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跨国公司基本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702.00 KB
- 文档页数:83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代码:2192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以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体制及运营方式,同时,本课程对跨国公司经营的理论进行深入探讨,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用性。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了解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营方式,加深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进一步推动我国跨国经营活动的开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它与工商管理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国际金融》是本课程的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跨国公司的管理体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能够了解跨国公司形成发展的原因以及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含义,理解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形式,领会跨国公司三种管理体制的差别。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一)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重点)识记:全球性组织结构的含义理解:全球性组织结构的类型(二)跨国公司的管理体制(重点)识记:跨国公司管理体制的含义理解:跨国公司三种管理体制的特点影响跨国公司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三)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次重点)识记:跨国公司的形成时间二战后跨国公司发展的三个引人注目的变化理解:战后跨国公司发展的原因与条件(四)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形式(一般)理解: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形式划分第二章跨国公司经营的理论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正确掌握跨国公司经营的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及要素禀赋理论。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能够正确理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原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跨国投资的比较利益理论(重点)理解: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内容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不足应用:要素禀赋理论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二)比较利益与国际价值论(重点)识记:第一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理解:第二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何参与价值的决定应用:两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解释国际价值的形成(三)跨国投资行为的理论分析(次重点)理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原因第三章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概念,理解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内容,领会跨国公司经营方式的类型和基本特征,掌握我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主要途径。
1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TNCS)主要是指发达国家的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形式。
曾用名:多国公司(此名也曾用于拉美多国共建项目,名字冲突),多国企业,国际公司、国际企业,超国家公司、全球公司,1973年,联合国定名为——跨国公司2跨国公司的定义包含以下3 个方面的内容——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1) 地域因素: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的公有、私有或混合所有制企业,而不考虑这些经济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
(2) 战略决策因素:它是在一个决策系统制定的连贯政策和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制定的共同战略下从事经营活动。
(3) 内部联系因素:它的各个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面相联系,这样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实体能够对其他实体的经营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特别是在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等方面的影响尤为有效。
3跨国公司的基本构成母公司——在母国(parent country)登记注册子公司——在东道国(host country)登记注册东道国“东道国”是由“东道主”一词演变而来。
《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了春秋时期秦晋围郑,郑派烛之武劝说秦退军的故事。
故事讲道,烛之武对秦穆公道:“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意思是:秦如果不灭掉郑国,而让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乏的资财食用,由郑来供应,这对你也没有什么坏处。
秦从其言撤军。
郑在秦以东,故称东方道上的主人。
后来,“东道主”便成了一个固定名词,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请客的人。
“东道国”就是以主人身份接待他国,或在国际活动中处于聚汇居停之所和主办其他事的国家。
“东道国”指跨国公司经营国外业务的所在国。
4知名跨国公司沃尔玛公司Wal-Mart Stores, Inc. 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传统理论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跨国公司在生产国际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例举了邓宁、维农和小岛清等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关键词: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理论上世纪60-70年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十分活跃。
为了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以邓宁(dunning)、维农(vernon)和小岛清(kojima)等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1.国际投资折衷理论在邓宁的国际投资折衷理论主要由oil(ownership-internalization-location)范式构成。
区位(location)优势属于东道国优势,跨国企业只能适应和利用这项优势。
区位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如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良的地理位置等;另一是由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法规等形成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等。
oil范式中的另两个要素是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前者指跨国公司本身所拥有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这是跨国竞争力的根本源泉。
后者指跨国公司通过内部交易替代外部市场交易所带来成本节约和效率提高,这是跨国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相对于其他跨国经营形式的优势。
邓宁认为只有当内部化了的所有权优势与区位优势同时存在时,才会产生跨国直接投资行为(表一):注:?%h表示厂商具有该优势;?妆硎境?具体来说,区位优势主要取决于:1)劳动成本由于国际劳动力市场具有不完全性的,因而导致各国实际工资成本存在差异。
因此,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跨国公司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时,必然优先考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特别是当产品技术已经标准化以后,跨国公司更倾向于把生产活动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地区。
2)市场购销因素东道国市场规模、市场潜力、发展阶段以及当地竞争程度等市场购销因素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工业化时代,全球经济增长的桎梏是来自于需求,而不是供给。
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一、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前提是什么?研究对象: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即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内容。
)基本前提:国家主权和平等互利。
(互相尊重主权、坚持平等互利是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前提和基本原则。
)二、国际经济合作的特征与作用包括哪些内容。
最根本特征:在主权国家间进行经济合作(也是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标志。
综合特征:全球性、经常性、持久性、合作范围广、领域宽、方式灵活多样。
外部条件作用:通过国家间的经济协调与合作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互补作用:1、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互通有无,2、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合理配置,3、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
三、国际经济合作的具体方式有哪些内容。
微观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内容(即国际经济合作的具体方式内容):1、国际投资合作(直接投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间接投资:1.国际信贷合作—外国政府信贷、国际金融组织信贷、出口信贷、混合贷款、贴息贷款、国际租赁信贷,2.国际证券融资合作—包括债券、投资基金、商业票据等多种方式的融资行为。
)2、国际技术合作(无偿技术转让—一般通过多边技术合作或双边无偿赠送来实现;有偿技术转让—即技术贸易。
采用专利、专有技术或者商标使用权交换等多种许可贸易方式;另外一些带有技术转让性质的设备硬件交易、成套设备进出口中,有偿技术转让的成分也是很多的。
)3、国际服务合作(是指提供服务的企业和其他企业与国外企业或者承包人根据服务合同的规定进行合作的一种方式。
境内服务:加工贸易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图加工、来件装配,科研生产与文化艺术合作,国际旅游,咨询服务等;境外服务:对外工程承包,派遣人员参加外国企业和承办人承认的项目服务等)4、国际劳务合作(有劳务进出口、国际旅游、国际投资、国际工程承包等)5、国际工程建筑合作(是国际服务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指一国的工程建筑公司以投标的方式进入东道国承揽工程项目建筑,待项目建成后或直接移交东道国、或参与管理和经营。
1.跨国公司:在个或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母公司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统一决策,从事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
2.判断标准:结构性标准,研究一个公司的跨国范围及对子公司的控制程度,包括所有权和决策控制;营业绩效标准,研究一个公司在国外经营的资产额、销售额、员工数和利润额等;行为特征标准,是否具有全球的经营战略,客观地对待各国的机遇和挑战,从整体考虑公司资源的优化与协调发展。
3.跨国指数:三个比率的平均值,即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员数雇员总数。
4.迅速发展原因: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尖锐;发达国家政府的职能推进;跨国银行的发展;放宽对外限制。
年代跨国公司发展特点:大型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全球战略联盟,企业兼并成为主要内容;承担技术创新的发动机;亚洲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不断崛起,成为区域投资的主要力量。
5.跨司影响:()对世界经济影响:加速生产国际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速国际资本流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促进技术进步,加快国际技术转移,溢出效应。
()对母国影响。
有利:增强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了对外贸易;保证本国所需资源的稳定供应;有助于本国经济结构调整。
不利:引起资本外流;使竞争对手的技术实力增强;改变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
()对东道国影响。
有利:有助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向东道国输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东道国对外贸易发展。
不利:攫取大量利润,掠夺原料;不适宜技术的输入,不合理的条款;对国际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的经济依赖。
. ()发达国家的评价()发展中国家3.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指投资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转移,也称为外国直接投资或国际直接投资。
4.制定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原则:现实性和长远性;系统化和合理化;数量化和指标化;包含具体政策措施。
5.制定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内容:.确定战略规划的时间;.对公司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对公司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公司的发展目标;. 拟定公司的发展战略;.战略目标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