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新理念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为此,教师应彻底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以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有效进展,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初中数学则是数学领域里的一个小单元。
在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要想达到教学预期的目的,不妨从以下方法着手。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数学不仅是非常抽象,而且是非常复杂的一门学科。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觉都非常枯燥无味,总是提不起兴趣,只是想应付一下升学考试而已,所以一直是数学教师头痛的问题。
对此,数学教师不得不另辟捷径,从新的起点出发,用激发的方式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和公式进行转化和延伸,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多维思考,从而产生兴趣。
比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
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
因此,我在教列代数式时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学生深入自主学习,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学生自己画草图列表,参看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使同学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的分析思维。
通过这样的举一反三进行转化和延伸,激起学生们大脑思维系统,产生关注和思维,从而导致兴趣的产生。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此以往,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二、巧用人性化参与式教学,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提升自己。
传统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扮演“主角”,在高高的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鸦雀无声地听,目不转睛地看;老师一问,学生一答;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各去完成,就这样一个公式化教学,没有一点新鲜感。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摘要:在教育改革中,作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教师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指导教学。
作者就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谈谈体会。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数学课堂课堂引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课改的成果不断涌现,改变了老师的传统教学思路,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我就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谈谈体会。
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顺应新课标的要求,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敢于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每节课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行解题方法及解题过程的总结及整理,并注意知识点的提炼与总结。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边的教学活动,而是学生围绕着教师设计的课堂这条主线,思维高速运转,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
因此,我们的备课必须扎实,要在教案中充分体现出知识点设计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学生活动的环节,主要知识点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出标记,做到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
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活动。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把事先准备好的配组同类项卡片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同学找到自己的同类项朋友后,被“挤”出座位的另一个学生再去找自己的同类项朋友,比一比谁找得既快又准。
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新理念作者:李文欣来源:《新时代教师》2012年第10期【摘要】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有新的课程观;新课标之数学教学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合作与交流,重思想教育;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中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关键词】新理念,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Abstract】Mathematics of teaching the new class sign has the new curriculum view;Mathematics of teaching heavy process the new class sign, causes heavy losses to newly, the heavy individuality, renumbers study the thought and mathematics method, heavy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heavy ideological education; Mathematics of teaching in new class sign teacher and student's relations are equal.【Key words】A new concept,Process,Innovation,Individuality1.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课程观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
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
2.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侧重点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
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不但重结果,更重过程,还侧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创新,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理念与方法革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理念与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对知识点的传授和考核,强调记忆和机械运算能力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强调探究性学习和数学思维的教育。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角度,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进行浅析。
新课改倡导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思维的训练和启发。
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通过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分享经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新课改倡导的数学教学方法还包括多元化教学与教育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单一,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多样化,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而新课程改革强调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倡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进行教学设计,提供多种资源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新课改还提倡教育技术的应用,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教具等,提供更生动、直观、具体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理念与方法革新,使得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培养。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启发性和探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出更具创新和合作能力的数学人才。
多元化教学与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学教育更加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多样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
谈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新理念摘要:在数学新课程理念下,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新角色,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新理念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教师应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并得到指导和建议。
教师不应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而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提供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数学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模仿与记忆等方式学习数学,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自我。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和新角色《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本,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传递尽可能多的数学知识、方法,而是从数学的角度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思考数学”和“数学地思考”;发掘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
教师首先要当好组织者,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学习,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
把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个体尝试并合作探究,让学生表现自己,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精深与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其次,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要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营造,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数学新课标下的新理念【摘要】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自主学习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部分,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只注重教转变到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新理念;创新首先,我们要清楚数学是死的,在对待它的时候,我们不能让学生被它锁死、固定住,要让学生意识到把到它当成一种工具,掌控它,灵活的运用。
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数学的主人,而我们作为教师,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们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在其中是做为引导和合作者的。
对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要倡导,传统的课程中可以归结为教师、教材,仅此两种,而在《新课标》中,从各个方面来说,我们都打破了传统的这种模式,提出了更加完美的改革和建议,在其中加入重要的另外一个元素——学生。
在这种新模式下,教师跟学生一起主动地从事理念、设计、目标、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即是说教师不单单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一、教师的创新意识首先,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教师,对创新意识要有正确的认识,对于一个问题,并不是说,学生想的越远,联系的越为广泛,更加匪夷所思就是创新,这就像到了另外一个死胡同了,学生想到的被人提没提过想没想到无所谓,而是对于这个学生来说他的解决办法是否创新,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1.选择方式,激发灵感每个学生的灵感与想象都是无穷无尽的,主要是我们是否能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激发。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例如,课前预习中,我们应该教导学生学会预习而不是逼迫预习。
由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比较自主的问题,还可以根据情况让学生自己组队学习或者选择独自完成。
学习课标基本理念更新数学教学观念(合集五篇)第一篇:学习课标基本理念更新数学教学观念学习课标基本理念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摘要】本文从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数学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学习要包括“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数学教育评价应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数学课程要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体会,以求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学习心得教学观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制订的,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标准》是整个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它的内容涉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数学课程设计思路、数学课程目标(总体标准、学段目标)、数学课程内容标准、数学教学建议、数学评价建议、数学教材编写等各个具体领域,体现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这一次数学课程改革是革命性的,将对我国今后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1年7月《标准》正式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数学教育工作者掀起了学习《标准》的热潮。
《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标准》的思想基础,是构建整个《标准》的基石。
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课程改革的总趋势,充分反映了数学课程要服务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时代的要求。
《标准》中的每一部分都是基本理念物化的结果,都与这些理念有着紧密的联系。
《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反映在《标准》的“前言”和“基本理念”这两部分内容中。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本人认真学习《标准》的基本理念。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学习《标准》基本理念的心得体会,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仁。
一、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能以培养数学家、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般性的发展。
数学新课标理解数学新课标,即数学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
它不仅明确了数学教学的目标,还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开头:数学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主体内容:1. 教学目标的转变: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这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 内容结构的优化:新课标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整合,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模块化。
例如,将数学知识分为“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几个领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教学方式的创新: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同时,新课标也提倡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4.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新课标倡导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
5. 课程资源的开发:鼓励学校和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数学实验、数学游戏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尾:数学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使他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通过新课标的引导,我们期待数学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初中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数学是一门智力训练和思维发展的重要学科。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初中数学教学也日趋创新。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数学教学的新理念,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培养探究精神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记忆和机械运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
然而,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老师应该通过提问、讨论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三角函数时,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和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和探索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使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
二、关注创造力培养数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案。
此外,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通过实际问题的抽象和数学模型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强调实践应用数学是一门应用层次非常高的学科,但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推导,忽视了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更加注重实践应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教学平面几何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测量周围的建筑物,并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四、注重团队合作数学是一门需要团队合作的学科。
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协作,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五、关注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新理念
【摘要】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有新的课程观;新课标之数学教学重
过程,重创新,重个性,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合作与交流,
重思想教育;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中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关键词】新理念,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
【abstract】mathematics of teaching the new class sign has
the new curriculum view; mathematics of teaching heavy
process the new class sign, causes heavy losses to newly,
the heavy individuality, renumbers study the thought and
mathematics method, heavy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heavy
ideological education; mathematics of teaching in new class
sign teacher and student’s relations are equal.
【key words】a new concept,process,innovation,
individuality
1.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课程观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
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
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
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
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
2.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侧重点
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不但重结果,更重过程,
还侧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创新,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及学生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2.1 新课标的数学教学重过程。
那是怎样的过程?
(1)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
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什么?①体验数学的自然科学性,数学是一门
自然科学,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和空
间关系。②体验数学的基础性与工具性,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
础,也是自然科学的工具。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数学
的思想,方法,语言,思维方式是研究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生活
也离不开数学,商品买卖,储存贷款,等等都要用到数学,用数学
的思想方式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③体验数学之美。初等数学中
的线段的“黄金分割”比例为0.618∶1,人们在探索自然美以及艺
术美的过程中发现“黄金分割”之比具有一种悦目之美,和谐之美。
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的重心内分中线为2∶1,立体几何中的正四面
体的重心内分高为3∶1,这也是一种和谐美;数学公式都是那么简
洁,整齐,和谐,如:(a+b)·(a-b)=a2-b2,sin(a+b)
=sinacosb+cosasinb,等等都使人产生美感。④体验数学是一种文
化。我国古代的河图洛书就是数的“方阵”,《易经》中的卦象都用
数来表示,我国古代兵书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中的筹就是
数码。让学生体验这些还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⑤体验数学是一种
思想。数学是一种科学思想,这种思想反映着数学知识的共同本质。
数学之中含有丰富的思想:符号思想,集合思想,函数思想,分类
思想,化归思想,极限思想等等。
(2)新课标之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做数学,探究数学知识,发
现数学知识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
传统教育把学生看成是装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知
识。但新的教育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并不是老师塞多少知识给
学生,学生的脑子就可以装进多少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是有选择的,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其自己在脑子里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
过程。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独立性,不再只
充当知识的接受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
行自主的学习,操作,探索,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提出问题,与同学和老师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发现新知
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并培养
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3)新课标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感情
交流的过程。
教实质上是老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学实质上是
学生自主独立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和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学过程
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实质就是交往互动。新课标强调,数
学教学,学生不能只做听众,必须动起来,要动起手来操作数学,
动起笔来推演数学,动起脑来思考数学发现数学质疑权威,动起口
来讲数学和与同学老师讨论数学;数学教学要通过师生之间,同学
之间的合作交往,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使学生学会交往,逐
步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数学教学过程也是老师与学生感情交流的过程,面对拥有灿烂生
命力的学生,老师必然把感情投注到教学之中,学生面对知识渊博
充满智慧的老师必然敬佩有加,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的知识经验智
慧与学生灿烂的生命活力的有机融合的过程。
2.2 新课标的数学教学重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创新,一个民族就要衰亡。
教育不能没有创新。新课标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力。这种创新是指学生在其原来知识基础上的突破和发展,不是指
科学家那种创造发明。数学教学应当成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力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探究知
识的时候,大力鼓励学生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鼓
励学生向教材质疑,向权威挑战。
2.3 新课标的数学教学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概括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
问题的总的策略。一般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
函数思想,分类思想,极限思想,等等。数学方法是人们分析处理
数学问题的具体手段,如: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归纳法,
等等。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但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帮助,对学
生未来走进社会后解决实际问题也很有用。数学教学必须有意识地
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2.4 新课标之数学教学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传统教学是没有要求的,但这对个人
的发展来说是很有用的。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对数学
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
识地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自觉地学习数学,培养学生严谨,认真,
勤于思考钻研等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数学的实用价值和科学价
值。
3.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知识的传授者。
新课标强调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促进个性发展的,教师是平
等中的首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建立一个
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积极与学生交流,分享体验与感
受。学生是独立、独特和发展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是责任与权利
的主体。教师要有耐心、信心和恒心去教育学生,努力促进学生的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