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并可引起肾衰竭或死亡,这种风险的发生机率与剂量相关,当辛伐他汀日剂量超过20mg时这种风险将增加。
FDA将辛伐他汀与胺碘酮、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同时服用时的剂量从20mg 降至10mg,以减少辛他伐汀的血药浓度和增强肌肉损伤的风险管理。
伴随着这个剂量的改变,辛他伐汀的最大安全剂量也从80mg降至40mg,然而,服用80mg辛他伐汀12个月或更长时间并未出现肌肉损伤事件。
FDA发言人12月15日表示,将辛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服用时的剂量从20mg降至10mg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但辛伐他汀与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联合服用时,10mg的剂量规定仍然有效。
资料来源:FDA Revises Dose for Simvastatin With Amiodarone. Medscape, 2011/12/16。
糖尿病人联合用药注意事项糖尿病人常会发生多种合并症,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此时,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果运用不当,不仅影响药物疗效,还会给病人造成严重损害。
胺碘酮与阿托伐他汀联用糖尿病并发高血脂和心房纤颤时,常用胺碘酮控制房颤,用阿托伐他汀调节血脂。
但是,阿托伐他汀属于亲脂性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胺碘酮可阻滞其代谢,容易加重副作用。
此时可改用普伐他汀,该药属亲水性药物,可通过肝肾两个通道排泄,安全性比较好。
瑞格列奈与瑞格列奈单胺糖尿病分拆高血脂时,常用瑞格列奈降糖,吉非贝齐调脂。
研究辨认出,吉非贝魏可以并使瑞格列奈的血液浓度减少2.4倍,两药氰化钠可以并使低血糖发生率减少。
调脂药的联用辛伐他汀是降低胆固醇最强的药物,非诺贝特是降低甘油三酯疗效最好的药物。
从理论上讲,两药联用是治疗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最佳治疗方案。
但是,两药合用可能增加辛伐他汀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率。
因此,50岁以上中老年人,肝肾功能低下者不宜联用。
实在需用联用时,可把辛伐他汀的剂量减少一半。
罗格列酮与拉坦前茅素单胺拉坦前茅素就是化疗青光眼的滴眼液,存有引起眼底黄斑水肿的副作用。
若与罗格列酮单胺,引起黄斑水肿的几率可以减少,发生视觉侵害,或使旧有的黄斑水肿减轻。
维生素c与胰岛素联用有些基层医生,经常有用胰岛素+5%葡萄糖+维生素c静滴治疗发烧或感冒的糖尿病人,是不合适的。
因为胰岛素属于弱碱性的药物,而维生素c是弱酸性药物,可使胰岛素失活,导致血糖升高。
甲状腺素与胰岛素单胺糖尿病分拆甲亢时,常用胰岛素降糖,用抗甲状腺药协调甲状腺素化疗甲亢。
甲状腺素可抑制胰岛素排泄并使血糖升高,两药单胺时必须特别注意检测血糖。
倍他乐克与胰岛素联用糖尿病人合并高血压时,常用胰岛素降糖,倍他乐克配合其他降压药治疗高血压。
但是,胰岛素过量引发低血糖时,机体会在肾上腺素的刺激下动员肝脏糖的输出,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此反应过程可被倍他乐克阻断,胰岛素所致的低血糖症状被掩盖,使病人不易觉察.。
剑之亭(辛伐他汀滴丸)【用法用量】病人在接受辛伐他汀治疗以前应接受标准降胆固醇饮食并在治疗过程中继续维持。
1、高胆固醇血症:一般起始剂量为每天10mg,晚间顿服。
对于胆固醇水平轻-中度升高的患者,起始剂量为每天5mg。
若需调整剂量,应间隔四周以上,最大剂量为每天40mg,晚间顿服。
应定期监测胆固醇水平,如果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目标范围,应考虑减少辛伐他汀的剂量。
2、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可以每天20mg为起始剂量。
如需要剂量调整,应间隔四周以上,最大剂量为每天40mg,晚间顿服。
3、合并用药:辛伐他汀单独应用或与胆酸螯合剂协同应用时均有效。
一般情况下应避免与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同时应用。
同时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素)的患者,辛伐他汀的起始剂量应为每天5mg,且不超过每天10mg。
4、肾功能不全病人:由于辛伐他汀主要经胆汁排泄,经肾脏排泄的量很少,故中度肾功能不全病人不必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分)的患者应慎用本品,此类病人的起始剂量应为每天5mg,当剂量超过每天10mg 时,应严密监测。
【注意事项】1.肌肉作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偶尔会引起肌病,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无力并伴有CK显著升高(高于正常值上限的10倍)。
伴有或不伴有继发性肌红蛋白尿症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横纹肌溶解罕见报道。
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中,在中位数5.4年期间,1399名每天服用辛伐他汀20mg的患者中出现1例肌病,而822名每天服用辛伐他汀40mg的患者中没有出现肌病。
在两项为期6个月的临床对照研究中,436名服用辛伐他汀40mg的患者中出现1例肌病,而699名服用辛伐他汀80mg的患者中出现5例肌病。
辛伐他汀与某些药物合并治疗会增加肌病的危险,上述研究设计排除了其中的部分药物。
2.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肌病: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与单独用药即可引起肌病的药物合并使用,会增加肌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这些药物包括吉非贝齐和其它贝特类,以及降脂剂量(≥1g/天)的烟酸(尼克酸)。
辛伐他汀服用者并发急性横纹肌溶解症1例分析本文在系统复习近5年辛伐他汀与肌不良反应文献的基础上,报道1例辛伐他汀服用者并发急性横纹肌溶解症,并探讨其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指出他汀服用者,多种肌病危险因素的叠加是肌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西药的联合应用以及西药与植物药或中成药的合用,都存在肝脏细胞色素P450水平的药物相互作用,是导致他汀类血药浓度增高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减少不必要的合并用药,采用合理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剂量,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服用中成药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标签:急性横纹肌溶解症;辛伐他汀;肌疲劳;感染;细胞色素P450急性横纹肌溶解症并非少见,有200多种相关病因,其中药物、肌疲劳、感染、挤压伤等都可引起[1]。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临床研究显示能有效用于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血脂调节药,他汀类药物引起的急性横纹肌溶解症国内陆续有报道,以辛伐他汀较多见[2-6]。
本文报道1例,并探讨其发病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1岁。
因“双下肢无力1 d”于2011年6月9日入院,伴行走不便,发热,体温达38.7℃,咳嗽,少量脓痰。
发病前1 d去银行取款,慢走近1 h,比平时感觉疲劳,同时着凉。
基础疾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慢性胃炎、慢性失眠症、慢性支气管炎、便秘。
每晚服用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之)20 mg,已6个月,合并应用的西药有吡拉西坦0.4 g tid、苯磺酸双氢麦角碱1 mg tid、华法林2 mg qd、埃索美拉唑20 mg qd、帕罗西汀10 mg qd、阿普唑仑0.2 mg (每晚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10 ml tid。
合并应用的中成药有金水宝及麻仁丸。
查体:双下肢肌力下降,肌肉轻度压痛。
血液化验:肌红蛋白1.38 mg/L(0~0.121 mg/L),肌酸磷酸激酶1 011 U/L(50~130 U/L),肌酸磷酸激酶MB及肌钙蛋白I均正常,尿蛋白(+),WBC 7 200/mm3,N 81.1%,BUN及Cr正常,胱抑素-C 1.9 mg/L(0~1.35 mg/L)。
警惕辛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使用或高剂量使用增加横纹肌溶解
症风险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0(000)046
【摘要】辛伐他汀是一种降脂类药物,适用于高脂血症、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及患有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儿童患者。
近期,国外药品管理局发布了有关使用辛伐他汀引起严重肌损害的安全性信息,考虑到此风险在我国临床使用中也同样存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特发布此信息通报。
【总页数】1页(P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6
【相关文献】
1.警惕超剂量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可能增加肾损害发生风险 [J],
2.警惕辛伐他汀与胺碘酮联用增加横纹肌溶解症风险 [J], 刘晓琦
3.警惕超剂量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可能增加肾损害发生风险 [J],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警惕辛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使用或高剂量使用增加横纹肌溶解发生风险 [J],
5.FDA警示: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用增加横纹肌溶解症风险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警惕高剂量辛伐他汀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与胺碘酮联合使用风险更大11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第34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通报了辛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使用或高剂量使用增加横纹肌溶解发生风险的信息。
通过对美国和我国近期相关药物警戒信息进行回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医师应详细了解辛伐他汀的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相互作用等安全性信息,应清楚正在接受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的日剂量不能超过20毫克,否则会增加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风险。
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相关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中的风险提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医务人员和患者。
高剂量辛伐他汀的风险辛伐他汀是一种降脂类药物,适用于高脂血症、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及患有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儿童患者。
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通告称,与使用低剂量的辛伐他汀及其他“他汀类”药品相比,使用最高批准剂量80毫克的辛伐他汀发生肌肉损害的风险升高。
肌肉损害(也称肌病)是所有他汀类药品的已知不良反应,患者常有肌肉疼痛、压痛、虚弱以及血肌酸激酶升高的症状。
剂量越高,发生肌病的风险越大。
当辛伐他汀(尤其高剂量时)与某些药物合并使用时,肌病风险也可能升高。
最严重的肌病称为横纹肌溶解症,患者除肌肉损害外,还可能出现严重肾功能损害,甚至发展成为肾衰竭并导致死亡。
肌病及横纹肌溶解症已列入了辛伐他汀和其他“他汀类”药品的说明书中。
此通告的发布是基于FDA正在评估的临床试验——降低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效性研究(SEARCH)。
SEARCH试验评估了6031名每日服用80毫克辛伐他汀患者与6033名每日服用20毫克辛伐他汀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
初步结果显示,与20毫克辛伐他汀组相比,80毫克辛伐他汀组出现肌病的患者更多。
对原始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显示,80毫克辛伐他汀组患者中有11例(0.02%)发生了横纹肌溶解症,而20毫克组未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病例。
警惕高剂量辛伐他汀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与胺碘酮联合使用风险更大
11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第34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通报了辛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使用或高剂量使用增加横纹肌溶解发生风险的信息。
通过对美国和我国近期相关药物警戒信息进行回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医师应详细了解辛伐他汀的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相互作用等安全性信息,应清楚正在接受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的日剂量不能超过20毫克,否则会增加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风险。
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相关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中的风险提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医务人员和患者。
高剂量辛伐他汀的风险
辛伐他汀是一种降脂类药物,适用于高脂血症、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及患有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儿童患者。
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通告称,与使用低剂量的辛伐他汀及其他“他汀类”药品相比,使用最高批准剂量80毫克的辛伐他汀发生肌肉损害的风险升高。
肌肉损害(也称肌病)是所有他汀类药品的已知不良反应,患者常有肌肉疼痛、压痛、虚弱以及血肌酸激酶升高的症状。
剂量越高,发生肌病的风险越大。
当辛伐他汀(尤其高剂量时)与某些药物合并使用时,肌病风险也可能升高。
最严重的肌病称为横纹肌溶解症,患者除肌肉损害外,还可能出现严重肾功能损害,甚至发展成为肾衰竭并导致死亡。
肌病及横纹肌溶解症已列入了辛伐他汀和其他“他汀类”药品的说明书中。
此通告的发布是基于FDA正在评估的临床试验——降低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效性研究(SEARCH)。
SEARCH试验评估了6031名每日服用80毫克辛伐他汀患者与6033名每日服用20毫克辛伐他汀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
初步结果显示,与20毫克辛伐他汀组相比,80毫克辛伐他汀组出现肌病的患者更多。
对原始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显示,80毫克辛伐他汀组患者中有11例(0.02%)发生了横纹肌溶解症,而20毫克组未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病例。
FDA将在评估完成后更新此风险信息。
与胺碘酮合用的风险
FDA曾发布关于辛伐他汀(包括含辛伐他汀的复方药)与胺碘酮合用的安全性公告。
公告称,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用时有导致罕见的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或死亡。
这种风险的发生几率与剂量相关,当辛伐他汀的日剂量超过20毫克时,风险将增加。
研究还显示,无论是否与胺碘酮合用,所有的他汀类药物都有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
但
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并使用时,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更大。
这一现象的确切机理虽然还不清楚,但与胺碘酮抑制细胞色素P450 3A4酶有关,而正是该酶促进辛伐他汀的代谢。
辛伐他汀的处方信息曾于2002年更新,警告当与胺碘酮合用的辛伐他汀日剂量大于20毫克时,会出现新的风险——横纹肌溶解症。
尽管辛伐他汀的处方信息中增加了这项警告,FDA仍然不断收到患者合用胺碘酮和辛伐他汀(尤其当辛伐他汀的日剂量超过20毫克时)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报告。
与其他药品相互作用的风险
近期,FDA还批准对辛伐他汀的说明书进行修订,以警告华裔患者不要联合使用80毫克的辛伐他汀与调脂剂量的烟酸产品(≥1克/天),并对联合使用40毫克或更低剂量的辛伐他汀与烟酸产品也应慎重。
这是因为正在进行的“心脏保护研究2”(HPS2)的中期结果显示,华裔患者联合使用40毫克辛伐他汀与调脂剂量的烟酸产品,肌病的发生率(0.43%)比非华裔患者肌病的发生率(0.03%)高。
此外,同样由于肌病风险升高,FDA还要求生产企业修改辛伐他汀说明书,强调如果患者正在服用地尔硫卓,医生应避免为患者开日剂量超过40毫克的辛伐他汀。
总之,辛伐他汀不能与伊曲康唑、酮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泰利霉素、HIV蛋白酶抑制剂、奈法唑酮联合使用;与吉非贝齐、环孢素、达那唑联合用药时,辛伐他汀的剂量不应超过10毫克;与胺碘酮、维拉帕米联合用药,辛伐他汀的剂量不应超过20毫克;与地尔硫卓联合使用,辛伐他汀的剂量不应超过40毫克。
尽管辛伐他汀的说明书中包含了剂量限制和药物相互作用的警告,2010年FDA的一项对处方药品使用数据的回顾分析发现,那些正在使用可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药品的患者仍会被给予高剂量的辛伐他汀。
国内监测情况
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肝功能异常等;皮肤及附件损害,如皮疹、瘙痒、斑丘疹、脱发等;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如头痛、头晕、眩晕、失眠、视觉异常、嗜睡等;肌肉骨骼系统症状,如肌肉疼痛、横纹肌溶解、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关节痛等;全身性损害,如无力、过敏样反应、发热等;血液系统症状,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2009年1月1日~2010年5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有关辛伐
他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1447例,不良反应表现共计1868例次。
1447份报告有关肌肉骨骼系统和代谢损害情况中,肌痛报告101例次,其次是横纹肌溶解24例次,关节痛22例次。
2004年1月1日~2010年5月31日期间,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共收到“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并使用的不良反应病例共5例,其中2例不良反应表现为肌酸激酶升高或横纹肌溶解,3例表现为肝功能异常。
安全用药建议
辛伐他汀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药品,但其可能带来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医师详细了解辛伐他汀的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相互作用等安全性信息,在开具辛伐他汀前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联合用药情况,认真与患者交流辛伐他汀的治疗效益和风险。
医务人员在开具辛伐他汀或含有辛伐他汀的复方药时,应清楚正在接受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的日剂量不能超过20毫克;当日剂量超过20毫克时会增加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的风险。
当存在此风险时,医师应考虑使用其他“他汀类”药物替代辛伐他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对于所有刚开始使用辛伐他汀或准备增加辛伐他汀剂量的患者,应告之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
要求患者一旦出现非预期的肌肉疼痛、压痛、尿色异常以及无法解释的虚弱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或咨询专业医疗人员。
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相关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中的风险提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医务人员和患者;同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信息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网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