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政治学科知识:货币
- 格式:pdf
- 大小:35.91 KB
- 文档页数:2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货币的本质》仁怀市事业单位单位(教师岗)辅导章程:(/guizhou/zhuanti/gz_rhbk/)
一、教学课题:货币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货币的产生;理解商品的定义及货币的本质。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货币产生的过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三、教学重点:货币的产生和商品的定义。
四、教学难点:理解货币的本质。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展示各国纸币图片的PPT,导出本节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商品定义。
通过举例各种商品说明,商品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
2.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过程分析及定义。
通过图片展示,商品交换发展的过程,引出一般等价物的概念。
3.货币的产生及本质。
通过金银与其他一般等价物的对比,认识金银具有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天然优势,得出货币的定义及本质。
(三)巩固提高
小组讨论:“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
加深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四)小结作业
师生回顾要点,引导树立正确金钱观。
金钱并不是万能的。
作业:写一篇“我的金钱观”的小论文。
或者收集五种外币图片,并写出这五种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
七、板书设计(图示式板书)。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政治考点分析:经济学常识(一)一、基本知识点内容:1、(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是没人要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物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商品、物品和其他劳动产品的共有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只有商品才有价值,有价值的产品一定是商品。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③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⑴联系: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也叫两个因素)。
它们共存在于商品统一体中。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则没有价值,有价值必有使用价值。
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也不是商品。
⑵区别: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可供人们使用的属性。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兼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2.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分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即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3.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理解三个关键词:“商品”“固定”“一般等价物”。
本质: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前两个是基本职能)⑴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
⑵流通手段,即用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交换从时空上可以分离,有利于扩大商品的交换。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
教资国考:高中政治知识点整理——经济常识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政治货币知识点
1. 货币的种类和职能:政治货币指由国家或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
其职能包括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等手段,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经济的政策。
3. 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是指经济中全部货币数量,其大小影响着通货膨胀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4.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修改利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
5. 货币政策类型:货币政策可以区分为宽松政策、紧缩政策和中性政策。
宽松政策通常会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刺激经济增长,而紧缩政策则相反。
6. 货币政策影响: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包括影响通货膨胀率、影响居民和企业的信贷、影响汇率、影响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等。
7. 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经济稳定,包括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提高生活水平等。
不同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和优先级。
2020年教师资格证《初中政治》试题及答案(卷二)单项选择题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这表明( )。
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再是商品了②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③只有货币才是一般等价物④货币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答案】B。
解析: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仍然是商品,①项观点错误;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②项符合题意;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不是只有货币才是一般等价物,③项观点错误;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④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人们的消费开始从“只买必要的”转向“只买喜欢的”,需求越来越多元,选择的渠道越来越多样。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②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③消费结构发生转变④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比较乐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答案】C。
解析: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
其中,居民的收入包括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以及人们收入的差距。
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选项①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C。
3.下列活动中,属于政府履行职能的有( )。
A.人大代表到基层搞调研B.春节期间工商执法部门对年货市场进行检查和监管C.团中央号召广大青年投身于志愿者行动D.消费者协会调查假冒伪劣商品3.【答案】B。
解析:我国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故B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不符合题意,人大代表不是政府,不能履行政府职能,排除;C不符合题意,团中央属于党群机关,不是政府,不能履行政府职能,排除;D不符合题意,消费者协会属于社会团体,不是政府,不能履行政府职能,排除。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政治学科知识:货币
一、货币的产生及本质
1.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产生
(1)人类社会起初并无货币存在。
(2)货币是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自然结果。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3)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
3.发展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可以看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4.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二、货币的职能
1.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被保存起来。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例题: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履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是( )。
A.观念中的货币
B.现实的货币
C.一种价值符号
D.一种交换媒介
【答案】A。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是观念中的货币。
3、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教学重点为货币的本质。
因为只有懂得了货币的本质,才算真正懂得商品,懂得价值规律;才能使学生对货币有正确认识,抑制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的腐朽思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难点是“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因为货币产生前金银只不过是普通的商品,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很多,但后来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商品都要货币去交换,这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法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转变。
本堂课我采用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方法:1、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即在组织课堂教学,落实教学内容时,能密切结合和联系当前社会热点、社会生活中和学生身边的一些具体的例子,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方法①情景教学法:通过课件演示,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②合作探究法:围绕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成长的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我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气氛,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③自主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读、议、悟,读思结合,动口动脑结合等多种方法,适应探究性学习的要求,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凡是学生能读懂、能说得出、能解决的问题一律让学生自己来做。
三、说学法现代教育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
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本堂课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方法:1、“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2、读议领悟法,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强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理解基本知识和原理,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货币货币的本质---金属货币与纸币;货币的基本职能。
以商品流通中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货币的有关理论对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这一经济现象进行论证和探究【解析】纸币不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所以①错误,排除;金属货币和纸币作为交换媒介,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想交换,但在贮藏和世界货币方面,并非纸币所能做到。
所以③排除;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制作成本降低②的同时而同样可以执行货币的基本职能④。
【难度】本题难度一般。
2.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的困境。
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
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试题立意】本题涉及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市场调节及其弊端;以及宏观调控和政府职能。
以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和政府职能的有关理论对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这一经济现象进行论证和探究【解析】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从政府的角度所示因为政府有这样的职能③,而不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④;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是因为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而带来的经济危机①,而不是具有开放性给经济带来的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配置②。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政治学科知识:货币
一、货币的产生及本质
1.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产生
(1)人类社会起初并无货币存有。
(2)货币是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自然结果。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3)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
3.发展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能够看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4.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二、货币的职能
1.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是观点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
财富被保存起来。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实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职能。
例题: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履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是()。
A.观点中的货币
B.现实的货币
C.一种价值符号
D.一种交换媒介
【答案】A。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是观点中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