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电视信号的指标与监测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电视系统中数字视频信号的监测包头电视台技术中心,内蒙古包头014030摘要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数字电视图像的清晰度、饱和度都有了质的飞跃,对数字电视节目系统图像质量的监测与测量,有利于科学的进行设备选型、系统验收,促进广播电视技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监测;pluge信号;色域;眼图;抖动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1-0169-02数字电视系统运行质量好坏通常有两种方法来进行评估,一种是测量,另一种是监测。
测量可以提供较高精度的评价参数,需要用复杂的测量仪器,测量主要应用在数字电视产品的设计、制造、设备选型、验收测试、系统安装、系统评估等环节,要求提供较高精度的测量参数。
监测主要应用于电视中心系统质量维护,在监测领域,通常只需要对有限的几个关键参数进行连续、实时的评估,对测量参数的精度要求不高。
对于数字电视节目监测离不开监视器,为了使监视器准确重现原图像,需要规范调整。
根据itu bt-818和itu bt-815标准,首先调整监视器的亮度和对比度。
亮度调整是进行黑电平调整,调整亮度电平时,视频信号是在垂直方向整体移动。
一般使用pluge信号中的三电平信号调整亮度,pluge信号中的三电平信号包括-2%黑、0%黑和+2%灰。
将pluge信号输入到监视器的输入端,如果我们从屏幕上看到-2%黑的电平条,说明信号的黑电平有些偏高。
如果从屏幕看不到+2%黑的电平条,表明信号的黑电平有些偏低。
实际上,只要调整到从屏幕上看-2%黑和0%黑两个条相同,同时能够显示出+2%黑的电平条,此时,亮度电平已经调整到适当位置。
其次对比度调整是调整亮度信号的放大量。
将亮度的层次拉开,信号底部的基点是不动的,对比度的调整没有相应的标准,一般根据环境以及人眼的主观感觉调整到一个适当位置。
而颜色调整实际是色度信号幅度的调整,表现在屏幕上就是色彩饱和度的调整。
浅析电视广播信号的特征及其监控技术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电视广播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由最初的黑白电视的直播到现在的卫星电视广播,人们的生活不断的丰富视野也随之变得开阔.电视广播在传输过程中又有哪些特征,其监控又有哪些技术要求,本文就针对电视广播信号来探讨一下其特征和监控的技术.关键词:电视广播信号特征监控技术一、电视广播的起源和发展现在我们看的电视广播节目多种多样,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
那什么是电视广播呢?电视广播就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具体多种功能的现代化的传播工具。
像我们平时所收看的有线电视广播,还有我们看的数字电视等等,都是电视广播。
在中国,最初的电视广播开始于1958年。
当时播出的就是我们所说的黑白电视。
这开启了我国的新文化。
是国人的眼界大开。
这种黑白电视,都是以直播的方式呈现给观众的。
直到6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才开始有了彩色电视广播。
这种彩色电视广比较之前的黑白电视,图像更清晰,更立体,颜色鲜明,有层次感。
而且也可以兼容黑白图像,是电视广播的一大新突破。
到了70年代,磁带录像机的产生,使电视广播出现了录播方式,通过提前的节目录制和编辑加工等后期工作,然后依次播出。
这种录播的方式直到现在,电视台的很多节目还在采用。
二、电视广播信号的传输以及其特征1、电视广播信号的传播电视广播信号的传输是保证观众能否看到听到通畅的电视节目的关键,也是广播电视的核心技术。
现在为大家熟悉的电视广播传输方式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即微波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
它们各有各的优点,比如微波传输技术,就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小,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
而卫星通信技术较之其他两种通信技术,也有很多优点,如卫星通信的距离远,覆盖的地区广;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不受地理条件和气象的影响,获得高质量的通信信号;运用灵活,适应性强,可以结成一个多方向,多点的立体通信网;通信传输成本低,所损耗的资金少,卫星通信系统的造价并不随通信距离的增加而提高,而且随着设计和工艺的成熟,成本还在降低。
论数字电视信号的指标与监测数字电视是指利用数字技术传送和接收电视信号的一种方式,相比传统的模拟电视,数字电视有着更高的画质和更多的信息流量。
数字电视的传输要求比传统的模拟电视更高,因此数字电视信号的指标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电视信号的指标信噪比信噪比是指收到的信号中有用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比值,它是衡量数字电视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用分贝表示。
当信噪比越高,传输质量越好,画面越清晰流畅。
误码率误码率是指数字电视传输过程中,由于信号传输噪声等原因造成误码的比率。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是通过压缩和解压缩的方式进行的,误码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数字电视的画质。
如果误码率过高,数字电视的画面会受到影响,出现卡顿、花屏等问题。
比特速率比特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它是衡量数字电视信号传输速度的重要指标。
在数字电视传输中,信号的比特速率越高,传输速度越快,画面对比度、亮度、饱和度等方面的表现也会更好。
频偏频偏是指数字电视信号的载波频率相对于标准频率的偏差,它是影响数字电视接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频偏越大,数字电视接收的质量越差,画面会出现失真、抖动等现象。
码流速率码流速率是指数字电视信号中每秒钟传输的数据量,它与数字电视信号的分辨率、色彩深度、压缩算法以及比特率等因素相关。
码流速率越高,数字电视信号中传输的信息越多,画质越好。
数字电视信号的监测数字电视信号的监测是指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实时或离线测试和检测,以确保数字电视信号的正确传输和接收。
数字电视信号的监测有以下几种方法:人工实时检测法人工实时检测法是指通过人工观察数字电视画面的清晰度、流畅度等方面的表现,从而判断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质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及时检测到数字电视信号的问题,缺点是人工成本高,无法对数字电视信号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测。
电子实时检测法电子实时检测法是指利用数字电视信号监测仪器,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以验证数字电视信号的正确传输和接收。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指标的检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具有大容量、高可靠性、兼容性强、高安全性、高覆盖性等优点和特点。
我国自主研发的DTMB/TDS-OFDM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其支持高清、标清电视的不同制式,支持室内、移动、便携接收等三种接收方式,支持单频网和多频网两种组网模式,支持多业务的混合模式。
随着国家正式启动地面数字电视项目,地面数字电视开始迅猛发展,而为了保证好的覆盖效果主要还是依赖发射机真实的技术指标。
下面所讨论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属于其发射部分。
发射部分主要由传输网络适配器、发射机和天馈线系统等组成,在单频网中还应该有GPS接收机。
为了保证发射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一些必须的测试设备,主要有场强仪、功率计、频谱仪、网络分析仪、标准接收天线、50欧假负载等一、发射功率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的发射功率决定了地面字电视信号的电场强度,直接关系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的有效覆盖范围、覆盖区域服务质量和信号传输可靠性。
数字电视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为平均功率,与以前模拟发射机的标称功率概念不同,不同的调制标准,其峰均比也不同。
通常1KW(rms)的数字发射机想当于3KW模拟电视发射机的功率容量,功放模块配置、电源配置等基本相同。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的输出功率应该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预期的覆盖效果。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测量发射系统的发射功率。
选择周围场地空旷平坦,无建筑物、大片树林等障碍物,无反射波到达的地点作为测量点,测量点与发射天线之间为直视路径,且远离机场、主要交通运输公路、高压输电线、变电所、工厂等,保证没有来自上述设施的明显干扰或背景噪声电平较欲接收信号电平低20dB.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与发射天线极化方式一致,记录测量点的信号场强Ec(dBμV/m),由下式计算发射天线的有效辐射功率P t(KW)Pt=10(Ec-106.92+20lg)/10式中:d为到发射天线的距离(Km)二、频谱特性1.带肩比带肩是用来考核数字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的线性指标,是数字电视发射机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参数及测量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包括编解码、复用和传输等多个环节,整个过程涉及的技术指标较多,其中的关键参数影响着数字信号质量和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所以必须对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解和测试。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中,模拟视音频信号按照MPEG-2标准经过抽样、量化及压缩编码形成基本码流ES,基本码流ES是不分段的连续码流。
把基本码流分割成段,并加上相应的头文件打包形成打包的基本码流PES,PES包和包之间可以是不连续的。
在传输时将PES包再分段打成有固定长度188B的传送包码流TS。
TS流经系统复用加入PSI/SI及加密信息形成多路节目传输流,最后经过64QAM调制及上变频形成射频信号在HFC网中传输,在用户终端经解码恢复模拟音视频信号。
在有线数字系统中,TS码流参数和系统传输网络参数是需要了解和测试的重点内容。
1传输码流参数及测试对MPEG-2TS流参数的测试,主要是依据“DVB系统测试指导”文件ETR290,测试并不依赖于任何商用解码器及芯片,而使用MPEG-2TS系统目标解码器(T-STD)的标准解码程序。
MPEG-2TS流参数的监测和特性分析包括TR101290测试标准3级错误检测、PSI/SI信息分析、TS流语法分析、PCR 分析及缓冲区分析等。
一般采用码流分析仪对TS流进行检测分析。
1.1TR101290的3级错误分析依据DVB最新的TR101290测试标准将DVB/MPEG-2TS流的测试错误指示分为3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可正确解码所必须的几个参数;第二等级是达到同步后可连续工作必须的参数和需要周期监测的参数;第三等级是依赖于应用的几个参数。
第一级共6种错误,包括:同步丢失错误、同步字节错误、PAT错误、连续计数错误、PMT错误及设臵PID错误。
(1)传送码流同步丢失:连续检测到连续5个正常同步视为同步,连续检测到2个以上不正确同步则为同步丢失错误。
传输流失去同步,标志着传输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数据丢失,直接影响解码后的画面的质量。
关于数字电视信号电平的测试心得与分析根据GY/T170—2001《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规定数字电视信号RMS(均方根)的电平值应低于模拟信号峰值电平0~10dB。
但在绝大多数经营有线电视网络的营运单位,并不具有测量RMS电平值的测试手段。
一般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中小有线网络营运单位只有简单的模拟信号测试手段,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数字电视信号(DVB—C)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以现有的测试手段去完成数字信号的测量?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用一般的场强仪和频谱分析仪去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电视信号电平的测试,并进行对比分析。
先假设在网络中传输的模拟信号的电平值与数字电视信号的RMS电平值之差为零。
这时用一般的场强仪去分别测量模拟信号和数字电视信号的电平值,就会发现数字电视信号的电平值会比模拟电视的电平值低十几个dB;更奇怪的是如果用频谱分析仪进行此类测试时,会发现对应于不同的中频扫描带宽(RBW),模拟信号电平与数字电视信号电平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电平差。
为什么这样?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模拟信号与数字电视信号在频谱上的差异。
模拟信号的峰值出现在载频点,而数字电视信号在频谱上是看不出载频点的。
在一个合适的频段内,数字电视信号的电平谱更类似于噪声的频谱。
这是由于数字电视信号的频谱是由无数不断变动的载波组成,所以在一个合适的频段内更象是一段噪声频谱。
所以对数字电视信号的测量更适合的方式应为类似于噪声的测量。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模拟信号载噪比的定义:C/N=20lg(图像载波电平有效值/噪声电平均方根值(规定带宽内))其中“规定带宽内”的带宽为5.75MHz由此我们可以初步的理解到,均方根值的测量是与测量带宽有关的。
其实我们大可以这样理解数字电视信号RMS值的含义为“带内功率电平值”。
其所指“带内” 是指-3dB带宽内,“带内功率”是指-3dB带宽内信号功率之和。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可以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电视信号在测量中所呈现的差异。
2、盘塔硬盘容量和双路控制首先是硬盘的容量问题。
以《银河之星大擂台》为例,用M—JPE G格式压缩,压缩比为4:1,时间长度为1小时的视频文件大小约为20G B,而播出时间为90分钟的《银河之星大擂台》的原始素材大约需要2.5个小时左右,即150分钟左右。
每一次录制《银河之星大擂台》的期数为6期。
这样,简单计算一下,一次录制就需要的硬盘容量就大约要300G B。
而在下次录制《银河之星大擂台》的时候,由于相隔时间较短,硬盘中往往还需要保留1—2期的原先录制的原始素材,差不多100G左右。
所以,要满足《银河之星大擂台》这个大型节目编辑的要求,硬盘需要在400G B以上,再加上要预留10%左右的硬盘空间保证非线性工作站工作的顺利进行,总共需要440G B左右的空间。
由于广播级视频数据的客观要求,要使用10000转/秒的SC SI硬盘来存放视频数据,才能实现节目双轨视频正常的实时播放。
如果实现440G B的10000转/秒的SC SI硬盘,只能通过带有RA I D结构的硬盘阵列来实现,而且投资的价格不菲。
《开心一百》等大型节目也有类似的问题。
显然,我们不能一个大型节目就购置一个大容量的硬盘阵列,这样,节目制作成本太高了,何况,还要加上放像机和录像机的硬件成本。
还有就是盘塔的双控问题。
对盘塔数据的读取可以采取单路控制或者双路控制的方式。
双路控制可以提供更好的数据响应速度,更好的保障盘塔数据读取的安全性。
现在福建东南电视台的网络盘塔共由12块小硬盘组成,分成2组,每组6块,采用了双路控制的方式,在平时盘塔正常运转时,每路负责6块小硬盘的数据读取,减小了单路读取时的数据负荷:当有一路发生故障时,另一路会自动接管全部12块硬盘的读取工作,变为单路控制方式,直到另一路修复为止,从而保障即使有一路出现问题,也不影响网络制作节目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非线性网络的管理和维护目前,福建东南电视台非线性网络中有多台非线性编辑工作站。
浅析数字电视发射机测量指标随着数字电视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不仅仅单纯满足收看数字电视节目而是越来越重视数字电视的质量,数字电视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发射机指标是否达到正常标准。
因此对数字电视发射机指标进行了解显得非常重要。
一、带肩比带肩比是数字电视发射机重要指标之一,它是用来描述发射机功放的线性指标。
数字发射机在一个8MHz射频带宽内,采用OFDM多载波的调制方式,载波信号经过放大器后在频道外的互调产物为连续频谱,这时频道外连续频谱在频道附近会产生“肩”部效应,这就是常说的带肩。
带肩比是指:信号的中心频点功率值与偏离信号中心的载波外的某点功率的比值。
每个电视频道采用8MHz带宽, 带肩比规定:信号频率中心的功率与偏离中心±4.2MHz处的功率比值。
数字发射机采用OFDM多载波的调制方式,信号的峰均比非常高,对发射机功放的线性要求也就比较高,功放线性越好,带肩比也就越高,数字电视发射机实际测试过程中带肩比一般要求≥36dB。
数字电视发射机中,功放是其主要的非线性器件,其效率和线性是一对矛盾。
通常为了提高功放效率,功放会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
这种非线性将会造成信号的畸变,使信号的输出频谱发生变化,产生带内、外干扰,反映在频谱上就是带肩比较差。
要提高带肩比有功率回退和非线性校正两种办法。
但是为了满足非线性失真指标,采用功率回退的办法,操作上不现实,功率回退会增加功放管数量,降低发射机的效率,发射机的性价比也就不高。
目前较多的使用非线性校正技术来提高功放的线性指标。
功放的非线性预校正技术包括前馈法、反馈法与预失真方法, 其中数字基带预失真由于其实现简单、灵活,是现在普遍采用的一种校正方式。
图一:-4.2MHz带肩图图二:+4.2MHz带肩图二、调制误码率(MER)MER是对叠加在数字调制信号上的失真的对数测量结果。
MER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载噪比、突发脉冲、各种失真以及偏移量对信号造成的损伤。
论数字电视信号的指标与监测
(唐山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河北唐山063000)
主要介绍了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中的信号技术指标和具体的监测方法。
标签:TS码流;QAM;监测;码流分析仪
1传输网络技术参数
经过MPEG-2信源编码和MPEG-2TS传输流复用后生成的MPEG-2传输复用包经过扰码、RS编码及卷积交织后,进行64QAM调制形成中频调制信号,中频调制信号经过上变频转为射频信号然后送入HFC网传送到用户。
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的频谱结构及能量分布完全不同。
由于QAM中的调幅是平衡调幅,抑制了载波,因而从频谱分析仪上看,一个数字频道的已调信号,像一个抬高了的噪声平台,均匀地平铺于整个限定带宽内。
伴音信号在MPEG-2编码时,已经与图像信号以包的形式复用到了一起,因而,一个数字电视频道,不但没有所谓图像载波,也没有伴音载波。
1.1数字电视的信号电平
数字电视信号没有图像载波电平可取,整个限定的带宽内是平顶的,无峰值可言。
所以,QAM数字频道的电平是用被测频道信号的平均功率来表达的,称为数字频道平均功率。
在用户端电缆信号系统出口处要求:信号电平为47dBμV-67dBμV(比模拟电视信号的要求低10dB),数字相邻频道间最大电平差为≤3dB,数字频道与相邻模拟频道间最大电平差为≤13dB。
1.2数字电视的噪声电平
测量模拟频道噪声时,在模拟频道取噪声测试点,只要偏离图像载频即可。
但是数字电视的频谱分布决定了测量数字频道噪声不能使用模拟频道的测量方法。
数字频道内有用能量也像噪声,没有什么特点把它们分开,所以测量噪声,要到被测频道的邻频道去取样,并且这个邻频道应当是空闲的。
1.3误码率
数字电视信号是离散的信号,接收到的数字电视信号要么是稳定、清晰的图像,要么就是中断(包括马赛克、静帧),具有“断崖效应”的特点。
信号的这种变化,只与传输的误码率有关,所以把误码率作为衡量系统信号质量劣变程度的最重要
的指标。
1.4信噪比
信噪比(S/N)指传输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
载噪比(C/N)指已调制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载噪比中的已调制信号的功率包括了传输信号的功率和调制载波的功率。
在调制传输系统中,一般采用载噪比指标;而在基带传输系统中,一般采用信噪比指标。
数字调制信号对网络参数的要求主要反映在载噪比上,载噪比越大,信号质量越好,反之信号质量就差,模拟电视会出现“雪花干扰”,数字电视会出现马赛克,严重时会造成图像不连续甚至不能对图像解码。
在有线网中,用户端电缆信号出口处数字频道载噪比达到31dB以上,就可传送64QAM信号。
1.5调制误差比
数字调制信号的损伤通常用星座图来观察。
在星座图中,噪声呈云状,差拍干扰呈环状,IQ不平衡的星座图不是正方形。
调制误差比(MER)包含了信号的所有类型的损伤,如各种噪声、载波泄漏、IQ幅度不平衡、IQ相位误差、相位噪声等。
MER的测试结果反映了数字接收机还原二进制数码的能力,它近似于基带信号的信噪比S/N。
在用户端电缆信号出口处调制误差比MER要求达到30dB以上。
2数字信号的监测
数字电视平台节目监测系统拟视音频及数字矩阵系统、数字测试仪器及电视墙三个大的部分构成。
数字TS码流经过数字ASI矩阵系统切换,送入解码器解码还原成模拟视音频后,送入电视墙,进行主观效果监测,同时可进行与一般模拟视音频信号相同的测试,经ASI矩阵切换的数字TS码流也可直接送入数字码流分析仪进行实时分析,或者经过录制后,离线分析等。
数字码流经QAM调制后输出的RF射频信号经混合器混合,送入大网播出,同时分出1路至机顶盒接收,机顶盒输出电视信号或者音频广播信号至视音频矩阵,然后送入电视墙。
同时也可进行模拟指标测试。
从混合器再分出l路射频信号经数字电视测试接收机处理后输出TS流至码流分析仪,实现对QAM调制后的数字信号的测试。
数字码流监测可以根据其来源分为:编码器输出TS流、数字卫星接收机输出TS流、多协议适配器输出TS流、复用器输出TS流、独立加扰器输出TS流、其它TS流及QAM调制后经解调恢复的TS流。
在本监测系统中,QAM调制后经数字电视测试接收机解调后恢复出的TS流可直接送入数字码流分析仪进行数字分析;其余各种来源的TS流须经数字矩阵的切换处理后再进行测试。
在本系统中,有编码器输出的TS流、数字卫星接收机输出的TS流、适配器和解密器输出的TS流、其它输出的TS流、复用器输出的TS流以及独立加扰器
输出的TS流,其中复用器、独立加扰器、解密器以及部分数字卫星接收机输出为MPTS,而独立加扰器输出为经过加扰加密的TS流。
具体监测方式如下:编码器、数字卫星接收机、多协议适配器、音频编码器、复用器、独立加扰器等设备的TS流送入数字ASI切换矩阵切选输出。
矩阵的输出可切选至数字码流分析仪分析,也可直接接入解码器,用作还原A V,送至电视墙做主观测试等;对于独立加扰器的输出需切换到码流分析仪进行分析。
对比测试原则采用溯源法,跟踪对比测试的原则,主要体现在电视墙的主观效果上。
(1)对编码器、接收机的信号根据处理过程分成源A V信号或直接输出A V信号、初步处理TS流信号(包括编码输出及数字接收机输出TS信号)、复用器复用后TS流信号和QAM调制混合后信号四种,对节目同时段对比跟踪测试。
即为源A V信号或直接输出A V信号与后面的信号经过还原的视音频信号进行对比测试,体现在每一环节信号质量的比较、变化、跟踪监测。
(2)对多协议适配器和解密器处理的节目,则是适配器直接TS信号解码恢复
A V信号、复用后解码恢复A V信号以及机顶盒解码A V信号对比监测。
(3)音频广播信号则是源信号与机顶盒接收信号,通过音箱功放进行监听对比。
此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开放式标准化设计,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可靠的可控性和可管理性,健全的网管功能,可对网络、设备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测和控制;灵活性强,可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搭配设备;可扩展性高,可以随着前端节目的增多而扩展系统的容量;具有全面的考虑,可监测数字平台前端各个环节的节目信号。
数字电视系统的运营,对播出质量和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
本文所述节目监测系统正是以此为目的,实现对播出节目的全方位监测,并体现了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