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堵孔分析与处理
- 格式:docx
- 大小:16.83 KB
- 文档页数:4
血细胞分析仪堵孔常见原因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在临床实验室中用于测量和分析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计数和血细胞分类比例的仪器。
然而,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堵孔的情况,导致测试的结果不准确或无法进行。
下面将介绍一些血细胞分析仪堵孔的常见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血细胞分析仪堵孔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样本质量不佳:血细胞分析仪对于样本质量要求较高,例如,样本应保持新鲜,不得受到污染和氧化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样本质量不佳,例如血细胞沉淀过多、团聚等,会导致分析时出现堵孔情况。
解决方法:首先,需要确保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质量良好,避免样本在采集或运输过程中发生血细胞聚集或沉积。
其次,在进行实验之前,可使用适当的稀释液将样本稀释,以保证血细胞的分散性。
2. 试剂污染: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测试时需要使用特定的试剂和稀释液,这些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例如受到细菌或真菌的污染。
污染的试剂可能会导致血细胞分析仪的堵孔。
解决方法:定期对使用的试剂进行质量检查和更换,确保试剂的新鲜度和无菌性。
同时,在使用试剂或稀释液时注意操作的无菌性,避免污染试剂引起堵孔。
3. 仪器故障:血细胞分析仪本身也可能存在内部故障,例如通道堵塞、阀门失灵等。
这些故障会导致血液样本流动异常,从而引起堵孔现象。
解决方法:定期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如果发现仪器存在故障,应及时联系生产商或售后服务部门进行维修和更换。
4. 操作错误:操作人员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时可能出现操作错误,例如样本输入不正确、管道连接错误等。
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血液样本无法正常流动,从而造成堵孔。
解决方法:在操作血细胞分析仪之前,应对使用说明书进行仔细阅读,并确保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
操作时应注意样本输入的正确性和仪器的连接方式,避免由于操作错误引起堵塞。
总之,血细胞分析仪堵孔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样本质量不佳、试剂污染、仪器故障和操作错误等。
血细胞分析仪已经成为医生诊断病情的重要医疗设备之一,其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超高的使用频率使得其故障率相比其他医疗设备也较高,其中堵孔就是最常出现的故障之一。
其实出现堵孔并不一定与仪器的质量有关,与操作人员的使用方法也有着莫大关系,普朗医疗专业从事血细胞分析仪生产已有多年历史,给大家介绍下血细胞分析仪常见堵孔原因与处理:
1、抗凝出现问题,要么是抗凝比例不对(过高会导致卫星现象,显微镜下能看到大细胞的周围卫星很多小细胞,造成细胞体积巨大而且还很难溶解),放置时间过短也是原因之一,这也是在25分钟之内测试分类不好血小板不稳的重要原因,EDTA抗凝剂与血小板凝血因子反应结合需要时间,这个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这也就是天气变冷的时候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
2、凝血和混匀,血液凝固,混匀不好,抗凝剂使用不正确(枸橼酸钠、草酸等非血常规抗凝剂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堵孔),这些想必大家都知道。
3、负压不足,有人说负压不足会报警的。
要知道仪器的报警电路都是有一个范围的,长期处于负压下限,或者认为调整了负压报警限制都会导致实际负压不足。
负压不足导致堵孔的原因很好理解,大家都知道自来水是*水泵来提供足够的压力供给千家万户的,没听说自来水管道会堵或者管道内壁有什么附着物,但下水道往往都是*自然高度排出的,水流的速度自然很低,这就给下水管道内壁附着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所以大家看到的是下水管道内壁污垢很厚。
在血液分析仪上,负压不足就会给蛋白、碎片附着在小孔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所以,计数负压,排空负压的监测调整一般在上限好一些,这样留有的余地会大一些。
血球仪堵孔处理血球仪堵孔问题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细胞的计数原理都是电阻抗法,应用这种原理避免不了的问题就是仪器堵孔。
堵孔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外界不规范的操作引起的堵孔,另一种就是仪器内部原因引起的堵孔。
所有堵孔的出现都跟献血的手法与否恰当操作方式有关,随身携带大量的上皮细胞非政府或者棉絮纤维都很难堵孔,也很难确定,在大直径的孔有时候可以看见棉絮等物质,无论全自动还是半自动这样的问题大多发生在进度表吸收标本中,全血标本几乎没。
抗凝发生问题,要么就是抗凝比例不对,置放时间过短也就是原因之一,这也就是在25分钟之内测试分类不好血小板低落的关键原因,edta抗凝剂与血小板凝血因子反应融合须要时间,这个时间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延长,也就是天气变冷的时候难发生问题的原因。
心肌和搅匀,血液凝固,搅匀不好,抗凝剂采用不恰当(枸橼酸钠、草酸等非血常规抗凝剂长时间采用可以引致堵孔)。
这些情况一次没有掌握或者处理好不会当时或者这个标本做完后就造成堵孔,而是有个时间的累计,多次出现上述情况才会发生的,下面还有几种堵孔因素。
wbc地下通道堵孔:甲状腺剂问题,甲状腺严重不足就是主要原因,必须特别注意的就是显著的甲状腺严重不足可以表明出来hgb的升高和wbc的下降,很难给人们警告,这里说道的就是轻微甲状腺严重不足,在wbc和hgb上看不到数值的变化或者很轻微,wbc图形上淋巴峰值前会存有圆形下降曲线,这就要引发足够多的提防了,通常这种情况发生,时间长了就可以出现轻微的堵孔。
主要原因就是甲状腺剂毁坏红细胞不全然或者红细胞碎片出现接合涌入导致的,这种情况持续长时间就可以在小孔上粘附,小孔上粘附这些细胞碎片以及蛋白沉积就可以像是盖房子的水泥一样,一层一层的越积越薄,等猜测可能将堵孔再搞铀清扫就已经很难去除了。
稀释液问题,稀释液的化学指标不合格,导致细胞无法恰当吸收间隔,游离不好就可以导致细胞涌入。
rbc通道堵孔:血液标本经过成千上万倍的稀释后在红细胞计数池进行电阻法计数,在稀释过程中除了稀释液没有其他的试剂干预。
1.2.2H BV-DN A定量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 CR)荧光探针法,仪器为达安DA7600荧光定量P CR仪。
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以拷贝数表示DN A含量。
1.2.3H BsA g定量检测仪器为雅培AX SY M 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仪,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试剂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
2结果2.1EL ISA定性两种试剂检测结果一致,均为H BsA g (-)、抗-H Bs(+)、H BeA g(+)、抗-H Be(-)、抗-HBc(+)。
2.2H BV-DN A定量结果 6.29@104copy/mL。
2.3H BsA g定量结果2U/mL。
3讨论HBV感染模式在临床上常见的有8种,少见模式及其他可达20种[1-3]。
该病例用常规试剂检测,其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结果为H BsA g(-)、抗-H Bs(+)、H BeAg(+)、抗-HBe (-)、抗-H Bc(+),此种模式在临床中应属罕见模式。
从附加实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当采用高灵敏的化学发光仪检测时,其H BsA g定量为2U/mL,说明HBsAg在该患者体内是以低水平存在,而一般EL ISA法检测的灵敏度不够,相对而言,雅培试剂的灵敏度可达0.01U/mL,特别是在低浓度(1ng/mL)时可以检测出常见变异株,因此当实验室遇到特殊感染模式时,一定要用高灵敏度的方法进行确证。
另外,该患者HBV-DN A检测结果为6.29@104copy/ mL,说明HBV在体内仍在复制,而体内又检测出抗-HBs (+)。
此种情况多见于:(1)病毒S区发生突变,常见为139~ 147的氨基酸发生突变或插入,使变异的H BsA g与抗-H Bs结合的亲和力下降,形成免疫逃避株感染;(2)由于S基因变异后表达的H BsA g不能被现行广泛使用的一些试剂所检出;(3) HBsAg不同亚型的再次感染[4]。
因此,对于H BV感染后,由于病毒在每一个体之间复制的强弱不同,机体对病毒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差异以及H BV在感染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变异等原因,可使感染者血清出现一些特殊模式,因此实验室一方面要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加以确认;另一方面则要与临床沟通,结合临床表现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正确理解其临床意义。
PLT采样错误、进样器启动错误徐鹏敬献故障1 PLT采样错误1.1 报警信息PLT采样错误1.2 故障现象标本分析时出现报警信息“PLT采样错误”;PLT的计数值、PLT的相关参数(MPV、PCT、PDW)均显示为“---”;PLT直方图异常(见图一)。
据上述信息初步判断RBC/PLT的检测通道出现堵塞现象。
1.3 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用随机附带的小刷蘸取Cellclean对RBC/PLT检测器小孔进行清洗(见图二);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的Cellclean对RBC/PLT检测器的喷嘴和相关管道进行冲洗(见图二);如此反复清洗后,PLT的计数值处可以显示出数值,但是对比其它血液分析仪上检测得的结果有-20左右的偏差,且PLT的相关参数(MPV、PCT、PDW)仍然显示为“---”。
接着用Cellclean对RBC/HGB的混匀池的小嘴及RBC/PLT的采样管道进行清洗(见图三、四)。
做完上述处理后开机检测标本,所有项目均正常,故障排除。
图一 PLT异常直方图图二清洗RBC/PLT检测器图三清洗RBC/PLT采样小嘴图四清洗RBC/PLT采样管道故障2 进样器启动错误1.1报警信息进样器启动错误、进样器起始位置错误、进样器移动错误。
1.2故障现象做自动进样分析,启动进样器时,仪器出现“进样器启动错误、进样器起始位置错误、进样器移动错误”报警信息,试管架无法正常移动。
1.3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根据报警信息初步估计是进样器中控制试管架移动的三个传感器出现故障;经了解,之前废液桶中的废液回流到穿刺针后喷洒至进样器,则进一步估计控制试管架移动的三个传感器(均在进样器地板上,极易被浸入的废液浸泡)已被废液浸泡损坏;在“控制器”下的“传感器状态”对这三个传感器进行测试(用纸片遮挡传感器,观察“传感器状态”中三个传感器对应的显示颜色状态是否有变化,若无变化则可判断传感器已损坏见图一)均无反应;将新传感器对其进行更换后在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正常,后用三个新传感器对其进行更换,故障排除。
血细胞分析仪常见的堵孔原因及处理方法血细胞分析仪堵孔是个常见问题,几乎新用户多多少少都会遇到堵孔的问题,虽然生产厂家也为排堵设计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海力孚采用的是高温灼烧、高压排堵和正方冲洗的方式,但对没有使用经验的用户来说,偶尔堵孔也是正常的。
那么,引起血细胞分析仪堵孔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是海力孚总结的一些堵孔原因及处理方法。
(1)采血过程中,携带了大量的上皮细胞组织或者棉絮纤维,这些都是容易堵孔的原因。
(2)添加抗凝剂时,比例不对,导致血液样本出现凝结。
(3)清洁工作未做到位,无法为仪器起到清除小孔和管道蛋白质、附着的碎片的作用,长久后必然造成堵孔。
(4)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时溶血不足,导致细胞粘连等,长时间必将堵孔。
其实,归结为一点,仪器的堵孔多为检验员的操作不当造成,不论是在采血还是检测过程中。
如果用户使用的仪器不幸堵孔了,应该采取哪些解决措施呢?(1)先可以用特制的小软毛刷轻轻刷几次微孔,再用盛稀释液的杯子在检测器下晃几下,这样可除去堵在仪器微孔孔道外口的脏物。
(2)如果是这样无效就应卸下血球分析仪的检测器,装入蒸馏水后用吸耳球从其顶端轻轻加压,来使水从微孔射出,即可冲走脏物。
要是未见水射出,就说明微孔被严重堵死,这时就可用一根粗细合适的头发对着微孔穿入再拉出来,来回几次,然后再将检测器装入水,可以用吸耳球从其顶端加压,即可排除堵孔。
(3)如果这些方法都是无效的,说明仪器的孔道内的脏物与孔道内壁粘得很紧,通常是由于变性的蛋白质一点一点地沉积在孔道内而又未及时清洗造成的,那么就要用3~5%的次氯酸钠溶液清洗,具体的方法是将检测器内装入少量的次氯酸钠并把它浸泡在该溶液中5分钟左右,取出检测器,再用吸耳球从其顶端加压,可以使清洗液从微孔射出,以排除堵孔,最后用水把检测器冲洗干净即可。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是人体血液血细胞,小管孔是检测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它的直径很小,当血液中混入了棉絮等杂质便很容易受到堵塞,因此提醒检验人员采血要规范细心,检测完毕后要做好清洗工作。
预防血细胞分析仪堵孔的措施及方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小板中的微孔,其直径微小,如果采血不当,长期不酶洗或使用的器材含有脏物等,极易造成堵孔,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那么为预防血细胞分析仪堵孔,海力孚帮您解析一下有哪些措施。
(1)使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可有效地防止因挤压而造成的微小血凝块形成。
如有条件可采用真空抗凝试管采血更好。
但婴幼儿、新生儿、大面积烧伤等患者可采末梢血。
(2)使用一次性试管,不要重复使用。
(3)分析仪操作间,要保持干净,无灰尘,密闭好,以减少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进入血液标本中。
非操作人员禁止入内。
(4)正确使用EDTA-K2抗凝剂,其含量为1.5~2mg/ml血液。
该抗凝剂可有效地抑制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
(5)抗凝剂配制好后,要进行过滤,以除去可能含有的尘埃颗粒。
(6)如采指血,可先采取10μl指血,立即打入干燥抗凝试管中进行混匀,溶解抗凝剂后,再取指血至所需量。
采指血时,采血针要深刺,保证血液流畅,不可用力挤压,以防混入组织液,引起微小的血凝丝。
再者采取指血时其速度要快。
(7)指血标本采取后应立即检验,不可放置过久,以免形成纤维蛋白细小的凝丝。
(8)采取指血时,可用精细的卫生纸代替脱脂棉球擦拭血红蛋白微量吸管,以减少脱脂棉球上的纤维丝进入标本中。
(9)冬季采取指血时,应先恢复手指的温度,再行采血。
(10)日常工作中,每测定完一批血液标本后,应按[Clear orifice]键,启动循环系统,用高压旋转液漂洗每个计数小孔,以及时冲掉刚沉淀的变性蛋白质。
(11)每天工作前,要进行酶清洗,通过[Auto-clean]程序,吸入酶洗液进行自动酶清洗,保证所有管道畅通。
此过程对保障血细胞分析仪的正常运转非常重要。
(12)血细胞分析仪在工作期间,操作者要密切观察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计数时间。
如有一侧或双侧计数时间有所延长,说明管道中有沉淀的变性蛋白质,已出现不完全堵孔,此时应及时按[Clear orifice]键进行冲洗,必要时进行酶清洗。
迈瑞BC-5500血液细胞分析仪故障检修4例崔勇;刘朗【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2(033)011【总页数】2页(P146,148)【作者】崔勇;刘朗【作者单位】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医学工程科,重庆400061;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医学工程科,重庆40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6;TH776迈瑞BC-55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配备半导体激光散射和改良的流式分析装置,采用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对白细胞进行精确的五分类分析,在我院体检中心的常规检验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此,介绍几例该机型的故障及处理方法,供参考。
开放进样正常,自动进样HGB偶发偏低,100个样品有5~6个的样品HGB偏低。
开放进样正常,自动进样偏低可能的原因有:(1)压力不够,导致HGB的吸入量不够所致。
由于做自动进样时,穿刺部件需运动,因此,所消耗的压力要比开放进样时大。
(2)吸样量不足所致。
主要是因为穿刺针的穿刺深度过深或过浅,或是穿刺针不通畅所致。
根据分血阀分血的结构原理来看,HGB是在最后一段,如果吸样量不够将直接导致HGB这段血样的量不够,从而导致HGB值偏低。
首先,检查70 kPa的压力是不是偏低,调整到 74~75 kPa之间,做 20几个样本仍会出现1~2个样本的HGB值严重偏低。
而后检查GV74阀和SV27阀是否有微堵。
直接将这2个阀分别与GV73和SV29阀对调,再做20几个样本,RBC 正常,HGB仍然有3例严重偏低,确定压力应该没有问题。
再检查确认穿刺针的穿刺深度没有问题,判断穿刺针内部有微堵。
更换新购的穿刺针以后,连续做几十个样本测试,没有出现HGB值偏低现象,后跟踪观察1周,检测结果正常,故障排除。
连续做样本检测时,RBC值偏低(大概只有正常值的一半),其他值都正常。
连续做样本检测时RBC值偏低,4.0~5.0范围的靶值做下来只有2.0左右,其他值都正常,如果做完一个测试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做有可能正常,自动进样和开放进样都出现该现象,检查调节压力至74 kPa左右,故障依旧。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12期—163—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究夏 云(重庆市大渡口区妇幼保健院,重庆 400080)1引言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检验科常规设备之一,血细胞分析是通过一些仪器的检测,对红细胞、白细胞等进行分析的技术,其发展离不开库尔特兄弟的库尔特原理,随着技术的进步,血细胞分析仪从三分群发展到五分群,从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分析仪由机械系统、光、电学系统、血细胞检测系统、血红蛋白测定系统、计算机系统等组成,从过去的只能进行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发展到检测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分类及计数、血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等参数;扩大了可检测血细胞参数,提升了结果的准确率和高效性。
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多采用了和当今非常先进的流式细胞仪相同的技术,如散射光检测技术、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等。
即便如此,血细胞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设备使用,可能影响分析结果,需要对故障进行合理解决。
2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2.1血细胞计数原理 利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技术的方法较多,有电阻抗法、光电计数法、激光计数法等,其中的电阻抗法应用比较普遍,优势比较明显。
以电阻抗法为例,分析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原理,主要是血细胞不能导电,将之放在电解液中,因为其个体微小,所以不会影响到电解质的导通速率,但如果构成电路的某一段电解液的截面较小,与细胞的直径差不多,此时如果有细胞浮游到附近,就会明显增加这一段电解液的等效电阻。
此时在电解液的外部接入恒流源,就会增加两极间的电压,产生脉冲信号,这个信号强度与血细胞的电阻率成正比。
基于此,通过对脉冲的获得,进行计数,就可以得知血细胞数量,而且表现出不同血细胞之间的差异性。
2.2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采用溶血比色法,血标本再溶血剂的作用下,红细胞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其与溶血剂中的某些成分发生作用,生成稳定的血红蛋白衍生物,进入相应的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下比色,利用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血红蛋白含量成正比,就能测定出血红蛋白的浓度。
血细胞分析仪堵孔原因分析与处理体会血细胞分析仪堵孔特别是顽固性堵孔经常困扰着检验科工作人员,其实造成堵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操作不当引起的,也可能是试剂的问题。
现分析如下:几个常见性原因采血操作不正确:血液中携带大量的上皮细胞组织或者棉絮纤维都很容易造成仪器堵孔,也很难排除,在大直径的孔中有时候会看到棉絮等物质,像F-820在反冲的时候经常见到大团的棉絮从孔中冲出,这样的问题大多出现在预稀标本中,全血标本中几乎没有。
抗凝出现问题:抗凝比例过高会导致卫星现象,即显微镜下能看到大细胞的周围有很多小细胞,造成细胞体积巨大而且很难溶解;标本放置时间过短也是原因之一,EDTA(乙二胺四胺乙酸)抗凝剂与血小板凝血因子反应结合需要一定时间,这个时间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这也是天气变冷的时候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
凝血和混匀血液凝固、混匀不好、抗凝剂使用不正确都会引起堵孔,如枸橼酸钠、草酸等非血常规抗凝剂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堵孔。
以上这些常识性的情况有一个时间累积的过程,多次没有掌握或者处理不好才会发生。
WBC(白细胞)通道的堵孔机理溶血剂问题溶血不足是造成堵孔的又一重要原因,要注意的是明显的溶血不足会显示出HGB(血红蛋白)的增高和WBC的上升,很容易给人们警示,这里说的是轻微溶血不足,在WBC和HGB上看不出数值的变化或者很轻微,WBC图形上淋巴峰值前会有不规则上升曲线,这就要引起足够的警惕,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后的30天之内就会发生严重的堵孔。
主要原因是溶血剂破坏红细胞不完全或者红细胞碎片发生粘连聚集造成的。
稀释液问题稀释液的理化指标不合格,造成细胞无法正确稀释间隔,游离不好就会造成细胞聚集,在直方图上表现明显,但出现堵孔时往往无法在直方图上看出问题,原因是更换试剂时都作了相应的灵敏度和增益的调整,在定标系数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这样在直方图上根本无法看出问题所在,更换理化指标稍好的稀释液就会发现直方图上明显的变化。
BC-5100血液分析仪常见报警及处理方法
岳燕双;张嘎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学术版)》
【年(卷),期】2012(010)008
【摘要】血液分析仪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可快速而准确地检测血液中多个参数的特点,是医院检验科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现将迈瑞BC-3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常见报警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堵孔报警当WBC或RBC通道实际测量时间大于其参考计数时间时,产生"WBC或RBC堵孔"报警。
【总页数】2页(P615-616)
【作者】岳燕双;张嘎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博山经济开发区医院检验科 255200;山东省淄博市博山经济开发区医院检验科 25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9
【相关文献】
1.BC5500血液分析仪常见报警及处理对策 [J], 沈红粉;谢文卫;谢文晖
2.AC-920EO+血液分析仪常见报警与排除方法 [J], 邓宗奎
3.BC-3000血液分析仪常见报警及处理方法 [J], 朱延清
4.BC-1800血液分析仪常见报警及处理方法 [J], 洪梅
5.BC-5100血液分析仪常见报警及处理方法 [J], 岳燕双;张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液分析仪堵孔分析与处理最近,很多人询问堵孔大多是顽固性堵孔如何处理的问题,并且都询问是否与试剂有关,并且所有咨询的问题都涉及几家销售量较大的厂家试剂,下面详细阐述一下:1、所有堵孔的发生都跟采血的手法是否正确操作有关,携带大量的上皮细胞组织或者棉絮纤维都很容易堵孔,也很难排除,在大直径的孔有时候会看到棉絮等物质,像F820很多医院都在反冲的时候见到大团的棉絮从孔中冲出,这就是很好的例证,无论全自动还是半自动这样的问题大多出现在预稀释标本中,全血标本几乎没有。
2、抗凝出现问题,要么是抗凝比例不对(过高会导致卫星现象,显微镜下能看到大细胞的周围卫星很多小细胞,造成细胞体积巨大而且还很难溶解),放置时间过短也是原因之一,这也是在25分钟之内测试分类不好血小板不稳的重要原因,EDTA抗凝剂与血小板凝血因子反应结合需要时间,这个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这也就是天气变冷的时候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
3、凝血和混匀,血液凝固,混匀不好,抗凝剂使用不正确(枸橼酸钠、草酸等非血常规抗凝剂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堵孔),这些想必大家都知道。
以上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大家都很清楚,这些情况一次没有掌握或者处理好不会当时或者这个标本做完后就造成堵孔,而是有个时间的累计,多次出现上述情况才会发生的。
下面还有几种机理:4、WBC通道的堵孔机理:溶血剂问题,溶血不足是主要原因,要注意的是明显的溶血不足会显示出HGB的增高和WBC的上升,很容易给人们警示,这里说的是轻微溶血不足,在WBC和HGB上看不出数值的变化或者很轻微,WBC图形上淋巴峰值前会有不规则上升曲线,这就要引起足够的警惕了,一般这种情况出现,30天之内就会发生严重的堵孔。
主要原因是溶血剂破坏红细胞不完全或者红细胞碎片发生粘连聚集造成的,这种情况持续长时间就会在小孔上附着,小孔上附着这些细胞碎片以及蛋白沉积就会像盖房子的水泥一样,一层一层的越积越厚,等怀疑可能堵孔再做浓缩清理就已经很难清除了。
稀释液问题,稀释液的理化指标不合格,造成细胞无法正确稀释间隔,游离不好就会造成细胞聚集,在直方图上表现明显,但出现堵孔问题往往在直方图上无法看出问题,原因是更换试剂时都作了相应的灵敏度和增益的调整,在定标系数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这样在直方图上根本无法看出问题所在,更换理化指标稍好的稀释液就会发现直方图明显的变化,这一点要引起重视,这些试剂往往是销售区域很小的厂家的产品,销售医院不多,且设备的养护也都是以保修名义自己承担的。
5、RBC通道的堵孔机理:血液标本经过成千上万倍的稀释后在红细胞计数池进行电阻法计数,在稀释过程中除了稀释液没有其他的试剂干预。
大家知道白细胞池经过溶血剂的作用能多少消除一些蛋白和碎片的干扰,而且往往是分配了白细胞的标本且加入溶血剂和气泡之类混合后才开始在红细胞池进行分配和稀释的,而白细胞和红细胞池是同时计数的,这样红细胞池的蛋白碎片悬浮活动力就要高于白细胞池,而且从比例上讲这些蛋白和碎片的比例也要高于白细胞池,这就是红细胞堵孔的一个主要原因。
6、负压不足,有人说负压不足会报警的。
要知道仪器的报警电路都是有一个范围的,长期处于负压下限,或者认为调整了负压报警限制都会导致实际负压不足。
负压不足导致堵孔的原因很好理解,大家都知道自来水是*水泵来提供足够的压力供给千家万户的,没听说自来水管道会堵或者管道内壁有什么附着物,但下水道往往都是*自然高度排出的,水流的速度自然很低,这就给下水管道内壁附着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所以大家看到的是下水管道内壁污垢很厚。
在血液分析仪上,负压不足就会给蛋白、碎片附着在小孔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所以,计数负压,排空负压的监测调整一般在上限好一些,这样留有的余地会大一些。
经常有人说小孔没有堵,我处理过也检查过,绝对可以肯定,但为什么就是报堵孔或者现象就是堵孔呢,先前这个问题问得最多的就是F820,其实就是负压不足造成的。
7、清洗剂问题,清洗剂的作用是清除小孔和管道的蛋白、碎片附着,如果清洗剂效果不好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势必造成久后堵孔,这些清洗剂往往是每标本测试后都要用到,理化指标太高就会造成清洗剂的泡沫或者其他成分清理不干净反而会影响计数,理化指标太低,起不到效果,这也就是清洗剂仅次于稀释液复杂程度的原因,国内试剂配套往往是模仿,很少有人去做基础验证和证据分析。
还有的仪器没有普通的清洗剂,只有浓缩清洗剂,这种清洗剂往往被人用次氯酸钠替代了,过滤不好甚至根本就没有过滤反而会造成大颗粒堵孔,冲洗不干净会影响计数,而且会腐蚀管道和相关池、阀、泵等部件。
有些仪器不仅有普通清洗剂,还有浓缩清洗剂,更有其他名目的清洗剂,分别在不同的部件上使用。
遇到一个客户关机前使用浓缩液后,第二天再开机反而本底很久不能通过,试剂都是仪器厂家的,我看了一下,医院由于嫌稀释血结果不可*,都采用全血测试,就告诉他们,每天关机不要采用浓缩液连续一周,均没有发生早上开机不通过现象,然后隔一天用浓缩液,就发现使用浓缩液的第二天就会本底不过,至于这批浓缩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不追究,这里仅给大家一个考虑问题的思路。
还有的所谓浓缩液不用还好点儿,用上了不久反而会堵孔,当然,这些都需要反复验证才可以结论。
8、在有很多堵孔监测电平/小孔高压灼烧设计的仪器上,堵孔概率也很高,下面就解释这个现象。
堵孔电平的监测机理是通过小孔两边的电极间的电压差得到的,例如:计数电压是100v,加上稀释液后在小孔两端的电压只有36v,如果有堵孔发生,这个电压会可能升高到40-50v,小孔损坏破裂,这个电压可能只有20v以下,甚至到0,这就是这个电平监测的机理,当然,在仪器上有直接显示小孔电压的,也就显示的是恒流源输出电压的,也有的是用百分比来表示的,KX21就是百分比表示。
高压灼烧的机理是在小孔两端的电极上加上高频计数电压,正常计数的时候,计数电压是持续提供的直流电压,而在高压灼烧的时候,就会设计成间隔很短时间的通电断电,这样就形成高频,在通断电的瞬间,两个电极之间就会产生拉弧放电,电火花的发出点就是小孔,这样就会很轻易的将蛋白、碎片清除掉,也有的仪器设计成单独交流供电,在电极线的前端通过继电器或者可控硅来控制。
高压灼烧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有两个要素,一是电压足够引发拉弧放电的要求,电极氧化或者电极本身就有附着物势必影响这个电压,二是电极间隙不能太远,否则根本无法放电,以KX21来说,两个池子一个能看到或者听到放电声和火花,另一个就没有,追究下去都是动过池子和处理过电极,间隙没有调整好造成的,间隙不好高压灼烧也就没有效果,那么堵孔自然就会发生频繁。
还有的是关掉了高压灼烧功能,例如AC920系列,其实关掉高压灼烧从理论上来讲也不应该堵,只要前面的要素都掌握很好的情况下,但经常有人说,关掉这个功能几乎是每一个标本都堵,第一是负压,第二就是试剂,除此之外别的可能很小。
那么上述两种设计都有的仪器为什么还是会有堵孔发生或者出现堵孔症状呢?答案在阀上,小孔确实没有堵,也没有报告提示,也就是说电平监测正常,高压灼烧也很正常,但就是计数低,而且是逐渐降低几乎成线性,这是典型的堵孔症状,这些情况往往出现在稀释血标本采用比较多的仪器上,原因是稀释血采集的时候,棉絮,毛发,纤维等通过毛细管混合到稀释液当中,计数的时候通过小孔进入到下一级的阀膜上,阀膜往往是穹隆弯曲结构,这就会降低流速从而为这些东西附着提供条件,日久天长就会越积越多,当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堵塞或者半堵塞,这样就会影响到计数时的吸液量,也就影响到计数数量,实际上这也是负压问题,阀的堵塞造成计数负压得不足。
光电的所有设备电磁阀的堵塞情况非常严重,这跟阀的结构有很大关系,液体在电磁阀里面要上两层楼,而且压力的提供又是蠕动泵,这种泵能够提供的压力有限,而且压力还不是连续的,所以光电这类的电磁阀经常打开清理,也经常能看到有棉絮类的东西在里面。
重点提一句,光电的电磁阀材料很脆,拆卸安装很容易破损或者螺丝滑扣,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阀就会漏气,也就不能使用了。
而以KX21为例,计数隔膜泵堵或者破损,也会出现计数低的情况,这个隔膜泵跟以往的不同,不大好拆卸处理,一般都是更换,所以代理商一般都有这个隔膜泵替换排查问题。
KX21由于大量采用稀释血标本还会直接导致计数单元后面的两对小孔后池的冲洗阀堵塞,这两对阀堵塞会造成计数高,原因是这两对阀在计数结束后清洗后池反冲,在计数的时候是关闭的,如果棉絮、毛发纤维等聚集堵塞,就会关闭不严,大家注意看管路图,这个阀直接通向负压瓶(废液瓶),负压瓶的压力远大于隔膜泵的压力,计数的时候两个压力同时加在小孔上,肯定以负压瓶的压力为主,由于压力的增大细胞通过小孔的数量也就增多,计数就会高,而且这两个阀堵塞,还会造成压力不稳,这些都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
9、操作设置问题,这里以ABX MICROS60为例,先说一下这个设备的清洗机理,首先是每次计数结束时的清洗,在计数结束后,负压泵排掉计数池废液,然后打开4号阀让清洗剂通过4号阀,两个计数池的后池,再通过6号阀进入负压泵,时间很短,流过的清洗液官方说法0.85ml,非常少,然后分配泵上抬,将稀释液通过11,7号阀的动作冲洗两个后池,清洗由清洗剂清洗过的管道,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清洗,这一切都非常快,不超过3秒钟完成的。
注意的有两点,一,不是所有的版本都有这个功能,只有02年后的1.4版本和1.6版本的才有,二是清洗顺序是白细胞到红细胞的后池,清洗完白细胞后池后的清洗剂再清洗红细胞的后池,这就给沉积附着提供条件,也是红细胞严重堵孔比白细胞多而且严重的原因。
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下面还要说明,这个仪器有一个自动清洗功能就是AUTOCLEARN,这个动作是这样的,清洗液通过4号阀经过两个计数池的后池再通过6号阀进入负压泵,(这个时候两个计数池已经完全排空),通过时间定量大概吸取了7.6ml停止,然后通过12号阀将清洗液注入白细胞池,也是通过时间定量控制注入到白细胞池的有效容量是3ml,然后再吸取7.6ml的清洗剂,通过13号阀将清洗液注入红细胞池3ml,之后,负压泵排空后上拉,通过6号阀从两个池子的小孔吸取10秒钟的清洗剂,然后下压,再将刚才吸取的清洗剂通过两个小孔注入回计数池,这就是正反冲,这个过程一共2次,然后开始排空清洗剂,用稀释液进行全面的清洗,这样自动清洗就完成的,这个动作是无可挑剔的,但问题有两个,第一,如果清洗剂质量不好也就达不到效果,而且管路中任何一个地方泄漏都会造成空气进入,也就是说吸入的是空气和清洗剂的混合体,特别是清洗剂用完更换试剂后没有灌注,管道中有很长一段是空气,还有就是漏气造成的清洗剂无法长久保持在4号阀口,时间一长会慢慢回落到清洗剂瓶中,形成气拴。
这样在吸取清洗剂的时候由于时间定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并没有达到预定的吸取量,在注入计数池的时候会无法注入足够的清洗剂到计数池,在正反冲的时候也就形成空气在正反冲而不是清洗剂,这种情况也会造成清洗剂注入计数池的飞溅,导致腐蚀部件特别是上面的按键液晶板。