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共伴生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2
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百色市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促进我市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百色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2.31•【字号】百政发〔2020〕27号•【施行日期】2020.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百色市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促进我市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现将《百色市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促进我市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百色市人民政府2020年12月31日百色市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促进我市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促进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20〕30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提高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奋力推进矿业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我市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开发、高效利用和创新治理,强化矿产资源保护,促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健全矿产资源管理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为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提供有力支撑。
二、强化规划管控,优化开发布局(一)强化三条控制线管控。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下简称三条控制线)。
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禁止矿业活动,其他区域除因国家重大能源资源安全需要开展的战略性能源资源勘查以及公益性自然资源调查和地质勘查外,禁止新设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
对已依法设立矿业权,除油气探矿权、铀矿矿业权外,均按有关规定依法处置或有序退出。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摘要矿产资源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根本。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对矿产资源粗放式开采以及不充分利用,造成我国矿产资源的日益贫乏,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难题。
本文就从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以及推进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对策煤矿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矿产资源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不良影响。
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难题,本文就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1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一般而言,我国矿产资源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贫矿较多,富矿较少当前,我国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达159种,例如铁矿、铜矿等重要矿产探明储量的矿床大部分属于贫矿。
与此同时,从查明资源储量来分析,铁矿的平均品位达32%,在我国铁矿资源储量中储量大于48%的富铁矿仅占1.9%,而且有47.6%都属于贫矿;铜矿的平均品位为0.87%,不及世界上主要生产贸易大国铜矿石品位的1/3。
1.2 共生、伴生的矿床较多,单一的矿床较少具体来讲,我国铜铅锌矿共伴生组分复杂,在选矿时存在一定的难度。
而且从有色金属矿山来看,共伴生有用组份大部分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综合回收利用。
在这些45种共伴生组份中,能够利用的达33种,在我国全部金属总产量中,综合回收的金属占15%。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约35%的黄金、90%的银以及75%的硫铁矿都是凭借综合利用达到的。
1.3 资源分布不均衡尽管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多,但是资源的分布较不均衡,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这样就给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难题。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是矿产资源有限,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受经济发展状况、交通等条件的限制,造成该地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一、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综合利用共生、伴生资源生产的产品1.煤系伴生的高岭岩(土)、铝钒土、耐火粘土、膨润土、硅藻土、玄武岩、辉绿岩、大理石、花岗石、硫铁矿、硫精矿、瓦斯气、褐煤蜡、腐植酸及腐质酸盐类、石膏、石墨、天然焦及其加工利用的产品;2.黑色金属矿山和黄金矿山回收的硫铁矿、铜、钴、硫、萤石、磷、钒、锰、氟精矿、稀土精矿、钛精矿;3. 有色金属矿山回收的主要金属以外的硫精矿、硫铁矿、铁精矿、萤石精矿及各种精矿和金属,以及利用回收的残矿、难选矿及低品位矿生产的精矿和金属;4.利用黑色、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尾矿回收的铁精矿、铜精矿、铅精矿、锌精矿、钨精矿、铋精矿、锡精矿、锑精矿、砷精矿、钴精矿、绿柱石、长石粉、萤石、硫精矿、稀土精矿、锂云母;5.黑色金属冶炼(企业)回收的铜、钴、铅、锌、钒、钛、铌、稀土,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回收的主要金属以外的各种金属及硫酸;6.磷、钾、硫等化学矿开采过程中回收的钠、镁、锂等副产品;7.利用采矿和选矿废渣(包括废石、尾矿、碎屑、粉末、粉尘、污泥)生产的金属、非金属产品和建材产品(*1);8.原油、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回收提取的轻烃、氦气、硫磺及利用伴生卤水生产的精制盐、固盐、液碱、盐酸、氯化石腊和稀有金属。
二、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一)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生产的产品9.利用煤矸石、铝钒石、石煤、粉煤灰(渣)、硼尾矿粉、锅炉炉渣、冶炼废渣、化工废渣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江河(渠)道淤泥、淤沙生产的建材产品、电瓷产品、肥料、土壤改良剂、净水剂、作物栽培剂;以及利用粉煤灰生产的漂珠、微珠、氧化铝;10.利用煤矸石、石煤、煤泥、共伴生油母页岩、高硫石油焦、煤层气、生活垃圾、工业炉渣、造气炉渣、糠醛废渣生产的电力、热力及肥料,利用煤泥生产的水煤浆,以及利用共伴生油母页岩生产的页岩油;11.利用冶炼废渣(*2)回收的废钢铁、铁合金料、精矿粉、稀土、废电极、废有色金属以及利用冶炼废渣生产的烧结料、炼铁料、铁合金冶炼溶剂、建材产品;12.利用化工废渣(*3)生产的建材产品、肥料、纯碱、烧碱、硫酸、磷酸、硫磺、复合硫酸铁、铬铁;13.利用制糖废渣、滤泥、废糖蜜生产的电力、造纸原料、建材产品、酒精、饲料、肥料、赖氨酸、柠檬酸、核甘酸、木糖,以及利用造纸污泥生产的肥料及建材产品;14.利用食品、粮油、酿酒、酒精、淀粉废渣生产的饲料、碳化硅、饲料酵母、糠醛、石膏、木糖醇、油酸、脂肪酸、菲丁、肌醇、烷基化糖苷;15.利用炼油、合成氨、合成润滑油、有机合成及其他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废渣、废催化剂回收的贵重金属、絮凝剂及各类载体生产的再生制品及其他加工产品。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矿产资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它既是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又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生产资料。
据统计,当今我国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取自于矿产资源。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国家探明了大批矿产资源,基本上保证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
与此同时,我国矿产开发利用也成绩斐然,目前已成为世界矿业大国之一,全国年矿石总产量为50亿吨,其中国有生产矿山开发利用的矿种数为150个,年产矿石量约为20亿吨(不含石油、天然气);非国有小型矿山开发利用的(亚)矿种数为179个,年产矿石量约30亿吨。
原油产量为1.67亿吨。
我国原油、煤炭、水泥、粗钢、磷矿、硫铁矿10种有色金属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
我国固体矿产开发的总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总体上我国的矿产资源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
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发现了171种矿产,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159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2种,水气矿产3种。
已发现矿床、矿点20多万处,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1.8万余处。
煤、稀土、钨、锡、钽、钒、锑、菱镁矿、钛、萤石、重晶石、石墨、膨润土、滑石、芒硝、石膏等20多种矿产,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但是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少,仅为世界人均的58%,列世界第53位。
(二)大多矿产资源质量差,国际竞争力弱。
与国外主要矿产资源国相比,我国矿产资源的质量很不理想。
考虑矿石品位、矿石类型、矿石的选冶性能等综合因素,我国金矿、钾盐、石油、铅矿、锌矿的质量为中等;煤炭、铁矿、锰矿、铜矿、铝土矿、硫矿、磷矿的质量处于最差地位。
一、项目基本情况成果登记号:1492015Y0001二、项目简介三、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1)昆明理工大学,是本项目的总负责单位,承担多项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项目,获得云南省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的立项支持,在硫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十多年的理论、试验与工程化应用研究工作,获得了十余项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发明专利授权,发表了多篇三大检索的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论文,对项目的三个创新点均具有重要贡献。
研究成果经过企业工程化应用研究,获得了广泛应用,推进了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进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在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与昆明理工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共同完成了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成果,对项目的创新点1和创新点2具有重要贡献。
同时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3)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铅锌共伴生硫铁矿资源高效利用方面,与昆明理工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单位进行合作,开展了大量的工程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所属的驰宏锌锗等企业将副产硫铁矿深度精选,获得了高品位的硫精矿,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对本项目的创新点1和创新点2具有重要贡献。
(4)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其所属的迪庆矿业、玉溪矿业等均具有大量的铜矿共伴生硫铁矿资源,由于价值低,长期以来均作为尾矿堆存,环境污染重,2009年以来,与昆明理工大学、北京矿业研究总院等单位合作,共同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开展硫铁矿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生产出高品位硫精矿,产品价值得到显著提升,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对项目的创新点1、创新点2、创新点3均有贡献。
(5)铜陵化工集团新桥矿业有限公司,是我国重要的铜矿和共伴生硫铁矿开采与回收利用的大型企业,与昆明理工大学联合,从铜矿选矿尾矿中回收硫铁矿资源,通过深度精选,获得了高品位的硫精矿,降低了尾矿硫的含量,显著提升了硫精矿的利用价值,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正文:----------------------------------------------------------------------------------------------------------------------------------------------------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鄂土资发〔2014〕17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国土资源局:为了服务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促进矿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一)是资源保障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快速推进,对资源的需求集中释放,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我省矿产资源禀赋条件较差,资源利用方式较粗放,节约与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可以开源节流,释放和盘活一批资源储量,达到“小矿变大矿、一矿变多矿、呆矿变活矿”的效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二)是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
矿业开发形成的“三废”,压占土地,污染环境,产生了许多安全隐患。
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实现矿业“三废”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排放增量,逐步消纳历史存量,有利于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经济升级的内在要求。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底盘。
国内外经济正向绿色经济深度转型调整,矿业也必须同步转型升级,由粗放向集约转变,走绿色发展道路,切实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落实省委“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要求,实施省政府“两计划一工程”,也迫切要求矿业及后续加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传统优势资源产业,培育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案例1 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公司栖霞山铅锌矿一、基本情况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公司栖霞山铅锌矿始建于1957年,目前采选生产能力为35万t/a。
矿山为地下开采,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选矿采用浮选+磁选工艺,主要采选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自然资源部表彰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优秀矿山企业”、“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企业”和“全国绿色矿山”称号。
二、主要做法1.美化矿容矿貌,强化矿区绿化,融入栖霞山风景景观矿山布局合理,厂貌整洁。
矿区绿树成荫,可绿化面积覆盖率达到100%。
矿产品生产、运输、储存做到了防尘保洁。
矿山为地下开采,采矿“不见矿”,与4A级栖霞山风景名胜区相互融合,和谐发展,建成了国内首座无废开采的“花园式”示范矿山。
矿区全貌2.坚持绿色发展,建成零排放绿色矿山矿山依靠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将采、选工艺与尾矿、废石、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工艺有机融合,创新研发与应用了具有适用性强、资源综合回收率高、环境友好的——上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技术、铅锌硫化矿分流分速分步调控浮选的精细选矿技术、铅锌硫化矿选矿废水循环利用法、铅锌硫化矿高浓度节能环保选矿方法等绿色开发新技术,率先建成铅锌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示范矿山,实现了选矿废水、尾矿和采掘废石的资源化利用,建成了首座无地表破坏、无尾矿库、无废石场、无废水排放的矿山。
3. 依靠科技创新,应用绿色开发新技术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属复杂多金属铅锌硫化矿,矿石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铅、锌,同时共伴生金、银、硫铁、锰等,经浮选、磁选工艺得到高效回收,主要产品有铅精矿、锌精矿、硫精矿和锰精矿。
目前铅、锌、硫铁、锰回收率分别为90.5%、90%、95%、58%,铅锌精矿中银回收率达70%,矿体中共伴生资源得到了高效回收利用。
矿山拥有江苏省有色金属采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两个科技平台,自主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工作。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浅析自然界的资源有三种,即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和信息资源。
矿产资源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一种非再生自然资源,它是地壳形成后,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
无论生产创造的财富属于哪一个门类,其起始点都必定是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铁器时代,正是以矿产资源利用主体的变更来划分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阶段。
工业革命以来,又经历了煤、铁器时代和石油、有色金属时代以及核能与电子硅产品时代,带来了先是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百年强盛,继而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百年强盛。
正是资源分布和利用格局,再加上技术经济条件运动的格局,也决定了现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与开放经济体系的一体化。
矿产资源状况一直都是影响国内经济布局和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
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生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在地球上的数量是固定的,只能是越来越少,由于矿产资源的耗量在急剧增长,使得有限的矿产资源呈现出衰竭的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意识到矿产资源总有一天要枯竭。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
然而,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上和技术上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确实是有限的,人类的需求却仍然在不断增长,这必然导致资源的耗竭,而且耗竭的前景已不容乐观。
矿产成矿地质背景条件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的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
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
国土资源部关于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附件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是指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各矿种矿产“三率”最低指标要求(一)锰矿。
1.开采回采率(1)露天开采。
大、中型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小型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0%。
露天矿山生产规模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21〕208号)的规定确定。
(2)地下开采。
根据锰矿矿床的赋存条件,锰矿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1-1)。
表1-1 锰矿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围岩稳固性稳固矿体厚度薄矿体中厚、厚矿体薄矿体中等稳固中厚、厚矿体薄矿体不稳固中厚、厚矿体回采率(%) 82 85 81 84 80 83 注:(1)岩稳固性划分为稳固(Ⅰ、Ⅱ级)、中等稳固(Ⅲ级)、不稳固(Ⅳ、Ⅴ级)三类。
(2)矿体厚度依据矿体真厚度(H)划分为薄矿体(H≤0.8m)、中厚矿体(0.8m和厚矿体(H>4m)三类。
2.选矿回收率各主要类型的锰矿按照入选品位不同,其选矿回收率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1-2)。
表1-2 锰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序矿石种类入选品位(Mn,%)选矿回收率(%) 1 2 3 氧化锰碳酸锰其他锰矿构成的复合矿。
≥20 <20 ≥15 <15 85 80 83 78 65 注:其他锰矿包括硅酸锰矿、硼酸锰矿、铁锰多金属矿以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矿物3.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率包括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尾矿和废石综合利用率。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11.15•【文号】国土资发[2011]184号•【施行日期】2011.11.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部机关各司局:为贯彻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增强资源保障能力,部组织制定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附件: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国土资源部二0一一年十二月目录一、现状与形势(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明显进展(二)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潜力巨大(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面临新的挑战二、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一)总体要求(二)规划目标(三)重点领域三、全面调查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及潜力(一)重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调查(二)评价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潜力四、大力开展先进适用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一)开展节约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二)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与装备五、加快建设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示范工程(一)建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二)实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六、加快构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一)健全完善标准规范体系(二)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准入管理(三)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监管和考核(四)建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激励引导机制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一)强化规划实施责任机制(二)健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配套支持政策(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四)提高全民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意识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的有关要求,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2008~2015年)》,制定《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