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
- 格式:ppt
- 大小:938.00 KB
- 文档页数:46
妊娠合并症凡是与妊娠同时存在的疾病,叫作妊娠合并症,各种合并症对妊娠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反过来妊娠也对各种合并症的病情产生影响。
合并症对妊娠的影响方面有:①使胎儿致畸,智力障碍和神经系统障碍的病有:风疹、弓形体、疱疹、巨细胞病毒感染;②流、早产、死胎、低体重儿、新生儿死亡者有:糖尿病、梅毒、支原体感染;③新生儿眼炎有:淋病、衣原体感染。
妊娠使合并症:①加重的有:心脏病、贫血、肾脏病、子宫颈癌、糖尿病等。
②暂时改善的有:白血病,肺结核。
中文名妊娠合并症又称妊娠加杂症病因这些病在妊娠前已存在,或与妊娠同时发生,妊娠合并症可影响妊娠的一系列生理过程,使之向病理方向发展;反过来妊娠也可使妊娠合并症减轻、无变化或加重,甚至危及孕妇及胎儿的生命。
常见病种妊娠合并症病种很多,按系统分为:1.心血管系统: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病;2.呼吸系统: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3.血液病:如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红蛋白病等;4.消化系统病:如乙型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妊娠特发性脂肪肝(急性黄色肝萎缩)等;5.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炎、急或慢性肾盂肾炎、肾结石、肾小球肾炎等;6.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或减退,尿崩症,肾上腺机能减退,嗜铬细胞瘤;7.传染性疾病:如风疹、水痘、麻疹、腮腺炎、流感、脊髓灰白质炎、猩红热、伤寒、弓形体病等;8.生殖道传染性疾病:如疱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尖锐湿疣、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霉菌性外阴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9.性病:如梅毒,淋病等;10.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11.皮肤病:如妊娠疱疹、牛皮癣等;12.神经系统病:如癫痫、偏头痛等;13.肿瘤:如子宫颈癌等;14.精神病:如癔病、精神分裂等。
妊娠期的心血管系统变化在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妊娠合并心脏病居重要位置,仅次于产后出血,占第二位。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最多(60%),先天性心脏病次之(25%)。
近年来,由于风湿热的发病率下降,其它心脏病合并妊娠的情况相对增多。
心力衰竭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主要致死原因,预防和控制妊娠期心力衰竭的发生是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的关键。
一、妊娠对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效应人体在妊娠期各系统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改变,心血管系统改变最为明显,并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1. 妊娠期(1)血容量变化:孕妇的总循环血量比正常人多,一般于妊娠 6 周起血容量逐渐增加,至孕32〜34周达高峰,平均增加40%〜50%,以后不增加或略增加,产后2〜6周左右恢复正常。
血容量增加与胎儿成正相关。
因此,经产妇或多胎妊娠时血容量增加更为明显,增加的血量中,以血浆的增加较多,可达50〜60%,红细胞增加约10〜20 %,故血液稀释,红细胞压积降低,呈妊娠期生理性贫血,血粘度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加速。
妊娠期血浆增多是由于肾小管钠再吸收增加和水潴留。
母体和胎儿肾上腺生成的雌激素,促进肝内肾素生成,子宫也是肾素的来源之一。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而使醛固酮增多,从而引起水钠潴留。
其它激素(如催乳素、黄体酮)则刺激红细胞生成,增加红细胞量。
水钠潴留间接增加心血管的负担,但由此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并非由于心功能不全的结果。
(2)心脏改变:妊娠时由于心搏量加大,心脏工作量多,故心肌可有轻度肥大。
妊娠后期横膈被抬高,心脏被向上向左推移,心浊音界的左缘比正常略大。
第一心音增强并分裂,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妊娠后期90%在心尖区可听到第三心音,10〜15%可听到第四心音。
由于心搏加强,血流加速,肺动脉瓣区可听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尖区也可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1〜 3 级),多数在收缩早、中期而较短。
有时在肺动脉瓣区可听到吹风样舒张期杂音,是由妊娠期肺动脉的生理性扩张所引起,产后即消失。
ACOG 最新指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016 年 9 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 (ACOG) 发布了关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得实践简报。
血小板减少就是妊娠期女性一种常见得疾病,其发病率约为 7%~12%。
在非妊娠期,血小板计数得正常范围就是 165~415×109/L。
通常情况下,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被定义为血小板计数小于 150×109/L。
但就是,孕妇得血小板水平一般会随着妊娠月份得增加而减少,在妊娠得最后几个月,妊娠女性得血小板水平显著低于非妊娠女性。
因此,这样定义血小板减少症就是有点武断得,且不一定与临床上相关。
为了减少自发性出血得风险,指南建议对于血小板小于 10×109/L 或血小板计数小于 50 x109/L 且需要手术得患者,都应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一般就是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或生成减少所致。
在妊娠期,多数血小板减少就是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所导致。
血小板破坏增加可能就是源于大量出血或血管异常,导致免疫性破换、异常得血小板活化或血小板消耗。
妊娠期血小板生成减少不太常见,通常与骨髓相关疾病或营养缺乏有关。
在妊娠期间,最常见得血小板减少就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其约占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得 80%。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就是目前妊娠期最常见得血小板减少原因,其发病率约占妊娠女性得5%-11%。
虽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得发病机制尚不确定,但目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血液稀释与血小板消耗增加有关。
临床考虑与推荐1、评估孕妇血小板减少得适宜检查方法就是什么?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得鉴别诊断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假性血小板减少、病毒感染、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子痫、HELLP 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与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详细得医疗、家庭史与体格检查得基础上,这些疾病通常都能够被诊断。
同时要注意目前使用得药物、血压、脾肿大、病毒血清学与适当得辅助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