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上课版)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53
《张衡传》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张衡传》,它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科技与思想之光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张衡的生活年代、他发明创造的两个重要仪器——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以及他在天文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张衡的生活年代和主要成就,理解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及意义。
2. 学习张衡的创新精神和为科学事业不懈努力的精神。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张衡的主要成就,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及意义。
难点: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模型图学具:教材、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张衡的《二京赋》引入新课,让学生对张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张衡的生活年代和主要成就。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及意义,并派代表进行讲解。
4. 讲解:教师对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讲解,并展示模型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5. 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模型,加深对仪器原理的理解。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张衡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并写一篇短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张衡传地动仪水运仪象台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张衡的主要成就。
2. 请详细描述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
3. 结合教材,谈谈张衡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1. 张衡的主要成就有:发明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在天文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有重要贡献。
2. 地动仪是一种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水运仪象台是一种演示天象的仪器。
3. 张衡的成就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和思想资源,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张衡的主要成就有了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在地动仪和水运仪象台的工作原理方面。
张衡传课件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张衡传》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以及他在地震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
所选教材为《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四章第三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理解他在科学领域的贡献。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到科学研究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3. 激发学生对古代科学家精神的敬仰,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张衡的地震学研究及其在科学领域的贡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代科学家精神,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张衡传课件、图片资料、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张衡地动仪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科学家张衡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详细讲解他在地震学研究方面的贡献,让学生了解地动仪的原理。
3. 例题讲解:分析地动仪的构造原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地动仪的简易示意图,加深对地动仪原理的理解。
5. 小组讨论:讨论张衡为什么能够在当时的条件下发明出地动仪,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7. 拓展延伸:介绍现代地震预警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张衡传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地震学研究2. 地动仪原理3. 科学家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对张衡地动仪的认识,以及科学家精神对你的启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古代科学家精神,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中的“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代科学家精神”。
3. 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讨论张衡为什么能够在当时的条件下发明出地动仪”。
4. 作业设计中的“谈谈对张衡地动仪的认识,以及科学家精神对你的启示”。
一、理解古代科学家精神,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1. 讲解张衡在发明地动仪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如技术落后、资料匮乏等,强调他在艰苦环境下依然坚持研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