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量统计表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
交通流量统计记录表一、统计概况本表记录了某地区不同时间段内的交通流量统计情况。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统计,可以了解交通拥堵情况、道路使用率以及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统计时间段本统计记录表涵盖了以下时间段:- 早高峰时段:7:00-9:00- 日常工作时段:9:00-18:00- 晚高峰时段:18:00-20:00三、统计内容本表统计了以下交通流量指标:1. 线路名称:记录了统计的道路线路名称。
2. 统计时间段:记录了该道路线路在不同时段的统计结果。
3. 车流量:记录了每个时段内通过该线路的汽车流量。
4. 公交流量:记录了每个时段内通过该线路的公交流量。
5. 平均速度:记录了每个时段内通过该线路的平均车速。
四、统计方法交通流量统计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路口监控:通过在道路交叉口安装监控设备,实时统计经过车辆和公交车辆的数量。
2. 道路测量:通过在道路上设置测量点,统计经过该点的车辆数,并测算速度。
五、统计记录样例以下为某地区某条道路在具体时间段的交通流量统计记录样例:六、统计结果分析通过对统计记录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交通流量在早高峰时段和晚高峰时段相对较高,在日常工作时段相对较低。
2. 部分线路在高峰时段的车流量较为拥堵,需要加强交通信号灯的调整和优化。
3. 平均车速在高峰时段相对较低,可能需要考虑新增道路或改善道路设施,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七、其他说明本统计记录表为定期统计,需保持统计记录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同时,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还需要进行更加详细和全面的统计分析。
以上为《交通流量统计记录表》的全部内容,供参考使用。
希望这份交通流量统计记录表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备案2008年10月1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目录一、总说明 (1)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公路交通量调查情况汇总表(交调统1表) (4)(二)一般国道交通量报表(交调统2表) (5)(三)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报表(交调统3表) (6)(四)省道交通量报表(交调统4表) (7)(五)地方高速公路交通量报表(交调统5表) (8)(六)路段平均日交通量统计报表(交调交1表) (9)(七)小时交通量记录及日交通量统计报表(交调交2表) (10)(八)汽车平均行程速度综合报表(交调速1表) (11)(九)四类公路汽车交通量比重综合报表(交调重1表) (12)(十)四类公路机动车交通量比重综合报表(交调重2表) (13)四、主要指标解释(一)交通量及交通量调查 (14)(二)车型分类及折算系数 (14)(三)路况资料 (14)(四)车速及调查方法 (15)(五)四类公路比重调查 (15)(六)交通量观测、调查 (16)(七)适应交通量 (19)五、附录(一)交通量调查站的设置 (20)1.交通量调查站设置的总体原则 (20)2.连续式交通量调查站的设置 (20)3.间隙式交通量调查站点的设置 (21)(二)基层参考表式 (23)1.间隙式调查站交通量月统计报表 (23)2.间隙式调查站交通量年统计报表 (24)3.连续式调查站交通量月统计报表 (25)4.连续式调查站交通量年统计报表 (26)5.连续式调查站分车型小时交通量年统计报表 (27)6.汽车平均行程速度观测综合整理报表 (28)7.四类公路交通量比重调查整理报表 (29)8.四类公路交通量比重调查整理报表 (30)一、总说明(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公路交通情况进行经常性、定期或不定期调查,可以掌握公路网内交通流的运行特征以及公路网的适应程度,是公路交通管理必需的信息支撑,也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公路交通信息服务的基础。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调研报告课程名称:城市道路与交通专业:城规111班小组成员:詹星如、闫雯霞、葛娴娴李若颐、吴国鹏指导老师:***一、调查说明(1)调查时间调查日期:交通调查的日期为2013年11月15号星期五正常工作日调查时间:上午9:50—11:50(2)调查地点青年路、厚德路、文清路交叉路口(3)调查天气天气晴朗(4)调查目的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通过相互协作,对交通量做出合理的流量及流向分析,指出具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交通管理与组织有重大的意义,调查就是通过对多种交通现象进行调查,提供准确数据信息,为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保护和交通流理论研究等各方面服务。
该实习在于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调查的基本原理、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组织能力,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5)调查内容交叉口交通量调查:采用人工计数法:实地调查十字路口各进口道各流向的车数,人工计数法简单方便,只需几个调查人员,使用的工具除必备的计时器(手表或秒表)外,和其他记录的笔和纸,组织工作简单,调配和变动地点灵活。
记录的数据:上午9:50-11:50交叉口的每个进口流量(十字型交叉口按流向直行、左转、右转分车种分时间分别记录,连续记录单位时间内(15分钟)交叉口各入口车流量及流向,并按车辆分类记录,填入统一设计的调查记录表中。
调查记录表的内容要求实事求是的填写,不能主观臆断造数据,并保证数据连续分析和处理:绘制交叉口流量流向图(6)调查流程1)设计调查方案,确定人员分配2)确定调查方案,3)实地调查4)统计调查数据,撰写实习报告(7)人员安排时间调查内容调查人员2013年11月15日东侧路口流线流量调查吴国鹏西侧路口流线流量调查闫雯霞、詹星如南侧路口流线流量调查葛娴娴北侧路口流线流量调查吴国鹏、李若颐(8)注意事项1)实地调查时,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法规和条例2)按时抵达实习地点,认真完成实习任务二、交叉口基本情况(1)交叉口的几何情况青年路与文清路、厚德路交叉口青年路与文清路、厚德路交叉口处卫星图十字交叉口的概况:南北向的文清路是城市主干路,全段为沥青混凝土路段,文清路是赣州市主干道,车流量相对较大,中间有护栏分割车道,道路情况良好,东西向的青年路为城市次干道,全段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而东西向的厚德路是城市次干道,全段为沥青混凝土路段,通行条件好,青年路与厚德路为直行车道,在此交叉口是处是有点特殊,整体交叉口通行能力非常好,我们通过2个小时的交通流量调查,都没有发现二次等待的现象,每一次的绿灯都能使等待通行的车辆完全通行过去。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在OD 调查、交通量观测调查与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与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与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进行远景年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结果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标准、规模与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3.1.1 交通调查综述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特性与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改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
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公路客货运量与周转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等方面内容,并采用OD调查与交通量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中OD调查借鉴《神木-盘塘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神盘路改建工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本路段东接神盘路,主要承担店塔-盘塘方向的煤炭外运交通,且神盘路改建工可与本项目同期进行,具有可借鉴性)。
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与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1)交通运输发展的调查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本项目影响区公路交通运输情况如表3-1、表3-2:榆林历年客货运量与周转量表3-1神木县历年客货运量与周转量表3-2注:数据来源于神木统计局统计年鉴资料。
从表3-1中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区公路运输指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公路运输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这与其经济高速发展是相适应的。
据调查统计,榆林市客货运量与周转量在全省中所占比例较高,2008年榆林公路客运量占全省的6.95%;客运周转量占全省的10.23%;公路货运量占全省的8.34%;货运周转量占全省的29.48%。
在综合运输方式中,公路客、货运量所占比例较高,可见公路运输在榆林市综合运输方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表3-2可以看出,神木县公路运输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各项指标变化相对稳定,各别点起伏较大,这与近几年区域内路网改造,交通政策变化、城镇大力度的改造有关。
成都交通流量统计表手稿摘要:1.成都交通流量统计表概述2.统计表的内容和结构3.统计表的编制方法4.统计表的应用和意义5.结论正文:一、成都交通流量统计表概述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对成都的交通流量进行统计,有助于了解城市交通状况,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为此,成都市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了交通流量统计表,对城市主要道路的交通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
二、统计表的内容和结构成都交通流量统计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道路名称:指统计表中涉及的道路名称。
2.统计时间:指统计表中涉及的时间范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3.交通流量:指在统计时间内通过该道路的车辆数量。
4.车辆分类:指将通过的车辆按照车型进行分类,如小型车、大型车等。
5.统计结果:指对交通流量进行统计的结果,通常以表格或图表形式展示。
三、统计表的编制方法成都交通流量统计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统计道路: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状况,选择需要进行统计的道路。
2.设定统计时间: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规律,设定合适的统计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3.收集数据:在统计时间内,通过摄像头、雷达等设备收集通过道路的车辆数量。
4.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按照车辆分类进行汇总。
5.制作统计表:将整理好的数据制作成表格或图表,以直观地展示统计结果。
四、统计表的应用和意义成都交通流量统计表的应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交通资源配置:通过对交通流量的统计,了解道路的通行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依据,有助于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2.指导交通管理工作:通过对交通流量的统计,可以分析出道路的拥堵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交通管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3.预防交通事故:通过对交通流量的统计,可以了解道路的通行状况,及时发现交通事故隐患,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城市规划和建设:通过对交通流量的统计,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完善城市交通设施,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红星美凯龙周围路段车流量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二、调查人员:三、调查时间:四、调查内容:(开头简单陈述调查内容)五、车流量分析:(饼形图、柱形图辅助,客观描述调查结果)六、广告牌招商可行性分析:(结合以上调查结果,阐明安装广告牌的可利用优势)篇二:关于车流量的调查报告关于车流量的调查报告报告人:八(2)赵佳睿提出问题:车几乎是我们每天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那么,我们每天要经过的高新路南段的不同时段的车流量是多少呢?解决方法:分时段调查。
实验结果:7:00~8:00,高峰期:由南至北2340车次,由北至南2014车次。
这是因为北边公司学校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流量。
11:30~12:30:由南至北1960车次,由北至南1987车次。
中午有些人在外面吃,但有人回家,接不住校学生的车较多,所以由北至南车流量稍多。
1:30~2:30:由南至北1188车次,由北至南1518车次。
前期送学生较多,后期回家或上班人多。
3:00~4:00:由南至北1620车次,由北至南1735车次。
6:00~7:00:由南至北1150车次,由北至南1262车次。
一天的工作或学习结束,人们纷纷回到家,因为在高新路南段西侧为枫林绿洲,东侧为餐馆和领先时代广场,而枫林绿洲人多数由北向南开到调头处调头所以由北至南车多。
实验总结:由于这是假期调查,所以在高峰期的车次已大大减少,由此可知在工作日中有多少车在路上奔跑!我们应该把这些数字同全球气候变暖联系起来,才能更加清晰的意识到尾气排放对气候的危害。
我们应尽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多坐公交多骑车,为绿色的未来做出一份贡献,让地球更加美丽!篇三:交通流量调查报告课程名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专业:城市规划班级:0902班学号:200917020203 姓名:陈程指导老师:李佳升一、调查说明(1)目的: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同学们在相互合作,分组统计12小时(上午7点至晚上7点)的交通流量状况。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切实感知,来分析所统计出来的数据,得出一些结论,为交通管理和控制,交通道路体系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
1.居民出行调查统计分析1.1. 居民出行次数1.1.1.平均出行次数本次在泉州市进行的居民出行特征调查是小样本调查,共调查了200户居家,调查总人数为654人,调查有出行人数为614人,调查总出行次数2516次,人均日出行次数3.85次,有出行者人均日出行次数为4.10 次。
1.1.2.不同性别的平均出行次数表1-1 不同性别的平均出行次数1.1.3.不同年龄的平均出行次数从图1-1可以看出,年龄段在6~20和26~40岁的平均出行次数较高,说明学生、青少年和青壮年人口的出行较多。
1.1.4.不同职业居民平均出行次数调查结果显示,公务员、个体劳动者和中小学生的平均出行次数最高,日平均出行次数分别达4.71次/日、4.94次/日和4.34次/日。
1.2. 居民出行目的泉州市居民出行主要目的是工作出行,占总出行的23.45%,其次是上学出行,占总出行的10.17%,见表1-2及图1—3。
表1-2 居民出行目的构成1.3. 居民出行方式构成1.3.1.居民出行方式构成本次调查根据泉州市的交通特点,将居民的出行方式划分为9种类型。
实际调查出的不同出行方式的出行构成比例见表1-3。
根据调查结果,泉州市居民日常出行中,自行车是最常采用的出行工具,自行车出行占总出行量的比例高达40.70%。
自行车出行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泉州市城市面积小、出行距离短。
除自行车外,摩托车出行也是泉州市居民较常采用的出行方式,比例高达35.65%,这一点与沿海许多经济发达城市相似,摩托车出行的高比例将会给薄弱的城市路网体系造成很大的压力。
表1-3 不同出行方式的出行构成注:由于在居民出行调查中对泉州市的流动人口出行状况没有进行调查,故上表中的公交车和出租车的出行比例较实际情况偏低。
1.3.2.不同出行方式的出行目的构成由于样本量的问题,表1-4只列示步行、自行车和摩托车三种出行方式的出行目的构成。
从统计数据来看,步行的出行目的较为分散;自行车的出行目的主要是与上班上学有关的出行;而摩托车却主要是用于上班出行,占33.2%。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交通流量调查方法篇一: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彭晗20xx442044交通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关现象的数据,并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流的规律。
它主要包括交通流三参数(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调查及od调查。
我在这里主要介绍交通量调查。
在选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交通体(双向)的数量,称为交通量,其中时间段等于或大于一小时。
交通体指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
车流加人流等于交通量。
交通量不是固定值,与观测的那段时间和地点有关系,并且依赖土地使用的性质、人口数、职工数、经济指标、服务水平和气候条件。
一调查目的及分类交通调查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⑴了解和分析交通的现状;(2)预测未来交通量;(3)便于交通管理和控制。
而交通量调查的目的是获得交通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以便进行道路规划、交叉口设计、评价道路安全程度和道路网的合理性、以及制定道路相交叉口管理和控制措施。
交通量数据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表示,时间单位的长度根据调查目的和用途而定。
1.年交通量(辆/a)的用途(1)确定某一地区的年出行量。
(2)预伯从道路使用者处获得的年收益。
(3)计算事故率。
(4)指出交通量的趋势,尤其是对于收费道路设施。
2.日平均交通量(adt)或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辆/d)的用途(1)衡量当前对道路设施的需求。
(2)评价现况交通流量与道路系统是否适应。
(3)开发主要道路或城市干道系统。
(4)确定需要增加新设施或改善现有设施的地方。
(5)拟定主要的道路改造计划。
3.小时交通量(辆/h)的用途(1)确定高峰的持续时间和高峰交通量的大小。
(2)估算通行能力尚缺多少。
(3)为制定以下交通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4)对道路和交叉口进行几何设计或重新设计。
(5)由小时交通量可以得到交通密度(辆/km)。
4.短时流量的主要用途短时流量(有5min,6min,l0min或15min的短时流量),通常扩展为小时交通量。
我的道路交通调查记录表怎么写我的道路交通调查记录表怎么写1. 引言道路交通调查记录表是一种用于收集、整理和分析道路交通数据的工具。
它对于交通管理、交通规划和交通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写一份高质量的道路交通调查记录表,以帮助你收集准确、完整的道路交通数据,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目的和背景在记录表的顶部应明确标注调查的目的和背景。
如果你是为了研究某一地区的交通流量情况而进行调查,可以简要说明你的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的交通状况,以便优化交通规划和管理。
3. 调查范围和时间接下来,在记录表中应列出调查的范围和时间。
调查范围通常包括具体道路或道路网络的名称和范围,时间则可以是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等等。
这有助于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调查内容和指标在记录表中应明确列出需要收集的调查内容和指标。
常见的调查内容包括车辆类型、车速、货运量、通行时间等,指标则可以是数量、比例或频率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添加、修改或删除相应的内容和指标。
5. 调查工具和方法记录表的下一部分是调查工具和方法的说明。
这包括所使用的测量设备、采样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如果你使用的是交通流量测量仪,可以说明该仪器的型号、使用方法和数据处理软件等。
6. 数据收集和处理在记录表中,应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填写和记录实际的数据。
数据应按照指定的时间间隔和次序进行采样,并在记录表中相应的位置填写。
如果有多个调查员参与,应在记录表中标明其编号或名称,以便区分和追踪。
7. 数据分析和呈现完成数据收集后,接下来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呈现。
可以通过统计和图表等方式,将数据转化为更直观和易于理解的形式。
可以绘制交通流量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或者计算不同车型的比例和频率等。
8. 结果总结和展望在记录表的应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展望。
可以通过文字描述、数据总结和图表分析等方式,呈现调查结果的主要发现和趋势。
也可以提出对未来工作和改进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课程名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专业:城市规划班级:0902班学号:200917020203姓名:陈程指导老师:李佳升一、调查说明(1)目的: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同学们在相互合作,分组统计12小时(上午7点至晚上7点)的交通流量状况。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切实感知,来分析所统计出来的数据,得出一些结论,为交通管理和控制,交通道路体系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
(2)方法:人工观测(3)内容:高峰小时交通量调查(4)地点:湖南省长沙市湘府中路和韶山南路交汇十字路口(5)车种划分:三类:小汽车,公交车,货车及其他。
(6)调查周期:15分钟(7)调查工具:笔、交通量调查表二、调研步骤(1)选址:选定需要测量的交通路口。
(2)分组:共分为四个点,三个时间段(7:00——11:00;11:00——15:00;15:00——19:00),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时间段的一个点的相关统计。
(3) 实地观测,记录(3) 统计相关数据(4)数据整理与分析三、调研分析(1) 选址区位分析如图所示,所选位置为湘府路和韶山南路的十字路口交汇处,共确定了四个点,本次分析的是观测点3和观测点4着两个点。
并且分析总结了这两个方向(观测点三记录的是车流从北至南的方向,观测点四记录的是车流从南至北的方向)(二)相关图表图一:自北向南 16:00——19:00车流量统计表10020030040050016:00-16:1516:30-16:4517:00-17:1517:30-17:4518:00-18:1518:30-18:45小汽车公交车货车及其他图二:自南向北 16:00——19:00车流量统计表10020030040050016:00-16:1516:45-17:0017:30-17:4518:15-18:30小汽车公交车货车及其他(三)自北向南,车流量分析如上图一所示;关于小汽车:图表呈山形高低起伏,以16:30——16:45和18:15——18:30为两个高峰点,数据以此为点,两旁呈现下降趋势。
交通量调查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信息学院实训报告实训课程名称____交通量调查_______班级____道控1102班______学号_ 201118250307_____姓名_____谢奥______指导老师___王任映刘虹秀_____现场老师______王任映__________一、实训时间2012年6月11日至6月16日~周一至周五二、实训地点实训地点:2012/6/11 实训楼A—5032012/6/12 黄江公路2012/6/13 实训楼A—5012012/6/14 实训楼A—5012012/6/15 实训楼A—501三、实训内容、过程及结果实训内容:周一:(1)校内实训动员~分组;(2)现场指导老师安排具体工作要求~说明注意事项,(3)进行交通量调查表格的设计周二:进行交通量的外业调查周三: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周四:根据前次调查情况和数据整理情况~进一的整理数据周五:实训总结、打印提交实训资料实训过程:包括交通量调查表格,原始调查数据,,分方向、分车型、分时段的交通量汇总表,交通量分布特性,交通量分布图交通量调查表调查路段名称: 黄江公路车辆行驶方向:西 ?东调查人:谢奥调查时间:9:15,11:15 调查地点: 天气: 晴时间车型小货中货大货小客中客大客农用摩托自行车车(5车车车(7车车车车合计 (小至10(10(小至17(大于5米) 米以于7人) 于米) 上) 人) 17)9 2 1 5 3 11 15-20: 20-25 2 7 4 13 15 25-30 5 6 1130-35 9 1 6 1635-40 2 1 3 1 1 840-45 1 5 3 945-50 3 1 1 550-55 5 6 1 6 1855-60 1 8 3 1200-05 4 3 705-10 3 1 2 6 1210-15 3 2 10 2 1715-20 2 4 4 1020-25 1 1 7 1 1025-30 2 6 6 1 15 10:00 30-35 1 3 1 3 835-40 3 1 5 3 1240-45 2 1 4 1 4 1245-50 3 1 6 1 1150-55 1 6 3 1055-60 1 1 13 5 20 11:15 00 -05 4 1 5 1 2 1305-10 5 2 710-15 1 1 7 2 11合计 37 14 1 138 7 80 1 278黄江公路东--西向交通量调查表(1-1)东?西西?东折算时间东?西西 ?东合计 (折(折合计算) 算) 9 11 21 6 7 13 15-20 10: 20-25 11 13 24 9 7.5 16 15 25-30 10 11 21 5 5.5 10 30-35 11 16 27 7.5 7.5 1535-40 13 8 21 9.5 6 1540-4510 9 195 4 945-50 10 5 15 7 3 1050-55 18 18 36 12 12 2455-60 13 12 25 8.1 5.5 1300-05 6 7 13 5.5 3.5 905-10 15 12 27 5 7 1210-15 11 17 28 7 11 18小时148 139 287 90 79 169合计15-20 15 10 25 8.1 6 1420-25 20 10 30 7 6 14 10:25-30 13 15 28 13 8.1 21 0030-35 14 8 22 9 5 1435-40 5 12 17 3 8 1140-45 11 12 23 67 1345-50 5 11 16 3 7.5 1050-55 18 10 28 11.6 6 1755-60 7 20 27 6 10.5 16 11:100-05 12 13 25 6.6 8.5 15 5 05-10 7 7 14 6 3.5 910-15 11 11 22 6.6 6.5 13139 267 73 82 155 小时合计 128总计 27 6 278 554 163 161 324车型统计表(1-2)车型统计表方向小货中货大货小客中客大客农用摩托自行合计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5米) ( 5~110米) 7人) (7~117人)0米) 0人)西?37 14 1138 7 80 1278 东东? 9511 17 91 3 276 24 35西合计 61 39 1 233 11 24 171 4 554 换算系数表(1-3)小货中货大货小客中客大客农用摩托自行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5米) (5~1 7人) ( 7~117 人) 10米)0米) 0人)1.0 1.0 1.0 0.5 0.5 1 1 0.5 0.1黄江公路东--西分向、分时段交通量图黄江公路东西两向、分时段交通量图黄江公路车型交通量图参考车型统计表(1—2)黄江公路东西两方向交通量调查时间内交通组成图参照黄江公路东西向交通量表(1—1)方向分布系数:K=(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双向总交通量)×100,=(278/554)×100,d=50.2,依据车型统计表(1-2)和车型换算系数表(1—3):西?东(折算)=37×1+14×1+1×1,138×0.5+7×1,80×0.5+1×0.1=161.1?161东?西(折算)=24×1,35×1,95×0.5,11×0.5,17×1,91×0.5,3×0.1=163.8?164折算后的方向分布系数K=(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双向总交通量)×100,=d ,164/(161+164),×100,=50.5,参照黄江公路东西向交通量表(1—1) PHF=高峰小时交通量/(12×5分钟最高流量)=287/(12×36)=66.4, 5PHF=高峰小时交通量/(12×5分钟最高流量)=287/,10×(36+25),=47, 10PHF=高峰小时交通量/(12×5分钟最高流量)=267/,4×(25+30+28),=80.4, 15折算后PHF=高峰小时交通量/(12×5分钟最高流量)=169/(12×24)=59% 5PHF=高峰小时交通量/(12×5分钟最高流量)=169/,10×(24+10),=50%, 10PHF=高峰小时交通量/(12×5分钟最高流量)=155/,4×(14+21+14),=79.1, 15《交通量调查》实训心得时光总是无声无息的划过我们的指尖,依稀萦绕王老师讲解交通量指导的话语,残存的记忆把画面再一次映射眼前,此刻,四天已逝,感悟点点滴滴,做一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