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花浅浅花开料峭风【宋】方回
- 格式:ppt
- 大小:150.50 KB
- 文档页数:2
花开寄诗情作者:王吴军来源:《学与玩》2018年第04期暖风拂面的春天是赏花的好时节,赏春花的习俗古已有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学家王僧达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初樱动时艳,擅藻灼辉芳。
缃叶未开蕾,红花已发光。
”这里的“樱”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樱花不同,指的是樱桃花。
花中上品史书《晋宫阁名》中记述道:“式乾殿前樱桃二株,含章殿前樱桃一株,华林园樱桃二百七十株。
”华林园是始建于三国时期吴国的园子,历经了朝代更迭的沧桑,其中樱桃的名气很大。
南朝宋的江夏王刘义恭受御赐华林园中的几株樱桃,欣喜地栽在了自己的厅堂前。
然而到了夏日,竟然招来了很多蝉,他特意命人将那些蝉捉下来。
唐太宗在《赋得樱桃》中说:“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就是在描述华林园中那些樱桃树上鲜花绽放的动人场景。
《清异录》一书中记载,宋朝的张翊曾经撰写了《花经》,来品评世间百花。
他将花分为九品九命,樱桃被评为四品六命,与菊花、梅花等是同样的品级。
如此看来,樱桃花在古人心目中是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的。
庭院寄情古人在建造庭院时,会把自己的雅趣寄托于其中,园子里除了栽植梅兰竹菊这样的花木之外,樱桃也常常作为园中一景。
明朝的王世贞在建造弁(yan)山园时,本来想移栽五棵洞庭树而布置出“五老峰”的景象,却未能如愿,最后就改为栽植樱桃,并美其名日“含桃坞”。
王世贞是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说樱桃的果实一年能让人品尝一次美味,而“花亦足饱目”。
“饱目”这个词用得极好,见花盛开而觉眼目饱满,实在是大快之事。
对古人来说,赏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娱活动。
唐朝时,李周美中丞宅、崔谏议樱桃园等私家庭院都是赏樱桃花的美妙之地。
唐朝的薛能在《题于公花园》一诗中写道:“含桃庄主后园深,繁实初成静扫阴。
若使明年花可待,应须恼破事花心。
”樱桃结出果实了,园子中非常宁静,但是,若是为了樱桃树每年都能盛开出美丽的花朵,园子的主人还要付出不少辛勤。
赏花轶事古人赏樱桃花的热情和今人赏樱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含有峭的诗句1.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孟郊《巫山曲》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吾闻黄山三十六峰青插天,悬厓峭壁万丈飞流泉。
——孙一元《黄山歌赠戴仲良》4.峭壁矗云三峡里,急湍翻雪五湖边。
——黄鉴《石门岩壁》5.暗惊料峭寒,春雪兼春雨。
——梅尧臣《依韵和宋中道雨夜》6.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苏轼《送范德孺》7.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8.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9.风霜峭、瑶台种时,付与仙骨。
——王沂孙《露华·碧桃》10.峭寒未肯放春娇,素被独眼清晓。
——王沂孙《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11.裂地竞盘屈,插天多峭崿。
——王维《燕子龛禅师》12.清晨陪跻攀,傲睨俯峭壁。
——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13.园亭已觉晴檐暖,楼上东风尚峭寒。
——张榘《楼中即事》14.梅花初谢,雪后寒微峭。
——毛滂《蓦山溪·元夕词》15.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16.度其广袤筑屠苏,鳷鹊峭耸鸳鸯铺。
——白玉蟾《觉非居士东菴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17.老岩峭拔森翠屏,大江东去流苍玉。
——白玉蟾《道过成蹊菴偶成旧风一篇》18.石帆何峭峣,龙瑞本萦纡。
——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19.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孟郊《秋怀十五首》20.宽旷能容万壑赴,峭特雄压千秋卑。
——陈著《寄赋黄东发湖山精舍》21.来从花底春寒峭,可借梨云半枕偎。
——黄景仁《绮怀十六首》22.儒生峭崖岸,抗颜论诗书。
——王廷陈《咏怀·儒生峭崖岸》23.幽深构楼阁,峭绝挂猿狝。
——汪广洋《壮游奉简诸阁老》24.峨眉县西四十里,峭壁悬崖削寒翠。
——汪元量《光相寺》25.秋水刷土骨,峭瘦如老石。
采桑子(樱桃花)原文_翻译及赏析梅花谢后樱花绽,浅浅匀红。
试手天工。
百卉千葩一信通。
余寒未许开舒妥,怨雨愁风。
结子筠笼。
万颗匀圆讶许同。
——宋代·赵师侠《采桑子(樱桃花)》采桑子(樱桃花)梅花谢后樱花绽,浅浅匀红。
试手天工。
百卉千葩一信通。
余寒未许开舒妥,怨雨愁风。
结子筠笼。
万颗匀圆讶许同。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
淳熙二年(1175)进士。
十五年为江华郡丞。
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
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
‘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
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
所署最后年乾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
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赵师侠入脚西风,渐去去来来,早三之一。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不须待、名品如麻,试为君屈指,是谁层出。
十朝半月,争看搏空霜鹘。
从来别真共假,任盘根错节,更饶仓卒。
还他济时好手,封侯奇骨。
没些儿、_姗勃窣也不是、峥嵘突兀。
百二十岁,管做彻,元分人物。
——宋代·陈亮《三部乐(七月廿六日寿王道甫)》三部乐(七月廿六日寿王道甫)入脚西风,渐去去来来,早三之一。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不须待、名品如麻,试为君屈指,是谁层出。
十朝半月,争看搏空霜鹘。
从来别真共假,任盘根错节,更饶仓卒。
还他济时好手,封侯奇骨。
没些儿、_姗勃窣也不是、峥嵘突兀。
百二十岁,管做彻,元分人物。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
幽禽自语。
啄香心,度墙去。
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
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凝伫,曾游处。
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
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
——宋代·姜夔《月下笛·与客携壶》月下笛·与客携壶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
樱桃花古诗词6首,雪缀云装万萼轻,小立樱桃下樱桃花诗词六首:樱桃花下玉亭亭,都成别后思量早春时节,樱桃花几乎开放。
中国古代的庭院里大部分中的是樱桃树,因为樱桃树有花有果,樱桃果分外甜美,爱惜果树的中国人,首选樱桃。
樱桃花好看吗?当然好看,那种细碎的美,像淡淡轻紫轻白的烟雾,比樱花秀气,更符合中国的田园审美,耐看,细碎,养眼。
实际唐朝最初传到日本的就是这种樱桃花。
“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
凝艳拆时初照日,落英频处乍闻莺。
舞空柔弱看无力,带月葱茏似有情。
多事东风入闺闼,尽飘芳思委江城。
[唐]李绅《新楼诗二十首·北楼樱桃花》唐朝庭院广泛种植樱桃树,因为花开轻美,你看那雪缀云装,花萼轻盈,而且樱桃花有个特点,有太阳就开放得格外绚烂,而且边开边落,靠风授粉。
而这个季节正是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的好时节。
黄莺为什么喜欢樱桃树呢,因为樱桃花细嫩,是小鸟的食物,花谢就挂果,不到几十天,春天还没过完,枝头就是香甜的樱桃,是小鸟最可口的食物。
我怀疑黄莺也有家族或者基因记忆,樱桃花开的季节,就早早守在樱桃树边。
构成一副樱花春景图。
“浅浅花开料峭风,苦无妖色画难工。
十分不肯精神露,留与他时着子红。
”宋朝方回《樱桃花》樱桃花轻盈,是一种耐看养眼的色彩,仙意淡雅,比如桃花的红,梨花的白,梅花的质感,樱桃花却更淡,但是那种姿态,是少女的,是初萌的,是低调的,所以方回说,樱桃花不妖艳,绝好的画笔也难画出那种淡而娇弱。
但是他赞扬了樱桃花的低调,别看这个时候她那么清淡,仿佛没有其它花开的那种精神气,原来她是要留元气和力量给果实,等到早夏果实红遍枝头,你才蓦然发现,小小樱桃花有后发制人的胸怀和智慧。
她要红在首夏,用最甜美的果实。
“柳条到地莺声滑。
鸳鸯睡稳清沟阔。
九曲转朱阑。
花深人对闲。
日长刀尺罢。
试屐樱桃下。
颓髻玉钗风。
云轻线脚红。
”宋朝陈克《菩萨蛮·柳条到地莺声滑》正是樱桃花的淡雅如云,它特别适合做春天的背景,它的存在反而更衬托女子的青春少艾,唯美清新。
古人吟诵樱桃和樱花的诗词精选大千世界,芸芸众“果”,先熟者当属樱桃。
樱桃,《尔雅》名荆樱,《大戴礼记》名含桃,又名莺桃,称含桃,据《说文》考证:“莺桃,莺鸟所含食,故又名含桃。
”后来演读为樱桃。
樱桃的栽培历史约有三千余年。
当时,栽植樱桃因其先百果而熟,可用以祭祀祖先。
《礼记》曰:仲夏之月,天子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汉书》记载:惠帝出离宫,叔孙通曰:“礼,春有尝果,方今樱桃熟,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
”上许之,诸献果由此兴。
后来樱桃也被皇帝用来赏赐大臣,例如唐朝的诗人中王维、韩愈、张籍、白居易等曾获此厚遇,吃过之后感激得不得了。
王维《敕赐百官樱桃》诗曰:“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兰。
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据考,此诗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樱桃宴在每年的四月一日举行,皇帝禁苑的樱桃是新年最先成熟的水果,皇帝荐祖后大摆樱桃宴,遍赐群臣。
唐代诗人丘丹在回忆长安的四月时,就特别歌咏到这件事:“忆长安,四月时,南郊万乘旌旗。
尝酎玉卮更献,含桃丝笼交驰。
芳草落花无限,金张许史相随。
”南郊即是南苑,指芙蓉园。
在四月初一这一天,皇帝率百官千骑,来南郊芙蓉园赐宴,盛满美酒的玉杯连续敬献,装有新鲜樱桃的丝笼不断送来。
在这芳草铺地落英缤纷的时节,君臣尝新饮宴,令人难忘,是唐代诗人忆长安四月时最先想到的事情。
古人吃樱桃很讲究的,动不动就是金盘、玉盘,金箸银匙,有可能想取得一种视觉效果。
樱桃喜光,适于沙壤土或壤土生长,樱桃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属蔷薇科樱属果实,安徽太和为其著名产地之一,《辞海》中有述。
早在欧阳修生活的时代,太和这一片的樱桃就已经很成气候了,他的诗《再过汝阴》云:“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
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诗歌前两句写眼前汝阴风物,犹如旧日。
“黄栗留”就是黄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后两句言白首重来,愧无遗爱及民。
蝶恋花·一颗樱桃樊素口[宋]苏轼一颗樱桃樊素口。
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
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
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破镜重圆人在否。
章台折尽青青柳。
蝶恋花·春景[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樱桃[宋]苏轼独遶樱桃树,酒醒喉肺乾。
莫除枝上露,从向口中漙。
满江红·点火樱桃[宋]辛弃疾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菩萨蛮·绿阴寂寂樱桃下[宋]陈克绿阴寂寂樱桃下。
盆池劣照蔷薇架。
帘影假山前。
映阶红叶翻。
芭蕉笼碧砌。
猧子中庭睡。
香径没人来。
拂墙花又开。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唐]李煜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采桑子·樱桃著子如红豆[宋]黄庭坚樱桃著子如红豆,不管春归。
闻道开时。
蜂惹香须蝶惹衣。
楼台灯火明珠翠,酒恋歌迷。
醉玉东西。
少个人人暖被携。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唐]冯延巳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
燕子归来。
几处风帘绣户开。
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
管咽弦哀。
慢引萧娘舞袖回。
虞美人·樱桃元是仙郎种[元]元好问樱桃元是仙郎种。
次第芳菲动。
开残山杏没都红。
一树梨花如雪月明中。
三生蝶化南华梦。
只有情缘重。
曲兰幽径小帘栊。
好共扫眉才子管朝中措·樱桃花下玉亭亭[元]元好问樱桃花下玉亭亭。
随步觉春生。
处处绮罗丛里,偏他特地分明。
韶华似水,棠梨叶吐,杨柳新成。
不是低鬟一笑,十分只是无情。
樱桃花方回古诗主旨一、原文:《樱桃花》浅浅花开料峭风,苦无妖色画难工。
十分不肯精神露,留与他时著子红。
二、衍生注释:料峭风:形容微微寒冷的风。
妖色:艳丽的颜色。
著子红:指结出樱桃果实呈现红色。
三、赏析:这首诗写樱桃花在料峭春风中浅浅开放,诗人感慨它很难用画笔描绘出那种艳丽之色。
樱桃花似乎很不情愿将全部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而是要留到日后结出樱桃果实时才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诗歌通过对樱桃花的描写,表达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和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
四、作者介绍:方回,宋末元初的诗人,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对生活的感悟,也有对自然的描绘。
五、运用片段:看着那樱桃花在风中轻轻摇曳,我不禁想起方回的这首诗,可不是嘛,“浅浅花开料峭风”,这场景多应景呀!真希望它们快快结果,到时候就能看到“著子红”啦!二、原文:《樱桃花下作》蔼蔼美周宅,樱繁春日斜。
一为洛下客,十见池上花。
烂熳岂无意,为君占年华。
风光饶此树,歌舞胜诸家。
失尽白头伴,长成红粉娃。
停杯两相顾,堪喜亦堪嗟。
二、衍生注释:蔼蔼:形容众多或盛大的样子。
洛下客:指在洛阳的人。
烂熳:色彩鲜明而美丽。
三、赏析:诗中描绘了在美周宅中樱桃花繁茂盛开的景象,在春日斜阳下显得格外美丽。
诗人作为一个在洛阳的人,多次看到池边的樱桃花。
它们灿烂盛开并非无意,似乎是在为诗人展示年华的美好。
这里的风光因为这棵树而独特,歌舞也胜过其他地方。
时光流逝,曾经的白头伴侣已经不在,而年轻的女子已经长成。
诗人停下酒杯相互对望,心中既有欢喜又有慨叹。
四、作者介绍: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通俗易懂。
五、运用片段:我们在那片樱桃花下漫步,“樱繁春日斜”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我笑着对朋友说:“这场景真像白居易诗里写的呀!”朋友点头应和,我们都沉醉在这美好的氛围中,真是让人又喜又叹呢!三、原文:《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
绿饧粘盏杓,红雪压枝柯。
天色晴明少,人生事故多。
与桃花有关的古诗词句趣味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8.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王维《桃源行》9.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10.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唐寅《把酒对月歌》11.白雪柳絮飞,红雨桃花坠,杜鹃声里又春归。
——卢挚《双调·沉醉东风·春情》12.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
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
——李白《古风其四十七·桃花开东园》13.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14.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15.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韦庄《女冠子·昨夜夜半》16.青画溪头翠水家,水边短竹夹桃花。
——杨维桢《漫兴七首》17.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18.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19.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刘禹锡《伤桃源薛道士》20.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21.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22.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
——李白《庭前晚花开》23.柳叶来眉上,桃花落脸红。
——陈子良《新成安乐宫》24.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描写樱桃花的古诗词
哎呀,说起描写樱桃花的古诗词,那可真是让人陶醉!你想想,“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这就好像樱桃花是春天的使者,早早地穿上了洁白轻盈的盛装,来给我们报春,难道不美吗?
“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这不就像是老天爷把一大片雪洒在了
樱桃树上,形成了一片洁白无瑕的世界吗?
还有“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樱桃花那淡雅的香气和
粉嫩的姿态,自成一派,哪里是那些桃李花能比的呀!就好比在一场
选美比赛中,樱桃花凭借着独特的气质脱颖而出。
在这些古诗词里,樱桃花仿佛有了生命,它们在诗人的笔下绽放、
摇曳,向我们展示着它们的美丽和魅力。
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一种奇妙
的感受吗?我觉得呀,这些描写樱桃花的古诗词,真的是把樱桃花的
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能透过文字,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韵味和风情。
北楼樱桃花全诗翻译
1、全诗原文
新楼诗二十首·北楼樱桃花
【唐】李绅
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
凝艳拆时初照日,落英频处乍闻莺。
舞空柔弱看无力,带月葱茏似有情。
多事东风入闺闼,尽飘芳思委江城。
2、翻译
桃花,开占到早早的春光,穿着那像银雪装饰的,与白云一样纯净的服装,繁多的花蕊是多么地轻盈呢?
鲜艳的花蕾初放的色彩红似朝阳,落花频频零落之时恰好听见黄莺啼叫。
枝条在轻柔地空中舞动,起来多么娇弱,在月中观赏,青青葱葱与皎洁的月光好像情意绵绵。
爱管闲事的东风闯进了她的闺房,花的情思都飘浮四散,遍布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